










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学案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7讲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课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7讲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课件+学案,文件包含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7讲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课件pptx、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7讲产业转移__以东亚为例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7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最新考纲: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素养定位1.综合思维:联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2.人地协调观:通过产业转移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整体感知命题趋势分析以区域图、统计图等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形式多样,考查频率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 一、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影响因素1.产业转移的概念和类型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读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产业转移的目的:追求____________。(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________和________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__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如20世纪下半叶,________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________;发展中国家改善________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a.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开辟________。b.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为了避开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④其他因素a.国际________形势的变化;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________严重等。b.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温馨提示 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疑难辨析1】 我国中西部地区要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除了发挥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外,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________调整。①发达国家或地区淘汰原主导产业,发展新的主导产业。②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①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如图甲)。②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如图乙)。(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________分布:发达国家或地区失业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缓解就业压力。【疑难辨析2】 结合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判断,我国大陆、日本—韩国、我国港台地区、朝鲜—蒙古分别发展哪个时期的产业? 2.我国的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因______、______问题,为降低生产成本进行的产业转移。(2)中国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为寻求________而进行的产业转移。(3)广东边远地区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二次转移”)——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而进行的产业转移。考点一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1.高考真题【例1】 [2018·全国卷Ⅱ,1~3]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解题能力培养](1)(2)(3)[尝试自解] (1) (2) (3) [对接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研发中心由温州迁往上海,考查区域特征差异。综合思维分析M公司由生产到研发和销售的发展过程。 2.方法规律1.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产业转移的直接表现是部分或全部生产在地域空间上发生变化,根据变化的地域空间范围不同,可分成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两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虽然目的相同但原因或影响因素并不相同,具体现象应该具体分析。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2.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由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初期) (中期) (后期)(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技法点拨对比法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影响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 3.题组精练考向1 产业转移状况分析1.[2020·新高考山东卷,11~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如图)。据此完成(1)~(2)题。(1)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研发水平 B.满足生产需要C.带动当地就业 D.提高生产效率(2)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考向2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2016·全国卷Ⅰ,2~3]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2)题。(1)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2)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高考真题【例2】 [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5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图文字所示)(1)上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9分)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和唐山港)。(2)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6分)[解题能力培养][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京津冀三地各自发挥本地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综合思维结合三地实际情况思考区域发展区位条件及产业转移的影响。区域认知京津冀三地区域地理特征。 2.方法规律1.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来看: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阶段为:低级阶段―→重化工阶段―→高科技产业阶段。(2)从地域分布来看: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减轻转出区的环境问题。 3.题组精练考向1 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1.[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6分) 考向2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2.[2021·四川巴中一诊]近年来,大量外资企业撤离珠三角地区,迁往东南亚的越南、缅甸等国,比如索尼、三星、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企业,而中国企业包括中兴、华为、富士康、小米等知名企业也选择在东南亚扩张。据此完成(1)~(2)题。(1)与珠三角相比,东南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捷C.生态良好 D.成本优势明显(2)大量外资企业撤离珠三角地区对该地区发展最有利的影响是( )A.环境质量提高 B.促进产业升级C.促进城市化 D.保障粮食安全 考向3 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3.[2021·山西百日冲刺卷]山东省嘉祥县是鲁西南经济欠发达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手套加工业;20世纪90年代末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向嘉祥县转移后,当地逐步形成了由上千家手套加工相关企业组成的手套产业集聚,前期主要为欧美品牌做代工生产;2000年以来,一些成规模的手套加工企业先后获得自主出口权。目前嘉祥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手套名城”。读世界手套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1)~(2)题。(1)20世纪90年代嘉祥县吸引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劳动力丰富且廉价C.纺织原料丰富 D.市场广阔(2)嘉祥手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 )A.打造优质品牌 B.节约能源消耗C.降低工人工资 D.开拓国际市场 考点三 产业转移图的判读(常考20类基础图示之二十) 1.高考真题【例3】 [海南卷]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之间的转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析图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 (1) (2)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制鞋业在M、N两地转移分别产生不同影响。综合思维制鞋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区域认知M、N两地区域差异。地理实践力运用产业转移原理规律分析社会现实状况。 2.方法规律产业转移图的判读流程第一步:判断转移方向根据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转出地和转入地及产业转移的方向。图示转出地主要位于苏南地区,转入地主要位于苏北地区。第二步:判断产业类型图示Ⅰ类产业和Ⅱ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低,Ⅲ类产业主要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高。第三步:分析影响因素图示产业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接纳产业转移要考虑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基础、与转出地的经济联系、生产成本、市场潜力等因素。第四步:分析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从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就业、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注意区分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区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题组精练考向1 产业转移模式图判读1.[2020·全国卷Ⅲ,1~3]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如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3)题。(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考向2 产业转移的路线图分析2.[2016·全国卷Ⅱ,3~4]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第37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板块一一、1.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2.(1)更高的利润 (2)①质量 价格 低廉 劳动 ②高 投资环境 ③国际市场 ④经济 国家政策 环境污染【疑难辨析1】 提示: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从政策上给予优惠条件等。二、1.(1)产业结构 (4)空间【疑难辨析2】 提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故日本—韩国发展开发期产业,我国港台地区发展增长期产业,我国大陆发展成熟期产业,朝鲜—蒙古发展衰退期产业。2.(1)资源 环境 (2)新市场板块二考点一体验高考真题【例1】 低 发达 国内答案:(1)A (2)D (3)A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阶段属于其产业扩张的第一阶段,是在本地及其外围地区进行整车和相关配套产品生产,主要目的是将相关产业集聚,满足生产的需要,B正确。外围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故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不是为了提高研发水平,A错误。带动当地就业是扩张的结果,不是扩张的目的,C错误。提高生产效率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上汽集团扩张的历程,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从图中三个阶段来看,K、N、P、V分布发生了不同的变化。N位置没有变,一直位于中心城区应该属于总部;K位置变化较小,布局在中心城区及其附近,应该属于研发;P由上海中心城区及外围地区向江苏等地扩张,应该属于制造;V的数量少,而且由上海外围地区向外省扩散,应该属于销售。故A正确。答案:(1)B (2)A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在2003年佛山原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使得陶瓷产业开始向外转移,说明陶瓷产业已不适合在此发展,该地逐步开始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故选A项。第(2)题,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说明景德镇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好,选C项。答案:(1)A (2)C考点二体验高考真题【例2】 科技 现代工业 传统工业 土地资源 转型升级 吞吐量答案:(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2)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好处。接纳产业转移可以扩大产业的规模,提高集聚效益;接纳产业转移利于本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发展。答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2.解析:第(1)题,材料中迁移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与珠三角相比,东南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价格低,成本优势明显,D项正确。第(2)题,材料中撤离的大量外资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该类企业撤离珠三角地区,对该地区发展最有利的影响是促进产业升级,B项正确;该类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环境影响小,环境质量提高不明显,A项错误;需要劳动力数量减少,对促进城市化影响小,C项错误;与保障粮食安全关系不大,D项错误。答案:(1)D (2)B3.解析:第(1)题,20世纪90年代,与江浙沪地区相比,山东嘉祥经济较为落后,工人工资较低,手套制造成本较低。B项正确。第(2)题,山东嘉祥手套产业前期主要为欧美品牌代工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低,因此必须加强研发、设计、营销,打造优质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只有打造优质品牌,才能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答案:(1)B (2)A考点三体验高考真题【例3】 生产 研发中心 改善 加重 工业化答案:(1)M地区制鞋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从甲国转移到乙国的是汽车组装厂,与创新技术关系较小,A错误;市场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产业规模也没有变化,C错误。甲、乙两国之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汽车企业将组装厂转移到乙国可能是为了利用乙国的廉价劳动力或廉价的土地,或者是因为乙国有优惠的政策,总之与降低成本有关,D正确。第(2)题,汽车企业在本国仍有市场,将汽车组装厂转移至邻国有利于降低运费,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C正确。邻国之间的消费习惯、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相近,A、B错误。汽车组装厂的技术要求较低,其转移与研发成本没有关系,且邻国之间的研发成本差异不一定较小,D错误。第(3)题,甲国将汽车组装厂转移到乙国后,就没有汽车组装厂了,所以乙国组装的汽车会销售到甲国,甲国汽车进口量会增多,A正确。甲国将汽车组装厂转移到乙国后,甲国就没有汽车生产、出口了,汽车销售量下降,B、C、D错误。答案:(1)D (2)C (3)A2.解析:第(1)题,家电组装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故选B。第(2)题,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远大于越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越南,所以消费市场规模更大,故选A。答案:(1)B (2)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3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含解析),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生产地,生产成本,销售市场,经济发展,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新兴产业,产业升级,设计和营销,劳动密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生产地,生产成本,销售市场,经济发展,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新兴产业,产业升级,设计和营销,劳动密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学案,文件包含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件pptx、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地理分区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