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3.3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案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430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3.3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案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430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3.3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案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7430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三 乘法3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三 乘法3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教学设计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2.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3.适当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熟练使用计算器。2.熟练运用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乘法 3.神奇的计算工具 设计说明 :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结合学情,本节课在设计时,将开机键和关机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等内容进行简化,让学生掌握一些使用计算器巧算的简单方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1.由易到难,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巧算、速算。 学生的认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获取知识。本设计从简单的加减法算起,先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速算,再上升到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教学重点内容,使学生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的速度得到提高。同时,将计算器与估算、心算等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计算不必使用计算器,明确估算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计算器使用中的错误。 2.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教材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在探索方法、发现规律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填表,统计出各种情况,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等发现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发现规律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寻找各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计算器 学生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揭示课题。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谜语,并要求学生一起朗读谜语) 猜谜语: 一个东西真奇怪, 上面布满小方块。 用手一摁数出来, 加减乘除算得快。 师:谜底是什么?(计算器)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猜出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与计算器有关的知识。 介绍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课件演示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 师:计算工具的发明与不断进步无论对数学学科,还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计算器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计算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计算器。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器?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商店、餐厅等地方见过计算器) 师:关于计算器你还知道些什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计算器存在的地方及相关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计算器的普及性及学习的必要性,为进一步学习计算器的使用作铺垫。 ⊙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认识计算器。 (1)课件出示: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呢?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计算器,从计算器的面板、显示器、键盘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 (3)回忆计算器各个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一些常见的功能键的名称和作用。如“ON/C”是开机及清屏键,“OFF”是关机键,“CE”是清除键,“+、-、×、÷”是运算符号键,“0,1,2,3,4,5,6,7,8,9”是数字键等。 2.同桌之间互相出几道计算题,然后两人一起用计算器算一算。 全班交流,说一说在用计算器计算时有什么感受,或者遇到了什么问题。 预设 生1:可以先估一估计算结果,以免按错了。 生2:计算大数用计算器比较方便,计算较小的数直接口算更快,不必使用计算器。 生3:数据非常大时,计算器不能直接显示结果。 3.小游戏。 (1)用计算器算一算。 任选一个自然数→×878→-765→×2→+2000→-470→÷1756→? 师:你发现了什么? (计算结果仍是这个自然数) 励学生多选几个自然数,再用计算器算一算。 ②引导学生把计算过程写出来,观察分析,思考为什么结果是原来的这个自然数。 ③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揭示奥秘:假设所选自然数为A,[(A×878-765)×2+2000-470]÷1756=(A×878×2-765×2+2000-470)÷1756=(A×1756-1530+2000-470)÷1756=(A×1756)÷1756=A。 (这是代数式的等值变形过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懂) (2)括号内可以填什么数?先估计,再用计算器检验,找到合适的答案。 算式88×( )73×( )积的范围3000——34004000——4200①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②小组交流讨论。 ③全班反馈,总结规律。 4.练习使用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课件出示计算题。 876+569 416000÷128 756+685-298 782×534 3363×21÷57 438×36-1734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3)教师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比对。 5.探索方法,发现规律。 (1)教师明确要求:同桌之间进行一个游戏。用1,2,3,4,5这五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积,积大者获胜。并把组成的数和计算过程填写在下表中。(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甲乙胜方(√)次数三位数两位数积三位数两位数积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并填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想一想要想获胜有什么技巧。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3)小结:要想使乘积最大,应把最大的数字放在两位数的十位上,第二大的数字放在三位数的百位上,第三大的数字放在三位数的十位上,第四大的数字放在两位数的个位上,最小的数字放在三位数的个位上。 设计意图:运用做游戏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情况。通过计算几道计算题,了解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计算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通过计算,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计算器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说一说下面各键的功能。 ON/C是( )键;OFF是( )键;CE是( )键。 2.用计算器计算。 45×369= 896575÷25=3987+9852= 3654+578×98= 8756-11×620= 9810÷90+38×451= 先算一算,再找规律填一填。 1×8+1= 12×8+2= 123×8+3= 1234×8+4= ( )×8+( )=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36页“练一练”1题。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 开机及清屏键:ON/C 运算符号键:+ - × ÷ 等号键:= 数字键:0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三 乘法3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三 乘法3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导学解惑,达标检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3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