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复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句子练习真题汇编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句子练习真题汇编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写句子,读语句,写出主要意思,词句运用,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句式训练,按要求改写句子,句子万花筒,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句子练习真题汇编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1.(2021秋•楚雄州期末)按要求写句子。(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巨大的损失。(改成双重否定句) (2)鲸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仿写一个比喻句) (3)用“虽然……但是……”写一个句子。 2.(2021秋•云阳县期末)读语句,写出主要意思。例: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上。主要意思: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1)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主要意思: (2)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主要意思: 3.(2021秋•渝中区期末)词句运用。(1)用下列词语各写一句话。望眼欲穿: 盼星星盼月亮: (2)写一句话,表达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那一刻, (3)写一句话,用具体情景表现“同心协力”的意思。 (4)写一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描写“蜡烛”的特点。 4.(2021秋•扬州期末)按要求写句子。(1)听着那有趣的故事,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填合适的关联词)5.(2022秋•邹城市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读句子,用一个词语替换加点的俗语,并体会其表达效果的不同。①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鼻子都气歪了。 ②前怕狼后怕虎的人,终究会一事无成。 (2)根据“便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①商品价格低廉。 ②某人得到了一些小惠小利。 (3)从下面任选一个成语,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美中不足 6.(2022秋•兴仁市校级期中)句式训练①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改成反问句) ②父亲糊的万花筒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缩句) ③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陆续走出教室。(修改病句) ④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改转述句) ⑤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把句子内容描述具体) 7.(2022秋•沁县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海力布对龙王说:“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改为转述句) (2)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3)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仿写句子)我喜欢家乡的风光: ,我喜欢; ,我喜欢; ,我喜欢; ,我喜欢。(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敬爱的先生8.(2022秋•榕城区期中)按要求改写句子。(1) ,流响出疏桐。(把诗句补充完整)(2)半百满头发的张爷爷的肩上驮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孩。(缩句) (3)他着沉重的脚步迅速地往前走。(修改病句) (4)桂花被风吹落。桂花的香味就会随之变淡。(用关联词把句子连起来) (5)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改为直述句) (6)同心协力(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9.(2022秋•定南县期中)句子万花筒。(1)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香味。(改夸张句) (2)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3)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是七十千米每小时。(写句子,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0.(2022秋•江门期中)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1)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改成陈述句) (2)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句) (2)请把“喋喋不休”这个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4)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1.(2022秋•小店区校级月考)按要求写句子。(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实在是 (3)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4)桂花盛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5)我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缩句) (6)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用上关联词将两句连成一句) 12.(2022秋•阳信县期中)按要求写句子。(1)强强对冬冬说:“小坦克是我的宝贝,你一定要拿东西来换,我才会把小坦克给你。”(改为转述句) (2)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少年中国说(节选)》中描写中国少年顶天立地的语句“ , ”(4)请用以下成语和俗语各写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 13.(2021秋•乌拉特中旗期末)按要求写句子。①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②他就是人人景仰的。(修改病句) ③校园里很静。(改为夸张句) 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写出句子意思) ⑤我们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改为反问句) ⑥困难有多大。我们要出色完成任务。(用关联词连起来) ⑦花开得茂盛。(改为比喻句) ⑧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换种说法,句意不变) 14.(2021秋•埇桥区期末)按要求改写句子。(1)用“温和”按提示写句子。形容气候: 形容性格: (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书还可以比喻成什么?仿写句子) (3)例: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不大一样。(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段话) 15.(2022秋•晋源区月考)按要求写句子。(1)将军说:“好,我就在晚饭后来看。”(改为转述句) (2)圆明园建筑宏伟。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3)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在原句修改病句)(4)请按要求使用“骄傲”一词各写一句话。贬义: 褒义:
句子练习真题汇编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答】(1)改为双重否定句,添加“不能不说”。(2)例句是比喻句,仿写时注意。(3)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造句时注意。故答案为:(1)圆明园的毁灭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巨大的损失。(2)天上的月亮像大圆盘。(3)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同学们依然坚持锻炼。2.【解答】(1)主要意思:秦王根本没有以诚城换璧的诚意。(2)主要意思:火箭的速度非常快。故答案为:(1)秦王根本没有以诚城换璧的诚意。(2)火箭的速度非常快。3.【解答】(1)用所给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望眼欲穿:指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根据词义,可造句为:公交车久候不来,真是让人望眼欲穿。 盼星星盼月亮: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根据词义,可造句为:我盼星星盼月亮,妈妈终于带我去旅游了。(2)写一句话,表达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可想象写话为:如:那一刻,望着妈妈鬓角的白发,我第一次心酸地哭了。(3)用具体情景表现“同心协力”的意思。结合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可写话为:大扫除开始了,小丽抹桌子,小芳擦黑板,小明擦玻璃,小亮摆桌椅,大家齐心协力,不一会儿,教室就变得窗明几净了。(4)用对比的方法描写“蜡烛”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平时的积累,本题可写话为:蜡烛的光虽不如电灯的光明亮,它却是燃尽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故答案为:(1)公交车久候不来,真是让人望眼欲穿; 我盼星星盼月亮,妈妈终于带我去旅游了;(2)望着妈妈鬓角的白发,我第一次心酸地哭了;(3)大扫除开始了,小丽抹桌子,小芳擦黑板,小明擦玻璃,小亮摆桌椅,大家齐心协力,不一会儿,教室就变得窗明几净了;(4)蜡烛的光虽不如电灯的光明亮,它却是燃尽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4.【解答】(1)考查了修改病句。成分残缺,可以在开头加“我”。(2)考查了关联词语。“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与“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之间是转折关系,可填“虽然......但是......”。故答案为:(1)我听着那有趣的故事,情不自禁地笑起来。(2)虽然 但是。5.【解答】(1)根据积累写出俗语对应的成语。(2)根据“便宜”的不同意思,造句即可。(3)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例如:村子里,老人坐在树下唠嗑,儿童在小溪边捉小鱼,大人们兴忙着春耕。故答案为:(1)①气急败坏;②畏首畏尾;(2)①花生的价格便宜。②我们要用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心态做事做人。(3)村子里,老人坐在树下唠嗑,儿童在小溪边捉小鱼,大人们正忙着春耕。6.【解答】①考查改写反问句。陈述句改反问句,化肯定为否定/否定为肯定,句中加反问词,句末加疑问词,句号改成问号。②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保留主干即可。③考查了修改病句。“一窝蜂似的”和“陆续”前后矛盾,去掉一个即可。④考查了改写转述句。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然后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⑤考查了扩写句子。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把句子内容描述具体即可。故答案为:①难道圆明园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吗?②万花筒是我的回忆。③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走出教室。④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⑤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站在河边往河里看,可以看到河底大大小小的沙石,一条条小鱼在河里快活得游来游去。三五一群的大人在河里洗衣服,几个大孩子在河边的石头下摸螃蟹,多么快活呀!7.【解答】(1)考查转述句的改写。先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然后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2)考查了写句子。用加点词写一句通顺的话即可。(3)考查了仿写句子。注意句式与例句尽量保持高度一致。(4)考查了标点符号。并列关系词语之间用顿号,句子中间停顿用逗号,句子说完用句号。故答案为:(1)海力布对龙王说,请龙王把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他。(2)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有成群的牛羊,也有圆圆的蒙古包。(3)一望无际的稻田 清澈见底的小河 高高的大山 耕田的老牛;(4)、、、、,。8.【解答】(1)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2)考查了缩句。保留主干,去掉枝叶,故答案为:爷爷驮着男孩。(3)考查了修改病句。原句的问题在于“迈着沉重的脚步”和“迅速地往前走”前后矛盾,因此可以修改为:他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前走。(4)考查了关联词。前后两句话可以用表示假设关系或者表示条件关系关联词来连接。如“如果……就……”或“一旦……就……”等,要保证句子的通顺。(5)考查了转述句改直述句。注意标点符号和人称的变化。应改为:队长说:“我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6)考查了情景写话。把“同心协力”用具体的情景表达出来,如拔河比赛、蚂蚁搬运食物等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场景。故答案为:(1)垂緌饮清露;(2)爷爷驮着男孩。(3)他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前走。(4)桂花一旦被风吹落,香味就会随之变淡。(5)队长说:“我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6)拔河比赛开始了。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个个磨红了双手,憋红了脸,终于战胜了对手。9.【解答】(1)考查改写夸张句。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本题将很远的地方夸大成“十里之外”即可。(2)考查转述句的改写,先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然后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3)考查了说明方法。按照题目要求写一个含有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即可。故答案为:(1)桂花开了,十里之外都能闻到香味。(2)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他指给秦王看。(3)一只青蛙每天大约可以吃八十只害虫。10.【解答】(1)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然后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2)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词留下主干即可。(3)考查了情景写话。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生活中的场景,组织语言描述出来即可。(4)考查了双重否定句改陈述句。去掉双重否定词,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对不起它。(2)冀中人民挖了地道。(3)妈妈一边帮弟弟收拾书桌,一边喋喋不休道:“你看看你,这么大的人了,也不会收拾书包,看着桌子上乱糟糟的。你的语文书呢?作业本放哪了?……”我赶紧捂着耳朵逃跑了。(4)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11.【解答】(1)考查改写句子。陈述句改转述句。陈述句改转述句可以利用口诀: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我他:五改之后读又读。“我”是提示语中第一人,“我”改“他”“你们”是提示语中第二人,原句中“我们”要写明。此题在解答时根据口诀可把“我”改“他”,“你们”改“我们”,冒号改成逗号。(2)仿写句子。例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的句子可将某事物比作一幅画,将画中的景象描写出来即可。(3)把“没有不”改为“都”。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4)考查了夸张句,可以夸大香味,如:桂花盛开,十里飘香。(5)考查缩句。去掉修饰词“连添食加水时也”“好奇的眼睛去”(6)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前果后因,用“之所以……是因为……”连接。故答案为:(1)父亲说,对,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2)春天 一幅画,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水画。(3)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4)桂花盛开,十里飘香。(5)我不惊动它们。(6)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12.【解答】(1)考查了转述句。先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然后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2)考查了肯定句改写双重否定句。要在关键词前加上双重否定词即可。(3)考查了课文理解。出自课文《少年中国说》。(4)考查了写句子。要根据成语和俗语的意思来写。故答案为:(1)强强对冬冬说,小坦克是他的宝贝,强强一定要拿东西来换,他才会把小坦克给强强。(2)说出来的话不能不算数。(3)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4)他对交警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一个人急也解决不了问题啊!”他的建议很好,可是孤掌难鸣,没有人支持也没用啊!13.【解答】①考查了缩句。把修饰语“晚霞辉映的”“一圈圈彩色的”去掉即可。②考查了修改病句。在句尾加上“政治家”,属于成分残缺的语病。③考查了改为夸张句。把“校园里很静”可夸张为:连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④考查了句子翻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倦怠。⑤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在句首加上“难道”,“为”改为“不为”,句尾加上“吗”,句号改为问号。⑥考查了关联词。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故用“即使……也……”连接,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⑦考查了改为比喻句。把“花”比喻为“锦缎”,如:花开得像一面面锦缎,茂盛极了。⑧考查了改写句子。把“不是不”去掉。故答案为:①湖面上溅起了涟漪。②他就是人人景仰的政治家。③校园里很静,连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④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倦怠。⑤难道我们不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吗?⑥即使困难有多大,我们也要出色完成任务。⑦花开得像一面面锦缎,茂盛极了。⑧这些道理,你是明白的。14.【解答】(1)题干给出了“温和”的两个意思。当形容气候,可造句:春天气温温和,很适合外出旅游。当形容性格,可造句:他的脾气很温和,通情达理。(2)例句将“书”比作“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结合书的特点以及对比喻修辞手法的了解仿写。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例句描述了成长中第一次真正辛酸的哭,与其它的哭做了比较。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成长中类似的“第一次”。即:这是我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这种滋味比吃了蜜还要甜,比得了奖还要高兴。故答案为:(1)示例:春天气温温和,很适合外出旅游。他的脾气很温和,通情达理。(2)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示例:这是我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这种滋味比吃了蜜还要甜,比得了奖还要高兴。15.【解答】(1)改为转述句,删去引号,冒号改为逗号,“我”改为“他”即可。(2)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根据句意,应选择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可选择“不但……而且……”。(3)搭配不当,删去“的人”。(4)使用“骄傲”一词各写一句话。贬义:他考了一百分之后很骄傲,看不起成绩不好的同学。褒义:他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故答案为:(1)将军说,好,他就在晚饭后来看。(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3)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4)他考了一百分之后很骄傲,看不起成绩不好的同学。 他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真题汇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专题04句子训练(2021-2022年全国期末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期末真题汇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专题04句子训练2021-2022年全国期末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期末真题汇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专题04句子训练2021-2022年全国期末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句子练习真题汇编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写句子,照样子,写句子,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按要求完成句子,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句式丰富,巧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句子练习真题汇编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写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相关练习,读句子,按要求答题,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