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地形图的判读,55mB.8794,86- =90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1.4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山脊的是( )A.③ B.④ C.⑤ D.⑥2.①~④四地中,最适合野外露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一野外探索小组将到该图所示地区考察山岩断层,请你为该小组选择适合的地点( )A.甲 B.乙 C.丙 D.丁4.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B.C.D.5.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 )A.湖泊、海洋 B.积雪、冰川 C.高原、丘陵 D.平原6.读等高线地形图,对甲、乙、丙、丁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米,甲在乙的西南方向B.甲、乙、丙、丁四地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丁地C.如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1千米D.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7.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描写的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8.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读“亚洲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区域内最大相对高度是( )A.8694.55m B.8794.55m C.8993.17m D.9003.17m10.该区域地势总体起伏状况是(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中高周低 D.中低周高 二、解答题1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山峰⑤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750米 B.850米 C.950米 D.1050米(2)下列四处中,⑦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___。(3)图示比例尺说明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________米。(4)下列②④⑥⑦四处中,________(填序号)适合开展野外攀岩运动。(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坡度:⑥处比④处陡 B.海拔:⑤处比⑧处高C.气温:①点比③点高 D.纬度:溪水村比向阳镇低(6)在图中判断方向的依据是 __________。1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地海拔为___________米;甲乙两地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2)图中大清河流向为自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流。(3)大青山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米。(4)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地部位名称AB_______CD______E________。(5)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_千米。 参考答案与解析【答案】1.A【解析】1.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起,则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起,则为山脊;读图可知。③属于山脊,A正确;④、⑤、⑥为山谷,排除BCD,故选A。【答案】2.A【解析】野外露营地应选择地形坡度较缓和的开阔地带,尽量避开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等高线平行,坡度较缓和,A正确;②等高线密集为陡坡,排除B;③为山脊,排除C;④为山谷,排除D;最适合野外露营的是①,故选A。【答案】3.D【解析】丁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该小组考查山岩断层,D正确;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甲位于鞍部,排除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乙丙位于山顶,排除BC;故选D。【答案】4.D【解析】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A图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不符合题意;B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B不符合题意;C图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不符合题意;D图位于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5.A【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或湖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故选A。【答案】6.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海拔为260米,乙处海拔为24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米;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可以判断出甲在乙的西南方向,A正确;甲、乙、丁处等高线凸起方向都是向低处凸出,是山脊,不能发育河流,丙处等高线的凸起方向,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可能发育成河流,B错误;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图中的比例尺是1:50000,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2千米,C错误;图示区域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起伏较大,主要地形类型是丘陵,D错误。故选A。【答案】7.D【解析】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描写的是丘陵,故D正确;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形态奇特多样,连绵不断,故A错误;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起伏不大,边缘陡峻,面积广大,故B错误;盆地中间低四周高,一般中间指的是丘陵或者是平原,四周指的是高原或者是山脉,故C错误。故选D。【答案】8.A【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的地形是山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9.D【解析】该区域内最大相对高度是珠穆朗玛峰和我国艾丁湖之间的相对高度,8848.86- (-154.31)=9003. 17m,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10.B【解析】读图可知,该亚洲局部地形剖面图是南北走向的,该区域地势总体起伏状况是南高北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11.(1)B(2)山谷(3)500(4)②(5)D(6)指向标【解析】(1)读图得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山峰⑤的海拔高度会处于800-900米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⑦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该地容易形成河流。(3)从图中数字式比例尺1:50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4)读图可知,②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④处为山坡,⑥处为山脊,为分水岭;⑦处为山谷,发育河流。④⑥⑦都不适合进行攀岩运动。(5)读图分析可知,从坡度来看,⑥处等高线稀疏,坡度比④处缓,A错误;从海拔来看,⑤处海拔为800-900米,⑧处为900-1000米,⑤处比⑧处低,B错误;从气温来看,①点海拔高,气温比③点低,C错误;从纬度来看,向阳镇位置偏北,溪水村比向阳镇低,D正确。故选D。(6)图中没有经纬网,有指向标,可以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答案】12.(1) 470 乙 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2) 东北 西南(3)17(4) 山脊 山谷 鞍部(5)40【解析】(1)读图可知,等高距为10米。甲地在等高线480米和460米之间,所以甲地的海拔高度是470米。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更陡。(2)河流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区域,图中指向标定向,读图可知,大清河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3)大青山海拔535米,小青山海拔518米,相对高度是535-518=17米。(4)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相邻两山峰中间呈马鞍形为鞍部。读图可知,AB为山脊,CD为山谷,E为鞍部。(5)读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40千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