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据新华社2021年9月25日报道,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孟晚舟女士已经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即将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根据温哥华(西八区)机场信息,该航班于当时地间9月24日16:29时起飞,将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0抵达深圳。完成下列各小题。1.飞机飞行的时长约为(   A13小时21 B5小时21 C29小时21 D21小时212.该日3个月后重庆某中学操场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   A B C D 【答案】1A    2C 【解析】1.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位于东八区,温哥华位于西八区,两者相差16个时区,即16小时;当飞机起飞时,对应的北京时间=16:29+16=32:29时,即9258:29分;所以飞行时间=21:50-8:29=13小时21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日之后三个月大致是122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重庆位于北半球30°N附近,此时为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日出时影子位于西北方,日落时影子位于东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低,正午影子较长,且位于正北方,其日影轨迹与C相符,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时区差,在0时区的同侧用减法,在0时区的东西侧,用加法;所求点在已知点的东侧,用加法,所求点在已知点的西侧,用减法。下图示意地球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3.四地中有可能表示北京的是(   A B C D4.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四地中楼间距可相对较小的是(   A B C D 【答案】3B    4A 【解析】3.读图分析,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的时间较位于正北方的时间略长,可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且靠近赤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小于90°,且正午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向,可知地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大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并且正午太阳始终位于正北方向,可知地位于南回归线;地正年大阳高度最小值为,并且正午大阳始终位于正北方向,可知地位于南极圈,北京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4.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楼间距越小。由上题分析可知,四地中,地纬度最低,楼间距相对较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读图回答问题。5.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相应的成因正确的是(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作用6A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东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5C    6C 【解析】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A地貌是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A错误;B地貌是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B错误;C地貌是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C正确;D是火山,是岩浆运动形成的地貌,D错误;故选C6.结合上题和所学知识:A地貌是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正确;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降水较多,属于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ABD错误;故选C【点睛】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千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左图为岛屿位置,右图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7.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8.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大风和海浪侵蚀,破坏岛屿边缘 B.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C.地质构造颏繁,海岛不断沉降 D.火山持续喷发,岩浆融化陆地 【答案】7B    8A 【分析】7.根据材料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可知该岛中部的熔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最可能是玄武岩,B正确;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A错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C错误;大理岩属于变质岩,D错误。故选B8.根据材料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及该岛的位置可知,该岛地处西风带,多大风活动,受大风和海浪的不断侵蚀,相对松软的岛屿边缘不断受到破坏,A正确;近几十年来海平面是缓慢变化的,没有出现海平面迅速上升,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该海岛不断沉积,C错误;岩浆不能将陆地融化,D错误。故选A【点睛】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下面的岩层较老,上面的较新,有的含有化石;岩浆岩有喷出岩和侵入岩,喷出岩有气孔和流纹构造。9七星岩因岩峰布列恰似北斗七星而得名,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位于肇庆城北,由七座石灰岩组成的山峰。下图为其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七星岩景区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流水堆积固结成岩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B.地壳运动流水侵蚀流水堆积固结成岩C.风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D.地壳运动风力侵蚀风力堆积固结成岩【答案】A【详解】由材料七星岩由七座石灰岩组成的山峰,可推测七星岩是由流水堆积然后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从图可以看出,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向上拱起,露出地面,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又受流水侵蚀而成。故选A某地质考察队在我国某岩层中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左图为不同古生物化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依据当地岩层新老关系推断a-b-c之间的山地类型可能为(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11.若要在该地开采地下水,则应选(   Aa Bb Cc Dd12.该地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0A    11D    12C 【分析】10.题据左图可以判断,三叶虫化石比较老,恐龙化石比较新,可以得出a-b-c之间岩层的关系为中间老,两翼新,符合背斜地质构造,所以A正确。向斜山对应岩层的新老关系应该是中间新,两翼老,与图中信息不符,B错误。断块山对应有断层,图示信息未显示,C错误。火山对应的有火山活动,图示信息未显示,D错误。故选A11.开采地下水选择的地质构造是向斜,向斜槽部易积水,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c--e之间为向斜,a地、b地、c地为背斜结构,排除ABC,故选D12.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转化关系得出,甲由变质作用生成为变质岩,丁为其余三种物质转变应为岩浆,乙为岩浆转变应为岩浆岩,则丙为沉积岩。左图岩层含有化石,故为沉积岩,排除ABD,故选C【点睛】判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的要领: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终止于岩浆,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14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答案】13D    14C 【解析】13.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错误。14.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 正确。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差异、地壳运动差异应相似或相同。故AB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难度较小。“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16.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   A B C D 【答案】15B    16B 【分析】15.河流曲流的东岸是凸岸,是堆积岸,A错。数家新住处应位于堆积岸,陆地面积增大,成为新住处,B对。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C错。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D错。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堆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转偏向力和河流地貌的发育的有关知识。要注意正常河道和曲流的区别,正常河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曲流受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规律影响。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是经受日本海的风吹浪击,历经10万年创作出来的大自然的杰作。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下图为鸟取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18.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保护该沙漠景观,最有可能是(   A.植树种草 B.修筑防浪堤 C.从外地运沙 D.持续除草 【答案】17C    18D 【分析】17.由图可知,鸟取沙丘位于本州岛西北部,紧邻日本海,该地为季风气候,位于夏季东南风背风坡,东南风影响小。位于冬季西北风迎风坡,风力大,搬运海滩沙尘堆积形成。所以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西北季风,C正确,D错误。该地不受东北信风和盛行西风影响,AB错误。故选C18.由题可知,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易被植被覆盖,失去沙漠景观,所以当地政府保护该沙漠景观,最有可能是持续除草,使沙丘裸露,D正确。植树种草会覆盖沙丘,失去沙漠景观,A错误。修筑防浪堤会减少海浪搬运泥沙,风浪堆积减少,沙丘沙源减少,沙漠景观退化,B错误。从外地运沙成本高,C错误。故选D【点睛】日本为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在泰国的泥岩地区,土壤遇水极易形成泥浆,干燥时则又迅速硬实结块,对植物根系造成极大伤害。人们利用一种名叫香根草(根系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伸展)的植物来改良土壤。这种草耐涝耐旱、适应力强,生长力快。读东南亚地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9.泰国西部山区附近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20.中泰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地质 B.城市分布 C.线路长短 D.经济联系 【答案】19B    20A 【解析】19. 结合六大板块分布图可知,泰国西部山区附近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泰铁路沿线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崎岖。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结构不稳定,所以中泰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形地质,A正确;城市分布,线路长短,经济联系均不是其在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B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有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因素、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 二、综合题21.读重庆市地形图平行岭谷区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重庆市平行岭谷区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平行岭谷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____处(背斜/向斜)。(2)“平行岭谷区地形示意图图例中的三种岩石都属于______岩,判断依据为______(3)丙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属于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4)平行岭谷区现代交通线布局和建设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A.南北向交通线路等级较高 B.南北向交通线路造价较低C.东西向交通线路运速较慢 D.东西向交通线工程难度低【答案】(1)     褶皱     向斜(2)     沉积     具有层理构造(3)     背斜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外力侵蚀成谷)(4)B 【分析】本题以重庆市地形图和平行岭谷区地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地质构造、城市分布、岩石类型、交通线布局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读图可知,重庆市平行岭谷区的地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地质构造是褶皱;城镇主要分布丘陵区,对应地形示意图,可知在向斜处。2平行岭谷区地形示意图图例中的三种岩石是砂岩、石灰岩、泥页岩,都属于沉积岩,判断依据是具有层理构造。3丙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属于背斜谷,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外力侵蚀成谷)。4地形会对交通布局和建设产生阻碍作用。平行岭谷南北走向,则南北向交通线路易于建设、造价较低, B正确;南北向交通线路等级没有区别;A 错误;东西向交通线路虽然受到地形的影响,但现代的交通技术高,对速度影响不大,C错误;东西向交通线路因受地形影响,工程难度较大,D错误。故选B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冲积扇有“湿扇”和“旱扇”之分。“旱扇”是由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间的河流径流主要来源于洪水,因此也叫洪积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扇上的河流基本是常年性的,河流的搬运能力稳定长久。与“旱扇”相比,“湿扇”的石块磨圆度较高。冲积扇的宏大精美丝毫不亚于山峰、河流、瀑布、湖泊,西北是我国大型冲积扇发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欣赏冲积旱扇景观的最佳地区。在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形成的“旱扇”与低山丘陵山口处形成的“旱扇”规模大小不同。(1)旱扇相比,说明湿扇石块磨圆度较高的原因。(2)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成为航空欣赏冲积扇最佳地区的原因。(3)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高大山脉和低山丘陵处形成的旱扇规模谁大谁小并分析原因。【答案】(1)形成湿扇的河流多为常年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石块被侵蚀、磨损时间长,磨圆度较高。(2)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陆源碎屑物质供应多;山体高大,流水速度快,流水搬运能力强,形成的冲积扇数量多;冲积扇彼此邻近,形成集群,冲积扇规模宏大;晴天多,云量少,能见度好;植被覆盖率低,冲积扇地貌裸露,视觉效果好;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影响小。(3)高大山脉地区形成的旱扇规模大,低山丘陵处形成的规模小;原因:高大山脉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洪水期流量大,且落差大,搬运能力强,携带的碎屑物质多,形成的旱扇规模更大。 【分析】本题以冲积扇的湿扇旱扇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表形态、空中欣赏冲积扇最佳地区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由材料可知,湿扇多分布在湿润地区,河流多为常年性的,水量较大,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强,在河流流动过程 中,其携带的石块被流水侵蚀、磨蚀时间长,故磨圆度较高。2西北地区成为航空欣赏冲积扇的最佳地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有结构完整且发育度高的冲积扇;二是有便于欣赏的条件。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物理风化作用强,产生的陆源碎屑物质多;西北地区山体高大,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度快,河流搬运携带物质多,沉积形成的冲积扇数量多;冲积扇彼此相连,规模宏大;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能见度好,便于观察;由于该地土壤肥力较低,植被稀少,冲积扇地貌裸露,航拍视觉效果好;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大,人口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小。3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高大山脉通常有积雪冰川,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洪水期流量大,再加上高大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携带的碎屑物质多,在出山口处形成的旱扇规模大;而中西部干旱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小,流量小,流速慢,搬运能力弱,在出山口处形成的旱扇规模小。 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和醉汉树景观图”。(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在全球分布规律、气候成因及气候特征。(2)说明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及原因。(3)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曲折破碎的原因。【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多雨。(2)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强劲,导致树木树冠朝向东南方。(3)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纬度较高,且多高海拔山地,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强;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浪侵蚀作用强。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火地岛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气候类型名称、分布、特征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图中看甲地位于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为是终年温和多雨。2从图中看火地岛位于南半球西风带,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由于海域面积广大,缺乏地形阻挡,风力强劲,使树冠朝向东南方。3结合图中的火山和板块构造学说可知,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岩石破碎。外力作用可从冰川侵蚀、流水侵蚀、海浪侵蚀等方面来分析。结合图中的纬度位置和图中的山峰可知,该地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高,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海岸地带风浪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烈。 

    相关试卷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测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测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