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442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442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442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442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442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442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442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7442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1讲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配套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列的定义,数列的分类,数列的表示法,数列的通项公式,an-1,an+1,题组一,走出误区,题组二,走进教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可以看作是定义域为 N*的非空子集的函数,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
数列有三种表示法,它们分别是列表法、图象法和通项公
如果数列{an}的第 n 项 an 与序号 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 an=f(n)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5.Sn 与 an 的关系
1.(多选题)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所有数列的第 n 项都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B.依据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可能不止一个C.若 an+1-an>0(n≥2),则数列{an}是递增数列D.如果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则对于任意 n∈N*,都有an+1=Sn+1-Sn
解析:因为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如某班某次数学测试成绩,按考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个数列肯定没有通项公式,所以 A 错误;比如数列 1,0,1,0,…的通项公式为
正确;因为 n=1 时,不确定 a2 与 a1 大小关系,所以 C 错误;由数列前 n 项和的定义可知,当 n∈N*,都有an+1= Sn+1-Sn,所以 D 正确.故选 BD.答案:BD
,所以 a1=1,a2=3,a3=6.
即 S3=a1+a2+a3=1+3+6=10.答案:10
由数列的前几项写数列的
通项公式 自主练习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①3,5,9,17,33,…;
解:①观察各项的特点:每一项都比 2 的 n 次幂多 1,所
②数列的符号规律为(-1)n,由第二、三、四项特点,可将
这样,先不考虑符号,则分母为 3,5,7,9,…,可归纳为 2n+1,分子为 3,8,15,24,…,将其每一项加 1 后变成4,9,16,25,…,可归纳为(n+1)2,
是项数的 2 倍加 1,可得分子的通项公式为 bn=2n+1,对于分母 2,5,10,17,…,联想到数列 1,4,9,16,…,即数列
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
{n2},可得分母的通项公式为 cn=n2+1,所以可得给出的数列
4 项的分子分别比分母小 3.
因此把第 1 项变为-
⑤各项的分母分别为 21,22,23,24,…,易看出第 2,3,
⑥分子是连续的偶数,且第 1 个数是 2,所以用 2n 表示;
【题后反思】由数列前几项归纳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及具体策略(1)常用方法:观察(观察规律)、比较(比较已知数列)、归纳、转化(转化为特殊数列)、联想(联想常见的数列)等.(2)具体策略:①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
②相邻项的变化特征;③拆项后的特征;
④各项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
⑤化异为同.对于分式还可以考虑对分子、分母各个击破,
或寻找分子、分母之间的关系;
⑥对于符号交替出现的情况,可用(-1)k(k∈Z)或(-1)k+1
⑦并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其
通项公式也不一定唯一.
由数列的前 n 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师生互动
Sn 与 n 的关系问题
[例 1](1)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3n2-2n,则它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解析:当 n=1 时,a1=S1=3-2=1.当 n≥2时,an=Sn-Sn-1=3n2-2n-[3(n-1)2-2(n-1)]=6n-5.则当 n=1 时,6×1-5=1=a1,∴an=6n-5.答案:an=6n-5
(2)已知{an}的前 n 项和为 Sn,满足 lg2(Sn+1)=n+1,则an=__________.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 Sn+1=2n+1,当 n=1 时,a1=S1=3;当n≥2时,an=Sn-Sn-1=2n+1-1-2n+1=2n.
∴Sn=2n+1-1.
【规律方法】由 Sn 求 an 的步骤(1)先利用 a1=S1 求出 a1.
(2) 用 n-1 替换 Sn 中的 n 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利用 an =
Sn-Sn-1(n≥2)便可求出当 n≥2时 an的表达式.
(3)对 n=1 时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 n≥2时an 的表达式,如果符合,则可以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合写[如第(1)题];如果不符合,则应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如第(2)题].
1.已知数列{an}满足 2a1+22a2+23a3+…+2nan=4n-1,则
{an}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
解析:因为数列{an}满足 2a1+22a2+23a3+…+2nan=4n-
Sn 与 an 的关系问题
[例 2](1)(2015 年全国Ⅱ)设 Sn 是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且a1=-1,an+1=SnSn+1,则 Sn=________.解析:由已知,得an+1=Sn+1-Sn=Sn+1·Sn,两边同时除以
【题后反思】Sn 与 an 关系问题的求解思路:根据所求结果
的不同要求,将问题向不同的两个方向转化.
(1)利用an=Sn-Sn-1(n≥2)转化为只含 Sn,Sn-1的关系式,
再求解[如第(1)题].
(2)利用Sn-Sn-1=an(n≥2)转化为只含 an,an-1的关系式,
再求解[如第(2)题].
【考法全练】2.(2011 年四川)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若 a1=1,an+1
=3Sn(n ≥1),则a6=( )
A.3×44 B.3×44+1 C.44 D.45
解析:由 an+1=3Sn,得 an=3Sn-1(n≥2),相减得 an+1- an=3(Sn-Sn-1)=3an,则an+1=4an(n≥2),a1=1,a2=3,则a6=a2·44=3×44,故选A. 答案:A
数列的函数属性 多维探究
[例 3](1)若 an=2n2+λn+3(其中λ为实常数),n∈N*,且数列{an}为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1)方法一,若数列{an}为单调递增数列,则 an+1>an, 即2(n+1)2+λ(n+1)+3>2n2+λn+3, 整理得λ>-(4n+2),∵n≥1,∴-(4n+2)≤-6, 即λ>-6.
方法二,根据抛物线的单调性的性质,要使数列{an}为单
调递增数列,则 an+1>an,
最大项是第________项.
当 n0,即an+1>an;当 n=9时,an+1-an=0,即an+1=an;当 n>9时,an+1-an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章数列第1讲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含解析),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BD,答案21,答案5n-4,答案C,答案10,体策略,答案-63,答案4n-5,λ>-6,答案-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4讲 数列的求和[配套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列求和,题组一走出误区,答案BCD,题组二,走进教材,答案A,题组三,真题展现,考点1,公式法求和自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数学 第五章 第3讲 等比数列[配套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中项,a11-qn,na1,a1-anq1-q,题组一,走出误区,一定是等比数列的有,题组二,走进教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