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442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442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442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4426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4426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4426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4426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4426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共34页。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一、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2.表现: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3.分布:(1)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2)我国: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4.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土地表层风化强烈,碎屑物质积累,大面积地表裸露。(2)人为因素。①人口的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②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预习交流1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提示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处在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而使土地退化,新疆荒漠化则是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土地退化。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荒漠化的危害 1.经济方面: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2.生态方面: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生产方面: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预习交流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自然因素方面,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地形——处在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地面物质不稳定;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土壤——粉沙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人为因素方面,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三、荒漠化的防治1.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面临问题:“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导致荒漠化面积继续扩大。3.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4.具体措施:(1)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2)保护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5.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预习交流3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对自然的逃避还是对自然的尊重?提示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主题一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活动与探究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1)结合材料探究:①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是什么?②分析气候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提示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又受高原、高山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而气候干旱。②气候干旱,降水少且变率大,多大风,蒸发量大,加重风蚀、风沙活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质疏松,沙尘丰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 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共同影响着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其中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剧了这一过程。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与成因示意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2)结合材料探究:①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快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图中科尔沁沙地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②导致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荒漠化向河流上游发展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提示①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干旱、多大风、植被稀疏、地表有大量沙质沉积物等。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迅速增加,导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②古绿洲因为人口的增加和上游盲目开荒,用水不当,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者改道。荒漠地区一旦失去水源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绿洲失去水源就会逐渐荒漠化,人们不得不溯水而上,重建家园。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迁移与应用例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2)指出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考查塔里木盆地气候、植被两要素,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找原因。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形成首先与地理位置有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次是地形因素,三面环山,特别是西侧有高峻的帕米尔高原,阻挡了西风的进入,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第(2)题,图中绿洲呈点状分布,其主要集中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和河流沿岸,高山冰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水源。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而其制约因素主要是水资源。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综合分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主题二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活动与探究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后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结合材料探究:①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②在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民勤地区应如何合理用水?提示①过度用水、水资源利用不当。②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 面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人们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治理当地的沙化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区荒漠化问题突出,当地采取了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加以治理(如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2)结合材料探究:①“封沙禁牧”治理荒漠化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哪些?②“禁樵禁采”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农牧民的燃料问题?提示①生物措施: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建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农田防护林网;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牧则牧。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工程。②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大力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能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迁移与应用例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分布及年降水量分布可判断出,该区域位于黄河中上游干旱与半干旱区,农业土地利用主要是草地,靠近黄河部分地区为灌溉农田,另有部分旱地。沙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治理措施应合理利用草场,治理沙漠化;旱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应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答案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草地。沙地的治理措施: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等;旱地的治理措施:水土保持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第1~3题。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东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答案1.C 2.A 3.B解析荒漠化是在自然、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气候较干旱的西北、华北地区及较湿润的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故其造成的危害主要针对当地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其防治措施可针对其危害分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可达20米以上。据此完成第4~5题。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4.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 )。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5.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答案4.B 5.A解析沙漠中的植物低矮,但为吸取地下水,根系非常发达,沙漠中由于风速大,在有条件的地区往往可建风力发电站。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1年11月11日,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沙棘产业专项发展基金”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闻中心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以沙棘产业化治理荒漠化的进程迈向了新的高度。沙棘:学名醋柳,属胡颓子科,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其特性是耐旱,耐贫瘠,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治理荒漠化。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材料二 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材料三 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1)荒漠化包括外力作用造成的 ,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 和 。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其人为原因有哪些? (3)下列区域进行荒漠化防治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①南方低山丘陵区 ; ②温带草原牧区 ; ③露天矿区 。 答案(1)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环境生态破坏(2)新疆 盲目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3)①退耕还林 ②控制放牧规模,实行定居、轮牧制度 ③表土填埋复植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解析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从材料三中可看出新疆是我国荒漠化面积最多的省区,主要是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等造成的。不同地区对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是不同的。南方低山丘陵区实行退耕还林;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温带草原牧区主要是由过度放牧引起的,因此应控制放牧数量,进而推行定居、轮牧制度。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一、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2.表现: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3.分布:(1)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2)我国: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4.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土地表层风化强烈,碎屑物质积累,大面积地表裸露。(2)人为因素。①人口的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②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预习交流1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提示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处在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而使土地退化,新疆荒漠化则是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土地退化。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荒漠化的危害 1.经济方面: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2.生态方面: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生产方面: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预习交流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自然因素方面,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地形——处在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地面物质不稳定;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土壤——粉沙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人为因素方面,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等),加速了水土流失。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三、荒漠化的防治1.防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面临问题:“边治理,边破坏”现象导致荒漠化面积继续扩大。3.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4.具体措施:(1)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2)保护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5.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预习交流3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对自然的逃避还是对自然的尊重?提示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主题一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活动与探究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1)结合材料探究:①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是什么?②分析气候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提示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又受高原、高山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而气候干旱。②气候干旱,降水少且变率大,多大风,蒸发量大,加重风蚀、风沙活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质疏松,沙尘丰富。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 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共同影响着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其中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剧了这一过程。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与成因示意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2)结合材料探究:①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快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图中科尔沁沙地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②导致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荒漠化向河流上游发展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提示①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干旱、多大风、植被稀疏、地表有大量沙质沉积物等。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迅速增加,导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②古绿洲因为人口的增加和上游盲目开荒,用水不当,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者改道。荒漠地区一旦失去水源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绿洲失去水源就会逐渐荒漠化,人们不得不溯水而上,重建家园。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迁移与应用例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2)指出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考查塔里木盆地气候、植被两要素,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找原因。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形成首先与地理位置有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次是地形因素,三面环山,特别是西侧有高峻的帕米尔高原,阻挡了西风的进入,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第(2)题,图中绿洲呈点状分布,其主要集中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和河流沿岸,高山冰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水源。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而其制约因素主要是水资源。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综合分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主题二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活动与探究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后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结合材料探究:①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②在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民勤地区应如何合理用水?提示①过度用水、水资源利用不当。②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问题导学当堂检测材料二 面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人们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治理当地的沙化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区荒漠化问题突出,当地采取了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加以治理(如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2)结合材料探究:①“封沙禁牧”治理荒漠化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哪些?②“禁樵禁采”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农牧民的燃料问题?提示①生物措施: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建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农田防护林网;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牧则牧。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工程。②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大力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能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迁移与应用例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分布及年降水量分布可判断出,该区域位于黄河中上游干旱与半干旱区,农业土地利用主要是草地,靠近黄河部分地区为灌溉农田,另有部分旱地。沙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治理措施应合理利用草场,治理沙漠化;旱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应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答案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草地。沙地的治理措施: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等;旱地的治理措施:水土保持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第1~3题。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东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答案1.C 2.A 3.B解析荒漠化是在自然、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气候较干旱的西北、华北地区及较湿润的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故其造成的危害主要针对当地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其防治措施可针对其危害分析。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可达20米以上。据此完成第4~5题。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4.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 )。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5.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能源紧缺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答案4.B 5.A解析沙漠中的植物低矮,但为吸取地下水,根系非常发达,沙漠中由于风速大,在有条件的地区往往可建风力发电站。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1年11月11日,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沙棘产业专项发展基金”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闻中心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以沙棘产业化治理荒漠化的进程迈向了新的高度。沙棘:学名醋柳,属胡颓子科,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其特性是耐旱,耐贫瘠,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治理荒漠化。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材料二 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材料三 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1)荒漠化包括外力作用造成的 ,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 和 。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其人为原因有哪些? (3)下列区域进行荒漠化防治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①南方低山丘陵区 ; ②温带草原牧区 ; ③露天矿区 。 答案(1)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环境生态破坏(2)新疆 盲目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3)①退耕还林 ②控制放牧规模,实行定居、轮牧制度 ③表土填埋复植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解析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从材料三中可看出新疆是我国荒漠化面积最多的省区,主要是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盲目开垦等造成的。不同地区对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是不同的。南方低山丘陵区实行退耕还林;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温带草原牧区主要是由过度放牧引起的,因此应控制放牧数量,进而推行定居、轮牧制度。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