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歌及古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射阳中学2020年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50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我国,端午节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岁月,可谓历史悠久,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环境中,如何深入发掘端午文化,坚持守护端午传统,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题。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影响最为广泛的说法是发轫于纪念春秋时期忧国忧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汉儒刘安称他“志洁行廉”,宋儒朱熹赞誉他“仁至义尽”千百年来,古人每年在五月初五这天纪念和感恩屈原,周而复始、从未间断,形成一系列民俗习惯,如包粽子、戴香包、赛龙舟等。这些民俗习惯皆能人人参与、实践和感悟,因而有助于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变成每个个体小生命的重要节点,凝聚成中华民族大生命的重要传统。    然而,时与世易,俗与世变。当今中国加速由传统农耕社会迈入现代工商社会,许多基于农耕生活形成的端午习俗日渐淡化甚至彻底消失。比如,在城镇里,人们或许还会吃粽于、戴香包,但很少有人再亲手包粽子、做香包,就连赛龙舟、祭屈原等最重要的纪念活动,也开始变得注重表演性甚至商业化。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发生碰撞,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外来节日文化竞争,端午节也不例外。比如,明天是端午节,后天则是由西方传来的“父亲节”。许多赶时髦、爱热闹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过带有异地域情调的“父亲节”,而不是最具本土风情的端午节。在“古今断裂”和“中西竞争”多维文化生态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端午节作为一个旅游、休闲、娱乐以及购物的日子来过,甚至有人戏称端午“小长假”是屈原投江留给今人的“福利”——因为在四大法定传统节日之中,唯有端午节为纪念古代人物而设。进而言之,今天的人们虽仍在过端午节,但却越来越远离甚至是遗忘了端午节的真正精神及其文化传统。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端午节的尴尬境遇而过度焦虑,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所说:“重建过去生活方式虽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传统依然是人们依恋的对象之一,也是生活和思索的出发点之一。”有些端午传统习俗流失固然可惜,需要抢救,但更需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让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能更加现代化、人性化地与成们的生命发生紧密的联系,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就此而言,端午节仍然路上,而我们需要重新学过端午节。(摘选自20185月《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由传统农耕社会加速向现代工商社会过渡,是端午习俗日渐淡化甚至彻底消失的内在原因。B.在城镇里,已很少有人亲手包粽子、做香包,甚至连赛龙舟、祭屈原等活动也非常注重表演性甚至商业化。C.世界多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外来节日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竞争,是造成端午节尴尬遭遇的外在因素。D.与最具本土风情的端午节相比,许多赶时髦的年轻人,似乎更钟情于带有异域情调的“父亲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表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端午节所面临的尴尬遭遇。B.关于端午节习俗,作者认为既应坚守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这种认识具有理性辩证色彩。C.文中引用爱德华·希尔斯的话,论证了端午节习俗更需要适应现代生活的重要性。D.文章从端午节的起源谈起,再到端午节的尴尬遭遇,最后提出解决办法,条理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端午节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可以看出,古人对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是推崇和颂扬的。B.端午“小长假”是屈原留给今人“福利”的看法,是当前社会遗忘端午节真正精神和传统的集中表现。C.因为传统依然是人们依恋的对象,是生活和思索的出发点,所以端午节的精神和传统不会走向消亡。D.只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就能让端午节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更好地融入生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材料三:日本《读卖新闻》5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 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如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哦,香雪铁凝①香雪终于换回了“渴望已久”的铅笔盒,此时,她正独自摸黑从山西口返回台儿沟,三十里长的铁轨在她面前延伸……②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③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   ) 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   ) 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   ) 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④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想,一定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城里同学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想到这里,她欢快地继续前进。⑤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径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⑥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⑦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脚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⑧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⑨哦,香雪!香雪!                    (节选,有删改)7.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教育   要求   询问          B.养育   央求   盘问C.养育   要求   盘问          D.教育   央求   询问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B.“迎候贵宾”“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C.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们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D.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9.自动铅笔盒多次出现,简析其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6分)   10.探究本文的丰富意蕴。(6分)   二、诗歌及古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去  宥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于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于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荆威王学书于沈尹,昭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谓威王曰:国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不得进,令昭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旱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节选自《吕氏春秋(卷十六)·先识览第四》]【注】 去宥: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认识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宥局限。 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 中谢:官名亦作中射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 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 旱:通勇猛。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B. 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C. 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D. 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墨者指战国时期及稍后一段时期内创造和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他们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人类社会有着深厚的、难以为平常人所理解的爱。B. 人主即帝王。古代代指帝王的词语还有君主”“万乘”“元首”“陛下”“至尊”“明主”“九重等。C. 第二人称。还有”“”“”“”“”“”“若属”“尔曹等都是第二人称。D. 古唐国人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子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就在惠王面前诋毁谢子,说谢子只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是来取悦秦惠王的。B. 那个中谢一句话就让楚威王疏远了沈尹华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釐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C. 齐人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真可谓利令智昏这也从反面揭示了去宥的必要性。D. 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邻人、齐人都是认识有局限的人因他们内心产生了主观偏见认知蔽塞所以容易做出不智的行为。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5分)2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3分)(二)课内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5.下列对《红烛》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烛》写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它是闻一多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体现了诗人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B.红烛要用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前途,烧破世人的迷梦。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献身精神。C.《红烛》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D.《红烛》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每节中诗句相对整齐,体现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16.阅读《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A.起句凝练,“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B.落日跃入山海,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结合,使落日景象更显壮观。C.小心地探出前额,指关节揳入巨石罅隙,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血滴,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出登山者处境的艰难。D.岩壁上没有雄鹰或雪豹,只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因而我攀在雪峰之侧,默享着这大自然的赐予,也有些失落。17. 下面对《芣苢》《插秧歌》两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芣苢》以其明快的节奏,表现妇女劳动欢快的场面与热烈的情绪,受到读者的喜爱。B.《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C.《插秧歌》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D.《插秧歌》一诗用语严谨,如“渠”“莳”“雏鸭”等,书面语体色彩浓重,诗歌显得庄重严肃。(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概括湘江蓬勃生机景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插秧歌》中表现插秧的繁忙,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静女》中“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4)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向坚实一步……“中国制造正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________向拥有高技术、高质量、高品质的中国创造转变。中国创造离不开创新创新从来不是孤立的一个概念它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创造需要________中国创造不是异想天开的想象而是要根据实,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用实干苦干来赢取。首先要营造人人支持创造的浓厚________为把人才、资金吸引到创造一线激发活力、挖掘潜能、凝聚动能。中国创造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表现为注重细节、精雕细琢、追求完美而且包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只要不断追求精益求精就能让自己的品牌不断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大市场中站稳脚跟。创新无止境挑战不止息。面对国际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我们唯有________(  )让中国创造以落地生根的底气大国工匠的精神惊艳四方照亮世界。19.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逐步 因势利导 气氛 奋发图强      B. 逐步 因地制宜 氛围 奋发图强C. 逐渐 因势利导 氛围 发愤图强      D. 逐渐 因地制宜 气氛 发愤图强20.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只要不断追求精益求精,就能让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大市场中站稳脚跟,不断创新。B.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只要不断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让自己的品牌在大市场中站稳脚跟不断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C.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只有不断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让自己的品牌在大市场中站稳脚跟不断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D.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只有不断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让自己的品牌不断创新在大市场中站稳脚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少点急功近利、多点优品精品少点粗制滥造、多点专注持久B. 多点专注持久、少点急功近利少点粗制滥造、多点优品精品C. 多点专注持久、少点粗制滥造多点优品精品、少点急功近利D. 少点急功近利、多点专注持久少点粗制滥造、多点优品精品22.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____这就是追求本身。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____。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____谁就青春常在一个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的。23.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保留全部信息。3分)他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同样怀有远大的理想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建设家乡是他们美好的愿望。 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 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礼节。”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试卷

    18,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一中、射阳中学、滨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18,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一中、射阳中学、滨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盲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