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6(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452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6(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452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6(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452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6(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6(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6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清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五千年中华历史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豆腐的制作过程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制作月饼所用的面粉、鸡蛋清和植物油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秦朝兵马俑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越王勾践剑”的制作原料为青铜,属于合金
【答案】B
【解析】A.豆浆中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加入电解质,胶粒上的电荷被中和,发生聚沉形成豆腐,属于胶体的性质,A正确;
B.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秦朝兵马俑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
D.青铜器属于铜合金,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8.(渭南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和沸点
B.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C.的名称为2-乙基丙烷
D.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答案】C
【解析】A. 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碳原子数不相同,所以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和沸点,故A正确;
B. 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与碳酸钠反应,所以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B正确;
C. 选定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所以2号位不能存在乙基,的名称为2-甲基丁烷,故C错误;
D. 该有机物中存在手性碳原子,该碳原子为sp3杂化,与与之相连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故D正确。故选C。
9.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0.1gN(C2H5)3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2.1NA
B.标准状况下,22.4LCO2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22NA
C.在捕获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完全断裂
D.100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
【答案】C
【解析】A选项,10.1gN(C2H5)3即物质的量为0.1mol,一个N(C2H5)3含有共价键数目为21根,则10.1gN(C2H5)3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1NA,故A正确;
B选项,标准状况下,22.4LCO2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22NA,故B正确;
C选项,在捕获过程中,根据图中信息得出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没有完全断裂,故C错误;
D选项,100g 46%的甲酸水溶液,甲酸46g即物质的量为1mol,水的质量为54g即物质的量为3mol,因此共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期末理综)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的单质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Z>X>W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
D.Y与W形成的化合物可与CaO反应
【答案】D
【解析】Y的单质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材料,则其为硅;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其为硫;W、Z同主族,则W为氧。
A. 若X为金属元素,离子半径X”“”“(2分)
(2)放热(1分) >(2分)
(3)p1>p2>p3(2分) 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增大,而反应②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2分)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就是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2分)
【解析】⑴①从表格中数据分析,第3~4 min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3~4 min。
②5~6min时间段内,H2O(g)的浓度增大,CO的浓度减小,说明是增加了H2O(g)的量,使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向右移动;a。
③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转化率减小,则t2℃反应达到平衡时,CO浓度 > c1,故答案为:>。
⑵①由题图1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Fe(s)+CO2(g)FeO(s)+CO(g)为吸热反应,则其逆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②K(T2)=c(CO)/c(CO2)=2.5 > K(T1),根据图像信息可知,K越大,对应的温度越高,所以T2>T1,故答案为:>。
⑶反应①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②是等体积反应,从上到下,转化率增长,说明是增大压强,因此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1>p2>p3,判断理由是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增大,而反应②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CO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就是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故答案为:p1>p2>p3;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增大,而反应②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正向移动,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就是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惠州市2020届高三二调)(15分)
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共有7个能级,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X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在气体分析中,常用XCl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其化学反应如下:2XCl+2CO+2H2O═X2Cl2·2CO·2H2O
(1)X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C、H、O三种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3)X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图1所示:
①与CO为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_____。
②该配合物中氯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③在X2Cl2•2CO•2H2O中,每个X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配位键,在图中用“→”标出相应的配位键_____________。
(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有多种方法,X射线衍射法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对XCl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象的分析,可以得出XCl的晶胞如图2所示,则距离每个X+最近的Cl﹣的个数为____________,若X原子的半径为a pm,晶体的密度为ρg/cm3,试通过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NA=___________________(列计算式表达)。
【答案】(15分)
(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2分)
(2)O>C>H(2分)
(3)N2(2分) sp3 (2分) (2分)
(4)4(2分) (3分)
【解析】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的电子共有7个能级,说明有四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X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说明3d轨道排满,即为Cu[Ar]3d104s1。
(1)X为Cu,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即O>C,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所以C>H,即O>C>H,
(3)X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
①找等电子体,找与这些原子相邻的原子,因此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N2,
②氯有2个δ键,还有两对孤对电子,因此氯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③在X2Cl2•2CO•2H2O中,每个X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配位键,CO、H2O、Cl-各提供孤对电子,亚铜离子提供空轨道,因此配位键图示为,
(4) XCl的晶胞如图2所示,以面心分析,左边两个Cl-,右边两个Cl-,即距离每个X+最近的Cl-的个数为4,若X原子的半径为a pm,即每个边长为pm,晶体的密度为ρg/cm3,每个晶胞中有4个Cu+,4个Cl-,,
阿伏加德罗常数。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合物I具有贝类足丝蛋白的功能,可广泛用于表面化学、生物医学、海洋工程、日化用品等领域。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I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E和F反应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由G和H反应生成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4)仅以D为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X是I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两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6)参照本题信息,试写出以1-丁烯为原料制取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选)__________。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答案】(15分)
(1) 羟基、酯基(2分)
(2) (2分)
(3) 加成反应(2分) 取代反应(2分)
(4) (2分)
(5) (2分)
(6) CH2=CHCH2CH3CH2=CHCHBrCH3CH2=CHCH(OH)CH3(3分)
【解析】(1)根据有机物I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氧官能团羟基、酯基;正确答案:羟基、酯基。
(2)根据有机物C发生氧化反应变为羧酸,结合有机物D的分子式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有机物C是溴代烃发生取代反应产生,因此有机物C为醇,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所以有机物B结构简式为CH2=CH-CH2Br,因此由B生成C的反应为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正确答案:。
(3)有机物E为乙炔,与甲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CH2=CH-COOH;根据有机物I的结构简式可知,由G和H反应生成I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正确答案: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学方程式为;正确答案:。
(5)有机物I结构简式为,X是I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含有羧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可知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且为对称结构;因此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正确答案:。
(6)根据可知,形成该有机物的单体为CH2=CH-CH(OH)CH3;CH2=CHCH2CH3与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BrCH3,然后该有机物发生水解生成CH2=CHCH(OH)CH3,CH2=CHCH(OH)CH3发生加聚生成高分子;合成流程如下:. CH2=CHCH2CH3CH2=CHCHBrCH3CH2=CHCH(OH)CH3;正确答案:CH2=CHCH2CH3CH2=CHCHBrCH3CH2=CHCH(OH)CH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5(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4(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必刷试卷03(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