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教学ppt课件
展开了解作者作品,积累重点实词、虚词,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本文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赏析白描手法的作用。
了解背景,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怀。
同学们知道“中国四大名亭”吗?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开始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此时。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在《陶庵梦忆·自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是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事件文题简洁、明了,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岱( ) 崇祯( )更定( ) 毳衣( ) 雾凇沆砀( ) 长堤( ) 一芥( ) 铺毡( )
sōng hàng dàng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我大雪:下大雪俱:都绝:消失
译文: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上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这更定:晚上八时左右拏:撑(船)毳:鸟兽的细毛
译文: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 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一:全
译文: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惟:只芥:小草,形容船小而已: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对坐:相对而坐沸:沸腾
译文:我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童正在烧酒,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大:非常焉得:哪能强:竭力,尽力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译文:(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客:客居及:等到舟子:船夫喃喃:嘟哝(自言自语)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译文: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下了船,船夫嘟嘟哝哝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于雪景),还有像相公一样痴迷的人啊。”
(1)一余拏一小舟上下一白(2)是是日更定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3)更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名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1)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雪)(2)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可译为“客居”)
是金陵人。(“是”表判断)
见余大喜。【省略主语,可补充为“(两人)见余大喜”】
1.找出本文记叙的要素——看雪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
2.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说说本文写景的顺序。
4.“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有什么作用?
“人鸟声俱绝”描写出雪后大雪封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从侧面描写雪之大,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的孤寂(或孤傲)。
5.“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字有何表达效果?
(1)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
(3)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埋伏笔。
(2)表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雅兴,暗示了作者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
6.“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一种怎样的艺术境界?
寥寥几笔,就勾画出雪后湖上的景致,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不用形容词加以修饰,只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可写景,可写人。
7.文章最后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舟子说作者“痴”,虽有世俗之感,却是对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的高度评价,巧妙地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的品格。
1.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
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2.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粒”,文章末尾还写到了舟子,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观点一:不矛盾。这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反映出他文人雅土式的孤傲。
观点二:不矛盾。这样写,既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也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而应该是写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只小船是作者租用的,小船上的两三人,可能有两个是舟子,他们靠出租小船为生,并无心观雪。真正想观雪的只有作者,因此作者用了一个“独”字。
3.如何理解“痴”字的含义?
(1)“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了他的特立独行与率性而为。
(2)“痴景”,于雪夜出门欣赏西湖雪景,表现了他有世俗之外的高雅志趣。
(3)“痴情”,从“崇祯五年”与“金陵人”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他痴心于故国。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如文中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就用了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运用白描手法,生动传神
4.《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的议论性语句是:
2.《湖心亭看雪》中用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湖心亭看雪》中总写雪景的句子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湖心亭看雪》中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语句是:
语文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读清字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判断句,省略句,文言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文ppt课件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13* 湖心亭看雪课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清新美,娇羞美,冷调美,了解作者,准确读读准字音,初读课文,顺畅读把握节奏,代词这,表判断,副词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