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456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456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456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4560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4560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4560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4560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74560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梳理,经纬网的应用,1经纬线的对比,2经纬网定方向,扩展延伸,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典型例题,习题训练,2等高线的判读,3等高线图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经纬网的应用。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多以经纬网图、区域图、等高线图、剖面图为载体,考查经纬网上距离的相关计算、等高线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等。
I若两地为都是北(南)纬,纬度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北(南)。II若两地一地为北纬,一地为南纬,则北纬地点位置偏北,南纬地点位置偏南。
III 若在南极点,四周皆为北;若在北极点,四周皆为南。IV 极点俯视图中,南北方向,可根据距极点的距离判断;东西方向,可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选取劣弧判断。
V 若两地都位于东(西)经,经度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东(西)。VI 若两地分属东西经:①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②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都的地点在东;③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两地互为东西方向。
I自然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所处的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热量带;所处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②海陆位置:位于大陆内部或沿岸(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岛屿、半岛等。③相对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陆的某方位,以及某地形区的某方位等。
II人文地理位置①相邻位置:与某国家(或行政区)接壤(或位于某边疆)。②经济位置:所处(或相邻0)某经济区,其经济地位。③交通位置:所处某交通要道(或枢纽)④政治位置:为某行政中心(如首都、省会),在某地区处于某地位。
(2022.江苏)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知,国际空间站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360°),而图中的国际空间站位于60°W附近,距离北京所在经线,经度相差约180°,因此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45分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的相关知识。读图,根据晨昏线与赤道的交接点,在60°E处的时间为6时,因此北京(120°E)的时间=6时+(120°-60°)*4分=10时,再结合国际空间站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到达北京上空需要45分钟,因此时间为10:45左右。选项中10:40最为接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A.9:40 B.10:10 C.10:40D.11:10
(3)空间站从图示位置飞行1小时,在这期间能看到空间站的地点是( )A.圣地亚哥B.卡马匡C.马纳卡拉D.上海
解析:(3)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运动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国际空间站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1小时可绕行240°。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国际空间站到达马纳卡拉时,距离地面420km,位于侧面,能够反射阳光,该地还是黎明,人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空间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C点位于B点的( )A.东南方向B.正东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解析:(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B、C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故C点位于B点的正东方向,故选B。
解析:(2)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分别是20°W和160°E。图中只有B点位于20°W经线上,故B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故选B。
(2)图中四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C点的半球位置为( )A.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北半球、东半球
解析:(1)据图可知,c点所在的纬度往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即50°S,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c点所在的经度往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即40°E,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图中b点在a点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解析:(2)据图可知,b点所在的纬度往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即40°S;b点所在的经度往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即50°E;同理,a点所在的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即30°N;a点所在经度往东越来越小,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即80°W;则b点在南,a点在北,b点在东,a点在西,所以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A选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A错误;B选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正确;C选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C错误;D选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D错误。故选B。
(3)下列各个地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0°W,20°N) B.(170°E,17°N)C.(0°,26°S)D.(19°W,15°S)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1)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②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般一致;③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反之越缓;
④凸低为高——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⑤凸高为低——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①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②密度——等高距一定,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③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④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⑤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确定两地相对高度的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读取两地的海;然后相减求高差:H相=H高-H低。方法二:根据公式(n-1)*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地质作用分类,三大岩石的比较,考点梳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变式图解,典型例题,内力作用,谷地或低地,山岭或高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系统构建,核心归纳思维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2023届高考地理大单元二轮复习讲重难【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梳理,大气的垂直分层,典型例题,大气受热过程,1过程,2应用举例,基本规律,气压高低的判读,气温高低的判读,气流流向的判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