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在答题卡上。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氯化钠 B.液态氮 C.石灰石 D.金刚石
2.(3分)下列相关解释和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很大
B.活性炭净水时能除去水中的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墨汁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原因是墨汁颜色呈深黑色
D.石墨能够做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3.(3分)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
A.
B.
C.
D.
4.(3分)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甲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
5.(3分)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试剂或方法
A
CuO(C)
隔绝空气加强热
B
CO(CO2)
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O2(CO)
点燃混合气体
D
O2(CO2)
将混合气通入足量氢氧化钠固体
A.A B.B C.C D.D
6.(3分)如图表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反应中甲、乙、丙、丁参加反应的质量之比分别为m:n:p:q,则m﹣p=q﹣n
B.生成丙、丁的质量总和一定小于或等于加入反应物甲、乙的质量总和
C.若甲、丙为固体,乙、丁为气体,则反应中固体质量的减少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若甲、丙含有相同的元素,乙、丁含有相同的元素,则甲可能是CO,乙可能是CuO
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
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⑤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A.①④⑦ B.③④⑥⑦ C.④⑦ D.①④⑥⑦
8.(3分)CaCO3与CaO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到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此时固体仅为CaO),则生成的CO2的质量是( )
A.8.8g B.11g C.22g D.25g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9.(4分)按照如图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A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B和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E粒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则E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10.(3分)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钟乳石岩洞内含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写出CO2→H2CO2化学方程式: 。
11.(6分)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A为黑色固体单质,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E是支持燃烧的气体,B、C、D、F都是氧化物。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 。
(2)物质E中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C物质的一种用途 。
(4)F→E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
12.(8分)人们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如果氧气不足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在老师指导下制取氧气和甲烷,并检验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1)小王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应选择图1中的 (填字母).
(2)小李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请从图1选择装置图,正确的组装顺序为 .(填字母)
(3)图2是小张对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的实验.(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常用于吸收水和验证水的存在;丁装置中酒精灯的网罩起集中火焰升高温度的作用.)
请回答:
①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的 ;
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
甲中的白色固体变蓝
燃烧产物中有H2O
乙装置质量增加
燃烧产物中有CO2
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 、戊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产物中有CO
写出丁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甲装置增重3.6g,乙装置增重2.2g.那么燃烧甲烷的质量为 g,并写出该实验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3.(5分)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0.0g于烧杯中,将5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质量/g
7.5
5.0
2.5
2.0
X
请计算:
(1)X的值为 。
(2)计算该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在答题卡上。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氯化钠 B.液态氮 C.石灰石 D.金刚石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氯化钠、液态氮、金刚石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氯化钠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液态氮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石灰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D、金刚石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分)下列相关解释和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很大
B.活性炭净水时能除去水中的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墨汁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原因是墨汁颜色呈深黑色
D.石墨能够做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分析】A、根据金刚石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墨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石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作钻探机的钻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净水时能除去水中的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C、墨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墨汁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D、石墨能够做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3分)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
A.
B.
C.
D.
【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有多种方法,原理都是根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据此分析各种检查方法。
【解答】解:
A、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将活塞缓慢往里推,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不漏气;
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
D、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D的气密性,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虽然实验装置不同,但原理都是依据密闭装置中存在压强差,从而出现不同的现象,判断装置是否漏气。有些装置比较复杂或者学生平时比较少见,造成不会分析而出错。
4.(3分)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甲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
【分析】观察微观结构过程图,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每个甲物质的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
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不含氧元素,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2,即甲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与生成物丁的质量比为52:36,所以反应物甲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故C错误;
D、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2=26,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中涉及图示信息、文字信息,要求会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因此能够考查学生获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5.(3分)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试剂或方法
A
CuO(C)
隔绝空气加强热
B
CO(CO2)
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O2(CO)
点燃混合气体
D
O2(CO2)
将混合气通入足量氢氧化钠固体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隔绝空气加强热,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3分)如图表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反应中甲、乙、丙、丁参加反应的质量之比分别为m:n:p:q,则m﹣p=q﹣n
B.生成丙、丁的质量总和一定小于或等于加入反应物甲、乙的质量总和
C.若甲、丙为固体,乙、丁为气体,则反应中固体质量的减少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若甲、丙含有相同的元素,乙、丁含有相同的元素,则甲可能是CO,乙可能是CuO
【分析】根据常见的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若反应中甲、乙、丙、丁的质量之比分别为m:n:p:q,则m﹣p=q﹣n,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物甲或乙可能有剩余,生成丙、丁的质量总和一定小于或等于反应物甲、乙的质量总和,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甲、丙为固体,乙、丁为气体,则反应中固体质量的减少量不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因为乙也是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甲、丙含有相同的元素,乙、丁含有相同的元素,若甲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则乙为氧化铜,丁为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
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⑤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A.①④⑦ B.③④⑥⑦ C.④⑦ D.①④⑥⑦
【分析】①根据O2和O3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比较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数目大小。
②根据物质的构成判断。
③根据铁和红磷的化学性质判断。
④根据化合物概念判断。
⑤根据构成两种物质的微粒判断。
⑥举例反证。
⑦举例证明。
【解答】解:①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比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8,质量均为M的氧气和臭氧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分别可以近似地表示为:氧原子数目=×2,臭氧原子数目═×3,显然是相等的,故该说法正确。
②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而不能说成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故该说法不正确。
③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燃烧铁丝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以该说法不正确,
④因为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该说法正确。
⑤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而冰是固态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是不同种分子,故该说法不正确,
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以是同种元素,例如钠原子和钠原子;钠原子和钠离子。也可以不是同种元素,例如氖原子和水分子,质子数都是10;钠原子和铵根离子,质子数都是11等。故该说法不正确。
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例如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和+5。故该说法正确。
故正确的是①④⑦;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构成、元素、分子与原子的区分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3分)CaCO3与CaO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到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此时固体仅为CaO),则生成的CO2的质量是( )
A.8.8g B.11g C.22g D.25g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最终得到氧化钙质量:50g×40%÷=28g,则生成的CO2的质量是:50g﹣28g=22g。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9.(4分)按照如图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三 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A属于 金属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B和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MgCl2 。
(3)E粒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则E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F﹣ 。
【分析】(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B和D分别是镁元素和氯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3)E粒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2+8﹣1=9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B、C、D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16、17,表示三种元素。
(2)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A的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和D分别是镁元素和氯元素,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3)E粒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2+8﹣1=9个电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E粒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为氟离子,则E粒子的化学符号为F﹣。
故答案为:
(1)三;
(2)得到;金属;MgCl2;
(3)F﹣。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3分)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钟乳石岩洞内含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
(2)写出CO2→H2CO2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与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解答】解:(1)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2)CO2+H2O=H2C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是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11.(6分)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A为黑色固体单质,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E是支持燃烧的气体,B、C、D、F都是氧化物。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 C 。
(2)物质E中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C物质的一种用途 冶炼金属 。
(4)F→E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分析】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A为黑色固体单质,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E是支持燃烧的气体,所以E是氧气,B、C、D、F都是氧化物,D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水,F会转化成氧气、水,所以F是过氧化氢溶液,A转化成的C会与氧气反应,B会与水反应,所以A是碳,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A为黑色固体单质,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E是支持燃烧的气体,所以E是氧气,B、C、D、F都是氧化物,D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水,F会转化成氧气、水,所以F是过氧化氢溶液,A转化成的C会与氧气反应,B会与水反应,所以A是碳,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是C;
(2)通过通电可知,物质E是氧气,所以物质E中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通过推导可知,C是一氧化碳,所以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冶炼金属;
(4)F→E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C;
(2);
(3)冶炼金属;
(4)2H2O22H2O+O2↑;分解反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8分)人们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如果氧气不足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在老师指导下制取氧气和甲烷,并检验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1)小王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应选择图1中的 A (填字母).
(2)小李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请从图1选择装置图,正确的组装顺序为 BFD .(填字母)
(3)图2是小张对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的实验.(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常用于吸收水和验证水的存在;丁装置中酒精灯的网罩起集中火焰升高温度的作用.)
请回答:
①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的 水蒸气 ;
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
甲中的白色固体变蓝
燃烧产物中有H2O
乙装置质量增加
燃烧产物中有CO2
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 红色变黑色 、戊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产物中有CO
写出丁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③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甲装置增重3.6g,乙装置增重2.2g.那么燃烧甲烷的质量为 1.6 g,并写出该实验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CH4+7O22CO2+2CO+8H2O .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干燥后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红色变黑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甲装置增重3.6g,乙装置增重2.2g,通过计算可知,那么燃烧甲烷的质量为1.6g;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配平即可.
【解答】解:(1)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故答案为:A;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干燥后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FD;
(3)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红色变黑色,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甲装置增重3.6g,乙装置增重2.2g,通过计算可知,那么燃烧甲烷的质量为1.6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完全转化到水中,因此甲烷的质量为:0.4g÷(×100%)=1.6g,
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6g﹣0.4g=1.2g,
2.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100%=0.6g,
甲烷燃烧同时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0.6g=0.6g,
则生成的一氧化碳质量为:0.6g÷(×100%)=1.4g,
则反应的氧气质量为:3.6g+2.2g+1.4g﹣1.6g=5.6g,
反应物甲烷、氧气和生成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的分子个数比为:::::=4:7:2:2:8,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CH4+7O22CO2+2CO+8H2O.
;故答案为:①水蒸气;②红色变黑色;Fe2O3+3CO2Fe+3CO2;③1.6;4CH4+7O22CO2+2CO+8H2O.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干燥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3.(5分)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0.0g于烧杯中,将5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质量/g
7.5
5.0
2.5
2.0
X
请计算:
(1)X的值为 2.0 。
(2)计算该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分析】根据前三次每次加入10.0g盐酸都是减少固体2.5g,而第四次减少了0.5g,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为杂质,所以第五次依旧为2.0g。进而求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解:(1)前三次每次加入10.0g盐酸都是减少固体2.5g,而第四次减少了0.5g,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为杂质,所以第五次依旧为2.0g,所以x=2.0,碳酸钙的质量为10.0g﹣2.0g=8.0g;
(2)设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8.0g x
x=3.52g
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3.52g
故答案为:(1)2.0;
(2)3.52g。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5 15:47:05;用户:轻松国文培训学校;邮箱:qsgwpx@xyh.com;学号:448740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2(9月份)(含答案解析),共7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9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0页。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