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考化学复习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小实验及小流程)模型构建及教学策略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复习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小实验及小流程)模型构建及教学策略,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模型构建,模型合理拓展,高考为什么考,同分异构体模型构建,官能团的性质,键型的变化,试剂与反应条件,有机反应类型,反应类型判断,固固混合分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手形碳原子判断模型构建
原子共平面问题模型构建
SP3杂化共面原子最多3个
SP2杂化6个原子共面
SP2杂化12个原子共面
(1)四面体型(2)直线型(3)平面型(4)折线型(5)单键可以绕轴旋转
原子共平面问题解题策略
看清楚题意要求是“所有原子”还是 “碳原子”,是“一定”“可能”还是“不可能”“最多”最少
结构不同的基团连接后原子共面分析①直线与平面连接,则直线在这个平面上。存在SP3杂化的碳,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②平面与平面连接,如果两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由于单键的旋转性,两个平面可以重合,但不一定重合。③多种结构共存的复杂问题,一般“分割组合”。必要时兼顾分子的对称性。一 般以碳碳双键为中心展开,根据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 的原则,综合各部分的情况得出最终结论.
最多三个碳原子( ①C,②C,③C) 二个氢原子( ④H,⑤H) 五原子可能共面
三个氢原子( ①②③) 和三个碳原子( ④⑤⑥) 六原子一定共面. 根据三角形规则[⑤C,⑥C,⑦H 构成三角形] ⑦H 也可能在这个平面上.
7 个碳原子( 苯环上的6 个碳原子和甲基上的—个碳原子) ,5个氢原子( 苯环上的5 个氢原子) 这12 个原子一定共面. 此外甲基上1 个氢原子( ①H,②C,③C 构成三角形) 也可以转到这个平面上,其余两个氢原子分布在平面两侧.
甲基上的氢原子肯定与①②③④不共直线,但至少有一个氢原子与①②③④共面。
模块3的主题1:能识别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符合特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能举例说明立体异构
素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基于“模型和主要方法”书写,准确识别并会用模型,迅速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准确书写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甲基、乙基、 丙基 、丁基、 戊基分别有1、1、2、4、8种。
1.定一移一法或定二移一
2、取代法(适用于醇、酚、卤代烃、醛、酰胺、胺、羧酸)
3、插入法(适用于烯烃、炔烃、酯、酮、醚)
苏教选择性必修3P32
苏教选择性必修3P33
根据对称性分配官能团和不饱和度烃基(碳骨架)
同分异构体简式(同分异构体数目)
同分异构体思维模型构建
4、官能团性质(定性)与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官能团性质(定量)与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只进不出 消去反应-只出不进 取代反应-有出有进
基于试剂条件、相互转化的信息等推断有机物结构
模块3的主题2: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与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化合物,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任务
素养—变化观念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运用有机物性质与反应信息进行有机合成路线局部推断,从化学键转化角度分析所给信息,利用信息运用正推、逆推法进行复杂物质的推断
对有机物结构、反应的认识自动化、固化;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理解、预测反应类型;基于转化关系对多个、有联系的物质结构进行比对,树立“局部反应”的观念,养成既关注官能团种类、数目、位置的变化,又关注碳原子数目的变化的优良习惯
5.流程中未知物和副产物的判断
1.未知物的判断(1)圈出前后两种物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分析反应条件可能给予的暗示;(3)结合其他所给已知条件(如分子式、不饱和度、性质等)和切割模型推断;(4)试写该物质的结构简式,最后用所有已知信息(如分子式是否正确等)验证;
2.副产物的判断(1)按“流程中未知物”方法判断;(2)注意的是:在物质旧键断裂的过程中,断键的部位可能不同,这样也是副产物生成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分析流程的每一步时,要适当留意。
构性分析-基于模型的证据推理
灼烧、升华、热分解、结晶(重结晶)等。
过滤、盐析、蒸发结晶、冷却结晶(重结晶)等。
洗气(采用液体净化剂时用洗气瓶,采用固体净化剂时用干燥管)
选择性必修3人教P97
重要官能团或物质的检验方法
检验思路: 先看官能团,若利用官能团的性质不能检验再看物质的水溶性和密度
①加成:烯烃、炔烃、裂化汽油等含碳碳双键或三键的物质②取代:苯酚③氧化:醛基-CHO④萃取:苯及其同系物作萃取剂,有色层在上层;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有色层在下层(酒精不能做萃取剂)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含碳碳双键或三键的烃及其烃的衍生物②苯的同系物③含羟基的物质:醇和酚④含有-CHO的物质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①沉淀消失呈蓝色透明溶液:羧酸,如甲酸、乙酸等②加热至沸生成红色沉淀:含-CHO的物质,如醛类、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
苏教选择性必修3P67
苏教选择性必修3P68
鲁科选择性必修3P45
苏教选择性必修3P81
人教选择性必修3P36
苏教选择性必修3P71
苏教选择性必修3P101
没有洗至中性, 蒸馏时乙酸乙酯容易发生分解
氯化钙易与醇类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有机实验来自教材或是教材知识点的类比迁移运用
注意从中学教材中寻找命题之源,力促学生学活教材、 用活教材。让学生了解现在的高考命题取材于教材, 基础问题直接来自教材,能力问题来自对教材问题 的变形,创新问题则是对教材知识的提升。
善用科学的方法充分挖掘潜藏在教材中的隐性资源。
若制备溴苯的实验中也需要冷凝回流,设计实验装置
液化的乙酸乙酯容易挥发
反应温度110-125
除去易溶与水的物质(特别是水溶性催化剂等)
把残留的酸性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的盐,便于从混合物中分离( 多数见氢氧化钠、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
除去上一步过量的碱或盐
分离得到有几层后进一步精制(干燥后过滤、干燥后蒸馏、干燥后重结晶、升华等) (常见干燥剂有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镁等)
反应混合物成分:反应物、产物、催化剂
液态有机物分离提纯的一般过程
制备液态有机物常见发生装置的选择
落实课本实验,体现进阶性
主要对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中所出现的基础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如乙烯的制备、乙炔的制备、溴苯的制备、硝基苯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树脂的制备、乙烯性质实验、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糖类水解实验等等。参照高考命题的模式,对教材中经典优化拓展,实现知识的进阶。例如:溴苯的制备是典型的有机物制备实验,有许多重要的操作是此类实验中需要考虑的,即药品加入顺序、冷凝回流装置、产物的检验、产品的除杂等
研究命题特点,突出针对性
应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设问形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建构思维模型,强调教材细节
对教材中的实验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归纳: ①实验原理( 包括主反应与副反应及反应条件、反应特点) ; ②实验用品( 包括仪器与使用及药品的配置、用量和特殊的用途) ; ③实验操作( 包括实验装置图与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 ④实验现象( 包括制备实验现象和性质验证实验现象) ; ⑤产品的收集、分离、提纯及检验; ⑥其他问题( 包括气密性、加热方法及实验原理的应用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有机化学基础(Ⅱ卷)模型的构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方向,回眸高考,模型建构,考题预测,教学策略,模型构建,模型合理拓展,高考为什么考,同分异构体模型构建,官能团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实验及无机小流程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考向,回眸高考,模型构建,1喷泉实验,4装置气密性检查,5防倒吸装置,6尾气吸收防污染,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4有机化学基础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氯乙烯,氯原子,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浓硫酸加热,体积增大位阻增大,已知以下信息,碳碳双键,C14H12O4,不同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