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展开路程、时间与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初步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3、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神舟十一号现实育人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进行一场竞走比赛,请看——
松鼠:4分钟 280米
猴子:4分钟 240米
师:观察图中信息:谁落后了?生:。。。
猴子:4分钟 240米
小兔:3分钟 240米
师:请继续观察小兔也走了240米,用了?分钟,谁走的快?生:。。。
松鼠:4分钟 280米
猴子:4分钟 240米
小兔:3分钟 240米
师:究竟谁走得快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在数学作业纸写一写?
二、感知速度。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反馈:
时间路程各不相同,比速度
求出速度进行比较
如果学生没有出线段图,教师给出图引导
怎样计算三个动物的速度的呢?
猴子:240÷4=60(米)
松鼠:280÷4=70(米)
小兔:240÷3=80(米)
60<70<80,所以小兔快
[设计意图:无论学生生成什么样的方法都引导学生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每种情形比较的便捷性,初步感知速度的存在]
2、学习速度单位。
师:在这里,小兔的速度是每分钟80米,松鼠的速度是每分钟70米,我们还可以说它们的速度是80米/分和70米/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来表示速度的单位。
读作:80米/分,谁来读一读另两个单位?(70米/分,60米/分)更改板书的速度单位名称。
3、丰富速度概念。
动物界还有速度更快的明星呢?略
为什么都是8.5米?[体会时间单位不同]
4、应用所学。再到生活中看一看,请你自选一条信息说一说?
观察最后一张图你能用今天的知识解释解释下雨前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种现象吗?
5、你对速度是怎么理解的?
师:我们把1分钟(1小时、1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设计意图:体会到速度不但要看数字大小,还要看时间单位和路程单位,他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更深层次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6、育人中再次加深速度认识
10月17日我国航天事业大事件,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景海鹏和陈冬成为了世界人们的焦点,他们要挑战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同时引出第一宇宙速度:要想使航天飞船绕着地球运动,发射飞船时的最小速度是7.9千米/秒,这个速度叫作第一宇宙速度。如果人步行的速度约4千米/时,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三、路程、时间和速度关系的概括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你发现速度和路程、时间有什么关系?写一写 (挑三个不一样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预设1:举例子
预设2:利用乘除法关系推导
师:我们是不是对三个关系式都需要记忆呢?
2、解决实际问题。(机动)
四、总结归纳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数学日记:写一写对速度的新认识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和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猴子:240÷4=60(米)
松鼠:280÷4=70(米)
小兔:240÷3=80(米)
60<70<80,小兔走得快。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共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 除法5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