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三 观察物体2 观察的范围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三 观察物体2 观察的范围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第34页问题一,教材第34页问题二,教材第34页问题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观察的范围》导学单通过预习,我知道了:(1)确定观察范围时,把观察者的眼睛看作数学中的“( )”,然后确定遮挡物的“有效点”,将视线看作数学中的“( )”,将观察范围看作数学的“( )”。(2)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改变而改变,当障碍物不动时,观察点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 );观察点越( ),观察到的范围越( )。(3)在运动的物体上,观察范围也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变化而( )。一、教材第34页问题一:小猴在树上A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为A′。请你分别画出小猴爬到B处和C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和C′。1.小猴爬到A处,它能看到地上全部的桃子吗?2.它能看到几个桃子呢?3.我们的猜测对吗?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小猴看到多少个桃子呢?画一画、说一说。(1)想:可以把小猴的( )与墙上的( )连接起来,这就是小猴的( )。(2)画出小猴的视线。4.可是为什么要画直线呢?5.你知道吗?在A点时,小猴的眼睛是“观察点”,阻碍小猴视线的是墙,所以墙的顶点是“阻碍点”。连接“观察点”和“阻碍点”,并延长与地面相交于一点,记作点A′。点A′就是小猴在A处看到的墙内离墙最近的点。6.你发现了什么?A′点右面的部分是小猴在A处时( )的范围,A′点和墙之间的部分是小猴在A处时( )的范围,也就是观察的( )。我的发现:连接( )点与( )点的连线,可以确定观察的范围。7.如果小猴继续向上,请你画出小猴爬到B处和C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C′。8.观察三条视线,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我的发现是:小猴看到的桃子的多少与( )的高低有关。随着( )的变化,观察到的( )也在变化。二、教材第34页问题二:客车行驶到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1.我的猜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做法是:我可以把( )和建筑物( )之间连一条线,这条线就好像是司机的( )。3.画出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的视线。我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5.它们之间的变化与观察的范围又怎样的关系呢?我发现:观察点的位置越远,观察到的范围越( );观察点的位置越近,观察到的范围越( )。三、教材第34页问题三: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与同伴说一说。 一、请画出大树在路灯下的影子。 二、如下图所示,敌人在碉堡里不动,狙击手在碉堡前一段位置,狙击手为了不让敌人看见,请画出狙击手的活动区域。 狙击手 △ ○敌人碉堡三、如下图妈妈和儿子同时在影剧院看演出。 妈妈 △ 儿子○ 1、请判断妈妈能否看到儿子? 2、如果儿子不想让妈妈看到,他需要坐的哪个位置?请在图上标出来。 四、张华和李霞玩游戏(横线表示墙),当李霞处在以下( )点时,张华看不到她。 请画图说明一下。 △A C △ B △ E △ D△ F △ ○张华 G△ 一、请画出大树在路灯下的影子。 二、如下图所示,敌人在碉堡里不动,狙击手在碉堡前一段位置,狙击手为了不让敌人看见,请画出狙击手的活动区域。 狙击手 △ ○敌人碉堡三、如下图妈妈和儿子同时在影剧院看演出。 妈妈 △ ◆ 儿子○ 1、请判断妈妈能否看到儿子? 能看到 2、如果儿子不想让妈妈看到,他需要坐的哪个位置?请在图上标出来。 四、张华和李霞玩游戏,当李霞处在以下(A、C、D )点时,张华看不到她。 请画图说明一下。 △A C △ B △ E △ D△ F △ ○张华 G△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2 观察的范围精品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第34页问题一,教材第34页问题二,教材第34页问题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 搭积木比赛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热烈紧张的搭积木比赛开始了!,教材第32页比赛一,教材第32页比赛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2 圆的认识(二)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第5页问题一,教材第5页问题二,教材第5页问题四,我会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