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 导学案--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 导学案--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感知,议、展、评,知识拓展,史论拓展,概念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
【学】【预习案】
【基础感知】
(结合提纲提示和背读案,记忆本节课重点基础知识。)
一、结合创新第1页,记忆先秦、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二、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 政治: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
3、 文化:历法、文字
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1、政治 2、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 3、文化 4、科技 5、文学
【议、展、评】
1、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上层社会,是血而优则仕,它的选贤礼能也仅限于贵族阶层,与下层的对流基本上没有,因此,可以说西周政治基本上是一个贵族政治,是一种等级制政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的政治制度如何体现了贵族政治?
2、(1)结合创新设计二轮第4页,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走向统一的时期?
【训练案】【固】
1、(2018河北联考)“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2、(2018湖南模拟)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
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3、(2013年广东)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4、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不复存在 D、分封制受到冲击
5、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 就有 101 次(如表).由此可以推论( )
A周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 B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
C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 D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
6、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 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7、(2018江苏单科)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8、(2018北京文综)“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D.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9、(2015年山东)《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10、《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人文精神 B.民本思想 C.天人感应 D.唯物主义
【知识拓展】1、创新设计P2【史论拓展】分封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殷商西周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以神为本的文化过渡为以人为本的文化的关键时期。
夏王朝的资料没多少直接证据,但商王朝的面容虽然模糊,还是存在一些证据的。比如它的历代王系,比如它的征伐等等,就商和周的区别来说,商对天和鬼的敬畏多于周,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要先卜而后行,几乎到了无事不卜、无日不卜的地步,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卜辞中“帝”以人类主宰神的身份反复出现。后来,又演变而为“上帝”、“天”。“宗天”观念是殷代文化的重要特色。宗天,意味着对自然神的虔诚崇拜。殷人认为,王母简狄去河边沐浴,吞食玄鸟遗卵,怀孕产契。玄鸟是天的使者,殷人的祖先契也就是天的儿子,天神自然也就等同自己的宗祖神。所以最高统治者祭祀上天即祭祀自己的祖先,而百姓也祭祀自己的祖先,所以认为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于神的崇拜逐渐淡薄,而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却与日俱增。于是,以神为本的文化便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从西周开始,社会文化的浓郁的宗教迷信氛围渐次被注重世事的精神所冲淡。对天神的无条件的绝对依赖,修正为有条件的相对崇拜。人们从惶恐地匍伏于天神脚下的奴婢状态中逐渐解脱出来;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着力于创造现世的美好人生。中国早期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到理性觉醒的发展过程。
周以小邦克大邑商,本身的统治力也确实悬殊,因此它必须有能够说服其它诸候服从它的强有力理由,它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就是统治权有德者居之,它能打败商族,是因为它拥有顺从上天的德性,对待其它诸候更加仁爱,““德”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德”在殷商卜辞中从未出现,可见它是周人独创的思想。周公思想包含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保民正为了保王,保民是比宗天、尚鬼更为急迫的现实课题。周公的封地是鲁国。由其长子伯禽代为受封。因此,到春秋之世,鲁国对周公的礼制资料保存的最为完整。孔子生活在鲁国,正好具有系统学习周公思想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周公的上述“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无疑为孔子的“德治”思想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儒家文化根植于我国夏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从其直接来源而言,儒家思想是孔子在继承西周文化基础上而形成的。
商的政治继承并无绝对的规定,兄终弟继与父死子继并存,继承制也完善了许多。西周的封建其实是开国殖民,不仅意味着地域,还意味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周初时候的中国,周人面对的是一片蛮荒的地土,所以当时的分封建国,并不是可以安享其成,而要筚路蓝缕地去开基立业,得人就要比得地更重要了,所以我们可以从史籍记载中可以看到分赐给鲁公、康叔等的不仅有地域、礼器,还有可供服役的部族,比如分给鲁候伯禽的有六族殷民,所以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通过这些重新分配的人口去边远地方开土殖民,融合当地部族,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故而西周的封建在最初的时候较多地带有一种武装殖民的性质,但不单纯是征服和掠取财富,通过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使一个来源多样、不同群组组成的王朝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华民族的基础而由此而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社会制度的大变革,生产关系的大转变,文化上的大繁荣,民族关系上的第一次大融合。总的趋势是由分裂到走向统一。
春秋战国历史发展的三种趋势
一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三条主线,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⑴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赢政经过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②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③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前代的基础上,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成为我国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
3、创新设计P2【史论拓展】古代宗法制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概念解析】家国一体与家国同构:二者不能等同,家国一体指的是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同时家族势力在国家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既是国,国就是家。这主要指最高统治者而言。
家国同构指的是家庭,家族,甚至国家在组织结构上的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特征。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统率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止,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同样,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止,由其嫡长子承袭,如是不绝。
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不仅国君如父,而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4、 创新设计P3【史论拓展】小农经济的影响 创新设计P5【史论拓展】先秦时期儒学思想的特点
创新设计P5【史论拓展】影响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因素
5、【知识拓展】西周之后为什么姓氏突然增加,更多百姓拥有了姓氏?
“姓”和“氏”的产生和发展,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时期,这也是中国早期姓氏大多为女字旁或女子底的原因,例如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1)不过,早期的姓氏较少,基本以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为主,其作用主要便是为了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
同时,姓氏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赐封了土地以后的贵族才拥有氏,普通的部落子民、奴隶等贱民则无姓无氏只有名。
(2)在夏商周时代,姓氏是属于贵族的,平民百姓和奴隶通常没有姓氏,因此在当时所说的“百姓”是指贵族。周天子为姬姓,代表着当时天下的大宗,又下属有各个姬姓的小宗,这些小宗便称为鲁氏、卫氏和晋氏等。之所以姓氏如此分别,以姓明始祖,以氏别子孙,大抵就是因为在宗法制度中,一个代表始祖的“姓”,亦可以是代表着一个宗族或家族的大宗,而其“姓”之下所分出的“氏”,则是属于大宗之下的各个小宗。因此,“姓氏”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宗法制度中大小宗之间宗法统属关系的体现,通过姓氏来辨别与始祖血缘关系的远近,从而辨别其尊卑。所以,作为从一个宗族中分立出去的氏,在严格正常的宗法制度下,无论如何是不能改称为“姓”的。宗法制度所以把姓看得如此重要,其社会根源是:“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3)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臣弑其君,嫡庶相争、屡见不鲜,随着宗法分封制的崩溃,原来姓氏来别尊卑的作用已经没有意义,部分贵族和平民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反转,平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姓氏,“百姓”不再单纯属于贵族,也包含了下层民众,秦汉以后姓和氏合二为一。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第24题专项突破 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 导学案--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考情分析,基础感知,对点训练,重难点解析,我有问题要问,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导学案--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春秋战国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讲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时空定位,教材梳理,思维激活,选择题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