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素养培优,当堂检测,3生态破坏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含义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2.产生原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特别提醒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1)自然资源枯竭是指自然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2)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3)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1)区域性环境问题
思考感悟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②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③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较低,没有足够能力进行环境整治。
(2)全球性环境问题①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②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实践链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我国长江以南的各大城市,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②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呈酸性,难以中和大气和雨水中的酸;③南方多丘陵,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强劲,易于酸性气体扩散;④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
一、判断题1.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问题都属于自然资源枯竭。( )3.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4.不同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程度不一样,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 )5.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读漫画《逼牛太甚》,完成第1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过度垦荒,水土流失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C.建设占地,耕地减少D.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解析:依据图示“违法占地”信息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建设占地,耕地减少的环境问题。答案:C
2.下面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光化学污染C.城市光污染D.城市住房紧张
解析:依据漫画可知,其反映的环境问题是雾霾问题,属于大气污染。答案:A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变暖4.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解析:第3题,由图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可知,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第4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答案:3.C 4.A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问题探究世代居住在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的村民吾斯曼·阿塔吾拉擦着脸上的汗水说:“过去我最怕刮风了,一刮起风,风沙特别大,沙子就进了土房子的门窗,堆满房顶,房子也没法住了,庄稼也被风沙吹跑了,地也没法种了,只能搬家……”结合材料探究:(1)判断上述材料中所描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判断该村村民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3)分析此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提示(1)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植被稀疏,荒漠广布。(2)土地荒漠化。(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关键能力1.环境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分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1)人口压力
(2)资源不合理利用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2.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剖析例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画面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森林减少B.草场退化C.土壤污染D.沙尘暴(2)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 )①林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④臭氧层破坏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析:图中显示的是滥伐森林的行为,会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A (2)D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探究指狐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仅存在于马达加斯加岛。马达加斯加岛的土著居民认为指狐猴是“恶魔”,将给人们带来厄运,因此当地迷信的居民对指狐猴进行大肆猎杀。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
结合材料探究:(1)判断指狐猴所生存的地区属于什么气候。(2)分析指狐猴的濒临灭绝属于哪种环境问题。(3)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热带雨林气候。(2)生物多样性减少。(3)人类的大肆猎杀。
关键能力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1)环境污染问题
(2)自然资源枯竭问题由于人类大规模、长期的开发利用,导致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及破坏,这种现象遍及全球。
(4)全球性环境问题
方法技巧有关环境问题的解题思路(1)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但自然原因也是形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对流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表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的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②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③自然资源枯竭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典例剖析例2读漫画,完成下列各题。(1)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资源枯竭D.气候变化(2)下列地区图示环境问题最突出的是( )A.东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C.亚马孙平原D.黄土高原
素养立意本组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分布地区,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的考查。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土壤不断从手中流失,故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属于生态破坏。第(2)题,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东北地区也存在水土流失,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突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答案:(1)B (2)D
【素养】地理实践力——地理关联图的判读
(1)阅读图名,明确图示主题由图名“过度垦荒引起的恶性循环”可知图示反映的是过度垦荒带来的不良影响。(2)提取信息,抓住构图关键①抓箭头指向,构建因果链条。②读框图文字,理清因果关系。(3)分析问题,把握图示核心①分析过度垦荒引起的不良后果。②分析过度垦荒产生的根本原因。
【培优】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综合思维)甲图反映出的全球环境状况是 。 (2)(综合思维)甲图中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3)(人地协调观)将下列数码与乙图方框中的字母一一对应,然后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每个数码限填一次)。①提高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协调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矛盾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协调A ,B ,C ,D ,E ,F 。
解析:第(1)(2)题,通过观察漫画中的信息可知其主题是“自然环境承受压力过大”,产生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第(3)题,结合教材知识并关联图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判断。答案:(1)自然环境承受压力过大 (2)人口增长过快(3)④ ⑥ ⑤ ③ ① ②
阅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2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下图中的环境问题属于上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然资源枯竭问题包括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第2题,图片反映的是大气污染事件。答案:1.A 2.C
读图,完成3~4题。
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第3题,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时,会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图示③是大气污染,④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属于环境污染。第4题,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图中①为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森林减少。答案:3.C 4.A
读漫画,完成5~7题。5.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水体污染B.全球变暖C.自然资源枯竭D.生物多样性减少
6.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A.开矿毁坏岩层B.任意排放废弃物C.乱砍滥伐森林D.过度抽取地下水7.该环境问题对当地可能的影响是(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B.影响交通线路的安全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的表现,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全球环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文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导引,课程标准,知识建构,必备知识,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2主要对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文内容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素养培优,当堂检测,2人文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