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1 迷娘(之一)精品教学课件ppt
展开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中册
《迷娘》教学设计
课题名 |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迷娘》 |
核心素养目标 | 增强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学习目标 | 掌握本文的整体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
教学重点 | 掌握文章内容,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情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案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 |
教学过程 | 一、初步导入 他是继荷马、但丁之后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他是启蒙主义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那个时候的他,只愿用自己的文字去记录现实的烦恼与幸福,他用一支笔写尽了那个时代的浪漫、激昂,抑或是无奈与绝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歌德,走进他的《迷娘》一起感受他的文字魅力。 (教师语言导入,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歌德(1749-1832),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邀请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强调标红内容,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重点标注并对之前知识进行提问。) 相关链接: 《迷娘》的来源 《迷娘》中的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 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迈斯特收留。 (二)文学成就 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埃格蒙特》 诗剧:《浮士德》 自传:《诗与真》 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少年维特之烦恼》 (三)写作背景 《迷娘》创作于1783年之前,后收入歌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作为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1776年,歌德作为枢密公使馆参赞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并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务。179年他被提升为枢密顾问,在魏玛进行政治改革。歌德厌倦了魏玛公国小朝廷的庸俗公务,一心想要逃避这种烦闷的生活。在作《迷娘曲》之前,歌德已经两次从山上眺望过山南的意大利;在作此诗后的1786年6月,歌德前往意大利,居住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古老文化中汲取了创作养分。 (学生诵读,教师进一步讲解。) (四)题解 这首诗音韵优美,感情深挚,是歌德抒情诗中最著名,也流传最广的一首。从小说发表至今感动了无数读者,是被贝多芬、舒伯特等多位著名作曲家,谱曲达上百次的诗歌;是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设计意图] 引入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同时对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标题含义。 三、初读课文 (一)诵读诗歌,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朗诵诗歌,感知诗歌所写的内容。 (配乐诗朗诵:播放舒伯特《迷娘曲》)
(二)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正歌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美好的景物。副歌表达了迷娘对故国的强烈思念。 第二节:正歌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副歌部分表现出她思乡的情绪更加强烈。 第三节:正歌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国时的沿途风景。副歌更加迫切地呼喊:“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展开分析: 1.诗歌第一节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思想感情:这些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思想感情: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诗歌第三节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 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设计意图]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掌握文章基本框架。 四、深入感悟 (一)《迷娘(之一) 》中的哪些意象具有象征意义?其对诗歌主旨表达具有怎样的作用? 挑金娘和月桂。 桃金娘为维纳斯的神树,而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象征着爱情与美;月桂为阿波罗的神树,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消灾解难之神,具有太阳神的属性,象征着光明和美好。 作用:与其他意象一起造出美更动人的画面。承载了主人公对故乡的热烈情感,同时也使诗歌的主旨拓展延伸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层面,起到升华和深化主旨的作用。 (二)“爱人”“恩人”“父亲”这种人物称呼的转换在抒情中有什么作用? 称呼的转换则表现出迷娘内心情感的无比深挚热烈和复杂哀婉。 “爱人”毫无疑问迷娘深爱着他;转而称呼他为“恩人”“父亲”则意味着迷娘对他深深的爱恋无法实现或难以有结果。 “父亲”和思乡之情高度融合为一体,使爱情、恩情、亲情和思乡之情在融合中得到了升华和强化,从而收到深沉含蓄、哀婉动人的审美效果。 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内心对倾诉对象的情感复杂、真挚,既美好又哀婉。 (三)诗歌中,“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以及“前往,前往”的回答有什么作用? “你知道吗”“你可知道……”的询问,既是询问也是倾诉,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副歌中迷娘的应答,不仅回应了询问,而且进一步把思乡之情变为回乡的行动。“前往,前往”这种回答不但强调迷娘回乡的坚决态度和迫切心理,而且在重复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它与重复的内容共同形成本诗的深层内涵,即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复杂的情感。 (四)这首诗在表现手法或形式上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重章叠成和反复 第一句开头和第五句都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的力量,增加了思念的程度 每节诗的末尾(副歌)都用“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基本相同的句式, 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五)艺术特色 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将浓郁而强烈的情感融入饱蘸感情的意象中,将回归故乡、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和决心抒发出来。 ②回环往复,感情浓烈。 每节诗的前半部分(主歌)都以迷娘的询问和叙说的口吻来描写故乡,每节诗的末尾(副歌)都用“前往,前往”“我愿跟随你……”来直抒胸臆,表达渴望返回故乡的迫切心情。 (六)课堂小结 “迷娘”是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这首诗是她的唱词。迷娘出生于意大利,很小的时候被诱拐到德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卖艺为生,后来被威廉。迈斯特收留,并爱上了迈斯特。这首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众多意象,描绘出意大利迷人的景色、宏伟的建筑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险峻神秘,表现了迷娘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设计意图] 进一步深入探究文本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五、拓展延伸 (一)意象是包含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在《迷娘》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典型的意象,请你任选生活中的几个意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抒情片段。 (二)生活中不缺少美,但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吗?如果有,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鉴赏一下中国版的《迷娘曲》,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相关链接: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形只影单;失去了 一切欢乐, 我仰望苍穹, 向远方送去思念。 哎,那知我爱我者, 他远在天边。 我五内俱焚, 头晕目眩。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才了解我的苦难! (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教师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 进行思考学习,构建学生辩证思维框架。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 2.请你对本文进行深入思考,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设计意图] 根据学习目标夯实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之上通过写推荐词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
|
板书设计 | 《迷娘》 意象(月桂、房子…… ) 思念、追求 |
课后作业 |
1.完成本课配套基础习题。 2.请你对本文进行深入思考,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
教学反思 | 亮点:通过设置情景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 设置了多种学生参与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可适当添加鼓励性评语。 课堂教学建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多发言。 |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3.1 迷娘(之一)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3.1 迷娘(之一)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31《迷娘之一》课件pptx、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31迷娘曲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3.1 迷娘(之一)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3.1 迷娘(之一)精品课件ppt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1 迷娘(之一)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1 迷娘(之一)教学课件ppt,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