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什么是炼字,炼字词,一炼动词,联系思想感情,四炼叠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鉴赏诗歌语言的一般考查方式。2.掌握诗歌语言炼字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考 查 题 型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类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
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⒉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⒊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赏析。⒋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诗眼:最生动传神的字或词) ⒌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 简述理由。
第1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2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 神态、氛围、意境)第3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注意活用及其他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①。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①诗眼是“咽”、“冷”,分别是使...呜咽,使..阴冷之意。 (释字义)②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字用拟人的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宁静幽寂的景象。 (绘画面,点手法)③表达了作者对清净隐逸生活的向往。 (析作用/悟情感)
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答: ①网,网子,网罗 ——释字义②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用了想象、比喻、拟人。 ——绘画面③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悟情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湿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全唐诗》录此诗,最后一句“落”字换作“在”字,请你品评一下“落”与“在”的不同。
参考: “落”,“下落、降落”。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这样就化静为动,给人以动的形象,写出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而“在”字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红杏在枝头绽放,开得那么灿烂。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运用通感,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绘画面。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答:①忽,忽然,不经意,漫不经心 ②前两句写少妇不知发愁,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杨柳,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③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请赏析本诗中“忽”字的表达效果。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内容情感的作用。
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答: ① “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靡靡”写江边丛生的草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例、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①芜,丛生的草.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古诗词中数字的运用,有时是用虚数,不可当真,但可使诗歌借助夸张增强表现力。有时是确数,使诗词精炼有力,含意丰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纪村事 [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观点一:不同意。“数声”好。①“数声”形容声音多,富有动态感。(含义)②描绘了远处传来几声悠扬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来的笛曲的乡村图景。③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作用)
观点二:同意。“一声”好。①“一声”表明声音单一。②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①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②抓诗中巧妙的修辞红杏枝头春意闹。③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桃花潭水深千尺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④抓统领全篇的字
2.点明地位(线索、感情基调、承上启下)
3.分析作用(内容上、结构上)
一花一叶见世界 一字一词总关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22 诗歌鉴赏——炼字及语言(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1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诗歌的语言,拓展练习,拓展小结,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何为炼字,答题步骤,增分方法,重点考查的词性,炼动词,动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知识回顾答题模式,炼形容词,课堂练习,炼副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