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1. 钒钛磁铁矿中,伴有较丰富的钒(V)、钛(Ti)资源。钛(Ti)的原子序数为22, 50Ti为钛的一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0Ti、 48Ti互为同位素 B. 50V与 50Ti互为同素异形体
C. 50Ti中含有50个中子 D. 50Ti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8
2. 下列不能用作反应仪器的是( )
A. 试管 B. 坩埚 C. 容量瓶 D. 圆底烧瓶
3.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其成分相匹配且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铁红(Fe2O3),可用作红色油漆的颜料
B. 硬铝(Al、Al2O3),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蚀
C. 液氯(Cl2),黄绿色气体,具有漂白性
D. 小苏打(Na2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4. 下列物质不含共价键的是( )
A. H2SO4 B. NaOH C. NH4Cl D. K2O
5. 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铸造下水井盖的生铁 B. 储氢用的La−Ni合金
C. 可用于机器人“皮肤”的橡胶 D. 可用于军用车辆的超级钢
6. 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物质。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可回收垃圾 B. 不能通过物理方法将铁粉和铝粉分离
C.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OH)3 D. 指南针中因含有FeO而可以指定方位
7. 下列各组离子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a2+、Cl−、CO32−、K+ B. Na+、H+、Cl−、HCO3−
C. K+、Cl−、NO3−、Mg2+ D. Cu2+、Na+、NO3−、Cl−
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
Y
Z
W
A. 简单离子半径:W
C.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
9. 向含有一定物质的量的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Fe粉至过量,该溶液的质量随加入铁粉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图为( )
A. B.
C. D.
10.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X2+2W2+=2X−+2W3+
②2W3++2Y−=2W2++Y2
③Z2+2X−=2Z−+X2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还原性:W2+>Y− B. X元素在反应③中被还原
C. 反应Y2+2X−=2Y−+X2可以进行 D. 氧化性:Z2>X2
1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除去某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FeSO4杂质
向该Fe2(SO4)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B
验证某FeCl2溶液已变质
取少量该FeCl2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C
检验某溶液为NaCl溶液
用净的的铂丝蘸取少量的该溶液置于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D
验证某溶液中含有Cl−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FeS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混合:5Fe2++2MnO4−+16H+=5Fe3++2Mn2++8H2O
B. 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氧化亚铁:FeO+2H+=Fe2++H2O
C.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粉:6H++2Fe=2Fe3++3H2↑
D. 向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铝片:Al+4OH−+H2O=AlO2−+3H2↑
1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0.1molH2和0.1molCl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分子总数为0.2NA
B. 0.2molCl2溶于水后,生成的HClO分子总数为0.2NA
C. 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0.3NA
D. 1molNa与一定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14. 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Xn+、Yn−、Z(n+1)−三种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Z>X
B. 原子半径:Y>Z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n+1)Z>HnY
D. 离子半径:Yn−>Xn+
15.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呼吸面具中的有关反应测定样品中Na2O2的纯度。已知实验中Na2O2样品的质量为8.0g,实验结束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装置Ⅰ中a的作用是保持上下压强一致,使液体顺利滴下
B. 装置Ⅲ中可观察到淡黄色固体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白色固体
C. 装置Ⅱ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来的HCl
D. 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48.75%
16.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分类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以下物质:①Na2SO4固体②稀硫酸③熔融KCl④KOH溶液⑤CO2⑥铜。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写出少量的⑤通入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请对下列过程形成的分散系进行分类:
①将植物油加人水中,充分搅拌;
②一定温度下,向蒸馏水中加人氯化钠至恰好饱和;
③将颗粒直径为20nm∼30nm的氧化铜分散在塑料中制备的复合材料;
④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加热至呈红褐色。
属于溶液的是 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是 ______。
(3)常用碘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①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是 ______(填化学式)。
②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17.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①∼⑦代表七种短周期元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已知:⑤的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
(2)③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10,其原子符号为 ______(用 ZAX形式表示)。
(3)④和⑦中非金属性较弱的是 ______(填元素符号)。
(4)①和⑤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______(填元素符号),与⑤同族的下一周期元素和③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5)将⑥的氧化物加入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18.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镁、铝都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原因是 ______。
(2)标准状况下,4.48LNH3与同条件下 ______mol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3)标准状况下,6.72LCO的质量为 ______g。
(4)实验室用8.7gMnO2与100mL足量的浓盐酸制取氯气,发生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当MnO2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mo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Mn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mol⋅L−1。
(5)实验室需配制500mL0.1mol⋅L−1FeSO4溶液,实际应称量绿矾(FeSO4⋅7H2O)的质量为 ______g。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填标号,每个标号只能用一次)。
①用30mL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摇匀
②将准确称量的绿矾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
③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④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⑥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下1∼2cm处
19. 我国某现代化铜冶炼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Fe2+、Fe3+、Cu2+、SO42−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该铜冶炼厂以该废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钠、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并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图流程(流程中加入的试剂均过量)。
已知:加入的试剂①为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为 ______;溶液A中所含的溶质主要为 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的试剂③为 ______(填试剂名称)。
(3)检验溶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具体操作及现象为 ______,写出检验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若取2mL溶液G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此现象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50Ti、 48T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钛元素的同位素,故A正确;
B. 50V与 50Ti是不同原子,不是单质,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 50Ti的质量数为50,原子中含有中子数=50−22=28,故C错误;
D. 50Ti的中子数=28,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8−22=6,故D错误;
故选:A。
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为元素的同位素;
B.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D.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原子中微粒关系、原子符号、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概念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较简单。【解答】
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烧瓶、烧杯可作液体中的反应容器,试管常作固体或液体的反应容器,据此解答即可。
A.试管可用于加热也可用作反应器,故A错误;
B.坩埚可用于灼烧固体或作为高温下的反应仪器,故B错误;
C.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C正确;
D.圆底烧瓶可做固液或液液反应容器,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解:A.铁红(Fe2O3)是红色固体,性质稳定,可用作红色油漆的颜料,故A正确;
B.硬铝是含有Al、Cu、Mg等元素的铝合金,具有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蚀等优良性能,但其成分不是Al、Al2O3,故B错误;
C.Cl2是黄绿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表现出漂白性,但干燥Cl2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没有漂白性,故C错误;
D.小苏打是NaHCO3的俗名,不是Na2CO3,NaHCO3能与盐酸反应,腐蚀性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2CO3俗名苏打,腐蚀性强,故D错误;
故选:A。
A.Fe2O3是红色固体,俗名铁红;
B.硬铝是含有Al、Cu、Mg等元素的铝合金;
C.Cl2没有漂白性;
D.Na2CO3俗名纯碱、苏打,NaHCO3俗名小苏打。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A.H2SO4中S−O、O−H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O−H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
C.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中N−H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
D.K2O中钾离子和氧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该化合物中不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本题关键,注意:C中虽然不含金属元素,但含有离子键。
5.【答案】C
【解析】解:A.铸造下水井盖的生铁为铁、碳的合金,故A不选;
B.储氢用的La−Ni合金,属于合金,故B不选;
C.橡胶成分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含金属,不是合金,故C选;
D.可用于军用车辆的超级钢,为含碳量较少的铁、碳合金,故D不选;
故选:C。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合金的判断,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比较好把握,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6.【答案】A
【解析】解:A.被腐蚀的铁制品可回收重新加工,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可回收垃圾,故A正确;
B.铁能被磁铁吸引,而Al不能,用磁石将铁粉吸出可分离,故B错误;
C.分析知,Fe(OH)3分解生成Fe2O3⋅xH2O,则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故C错误;
D.Fe3O4具有磁性,而FeO没有磁性,即指南针中因含有Fe3O4而可以指定方位,故D错误;
故选:A。
A.被腐蚀的铁制品可回收重新加工;
B.铁能被磁铁吸引,而Al不能;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腐蚀而生锈,发生的吸氧腐蚀,Fe作负极、C作正极,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Fe(OH)3分解生成Fe2O3⋅xH2O;
D.Fe3O4具有磁性。
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题目难度不大,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7.【答案】B
【解析】解:A.Ba2+、CO32−、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但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故A错误;
B.H+、HCO3−之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K+、Cl−、NO3−、Mg2+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u2+、Na+、NO3−、Cl−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A.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钡沉淀,但没有气体生成;
B.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
D.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题干暗含信息、常见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X为C、Y为N、Z为O、W为Al;
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Al3+
C.常温下水为液体,而甲烷为气体,则沸点CH4
故选:C。
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在位置可知,X、Y、Z处于第二周期,W处于第三周期,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为O,则X为C、Y为N、W为Al。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理解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
9.【答案】A
【解析】解:向含有一定物质的量的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Fe粉至过量,先发生Fe+2Fe3+=3Fe2+,溶液质量增加,FeCl3反应完后,再发生Fe+Cu2+=Cu+Fe2+,由于铜的摩尔质量大于铁的摩尔质量,此时溶液质量开始减小,CuCl2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但是溶液总体质量高于原溶液质量或者低于原溶液质量,只有A符合,
故选:A。
由氧化性的强弱(Fe3+>Cu2+)可知,先发生Fe+2Fe3+=3Fe2+,再发生Fe+Cu2+=Cu+Fe2+,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理清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溶液中离子的反应顺序。
10.【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反应②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W2+
C.根据三个反应得到氧化性强弱为Z2>X2>W3+>Y2,假设反应Y2+2X−=2Y−+X2可以进行,则得出氧化性:Y2>X2,与题中得出的信息违背,故C错误;
D.根据C选项分析得到氧化性:Z2>X2,故D正确;
故选:D。
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方程式①得氧化性:X2>W3+,还原性W2+>X−,由方程式②得氧化性:W3+>Y2、还原性Y−>W2+,由方程式③得氧化性:Z2>X2、还原性X−>X2,由此得出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2>X2>W3+>Y2,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W2+>X−>X2,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氧化性强弱比较,侧重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明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通入足量的Cl2,可氧化亚铁离子,但引入新杂质氯离子,不能除杂,故A错误;
B.KSCN溶液遇铁离子变为血红色,由操作和现象可知,FeCl2溶液已变质,故B正确;
C.由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溶液含钠离子,不能确定阴离子,则不能检验某溶液为NaCl溶液,故C错误;
D.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引入氯离子,应加硝酸、硝酸银检验氯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解:A.FeS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和Mn2+,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故A错误;
B.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O+2H+=Fe2++H2O,故B正确;
C.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H++Fe=Fe2++H2↑,故C错误;
D.该离子方程式的是电子不守恒,电荷也不守恒,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铝片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H2O=2AlO2−+3H2↑,故D错误,
故选:B。
A.该离子方程式得失电子不守恒;
B.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2H+=Fe2++H2O;
C.稀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亚铁盐;
D.该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难度不大,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
13.【答案】A
【解析】解:A.0.1molH2和0.1molCl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2molHCl,含有分子总数为0.2NA,故A正确;
B.Cl2溶于水是可逆反应,则0.2molCl2溶于水,生成HClO分子总数小于0.2NA,故B错误;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氯离子数目,故C错误;
D.1mol钠反应失去1mol电子,失去电子数为NA,故D错误;
故选:A。
A.H2和Cl2反应方程式为H2+Cl2−点燃2HCl;
B.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的;
C.溶液体积未知;
D.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Na均由0价升高为+1价,1mol钠反应失去1mol电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Xn+、Yn−、Z(n+1)−三种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X为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Y、Z为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Y大于Z,非金属性Y大于Z,以此来解答。
A.X位于第三周期,Z位于第二周期,则原子序数:Z
故选:D。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排布、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D
【解析】解:A.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流下,故A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钠会转化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颜色变浅,故B正确;
C.II中饱和碳酸氢钠除去随二氧化碳逸出的HCl气体,故C正确;
D.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不论与水还是二氧化碳反应,n(Na2O2):n(O2)=2:1,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即n(O2)=1.12L22.4L/mol=0.05mol,所以n(Na2O2)=0.1mol,所以m(Na2O2)=0.1mol×78g/mol=7.8g,所以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7.8g8.0g×100%=97.5%,故D错误;
故选:D。
由实验装置及制备原理可知,I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发生反应产生CO2,II中饱和碳酸氢钠除去随二氧化碳逸出的HCl气体,III中Na2O2与CO2和水反应,V通过IV排出的水来测量氧气的体积,据此来分析回答问题。
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过氧化钠性质的探究、有关方程式计算等,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结合公式分析误差,注意关系式法在有关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②③④⑥ ①③ CO2+2KOH=K2CO3+H2O② ③④ NaIO3
【解析】解:(1)①Na2SO4固体不能导电,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稀硫酸能导电,是电解质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熔融KCl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④KOH溶液能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CO2不能电离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⑥铜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②③④⑥,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少量⑤CO2通入④K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KOH=K2CO3+H2O,
故答案为:②③④⑥;①③;CO2+2KOH=K2CO3+H2O;
(2)根据分析可知,故属于浊液的是①;属于溶液的是②;属于胶体的是③④;
故答案为:②;③④;
(3)①在反应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中,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HSO3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NaHSO4、Na2S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所以NaHSO3为还原剂,被氧化的元素为S,I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NaI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I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NaIO3被还原,
故答案为:NaIO3;
②在反应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中,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HSO3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NaHSO4、Na2SO4中的+6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NaI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I2中的0价,所以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1)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时物质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据此分析;
(2)①将植物油加人水中,充分搅拌,形成乳浊液;
②一定温度下,向蒸馏水中加人氯化钠至恰好饱和,形成氯化钠饱和溶液;
③将颗粒直径为20∼30纳米的氧化铜分散在塑料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属于胶体;
④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加热至呈红褐色,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含该元素的物质作还原剂,被氧化产生氧化产物;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被还原,含有该元素的物质作氧化剂,被还原产生的物质是还原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子得失数目相等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本题考查了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和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液态氯化氢,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的考查,把握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即可解答。
17.【答案】第二周期第ⅣA族 818O ClNa2Na+2H2O=2Na++2OH−+H2↑2Al+2OH−+2H2O=2AlO2−+3H2↑
【解析】解:(1)②为C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ⅣA族;①为3号Li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③为8号O元素,核电荷数为8,
故答案为:第二周、第ⅣA族;;
(2)O元素质子数为8,其一种核素中子数为10,则其质量数A=8+10=18,符号为: 818O,
故答案为: 818O;
(3)④为F元素,⑦为Cl元素,Cl元素非金属性比F弱,
故答案为:Cl;
(4)①为Li,电子层为2层,⑤为Na,电子层为3层,故Na原子半径大于Li;③为O元素,其最简单氢化物为H2O,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对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故答案为:Na;2Na+2H2O=2Na++2OH−+H2↑;
(5)⑤为N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对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⑤的焰色试验呈黄色,说明⑤为Na元素,则①为Li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O元素,④为F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Cl元素。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8.【答案】Mg和Al单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0.38.40.4113.9②③①⑥⑤④
【解析】解:(1)Mg和Al单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氧化膜可以阻止一些物质与金属进一步反应,因此Mg和Al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故答案为:Mg和Al单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标准状况下,4.48LNH3的物质的量为4.48L22.4L/mol=0.2mol,H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6mol,因此H2S的物质的量为0.6mol2=0.3mol,
故答案为:0.3;
(3)标准状况下,6.72LCO的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0.3mol,质量为0.3mol×28g/mol=8.4g,
故答案为:8.4;
(4)8.7gMnO2的物质的量为8.7g87g/mol=0.1mol,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4=0.4mol,生成氯化锰的物质的量为0.1mo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Mn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0.1L=1mol/L,
故答案为:0.4;1;
(5)m(FeSO4⋅7H2O)=cVM=0.1mol/L×0.5L×278g/mol=13.9g;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因此顺序为②③①⑥⑤④,
故答案为:13.9;②③①⑥⑤④。
(1)Mg和Al单质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氧化膜可以阻止一些物质与金属进一步反应;
(2)根据n=VVm结合化学式进行计算;
(3)根据n=VVm、m=nM结合化学式进行计算;
(4)根据MnO2+4HCl(浓)−△MnCl2+Cl2↑+2H2O,结合8.7gMnO2的物质的量为8.7g87g/mol=0.1mol计算;根据c=nV计算
(5)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排列顺序。
本题考查铝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熟悉溶液配制步骤、元素的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
19.【答案】过滤 Na2SO4、NaOH 稀硫酸 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加入两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证明有Fe2+ 2Fe2++Cl2=2Fe3++2Cl−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解:(1)根据分析,操作a使固液分离,为过滤操作;溶液A中所含的溶质主要为Na2SO4和过量的NaOH,
故答案为:过滤;Na2SO4、NaOH;
(2)加入试剂③为稀硫酸,用来溶解Fe,
故答案为:稀硫酸;
(3)溶液D为FeSO4溶液,检验溶液FeSO4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具体操作及现象为: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加入两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证明有Fe2+;检验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加入两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证明有Fe2+;2Fe2++Cl2=2Fe3++2Cl−;
(4)溶液G为FeSO4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此现象中发生的反应有: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以该废水(Fe2+、Fe3+、Cu2+、SO42−和少量的Na+)为原料,制备硫酸钠、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并回收金属铜,结合流程可知,①为NaOH溶液,使Fe2+、Fe3+、Cu2+转化为沉淀,操作a为过滤,则溶液A主要含有Na2SO4和过量的NaOH,固体B含Fe(OH)3、Fe(OH)2、Cu(OH)2,加入稀硫酸将沉淀溶解得溶液C,C中含Fe2(SO4)3、FeSO4、CuSO4;加入试剂②为Fe,将Fe3+还原为Fe2+,将Cu2+还原为Cu,操作b为过滤,得到固体E为Cu和过量的Fe,加入试剂③为稀硫酸溶解Fe,操作c为过滤,得到固体F为Cu;溶液D和溶液G都为FeSO4溶液,合并后经操作d得到FeSO4⋅7H2O,则操作d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8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HCl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mlB,12L,【答案】B,【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