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司马光》逐字稿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司马光》逐字稿第1页
    《司马光》逐字稿第2页
    《司马光》逐字稿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 司马光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 司马光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司马光砸缸。
    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真实的,最早记录在我国元代修撰的史书《宋史》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跟司马光有关的小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这个“司”是本课要求的会写字,请大家伸出手来和我一起写。“司”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第一笔横折钩,里面一横一个口。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里面的 横和“口”要朝左边偏一点,“口”字要写得上大下小,半露半藏,折画压到竖中线上。在习字册上认真地将“司”描一个写一个。
    师:司马光姓什么?
    生:司马。
    师:像这样多于一个汉字的姓就是复姓。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姓氏歌,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
    生:诸葛、欧阳。
    生:东方、上官。
    师:对呀,这些都是复姓。所以,司马光,复姓司马,名光。根据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对司马光有哪些了解。
    生1: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生2: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
    师:看来大家搜集了不少资料。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初读课文
    (出示课文)师:请大家自由地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完的同学就坐端正。
    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之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很长的,而这一篇非常短。
    师:你可真会总结!这篇文章比我们学的其他文章要?(短)读起来好读吗?(好读)同学们好像意见不统一。课文用的是我国古代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这样的文章我们把它叫作文言文。(板书:文言文)古人的表达方式跟我们现在的不太一样,学起来会有点困难,所以编者在下面加了注释。预习时读了课文还看了注释的同学请举手!为你们认真预习的好习惯点赞。
    师:请大家看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齐读)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瓮”、“迸”,他们是后鼻音。
    师:这是同学们小学生涯里第一次读古文,敢第一个起来读的请举手。其他同学注意听。
    师:他读得怎么样呢?
    生点评
    师:是呀,有一个字他读得很好,就是这个“ 没”字。在文中它读“mò”,它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méi。
    师:是呀,这个字读“mò”的时候,可以组词:淹没,在文中就是淹没的意思。咱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有些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文比较相近,我们也可以像学现代文一样,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它的意思。
    师:你能试着也用组词的方法说说“跌”的意思吗?
    生:“跌”就是跌入水中的意思,就是跌倒。
    师: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做到音准文顺,但老师觉得你们的停顿还掌握得不够好。现在,请听录音范读,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用铅笔做好记号。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次,请大家生齐读。跟着老师小声读,看这次停顿和重音的记录是否合适。
    学生跟读。
    师:这次读的和刚开始不一样了?古文啊,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同学们再读读。
    学生齐读。
    三、理解课文
    1.师:读到这儿的时候,你知不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司马光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静地砸瓮救出了小伙伴。
    师:说得很好。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请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事情的起因。
    生1 :群儿戏于庭
    师:群儿戏于庭有补充吗?
    生2: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师:你认为这句话是这个故事的——
    生3:起因
    师:你们赞同吗?(赞同)可能是你们读懂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事情发生的地点在院子里。
    师:从哪个字看出来是在院子里呢?
    生:“庭”。
    师: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故事里的人物是群儿。
    师:“群”是指什么?
    生:指一群。
    师:那“儿”呢?
    生:儿是儿童。
    师:那群儿就是(一群儿童),一群儿童在干什么?哪个字能说明?
    生:戏。
    师:一群儿童在干什么?来,你说。
    生1: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
    师:在庭院里玩耍,你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啦。哪个字是玩耍?
    生1:戏。
    师: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我们说是“戏于庭”。你看刚才我问大家的时候,同学们告诉我群是一群,儿是儿童。这文言文一个字,它被我们翻译成了两个字或者一个词,对不对?好,群儿戏于庭,如果是这群儿童在咱们这儿玩,应该说群儿——。
    学生答不上来。
    师:群儿戏于,这是一个游泳馆,你说
    生1:群儿戏于馆
    师:要是一群儿童在这庭院里舞蹈,应该怎么说?你说。
    生2:群儿舞于庭。
    师:厉害了。今天我们这群儿童在这馆里学习,我们叫群儿—
    生:学于馆。
    师:厉害了才学了几分钟,你们就开始会用小古文说话。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肯定玩得非常开心。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齐读)心情要愉快,语气再高兴点儿。
    师: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指读。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师:老师注意到,有的同学在阅读本句时停顿掌握得还不是特别好。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齐读。
    师:原来,院子里有个大家伙,是什么?
    生:瓮。
    师:你们见过瓮吗?瓮是什么样的?来,你说。
    生2:口小肚大的陶器。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注释上写的?
    师:很好,会用注释学习。刚才咱们一个词来解一个字,现在看注释,口小肚子大,瓮的口有点小,但是它的肚子怎么样?很大。因为它这样的造型,你说这掉下去容易,可是要上来?(就难)而且它非常的深。说明它里面装的水(很多)。有没有听过一个成语叫瓮中捉鳖?鳖掉到瓮里就好捉了,因为它不容易爬上来。比喻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轻而易举或很有把握就能得到。
    师:这句话中还有不理解的字吗?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
    生1:足
    生2:足就是失足
    生3:跌
    生4:跌就是跌落
    师:现在,谁能够看着大屏幕,把事情的起因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翻译本句。
    师: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真让人
    生:着急。
    师:那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读?要尽量读出紧迫的感觉来。
    抽读,范读,齐读。
    师: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抽读。
    课件出示: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1)范读。
    (2)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这句话中字词的意思,看看能不能把这句话翻译出来。
    师相机点拨“皆”“弃”“去”“持”“击”“破”的意思。
    师: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老师来考考你们……(查漏补缺)
    师: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众皆弃去”。
    翻译:其他的孩子都丢下他离开了。
    师: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
    师:只有司马光--(指屏幕读:“持石击瓮破之”)
    抽生完整翻译全句。
    师:两者一比较,让人觉得司马光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身上有哪些品质呢?
    生:聪明、勇敢。
    师:根据回答指导阅读:那你们能不能也来沉着、冷静地(或带着佩服的语气)读读,做一回勇敢的小司马光呢?
    4.结果怎样?
    齐读。(课件出示:水迸,儿得活)
    “水迸”(点击出现并阅读注释“迸:向外溅出或喷射。”)
    师:同学们学会了参考注释,就可以迅速地理解字意。(方法指导)
    师:孩子得救了,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令人欣慰的结局吧!学生齐读。
    5.复述全文。
    师:谁能看着图片试着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生答
    师补充纠正,出示译文
    司 马 光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儿爬到了瓮上,失足掉进了水里。大家都抛弃他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块击打瓮。瓮破了,水流了出来,掉在瓮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作业
    师:《司马光》这篇古文我们学完了,讲故事不是翻译课文,如果只说意思,那故事就太枯燥无趣了。课后试着把故事更具体、更生动地讲给家人听。再去找一找司马光的其他故事读一读,对这个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

    相关学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质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质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学案设计,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朗读关,基础关,探秘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