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4 水遇冷以后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水遇冷以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水蒸气遇冷后,它的形态会发生什么变化,理解凝结现象。
2、通过实验,知道水的温度降到0℃时。它的形态和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理解凝固现象。
3、通过实验,知道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4、利用所学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
水蒸气遇冷后的形态变化。
【教学难点】
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且体积会膨胀。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三脚架、烧杯、铝箔纸、酒精灯、玻璃棒
学生材料:试管、温度计、盐、碎冰、烧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课件: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2.生:我看到了叶片上有露水。
3.师:你在什么时候见过露水?
4.生:一般在早晨的时候见过露水。
5.师: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
6.生:那时的气温比较低。
7.师:你们知道露水是怎样形成的吗?
8.学生思考。
9.师:先观看露水是怎样形成的视频。再说说露水是怎么形成的?
10.生:地面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地面上冷的物体,就会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形成露水。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清晰直观的露水画面,引导学生初识“露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二、研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
1.师:视频告诉我们,露水是水蒸气遇冷以后凝结成的。你认为它说得对吗?
2.生:应该是对的。
3. 师:想不想用实验来验证呢?
4. 生:想
5. 师:怎样来设计实验呢?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造露水。
6.学生交流汇报。
(1) 在烧杯中加温水,用铝箔纸包住烧杯口,并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
(2)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3) 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象。
7.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8.师:你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9.生:玻璃棒上有水滴
10.师:玻璃棒上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
11.生: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
12.师:想看看其他同学在家里做的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实验吗?
13.生:想
14.师:播放实验视频
15.师生小结:
16.师: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设计意图:承接课前“露水”形成的视频,在知晓露水的成因后,师生一起设计实验,在课堂上制造“露水”,学生将所看所感再次回归科学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更加细致地观察到实验所产生的现象,进一步巩固理解了“凝结”的概念,加深了对露水的认识。]
三、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1.师:水蒸气遇冷后会从气态变成液态,如果继续遇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生:会结成冰,变成固体。
3.师:先观看水遇冷的实验视频,观察并记录实验要用到的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
4、师:刚刚看的视频中,用到了哪些实验材料?
5、生:烧杯、试管、食盐、碎冰、温度计等
6、师: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7、生: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
(2)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1分钟读取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为止。
(3)观察试管中冰面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8、画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9、实验中,根据你看到的现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水结冰前温度是持续_ __。
(2)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___。
(3)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4)水结冰后,入继续遇冷,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持续_______。
(5)水结冰后,体积会_______。
10、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分析总结出实验结论吗?
11、生: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温度会保持不变,结冰后,体积会增大。
12、师生小结:
13、师:水遇冷以后从液态变成固态,这种现象叫作凝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的学习过程,学会尊重证据,会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四、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师出示图片并提问:①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②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③屋檐下挂满冰凌,④结冰后塑料水瓶鼓胀,⑤结冰后玻璃瓶裂开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学生交流汇报。
3.师生小结: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 的物体时,会凝结成水珠。
(2)空气中的水蒸气或融化的雪水遇到0℃以下的物体时,会凝固成冰凌。
(3)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寻找生活中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于解释生活常见现象,使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
五、课堂小结:
1、水蒸气遇冷后,它的形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2、水的温度降到0℃时。它的形态和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3、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4、利用所学知识,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水蒸气遇冷以后从_____变成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水遇冷以后从液态变成固态,这种现象叫作 。
3. 自然界中,水能以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 为另一种状态。
二、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
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 B.冰棍袋上的小水珠 C.河面结冰
2. 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
A.膨胀 B.不变 C.缩小
3. 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
A.改变水的颜色 B.产生更低的温度 C.改变水的味道
三、实验题。
在试管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清水,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并观察试管中清水的变化。记录如下∶
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1)试管中清水结冰前温度是持续_ __。温度下降速度是________ (选填“均匀”“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
(2)水在____℃开始结冰。结冰的原因是水______(选填“受热”或“受冷”)。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水结冰后,体积会______。
(4)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触试管底或试管壁。
【板书设计】
水遇冷以后
水 蒸 气 遇 冷 水 遇 冷 冰
(气态) 0℃以上 (液态) 0℃以下 (固态)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课堂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在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实验中,由于用时会很长,所以采用的是播放视频,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会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改进措施:抽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四年级下册4 水遇冷以后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4 水遇冷以后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注意事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先快后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4 水遇冷以后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4 水遇冷以后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屋檐下挂满冰凌,冬天水管容易爆裂,课堂回顾,凝结的条件,凝固的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4 水遇冷以后精品练习题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4 水遇冷以后精品练习题习题课件ppt,文件包含4水遇冷以后pptx、课后习题pptx、微课《露水的形成》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