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研究发现,K+,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被动运输》同步训练 1、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了一个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细胞液的浓度比外界溶液浓度( )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2、淡水中生活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能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内过多的水,以防止细胞涨破。如果将草履虫分别放入蒸馏水和海水中,其伸缩泡的伸缩情况会发生一定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在蒸馏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减慢B.放在海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加快C.水分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伸缩泡通过维持水分平衡来调节体内渗透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原生质层包括细胞壁C.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的细胞液D.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4、实验研究发现,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如果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霉素,K+可以通过人工质膜,Na+不能通过人工质膜。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证明人工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K+通过人工质膜消耗了能量C.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5、某同学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在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的颜色变化是( ) A.没有变化 B.变成无色 C.逐渐变深 D.逐渐变浅 6、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7、正常生理条件下,肌细胞外的O2浓度远高于细胞内,且O2进入肌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则O2进入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胞吞C.协助扩散 D.自由扩散8、观察在0.3g·L-1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9、若下图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成熟的植物细胞可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C.当溶液浓度A>B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10、以下物质不是采用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是( )A.葡萄糖 B.性激素 C.乙醇 D.氧气11、将哺乳动物红细胞浸人某种浓度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细胞皱缩,体积变小。产生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该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细胞吸水B.该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细胞失水C.该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细胞吸水D.该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细胞失水12、渗透作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需要有半透膜 B.需要有浓度差和半透膜C.需要有杂质 D.不需要任何条件13、腌制咸菜时,将白萝卜切条后放在盐水中,萝卜条随之发生的变化是( )A.吸水变硬 B.失水变软 C.吸水变软 D.失水变硬14、在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中,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除去。如果将去掉了细胞壁的成熟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最终将( )A.皱缩 B.保持原状 C.呈球形 D.胀破15、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都不需要载体蛋白C.都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D.动力都是物质的浓度差 16、轮藻胞内K+浓度为胞外的63倍,K+仍可大量进入该细胞,据此推测轮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胞吐作用17、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 )A.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都是协助扩散18、下列四项中,除了哪项外,其余都是一个植物细胞组成渗透系统的理由( )A.纤维素分子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C.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D.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19、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相似之处是( )A.低浓度→高浓度,不需要载体协助 B.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 C.低浓度→高浓度,消耗能量 D.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能量20、下列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液泡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过程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22、下图表示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最外层的结构②是 ,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果胶。(2)该细胞中结构③是 ,它是植物细胞 的场所。(3)结构⑤中充满的液体是 ,原生质层指的是①⑦和 。(4)常选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原因是 。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一个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进行质壁分离(此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也可能正进行质壁分离复原(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2、答案:D解析:淡水中生活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能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内过多的水,以防止细胞涨破,所以将草履虫放在蒸馏水中,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增加,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A错误;将草履虫放在海水中,由于海水的浓度较高,水分不易进入细胞,所以草履虫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将减小,B错误;水分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的方式类似胞吐,不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可调控细胞内的水分,从而来调节体内渗透压,D正确。3、答案:C4、答案:B解析: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说明人工质膜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从题干不能判断K+通过人工质膜消耗了能量,B错误;由分析可知,缬氨霉素相当于载体蛋白,C正确;由题意知,缬氨霉素能运输K+,但不能运输Na+,说明载体具有特异性,D正确。5、答案:C6、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分析,物质进入细胞时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所以其方式是协助扩散。故选:B。7、答案: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肌细胞外的O2浓度远高于细胞内,说明O2进入肌细胞为顺浓度梯度转运;又知道O2进入肌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因此O2进入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为自由扩散。
故选:D。8、答案:B解析:0.B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现象的相关分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且收缩性较小,A、D两项错误:在0.3g·L-1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中央液泡失水,同时也能说明该细胞具有活性,B项正确、C项错误。9、答案:D解析:D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项正确;成熟的植物活细胞具有原生质层,若两侧具有浓度差,可发生渗透作用,B项正确;当溶液浓度A>B时,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C项正确;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内溶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细胞也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D项错误。10、答案:A11、答案:D解析:将哺乳动物红细胞浸入某种浓度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细胞皱缩,体积变小。产生这一现象很可能是该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细胞失水导致的。
故选:D。
12、答案:B解析:A、渗透作用的发生不仅仅需要半透膜,还需要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有浓度差和半透膜,B正确;C、杂质的有无并不是渗透作用的必需条件,C错误;D、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有浓度差和半透膜,D错误。故选B。13、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内外由于存在浓度差,植物细胞就会因吸水或失水而发生变形。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腌咸菜时放入盐水中的白萝卜条,由于白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白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白萝卜条皱缩变小、变软。综上所述,B正确, A、C、D错误故选B。14、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植物细胞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就透过原生质层进人细胞液中,使植物细胞吸水。植物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功能,所以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吸水胀破。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除去后得到原生质层,原生质层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在清水中会吸水膨胀直至胀破,D正确,A. B、C错误。故选D。 15、答案:B解析:A、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属于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是主动运输,C正确;
D、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均需要载体蛋白,D正确。
故选B。16、答案:A解析:因为“轮藻细胞中K+的含量比它所生存的水环境中的K+高63倍”,说明钾离子是逆浓度向细胞内进行运输,符合主动运输的特点。
故选A。17、答案:A解析: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特点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故选:A.18、答案:A解析:渗透系统形成条件包括半透膜以及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细胞壁全透性;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才能与外界溶液构成浓度差,如成熟植物细胞,未成熟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没有一定浓度细胞液,不能渗透吸水;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故选A。19、答案:D解析: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均属于被动运输,被动运输的运输方向为:高浓度→低浓度,并且它们均不需要消耗能量;唯一的区别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故选D。20、答案:C解析: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所以植物细胞结构中不构成原生质层的部分是细胞壁。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21、答案:A解析: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故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不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A错误;B、水分子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故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过程,B正确;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正确;
D、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故选A。22、答案:(1)细胞壁 纤维素 (2)叶绿体 光合作用(3)细胞液 这两层膜间的细胞质 (4)细胞液为紫色,易于观察解析:(1)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它最外面的结构是细胞壁,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依据常识,③是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⑤是液泡,液泡中的液体是细胞液,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原生质层是指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洋葱的外表皮细胞细胞液为紫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更容易观察,因此常作为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被动运输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被动运输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