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训练(附答案及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7536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训练(附答案及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7536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训练(附答案及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7536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时练习,共8页。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训练 1、对农作物施肥过多,出现了“烧苗”的现象,这主要与下列哪一项内容有关( )A.渗透作用 B.光合作用 C.细胞呼吸 D.主动运输2、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远高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渗透作用3、据报道,一种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胞吞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4、人体吞噬细胞能吞噬细菌,细菌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5、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6、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中的碘高许多倍,但仍可从海水中吸收碘。碘进入海带细胞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 胞吞作用 D.主动运输7、2011年3月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核泄漏,导致环境中131I严重超标。若放射性物质131I进入人体,会在甲状腺细胞中积累。131I进入甲状腺细胞的方式为(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简单扩散 D. 胞吞作用8、下列物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的是( )A. 水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氨基酸9、某种耐盐植物能在含盐量较高环境中完成其正常生命活动,高盐环境下,位于细胞膜上的Na+/H+逆转运蛋白可把细胞内的Na+排出细胞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麦根细胞中线粒体功能受损不影响Na+的转运B.土壤pH的变化不影响Na+的转运C.Na+/H+逆转运蛋白转运Na+主要依赖膜的选择透过性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排出Na+的方式相同10、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源物质,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1、实验发现,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如果使用药物限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活性,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速率没有影响。由此推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和条件是( )A.自由扩散 不需要载体协助 B.协助扩散 需要载体协助C.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协助 D.渗透作用 不需要载体协助12、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其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内后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该过程一般用于吸收小分子物质C.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该过程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13、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质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外部。这属于(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胞吐 D.胞吞14、科学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治疗肥胖,该药品通过口服能进入人体的血液,可以减轻肥胖症患者通过肌肉注射带来的痛苦。由此可以推测该药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最可能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胞吞 C.被动运输 D.渗透作用1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吸收母乳中的氨基酸。这种物质被吸收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自由扩散16、丽藻细胞液中K+浓度是池水的1065倍。如果用某种呼吸抑制剂处理丽藻细胞,丽藻细胞中的K+浓度会迅速降低,由此说明丽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 C.自由扩散 D.协助扩散17、为了促进根系吸收必需的矿质元素,农田和花园中一般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光照 B.增加灌溉 C.增加施肥 D.疏松土壤18、下列哪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需要消耗细胞能量(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19、钾离子在植物体中可以由浓度低的部位运向浓度高的部位,但是在缺氧的条件下,其运输的速度减慢。这说明钾离子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20、分泌蛋白释放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吐 21、体组织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组织液,说明组织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22、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半乳糖。半乳糖这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被动转运23、医学上发现的一种“穿肠蛋白质”可被肠道直接吸收,这为许多药物的利用提供了一条途径。“穿肠蛋白质” 被肠道吸收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胞吞24、红细胞在吸收钾离子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A.低浓度→高浓度 B.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 D.消耗能量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对农作物施肥过多,出现了“烧苗”的现象,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从而造成植物细胞渗透失水。故选:A。2、答案:A解析:海带细胞可以从低浓度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即碘离子是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表示主动运输,A正确。3、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中的“瘦素穿肠蛋白”可推知该药物是蛋白质,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其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渗透作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指的是小分子物质或离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4、答案:D解析:细菌不是生物小分子,不能通过跨膜方式进入细胞,因此细菌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胞吞,故选D。5、答案:D6、答案:D解析:A、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动力是浓度差,与题干不符合,A错误;
B、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与题干不符合,B错误;
C、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胞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而碘离子属于小分子物质,C错误;
D、海带细胞可以从低浓度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即碘离子是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表示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D。7、答案:A解析:A、碘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A正确;B、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错误;C、自由扩散通常是水、脂溶性物质,C错误;D、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D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氨基酸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并且消耗能量,D正确。9、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内的Na+排出细胞外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供应受到影响,影响Na+的转运,A错误;土壤pH的变化影响呼吸作用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影响能量供应,从而影响Na+的转运,B错误;Na+/H+逆转运蛋白转运Na+主要依赖膜的功能特点,即选择透过性,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与排出Na+的方式(主动运输)不同,D错误。10、答案:B解析: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内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B。1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如果使用药物限制蛋白质的活动,则葡萄糖的运输速率迅速下降”,说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又如果减少能量的供应,却对运输没有影响,说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根据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不需要消耗鴕量的特点,确定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12、答案:C解析: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小分子物质一般是运输小分子物质的方式,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运输的。胞吞和胞吐的生理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由细胞呼吸提供的ATP。13、答案:C解析:各选项均是物质运输的方式,其中A、B项是跨膜运输,C、D项不是跨膜运输。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传递分子的传递作用是通过膜的融合和打开完成的,没有跨膜,可排除A、B项;又由于是释放到外部环境中,故排除D项。14、答案:B1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需要消耗ATP,因此推测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6、答案:A解析:丽藻细胞液中K+浓度远大于池水的K+浓度,说明丽藻细胞可逆浓度吸收K+,该过程需要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方式。自由扩散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故选A17、答案:D18、答案:C19、答案:C解析:题目中钾离子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且受氧气的影响,说明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0、答案:D21、答案:D22、答案:C23、答案:D解析:“穿肠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其被吸收的方式是胞吞。24、答案: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优秀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生版docx、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优秀课后复习题,共9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