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秋季高一期末考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地球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新生代(   A. 第四纪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大 B. 全球气候整体比较干旱C. 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D. 全球气温一直在升高2. 在地球演化历史过程中,裸子植物开始出现的时代是(   A. 古生代早期 B. 古生代晚期 C. 中生代早期 D. 中生代晚期【答案】1. A    2. B【解析】【分析】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第四纪气温总体比现在要低一些,所以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大,A正确;图示显示,新生代总体比现在更湿润,B错误;新生代大部分时间比现在更温暖,温暖期偏长,C错误;全球气温呈波动变化,由古近纪到第四纪气温波动下降,现在又呈波动上升趋势,D错误。故选A2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裸子植物开始出现于古生代晚期,中生代达到繁盛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地球演化过程中,全球的气温和降水都处于波动变化之中。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在《科学》杂志上发文,呼吁人们重视对喀斯特洞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了科学界关注。有研究者在某喀斯特地区部分洞穴发现15种稀有的洞穴生物类群。喀斯特洞穴内生境特殊,又相对隔离,所以大多数典型洞穴生物仅仅局限存在于某个独立山丘或单一洞穴。如今,当地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开展自然体验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喀斯特洞穴内环境特征的是(   A. 光线昏暗 B. 湿度大 C. 食物供给充足 D. 温度波动小4. 下列体验活动所观赏到的景观中,成因与其他三类不同的是(   A. 石钟乳 B. 暗河 C. 石柱 D. 石笋【答案】3. C    4. B【解析】分析】3题详解】喀斯特洞穴内光线昏暗,岩溶作用较强,湿度较大,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温度波动小,ABD正确;洞穴内生物数量少,食物供给不足,C错误。本题选择不符合的,所以选C4题详解】石钟乳、石柱、石笋是由于淀积作用形成的;暗河是由于溶蚀作用形成的。所以成因与其他三类不同的是暗河,ACD错误,B正确。所以选B【点睛】暗河也叫伏流,因岩溶作用在大面积石灰岩地区所形成的溶洞和地下通道中,具有河流主要特征的水流。美国东部时间20211124日凌晨121分,DART航天器搭乘猎鹰9”火箭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猎鹰9”火箭从发射至50km高空,经历的气温(   A. 逐渐升高 B. 先升高后降低 C. 先降低后升高 D. 一直不变6. 该火箭选择在夜间发射,主要是因为(   A. 夜间安静 B. 夜间便于监测C. 发射具有随意性 D. 躲避追踪【答案】5. C    6. B【解析】【分析】5题详解】火箭从地面升空后先位于对流层,对流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继续升空到达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升高。综上所述,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先降低后升高,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6题详解】火箭发射需要实时监测,夜间人类活动少,干扰少,便于监测,故B选项正确。与夜间安静关系不大,需要追踪观测,不是躲避追踪,排除AD选项;发射时间应准确核对,不具有随机性,C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某时刻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图示①②③④四处,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③②8. 此时,图中①②之间的风向为(   A. 西风 B. 东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答案】7. B    8. C【解析】【分析】7题详解】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所以①>③②>④;同一水平面,大气总是由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形成风,所以地面①>②④>,综合起来,气压值排序由大到小,依次是①②④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地之间的大气运动是由,也就是由西吹向东,又因图示区域为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半球,根据北半球近地面向右偏转30°-45°,因此,偏转为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近地面,气压与气温反相关,也就是冷形成高压,热形成低压;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同一地点,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如果地面相对同一水平面来说是高压,高空在同一水平面则形成低压;一般而言,说的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做的比较,同一地点应遵循地面气压高于高空。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当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的绿色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材料所描述的植被类型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热带雨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10. 材料中植被垂直分层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湿度11. 该区域的土壤(   A. 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 B. 水分较少,氧气偏多C. 有机质含量高 D. 土层较薄【答案】9. B    10. A    11. A【解析】【分析】9题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描述森林植被特征,板状根、茎花、巨叶植物、苔藓、藤萝等,生物种类繁多,垂直结构复杂,植被高大茂密,属于热带雨林植被特征。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所以选B10题详解】植物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缓解植物之间的竞争,故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A正确;热量、水分、湿度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所以选A11题详解】热地雨林地区降水较多,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A正确;热带雨林地区土壤水分较多,B错误;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错误;雨林土壤土层较厚,D错误。所以选A【点睛】热带雨林下发育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并且有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节降水丰沛、森林郁闭、草本植被缺乏的地区。20201030日,土耳其西部发生6.6级地震,震中位于伊兹密尔省塞费里希萨尔市附近的爱琴海海域。附近的希腊岛屿也有震感,希腊地震学工作者称地震为6.9级。此次地震在土耳其至少造成115人死亡,1035人受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此次土耳其地震有两个震级数据主要是由于(   A. 同一次地震具有多个震 B. 土耳其和希腊震源深度不同C. 测量技术和测量水平的差异 D. 土耳其和希腊震中距不同13. 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有(   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子下或床下在商场应迅速从高楼跳下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窗边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2. C    13. B【解析】【分析】12题详解】地震震级数据判断是对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的大量台站测定结果进行算术平均。而不同的国家、机构所利用的台站资料存在差别,从而影响震级测定结果,所以在本题中,应该是各国的测量技术和测量水平的差异,C正确。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A错误;同一次地震震源深度相同,B错误;震中距不会影响震级,D错误。所以选C13题详解】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子下或床下,这样可以保护自己不被地震引发的房顶上的物体掉落造成伤害,正确。在商场从高楼跳下会存在生命安全,错误。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但不应躲在窗边,会使自己受到玻璃破裂造成伤害,错误。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避免建筑倒塌造成人身伤害,正确。所以选B【点睛】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来确定的。由于仪器性能和中距离不同,记录到的振幅也不同,震级也可能存在差异。地貌是我国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下图为某岱地貌等高线(单位:)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等高线地形图数据测量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卫星发射技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15. 若在该地貌处攀爬陡壁,准备的绳索最合适的长度是(   A. 41m B. 51m C. 61m D. 71m【答案】14. D    15. C【解析】【分析】14题详解】等高线地形图数据测量需要对各测量点进行精准定位测量,需要用到的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D正确;卫星发射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都不具备测量的功能,ABC错误。所以选D15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等值距为10米,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及变化可知,陡崖有5条等高线重合,所以陡崖的高程大于等于40米,小于60米,所以准备的绳索的长度应刚刚超过60米即可,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陡崖高程的计算公式为(n1d≤ΔH<(n1d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表示大气圈的____层;圈层的平均厚度是____km层是____的发源地;表示____2层在海洋和陆地的厚度差异是____3地壳和____合称岩石圈。【答案】1    ①. 平流    ②. 17    ③. 岩浆    ④. 外核    2陆地厚,海洋薄    3上地幔的顶部【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圈层结构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为地面以上50—55km,为平流层;为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层为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为外核。【小问2详解】为地壳,在海洋和陆地的厚度差异是: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小问3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17. 下图为四种典型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①②两地貌形成的共同外力作用,并分析两地貌特征差异。2说出地貌的名称,并指出其迎风坡与背风坡坡度的差异。3结合地貌所处的位置,指出同位置海蚀拱桥、海蚀穴和海蚀柱演化的先后顺序。【答案】1作用:流水堆积作用。差异: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呈三角形;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呈扇形。    2名称:沙丘。差异: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3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解析】【分析】本题以四种典型地貌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流水地貌、风沙地貌、海蚀地貌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小问1详解】由图示可知,为三角洲,冲积扇,它们形成的共同外力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地位于河流的入海口,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又受海水的顶托作用,形成三角洲;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形平坦开阔,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扇形堆积物。【小问2详解】地貌的名称为沙丘。据所学知识可知,迎风坡受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小问3详解】图示海蚀地貌形成的过程,最先海水对岩石产生侵蚀,形成海蚀穴,海蚀进一步扩大,两侧洞穿后形成海蚀拱桥,拱桥顶部进一步受侵蚀,坍塌后形成海蚀柱。18. 下图示意8月份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和盐度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填序号)2图中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曲线的数值在甲海域比乙海域低,是因为甲海域____3说明曲线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答案】1    ①.     ②.     2    ①. 降水量    ②. 蒸发量    ③. 降水多    3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水温下降,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密度出现最大值。【解析】【分析】本题以8月份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的变化图为载体,主要涉及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海洋表层温度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曲线为海洋表层温度;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递减,所以曲线为海洋表层盐度【小问2详解】根据上题分析,曲线为海洋表层盐度,盐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其次还有汇入的淡水量,海域封闭情况等。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降水大于蒸发,盐度低;乙海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小问3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曲线呈现出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的规律,因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水温下降,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密度出现最大值。【点睛】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7月中旬,河南省郑州市发生强降雨,造成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郑州市大部分地区较为低平,最低海拔低于黄河河岸。相关部门通过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受灾范围,及时进行抢救和灾后恢复。下图为郑州市水系图。1说出郑州市的地势特征。2推测此次郑州市特大洪灾产生的主要原因。【答案】1地势大部分地区较低平;西高东低。    2持续性强降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引发洪灾;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城市排水系统滞后。【解析】【分析】本题以河南郑州特大洪灾为材料,涉及地形地势特征、洪灾成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郑州市整体地势较低,地势西高东低,以山地平原地形为主;西侧地势高,以山地为主;东侧地势低,以平原地形为主。【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信息“20217月中旬,河南省郑州市发生强降雨可知,此次特大洪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持续性强降水;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郑州市整体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引发洪灾;上游地区以山地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太高,排水不畅;郑州市一般降水不会太多,城市排水系统滞后,不能及时排水等。

    相关试卷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发展铁路廊道空间的合理措施有, 罗赖马山山体的岩石类型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云南省德宏州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