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4 圆的周长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边知道了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那当遇到圆的周长问题时怎样来解决呢? 圆的周长是学生在学习直线图形的周长、面积基础上第一次学习曲线图形的周长,那么怎样求曲线的长度就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所以我在设计中以老马和瓢虫老师的对话作为导入,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思路“化曲为直”,引发他对曲线长度求法的一个思考,进而用“绕线法”、“滚动法”来测量圆的周长,动态演示周长变化的同时直径的变化过程,使之顺理成章的形成圆的周长与直径是有关系的,在此基础上研究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的特点,引出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设计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认识圆的周长,初步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通过对“圆直径、周长变化,圆周率不变”的探究,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认识圆的周长。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瓢虫老师的好朋友老马遇到了一个困惑:它围着树干转了一圈,想知道自己这一圈究竟走了多少米?瓢虫老师说:“这不就是求圆的周长吗?”可老马说:“我手边只有直尺,没法测量呀!”瓢虫老师说:“这有什么难的,“化曲为直”嘛,用绳子绕圆一周,测一下绳子的长度那就知道圆的周长了!”老马说:“瓢虫老师,瓢虫老师,这多麻烦呀,以前我们可以用公式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那有没有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呢?”瓢虫老师说:“老马,你这个问题提的太好了,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小朋友,你想一起来吗?
【设计意图】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打下伏笔。
2、准备测量用具
课件出示用具:小朋友,请你准备以下用具——一根绳子、一把尺子、四张圆形卡片(直径分别是1cm、2cm、3cm、4cm)。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测量圆的周长。
课件演示:用绕线法演示测量圆周的动态过程,同时配音解说由于操作及测量工具所产生的误差,可以采取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做,然后通过操作再引出另一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滚动法,同时进行动态演示。
【设计意图】采用动态演示的过程再配以解说,使得学生将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直观化、具体化,更方便了学生的测量及化解了测量中遇到的读数困难。这些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引导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探讨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设疑启发思考:那么圆的周长跟它的什么有关呢?猜猜看。
媒体演示:随着圆周长的增大直径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圆的周长增加,圆的直径也在增加。因此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之间是否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
动手测量计算。
明确要求:用刚学的方法测量出自己手中其它三个不同圆的周长,并用计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相应的数据填在表格中。
测量对象 | 圆的周长(厘米) | 圆的直径(厘米) | 周长÷直径= |
1 |
| 1 |
|
2 |
| 2 |
|
3 |
| 3 |
|
4 |
| … |
|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为下面探讨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填写数据。
(4)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5)配音解说:大小不同的四个圆,每个圆的周长还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6)课件演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换句话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用公式可以表示为C=πd或C=2πr。
【设计意图】心理学实验证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量一量,填一填等动手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体验知识的得出的过程,更有助于知识的形成与掌握。
三、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解决课堂之初提出的问——老马的困惑。
课件出示:可以用C=πd列式:3.14×(2×2)
=3.14×4
=12.56(米)
可以用C=2πr列式:2×3.14×2
=6.28×2
=12.56(米)
【设计意图】既联系了实际生活,又加强了圆周长公式的应用,巩固了知识。
四、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件出示: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 和3.1415927 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 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
【设计意图】这里引出故事,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瓢虫老师的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课件出示: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 和3.1415927 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 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
【设计意图】在内容的最后做以小结,可以帮助孩子对这8分钟的内容做以回想,以便孩子达到知识的接受、理解、转化及应用。
六、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在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实现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呢?我的思路是:
1、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入瓢虫老师和老马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想要探究圆的周长的兴趣,利用问题设下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圆的周长”测量方法后,我出示教具绳子、直尺、圆片,然后用PPT动态演示绕线法和滚动法,让学生观察的同时配以讲解,使得操作过程直观化、具体化,学生更易理解并实践。
3、通过测量和计算,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及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一 圆4 圆的周长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一 圆4 圆的周长教案,共5页。
小学数学4 圆的周长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4 圆的周长一等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4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4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