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秋期中教育监测与评价题七年级 语文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纸上。2.答题全部在答题卡纸上完成,试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纸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32分)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一)与字词为友,学语言精妙。(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凄冷的冬日收到朋友的问候,顿觉春光浪漫炎热的夏夜,翻来复去睡不着时,朋友的一条信息会让你喜出忘外。但是交友也需慎重。首先要选择志同道合的良友,朋友在一起难免会有分(  ),但是在大的方向上要求一致。其次是相互帮助,在朋友遇到困难时能为其遮蔽风雨。还要宽厚待人,对朋友的失误不要(  )叨不停。友情是火,可以温暖我们冰冷的心田。友情是风,可以吹散我们心头的阴云。1根据拼音写汉字。(2)①分  (     )                (      )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      改为                     改为        3对画横线句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2)A.名词:温暖、火,心田             B.动词:是、可以、吹散C.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这句话中的阴云是比喻义,指烦恼等。2.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令尊是对对方父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为令堂,称对方弟弟、妹妹用令弟”“令妹等。       原来这个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A.大概加上一个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B.为什么加上一个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C.其实加上一个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D.所以加上一个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二)诗词为友,品唐风宋韵。(10分)3.古诗文默写。(10分)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能引起文人的感触。曹操登高望海心中升起1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情;马致远面对秋野残阳,顿生愁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以 3________________”描绘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笛声,徒然唤醒征人的思乡之情;王湾停宿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4________________时光匆匆,有多少豪情壮志被岁月销蚀,《论语》中孔子就有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悟。(三)与善为友,学择友之道。7分)4.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光明中学七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班委会计划邀请校长宋 xx 参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以班委会名义拟写的邀请书,其中有两处需要修改,请你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 分)邀请书尊敬的宋校长:您好! 我班打算在 11 9日下午三时至五时,在本班教室开展交友之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您务必准时参加! 光明中学七年级(1)班班委2021  年 11 月 5日。                                                                                       (2)【活动)期中考试时你的好友小想让你把你的答案给他抄,你没有理会。考完后他生气地说真不够朋友!你这样对他说道:“___________(含标点不超60字)(3分)(四)书为友,领名家风采。(7分)5.下列有关《朝花夕拾》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和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B.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抬》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藤野先生》《无常》都是其中的作品。C. 衍大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D.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没有好感,鲁迅甚至还憎恶范爱农。回国相遇后,两人交往甚密,成为好朋友。后来,鲁迅还因爱农溺水身亡感到悲伤。6. 《朝花夕拾》中多篇作品涉及作者儿时的读书和学习经历,请结合原著完成下面的表格。(任选两空,每空1分,共2分)出处事情影响《①________寿镜吾先生拒绝回答“我”关于“怪哉”虫的提问。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绝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阿长与<山海经>》___________……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五猖会》__________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7. 请结合上面表格中提及的事情,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理解。(3分)二、阅读与理解(38分)孔子曰,益友有三:友直,友谅,友多闻。意思是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共18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8.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9.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面的句子。(3分)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                                             请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乙】 蔡璞,吴县人。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①。亡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③而致④之。(取材于《清稗类钞敬信》)【注】①券: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②亡:通“无”,没有。③辇:本意是指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也指乘车,载运,运送。10.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甲文中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辞严地批评了友人,言之有理,可见他的机智聪明。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D. 【乙】文中的,指的都是蔡璞的朋友,蔡璞借了朋友很多钱没还,朋友就死了,才有了后来的故事。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1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意思。(4分)1)陈太丘与友      期:________________2)元方入门不        顾:________________3)千寄之            金:________________4)卒辇而          致:________________1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13. 请结合【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21小题。(共20分)(一)春是春天的春鲍尔吉·原野①春是春节的春。小孩子像一堆红萝卜四处滚动,他们兜里多了钱,还有鞭炮,眼睛东张西望。柴禾垛的积雪把孩子脸蛋映衬鲜红。春节驾到,它被厨房大团的蒸汽蒸出来,天生富足。人们换上同样的表情:向往的、采购的、赴约的、疲倦的,打底是豪迈的表情,即春节的表情。一只小白狗往桑塔纳车轮撒尿做记号,一会儿车开了,上哪儿找这个记号呢?春节把小狗乐糊涂了。春节是家家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烹饪大会、时装发布会、项目规划会,参与人士为全体国民。②春是春雪的春。正月的雪,是天送给地的一笔厚礼。若半尺厚,春小麦就有了一床暄暖的厚被。雪沃大地,黑龙江省进入童话,吉林省进入版画,辽宁的雪呆不上几天就化,气温高。春雪飘落,带着伞翼,旋转而下,把枯草包裹晶莹。屋顶的雪借阳光变为参差耀眼的檐冰,一边淌水,一边延伸。           。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抵达黄经零度,昼夜均,寒暑平,阴阳相半。这天正午,在太阳的脚步落下那一刻,被天文学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保定农谚唱: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④春是春水的春。庾信《燕歌行》:“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春冰薄如翼,捡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鲜红的掌纹,与玻璃一般,俄尔缩为水。春水浩荡,越岭翻山。旧日的东北土匪,此际出山拆冰。桃花水下来,冰块拥塞河道,影响木排运输。商人请胡子(匪)拆冰,匪们喝过酒,上冰,撑木杆左支右绌,轰隆一声,冰泄河通。胡子或永久失踪,或从哪个地方爬上岸,挣的是舍命钱。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鱼下锅,酥了,碎了。我的感觉,冰在春夜比白昼化得快。春水流桃花,落红搭上了薄冰的小舟。想起黎锦晖那首《桃花江》:“有人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不如美人多。”       ⑤ 春是春草的春。柳枝在河面练习书法,字被波纹抹掉。不觉间,地上浮现密密麻麻的字,连成片是草书,它们是春草。草是春天的信函,连篇累牍,蘸着绿色的墨汁,写到天涯海角。有人说,画兰须备书法功底,苛求于“笔”,“墨”则次之。而草的象形书法,撇捺通脱,开张奔放,是米芾的行草。这些草书,叫“大地回春帖”,被大地当衣裳披在身上,向夏天走去。                   。祭土神的春社过了,“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春牛登场,地表阳升。农人扶犁挥鞭,头顶有燕子飞掠。庄稼人开始忙了,把粮食从地里忙进仓里,春耕是头一天。       ⑦春是春天的春。唐代称酒为春,“软脚春”、“垆头春”等。曲艺界称相声为春,“宁送一锭金,不教一口春”。《诗经》里,思慕异性是春,“有女怀春”。在大自然看来,只有春天才是春。杜甫《腊月》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春天所以为春,是万物皆萌,四季轮回的新一轮又开始了。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风雨,温润和顺,柳絮乱飞也没惹老天爷生气。春天里,管弦乐队应该去田野里演奏。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或者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均广大深厚,田野吐出带甜味的呼吸。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湿澎湃,让生长的生长,让冬眠的醒来,让花朵在坚硬的枝头站成一排排蝴蝶,让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       ⑧教员(温柔):春……       ⑨孩子(倔犟):春!       ⑩教员(端正):春天的春……      孩子(强烈):春天的春!       喊声太大了,屋檐的小鸟惊飞,风从树林跑过来,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14.根据③⑥段的内容,请在横线上写出该段的中心句。(2分)    段首句:                                                               段首句: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A.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章以“春”为线索,分别从春节、春雪、春水等方面来写对春的理解和感受,抒发对春的喜爱、赞美,对春的生命力量的激情呼唤。B.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结构(或排比段结构),显得结构紧凑,整齐美观。C.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对春景进行白描,把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的写了出来。D.文章还恰到好处的引用了古人的诗句,使文章读起来很有韵味。16.下面是一张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从修辞角度品析)(2分)读书卡片篇名:《春是春天的春》                          作者:鲍尔吉•原野摘句:柳枝在河面练习书法,字被波纹抹掉。不觉间,地上浮现密密麻麻的字,连成片是草书,它们是春草。草是春天的信函,连篇累牍,蘸着绿色的墨汁,写到天涯海角。品析:                                                                                                                                                                                                                17.本文第⑥段写的是春天里人的活动,下面是朱自清的散文《春》的第七段,也同样描绘了人们的迎春活动。试分析它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二)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8.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文章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老海棠为切入点写的奶奶,角度新颖,不落俗套以它为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奶奶的一生如同这海棠树的四季,从春天的满树繁花、夏天的枝繁叶茂、秋天的落叶纷纷到冬天的枝条枯干,繁华落尽、枯萎老去,老海棠树走过的四季,奶奶走过了她的一生。C.本文以一年四季老海棠树生长变化和奶奶在老海棠树下不同的劳动场景为明线,以老海棠树下奶奶的张望为暗线,布篇谋局,结构清晰,明暗线交织。D.文章的结构清晰,开篇点题,既扣题,又引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奶奶。文章中主要写了四个场景:奶奶在树下糊纸袋、做针线活、搞清洁、灯下学习。19.本文语言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句任选一句加以赏析。(2)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从词语的角度)B.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从描写的角度) 20.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对奶奶在老海棠树下“张望”的逐渐理解过程。(3分) 21.文章结尾说奶奶的形象成了作者永生的痛悔,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及感悟。(4分)  三、写作(5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平常,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告别小学步入初中,年少的你遇到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美好的事物,收获了怎样的感动和感悟?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请以“刹那间的感动”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要求:①写出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及思考 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022年秋季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教育监测与评价答案1. (1)①歧(1)②絮(1)           (2)①复  (1)  ②忘  (1)   (3)A   (2) “温暖”是形容词,意思是暖和。2  B  (2)   3.(每空1分)(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1)(4分,每处 2 分)①“打算在”是口语,应改为“拟于”“计划在”;②“您务必”语气太强硬,应该改为“恳请您”2)(3分)示例:小许,考试时我不会把答案给你抄,但以后你学习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真正的朋友不会帮助你自欺欺人,你说呢?5.C  “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是“长妈妈”,“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自私自利、爱推卸责任的人,作者在《父亲的病》《琐记》中表达了对她的反感、憎恶之情。6.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    . 父亲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逼迫我背《鉴略》(大意对即可)    7. 示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讲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1分)长妈妈懂得尊重童年鲁迅的读书兴趣,给他买来《山海经》,推动他读了更多绘图的书。而鲁迅的父亲强迫他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不考虑他的兴趣,即使当时背会了也会忘掉。所以,兴趣的培养对于学习非常重要。(2分)8.(1) B     9.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他的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这个月明之夜啊,他又将彻夜难眠。10.D       11. ①约定    ②回头看    ③白银    ④送给、给予12. 1)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2)哪里有寄存一千两白银而没有字据的?13. 示例:元方父亲的友人不信守约定,逾时不到,还对子骂父,可见他诚信观念的淡薄,连小孩子都瞧不上他。蔡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重诺责,敦风义”,由此可见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及价值观,我们应自觉继承及发扬这种美德,要讲诚信。(大意对即可)14.(共2分)③.春是春分的春。⑥春是春耕的春。15.C  (不是白描)16. (共2分)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到2种修辞手法得1分),把春草比喻成书法中的草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盛春时节春草的蓬勃生机和给人的艺术美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分)。17. (共3分)《春》的第7段写春天里的人们的各种户外活动,写出了人们的欢乐;本文第⑥段描绘了春耕图,写出了农人扶犁挥鞭辛勤劳作,精神抖擞,播种希望。(动态描写)侧面体现了春天所特有的勃勃生机以及人们对春天的由衷喜爱。18.B  2分)奶奶的晚年如同这海棠树的四季,而不是一生。老海棠树反映的是奶奶的人生晚景。19、(2分)A、“海底捞月”一词,形象生动体现了""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B、神态、心理细节描写,写出了我对学习中的奶奶的不耐烦让她有了迷茫、惭愧,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伤害了奶奶,为结尾我的“痛悔”埋下伏笔。20.示例:作者开始认为奶奶没事找事,自己劳累自己;(1分)在奶奶说“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吗”时,作者似乎又对奶奶有了一点理解;(1分)长大后,作者主动帮助奶奶干活,并且明白了奶奶“张望”的内容,就是要不断地参加劳动,就是要自食其力,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1分)  21、(理解2分,感悟2分,意思对即可。)“痛”,是对自己的后知后觉伤害了奶奶的自尊。奶奶不但毫无责备,却只有对自己落后时代的惭愧,我感到痛心和愧疚。 (或因年幼无知,忽略奶奶而悔恨)“悔”指我对奶奶热切求知的忽视和冷漠,或者不耐烦,甚至是不以为然的嘲讽感到悔恨,长大后没有机会再弥补,体现了作者对祖母无限的思念,无限的忏悔,对自己无限的自责之情。(2分)。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亲情,关爱老人。(2分)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 阅读,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综合,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47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