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九十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小明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然后他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的响度为什么会增加呢?”,就这一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速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3.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和二胡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5.如图所示为竖笛,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竖笛的音色纯正清亮,被称为“柔和的笛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木质竹笛相比塑料竹笛声音更悠扬空旷,主要是音色差异 D.用竖笛吹奏美妙的乐曲一定是乐音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7.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次声波的是(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用B超检查身体 D.预报海啸,台风8.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错误的是( )A.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刻度线要紧靠玻璃杯侧壁 B.温度计的示数是﹣12℃ C.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用力向下甩几下 D.温度计的示数为38.5℃9.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10.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减慢蒸发的措施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C.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11.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 C. D.1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湿手烘干 B.深秋凝霜 C.清晨结露 D.冰雪消融14.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用蒸汽熨斗熨烫、定型衣物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15.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利用了冰升华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利用了水汽化放热 C.灯泡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先升华后凝华的现象 D.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罐中的卷Ⅱ(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2分)16.(4分)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成语“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噪声。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 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的 高。17.(3分)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听到周围同学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同学的声带发生了 ,并通过 传到他的耳朵里。而且他还能辨别出是哪位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选填乐音的特性)不同,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选填乐音的特性)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18.(3分)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 可以传声;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 (选填“频率”或“振幅”)大;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19.(2分)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 计时(听枪声/看枪冒烟)。如果某次闪电3s后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约为 m。(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0.(3分)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若该处海水的深度为3000m s后收到回波;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了,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21.(2分)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霜、雪、雹都是水的“化身”。露是水的 态,霜是水的 态。22.(2分)蜡块、玻璃、钢铁、沥青四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升华、熔化、汽化、凝固四个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23.(2分)在拔河比赛中小明的脚踝扭伤了,医务室的医生检查后立即拿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对小明受伤的脚踝进行冰敷,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 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4.(3分)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将 热(选填“吸”或“放”);然后向下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25.(3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 热。26.(3分)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27.(2分)在颁奖晚会上,演员们在阵阵“烟雾”中翩翩起舞,这“烟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末迅速 吸热,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 而成的。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共计18分)28.(5分)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听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1)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会既听到 振动发出的声音,又听到刻度尺敲击 发出的声音。(2)实验通过改变刻度尺 来改变声音的响度,通过改变刻度尺 来改变声音的音调。(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4)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 。29.(7分)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1)如图甲,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a组同学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 。(3)在图乙和丙中,表示沸腾前气泡情况的是图 。(4)图丁是两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5)a、b两组同学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水的初温不同,则他们所用水的多少的大小关系为:a组 b组(选填“>”、“<”或“=”)。30.(6分)如图甲所示,是王伟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所用物质为冰块(存放在冰箱中)。(1)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安装的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依次组装。(2)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使固体 。(3)如表是记录冰熔化实验的数据,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时间/min00.511.52.02.53.03.54.04.55.0温度/℃﹣5﹣2000001234(4)第2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5)若把冰放入另一只烧杯中(如图丙所示),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九十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解答】解:小明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听到表针走动的响度变大,听到的响度为什么会增加呢?”,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第一环节﹣﹣提出问题。故选:A。2.【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中传播;B、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故C错误;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故选:A。3.【解答】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A。4.【解答】解:A、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故B错误。C、钢尺伸出桌边越短,频率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正确。故选:D。5.【解答】解: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振动的频率不同,故B错误;C、木质竹笛相比塑料竹笛声音更悠扬空旷,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用竖笛吹奏美妙的乐曲如果影响到了他人的工作,就会成为噪音。故选:C。6.【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故B正确;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故C错误;D、敲锣时用力越大,则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故选:B。7.【解答】解: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预报海啸,故ABC错误。故选:D。8.【解答】解:A、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故A错误;B、在图B中10和20之间有10小格,该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上部是10,上小下大,液柱上表面距离﹣10℃有2小格,故B正确;C、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用力向下甩几下;D、体温计每大格是1℃,所以分度值是8.1℃,读数为38.5℃。故选:A。9.【解答】解:汽油在常温下容易蒸发,汽车工作时和手机工作时,容易引燃气态的汽油燃烧。故选:A。10.【解答】解:A、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B、湿衣服晾到向阳,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不合题意;C、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D、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选:C。11.【解答】解:A、用酒精灯加热,发生沸腾现象,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应使盘的温度低一些,故B正确;C、烧瓶口上方的白气是瓶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D、水蒸气上升后遇到金属盘会放热,金属盘温度升高,使金属盘温度升高。故选:C。12.【解答】解:非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会持续下降,故B正确。故选:B。13.【解答】解:A、湿手烘干,是汽化过程。B、深秋凝霜,是凝华过程。C、清晨结露,是液化过程。D、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故选:D。14.【解答】解:A、运输食品时,常放些干冰,故A错误;B、用蒸汽熨斗熨烫,利用了水蒸气液化放热;C、为了凉快,利用水汽化吸热;D、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利用冰熔化吸热。故选:B。15.【解答】解: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故A错误;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故B错误,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故C正确;D、家用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故D错误。故选:C。卷Ⅱ(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2分)16.【解答】解: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成语“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用塑料片在梳子齿上用力划,梳齿振动的幅度大,轻划,响度小;用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快划,梳齿振动得快;慢划时,频率低。故答案为:振动;人耳;音调。17.【解答】解: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听到周围同学发出的声音,并通过空气传到他的耳朵里,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18.【解答】解: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说明了固体可以传递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固体;振幅。19.【解答】解: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时,因为声音传播百米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某次闪电3s后听到雷声s=vt=340m/s×3s=1020m。故答案为:看枪冒烟;1020。20.【解答】解:(1)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粗细有关,改变声音的音调;(2)海洋的深度为s=3000m,由v=可得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故答案为:音调;4;真空。21.【解答】解:根据物质三种状态的特征,可知雨、雾,但没有一定的形状;霜、雪、雹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故答案为:液;固。22.【解答】解:在蜡块、玻璃、沥青中,蜡块、沥青属于非晶体;在升华、熔化、凝固四个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凝固、熔化;故答案为:钢铁;凝固。23.【解答】解:冰变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塑料袋内的冰刚熔化成水,温度很低,这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故答案为:熔化;液化。24.【解答】解: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体积变小,这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汽化,吸,压缩体积。25.【解答】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蒸发为水蒸气,这就是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熔化,熔化的过程要吸热。故答案为:蒸发;凝华;吸。26.【解答】解: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且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水蒸气才会遇冷凝华,当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使抹布与玻璃粘在一起。故答案为:凝华、内、凝固。27.【解答】解:舞台上的效果是通过喷洒干冰来完成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成小水珠。故答案为:升华;液化。三、实验探究题(3小题,共计18分)28.【解答】解:(1)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会既听到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而我们要研究的是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2)实验通过改变刻度尺振动幅度来改变声音的响度,说明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说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3)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响度相同。(4)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故答案为:(1)刻度尺;桌面; ;伸出桌面的长度; ;(4)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29.【解答】解:(1)该实验中需要观察不同时刻物质的状态以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仰视会使结果偏小,视线未与液柱上表面相平;(3)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降低,气泡里面的水蒸气液化进入水中。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到水面破裂开来;(4)水在到达沸点后只要能继续吸收热量,就能保持沸腾。由图象可知,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越低,所以气压小于一标准大气压;(5)由图丁可知,a的初温更高。但是二者达到沸点的时间相同。所以他们所用水的多少的大小关系为:a组>b组。故答案为:(1)秒表;(2)液柱上表面相平;(4)98;<;(5)>。30.【解答】解:(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2)“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减缓升温速度;(3)根据表中数据,先描点后连线:;(4)由表可知,第2min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中;(5)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冰从环境中吸收热量而熔化。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受热均匀;(4)固液共存态;(5)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物理试卷,共2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