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课堂导入,石器时代的划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龙山文化黑陶文化,社会阶层分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同学们对以上两幅图片是否熟悉?1965年,中国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就是当时我国境内所见最古老的直立人元谋人的门齿化石。那么,元谋人处于什么时代?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的?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图,简要归纳其特点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集中在大河流域
仔细观察左右两张图片上的石器,是否有什么差别?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300万年前
约1万年前后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存
—— 元谋人 170万年前
北京人 ——70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距今300万年至距今10000年左右)
元谋人遗址(今云南省元谋县境内)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生产活动:渔猎和采集社会组织:原始人群学会了使用工具(打制石器),直立行走,面部还保留了猿类特征,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遗址(今北京周口店地区龙骨山)时间:距今70万年—20万年生产活动:渔猎和采集社会组织:原始人群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打制和使用石质工具,会使用和保留天然火种。
山顶洞人(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洞)时间:距今约3万年生产活动:渔猎和采集社会组织:母系氏族社会出现了磨制石器,并且将生产范围扩大到水域,同时,山顶洞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骨针钻孔的狐狸犬牙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主要栽培作物是粟。
仰韶文化的典型:姜寨遗址
特征:聚族定居劳动成果共享尚未贫富分化
仰韶文化(以半坡遗址为例)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地点:今陕西省境内(黄河中上游地区)生产活动:渔猎、采集、农业、畜牧社会组织:母系氏族社会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主要建半地穴式房屋;普遍地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彩绘陶器等。培育出了粟。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为龙山文化的源头。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主要作物是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河姆渡文化时间:距今约7000年地点:今浙江境内(长江下游地区)生产活动:渔猎、采集、农业、畜牧社会组织:母系氏族社会干栏式的房子,定居生活,挖掘水井。制造陶器。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养蚕缫丝。种植水稻。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陶器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龙山文化代表: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年
红山文化: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300年,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襄汾陶寺遗址···1000多座墓葬中,大型墓葬有9座,约占墓葬总数的1%。随葬品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装饰品、工具、武器。小型墓葬约占总数的90%,墓坑小而窄,掩埋也极浅,大都没有木棺和随葬品。 ——丘富科:《中国文化遗产词典》
陶寺遗址与姜寨遗址相比有什么重大差别?
陶器、谷物、家畜聚族定居
距今约7000-5000
A:北京人遗址 B:仰韶文化 C:元谋人遗址 D:龙山文化 E:大汶口文化 F:良渚文化 G:河姆渡文化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春秋运斗枢》伏羲、祝融、神农;《风俗通义》伏羲、神农、黄帝。《三字经》五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1.夏朝:BC2070-BC1600
坐落于河南郑州的炎黄二帝雕塑
如何认识神话传说的价值?
文献记载中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说文解字:国——执戈以守卫城邑政府、法律、军队、监狱《礼记·明堂位》:夏后氏百官。《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夏朝=二里头文化距今3900-3500年?
文献记载中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约前2070-前1600
关于启继位的三种不同说法《史记·夏本纪》:“益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燕召公世家》:“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实令启自取之。” 《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
3.阅读教材P5“学思之窗”: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提示:《史记·夏本纪》认为:伯益主动让位于启;《战国策·燕策一》说:启在与伯益的武力争夺中获胜而即位。这两种说法体现了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态度:前者倾向于理想化的政治诉求,后者肯定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4.阅读教材P6“思考点”: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提示: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巩固统治的需要。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
夏、商、周不仅是前后逐次更替的王朝,而且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集团。
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未尝有嫡庶之别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族权与政治结合。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2.神权与王权结合。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克商第二年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起兵反周,史称“三监之乱”,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一: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三: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宋地。
宗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巩固政权,稳定秩序,加强周天子统治地位,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爵位世袭,独立性大,设置官员,再分封,建立武装、征派徭役。
服从天子政令,镇守疆土、定期朝觐述职、交纳贡赋。
本质:土地——义务关系
4.分封制对周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诸侯独立性强,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血缘关系松弛,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削弱了周天子权威。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周天子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传播了周文化,形成了统一多民族文化。
宗法制: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宗法制产生于夏代,经商代的发展,到西周时期已经相当完备。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思考:据材料分析,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维护周天子权威,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周天子年老了,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女儿(大夫人所生),三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二夫人所生)。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八佾" yi“六佾" "四佾" "二佾"
如何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
以农为主、农具粗糙井田制度、土地国有手工业:青铜铸造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小结:并存继逝的夏商周
探究一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史论要点1.不同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探究二 早期国家的产生及特征史论要点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1)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一定的剩余,一些氏族部落首领和少数家长利用担任公职的方便条件,把一些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贫富分化出现。(2)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步产生了阶级。(3)随着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加剧,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出现,国家开始形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外历史纲要上,夏朝存在吗,孤证不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课内容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以藩屏周封建亲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文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夏娃理论”,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万邦时代,夏商周,制度文明,内外服制,世袭制,宗法制,宗法制井田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