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6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6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增长率,低生育水平,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资源和环境,监控和治理,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核心知识·突破】1.人口增长:(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①现状:人口出生率和___________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___________国家的行列。
②前景:___________,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_____。③目标:实现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三个影响。①人均耕地减少,_____需求量增加。②_________被大量消耗。③_________加剧。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五个措施。①继续控制_________;②加大保护___________的力度;③___________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④加强___________保护和___________建设;⑤推进_________。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成因:
(2)特点:_______。(3)影响:对生物圈的_____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___________。
3.【教材易漏知识】必修3 P122图6-5:生态农场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其主要优点是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微点警示】(1)人口数量是通过控制出生率来实现的,而其他种群数量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两方面来进行控制。(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不仅使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增加,也是酸雨出现的主要原因。
(3)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①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②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的、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4)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秒判正误】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已经开始缓慢下降。( )分析: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了自然增长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仍在增长。
2.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 )分析:人口过度增长会使人均耕地大幅度减少,这将会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农田,从而使环境污染加剧。
3.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分析:人口的增长不仅受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国家政策、生育观念等的影响。
4.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分析:南极冰川融化是温室效应的结果,而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的破坏。
5.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生态农业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因此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命题案例·研析】【典例】 (2019·淮南模拟)如图表示某湖泊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D.在a、b两地间,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审答技巧】(1)识图的关键:明确图中DO(溶解氧量)、BOD(生物耗氧量)的含义。(2)解题的技巧:分析图中曲线走向形成的原因是准确解答的关键。污水流入→N、P增多→藻类等浮游植物增多→DO值增大。
【解析】选D。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低于a地;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核心素养新命题】(1)生命观念——物质与能量观 分析上题图中N、P含量变化曲线,N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的哪种有机物?请用一句话概括该有机物的功能。提示:N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 题图中a点前导致DO值下降和ab段导致DO值上升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依次是什么?bc段BOD值增加,真核细胞中消耗氧气的具体过程和部位分别是什么?
提示:a点前导致DO值下降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ab段导致DO值上升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生产者。bc段BOD值增加,真核细胞中消耗氧气的具体过程是氧气与[H]结合形成水并且释放大量能量,具体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方法规律】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①若水中富含N、P等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②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③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①若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海洋中表现为赤潮,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②若异养生物大量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③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体内重金属、农药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金榜原创预测)如图表示的是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曲线aB.若地球上人口的环境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不可能继续增长C.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线a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D.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
【解析】选C。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应该表现为曲线b;若地球上人口的环境容纳量(K)为110亿,则K/2值是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但世界人口数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曲线a(“J”型增长)和曲线b(“S”型增长)的差别主要在于环境阻力不同,即资源或空间有限;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增长曲线可能为图中的c。
【延伸探究】 (1)题图中c曲线出现的原因是人口增长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2)若B选项中全球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粮食短缺、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此时空间、资源充足,人口增长速率最大,
超过此数量,资源、空间相对不足
角度二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2019·湛江模拟)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适时、有计划地采伐、捕捞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B.减少生活污染物倾倒海洋可降低赤潮的发生C.利用植物群落演替的机理可以改造盐碱化草原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析】选D。根据环境中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呈“S”型变化,凡超过种群数量K/2时及时采伐、捕捞,反而有利于该种群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和保护,A正确;赤潮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含N、P等元素过多)而出现藻类爆发式繁殖现象,如果能减少生活污染物倾倒海洋,则可降低海洋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从而减少赤潮的发生,
B正确;改造盐碱地的过程主要是利用生物群落演替理论,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要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D错误。
3.(2018·菏泽模拟)碳排放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对北极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如很多兽群之间彼此远离。下图为北极地区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1)已知北极鳕鱼捕食10 kg浮游动物A可增加2.5 kg重量,捕食30 kg浮游动物B可增加2.5 kg重量,但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动物A的栖息地减少,其K值将_______,同时,科学家发现北极鳕鱼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排放的增加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图中捕食情况无法推出北极鳕鱼的同化量,且无法得知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因此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动物A的栖息地减少,其K值将降低,同时,科学家发现北极鳕鱼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的功能。(2)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原因是营养结构简单;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未被利用的能量。
答案:(1)根据捕食情况无法得知北极鳕鱼的同化量,也无法得知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合理即可) 降低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营养结构简单;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合理即可) 未被利用的能量
【加固训练】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提醒人们对人口增长的注意。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包括( )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环境污染加剧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空间,同时也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所以,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森林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核心知识·突破】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范围:_______。(2)组成: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所拥有的___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_。
(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相互关系: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实例(连线):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_________: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等。(2)_________: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迁至动物园或植物园,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3)利用_________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4.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1)内涵:追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①保护___________。②保护___________。③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
【微点警示】(1)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两点提醒:①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代观点:两避免、两坚持。避免盲目掠夺式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坚持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退耕还林(草、湖)等。
(2)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的危机:①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侵入种。
②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③侵入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生态位。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传播能力特别强,一旦侵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间内呈种群的“J”型增长。
【秒判正误】1.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分析:环境改变时,基因多样性低的种群难以适应新环境,而基因多样性高的种群则很容易适应新环境,不必经过变异产生,这样才会大大提高了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
2.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分析: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一旦生存环境减少或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必然降低。
4.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分析: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是科学研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分析: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因此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6.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分析:尽管克氏原螯虾(小龙虾)是餐桌上的美味,但由于其引入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因此属于生物入侵。
【命题案例·研析】【典例】 (2019·聊城模拟)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
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审答技巧】解答本题需要理清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解析】选D。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并非禁止,A错误;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B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C错误;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作用更大,D正确。
【高考长句应答特训】(1)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易地保护,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
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
【考点题组·诊断】角度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方法。物种多样性依赖于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项正确;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故B项错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很可能引起生态危机,破坏生物多样性,故C项错误;混合树种的天然林可以吸引更多的捕食性鸟类和其他天敌物种,不易被病虫害毁灭,故D项错误。
2.(2018·安庆模拟)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1)据研究发现,某些海域菌污染导致海水酸化严重,一些贝类无法完成贝壳(含95%左右CaCO3)的发育而灭绝,这使该海域生态系统_______稳定性下降。
(2)即便是当前看来对人类有害的物种,我们也不能抱以将其灭种的态度对待这些生物,因为生物多样性有其_______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我国正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措施,这是在_______水平上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1)由于海域生态系统中一些贝类生物的灭绝,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其营养结构变得更简单,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2)对人类有害的物种,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有重要作用,或者其存在人类还未发现的潜在价值,所以我们也不能随便将它们灭绝,因为它们可能在生物多样性上存在潜在的和间接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所以它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我国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这属于在生态系统水平上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1)抵抗力 (2)间接价值和潜在(3)共同进化 生态系统
【易错提醒】注意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体现三个方面的价值,尤其不要忽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存在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否则(2)很容易回答不完整。
角度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2019·泉州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B.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C.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
【解析】选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错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进行就地保护,B正确。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C正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直接相关,通过环境的自然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
4.(教材素材新命题·必修3P127图6─11原创)央广网广州8月17日消息:8月17日12时,随着一声开渔令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阳江市闸坡中心渔港内上千艘渔船驶向蔚蓝大海,标志着广东省为期三个半月的2018年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
(1)伏季休渔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追求的是_______________。
(2)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捕鱼;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有利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正是_____________ 的科学道理,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只是反对_____________,而不意味着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保护。
【解析】(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 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捕鱼;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有利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正是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科学道理,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 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3)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1)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盲目地、 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禁止开发和利用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
【加固训练】 (2018·石家庄模拟)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 )
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B.大熊猫的基因多样性较低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
【解析】选B。蛋白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36种蛋白质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说明大熊猫的基因多样性较低。
答案速填:[1]人口基数大 [2]计划生育 [3]可持续发展 [4]易地保护 [5]控制人口增长 [6]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7]直接价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2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络构建要语必背,重温高考真题演练,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32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网络构建要语必背,重温高考真题演练,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