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页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页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页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4页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5页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6页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7页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

    展开

    这是一份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素能目标★考向导航,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实例连线,高效课堂,课堂总结,网络建构提升,极性运输,生长旺盛的部位,两重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植物的激素调节
    课前自主预习案
    高效课堂 
    课堂总结 
    历届真题 
    课前自主预习案
    素能目标★考向导航
    基础梳理——系统化知识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
    尖端
    背光
    向光
    琼脂片
    分布不均匀
    生长素
    知识点二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种子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韧皮部
    单一方向
    生长旺盛
    知识点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
    促进
    抑制
    向地性
    知识点四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1.其他植物激素
    种子
    幼芽
    伸长
    萌发
    根尖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
    脱落
    成熟
    2.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
    调节
    乙烯利
    青鲜素
    纤维长度
    基能过关——问题化一、判一判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叫做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P47—相关信息)(  )2.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造成向光弯曲。(P48—正文)(  )3.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P47—正文)(  )4.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说明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完全不同。(P48—知识链接)(  )

    ×
    ×
    ×
    5.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P48—正文)(  )6.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P50—正文)(  )7.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茎>芽。(P50—正文)(  )8.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P51—探究)(  )


    ×

    9.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条件对基因组的表达无影响。(P54—小字)(  )10.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P55—资料分析)(  )
    ×

    二、连一连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
    2.应用实例(连线)
    三、议一议【教材易漏拾遗】1.[必修3 P48“知识链接”]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称作“激素”,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
    内分泌器官
    极性
    横向
    2.[必修3 P49“技能训练”改编]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请思考:
    (1)本实验能否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一结论?为什么? (2)欲得出上述结论应怎样改进更具说服力? 
    提示:不能。因为仅就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可以从胚芽鞘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不能证明“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
    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如图所示。
    3.[必修3 P56“基础题”T2改编]针对植物激素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存在如下两种叙述:①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②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你认为哪种叙述更准确?请说明理由。
    提示:②说法更准确,因为①说法过于绝对,实际情况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基因控制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激素调节只是其中的一种调节方式。
    高效课堂
    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国考5年未考)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 据利用燕麦胚芽鞘做的一系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均填图序号)
    (1)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_。(2)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的实验是________。(3)证明该影响分布不均匀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实验是________。(4)证明该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的实验是________。 
    ①②



     
    任务2 据图回答与生长素运输相关的问题(1)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图甲中的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2)图乙中表示横向运输的有_____________,表示极性运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3)图甲和图乙中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横向运输
    极性运输
    非极性运输
    A→A′和B→B′
    A→C、A′→C′、B→D、B′→D′
    单侧光照
    重力
    任务3 分析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1)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
     
    生长素
    单侧光
    不均匀


    快于
    单侧光照射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极性
    横向
    不均匀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
    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
    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刺激
    敏感程度不同
    任务4 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总结
    直立
    向光
    向光
    右侧
    直立
    向光
    向光
    直立
    左侧
    直立
    向光
    小孔
    离心
    水平
    抑制
    [归纳拓展]植物激素实验方法的四个“关键词”(1)插:指在植株的某些部位插入云母片或薄的玻璃片,影响植物激素的转移。通过变换“插”的位置和方式,影响植物激素的水平分布或极性运输。(2)切:即切掉,指通过切除植物的某些器官来验证影响植物激素的产生情况。(3)收:即收集,通常用琼脂或羊毛脂膏收集来自茎尖或其他器官所产生的植物激素。(4)补:通过喷洒、涂抹或借助于羊毛脂膏、琼脂等补充植物激素,观察或检测其作用。
     
    2.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2)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4)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5)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6)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人为干预(如插入云母片等)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生长素发现经典实验考查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下图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两重性。[广东卷,T6B](  )(2)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海南卷,T8B](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海南卷,T8C](  )(4)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江苏卷,T15D](  )
    ×

    ×
    ×
    高考VS教材高考溯源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 P46~47,侧重考查生长素的发现、胚芽鞘向光性、感光部位、生长素极性运输等,把握相关经典实验原理、方法及相应结论是解题关键。
    [即时对练] (人教必修3 P49技能训练改编)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
    答案:D
    解析:为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具极性运输的特点,除图中所示的形态学上端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置空白琼脂块的设置外,应再设置形态学上下端倒立,且于其形态学下端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端放置空白琼脂块作为对照组,如D图所示。
    2.[海南卷]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脱落酸     B.乙烯C.细胞分裂素 D.IAA
    答案:D
    解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从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开始,经过鲍森·詹森、拜尔及温特的相关实验,最终证明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某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引起的,这种化学物质就是生长素——吲哚乙酸,简称IAA,所以D正确。
    3.[经典模拟]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答案:C
    解析:由实验甲可知,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中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考向二 经典实验拓展4.[经典高考]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B
    解析: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能使胚芽鞘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不能使胚芽鞘弯曲和生长,则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B正确。
    5.[经典高考]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A、D错误;胚芽鞘尖端未完全分隔开,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可发生横向运输,但琼脂块未分隔开,收集到的是生长素总量,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下琼脂块两侧的生长素含量,C错误;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正确。
    6.[2022·河南洛阳一中高三模拟]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A.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B.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C.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D.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答案:C
    解析: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A错误;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错误;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比A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高,C正确;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并不影响生长素向下的极性运输,D错误。
    考向三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实验验证7.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只是②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D.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答案:D
    解析:由于②中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只能是从A到B,所以B上方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无法运输至②处,A错误;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①和②中均会有放射性,B错误;如果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了ABA既可以从A运输至B,也可以从B运输至A,即ABA在茎尖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C错误;同理可判断D中IAA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D正确。
    8.[2022·山东烟台高考适应性练习]“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答案:B
    解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A正确;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B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侧芽部位,引起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进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而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所以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C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D正确。
    考点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国考5年2考)(全国卷:2021全国甲卷;2019全国Ⅱ)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 尝试对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曲线进行分析
    (1)曲线中OH段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曲线中HC段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5)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6)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
    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大于m、小于2m
    大于0、小于m
    任务2 尝试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________。(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_________),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不同
    根>芽>茎
    (3)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A、B、C三点代表____________。(4)“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________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________点对应的浓度。(5)图中AA′、BB′、CC′段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特点是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B′、C′点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促进效果点
    A′、B′、C′
    A′、B′、C′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任务3 尝试分析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由图可知: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故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生长素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查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全国卷Ⅰ,T2A](  )(2)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全国卷Ⅰ,T2B](  )

    提示: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重要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提示:生长素运输方式特点主要是极性运输,但在胚芽鞘等尖端,在受外界刺激下可发生横向运输,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3)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全国卷Ⅰ,T2C](  )(4)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海南卷,T8C](  )
    ×
    提示:不同器官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
    考向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两重性2.[经典模拟]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上述过程去除了植物的顶端优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因为叶片无法合成生长素,故而可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C.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同时还受基因组控制和环境影响D.掐尖留芽可使侧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根尖,促进根生长,从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
    答案:A
    解析: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至侧芽,顶芽部位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其生长,侧芽部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对沙柳掐尖留芽,可去除植物的顶端优势,A正确;对沙柳摘除一定量成熟叶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消耗,有利于沙柳的成活,B错误;沙柳的正常生长,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C错误;掐尖留芽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但侧芽合成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根尖,D错误。
    3.[经典高考]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答案:D
    解析: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相比,生长素浓度大于100 ppm时,甲、乙、丙均抑制根的生长,甲、乙、丙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0~20 ppm范围内,甲组莴苣幼根长度大于丙,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由图可知,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幼根生长开始起抑制作用,C正确;图中仅显示三种类似物对幼根生长的影响,并未显示其对“幼芽”生长的影响,由图不能推测出30 ppm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幼芽的影响状况,D错误。
    4.[2022·横峰中学月考]下列各组实例中,均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一组是(  )A.胚芽鞘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C.茎的背地性和生长素类似物除杂草D.无子番茄的培育和顶端优势
    答案:B
    解析:胚芽鞘的向光性,向光侧和背光侧都是起促进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A错误;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体现了两重性,B正确;茎的背地性,近地侧和远地侧都是起促进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C错误;无子番茄的培育体现的是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D错误。
    考向三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综合考查5.[经典模拟]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A具有最大值B.只用图一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可能相同
    答案:D
    解析: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一侧生长最快,其弯曲程度最高,A具有最小值,A错误;欲证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应设计空白对照,因此只用图一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B错误;生长素浓度为d时,抑制左侧胚芽鞘生长,但没有尖端的胚芽鞘右侧不能生长,所以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错误;根据图二可知生长素浓度不同时,促进程度可能相同,形成相同的弯曲角度,D正确。
    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生成及其长度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两幅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0.1~1 mmol·L-1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B.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在0.2 mmol·L-1左右C.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D.NaHS溶液类似于生长素,其生理作用也具有两重性
    答案:A
    解析:浓度为1 mmol·L-1的NaHS溶液对于柳条的生根数和根的长度具有抑制作用,而不是促进作用,A错误;由图可以看出,浓度为0.2 mmol·L-1,生根的数量最多,长度最长,所以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在0.2 mmol·L-1左右,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0.1~0.8 mmol·L-1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是促进作用,C正确;NaHS溶液在1 mmol·L-1时,相对于对照组是抑制作用,图示其他浓度是促进作用,所以NaHS溶液类似于生长素,其生理作用也具有两重性,D正确。
    考点三 其他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国考5年2考)(全国卷:2019全国卷Ⅰ;2017全国卷Ⅰ)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 植物生长调节剂(1)概念:______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优点:________、原料广泛、________。
    人工
    容易合成
    效果稳定
    任务2 探究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并完善其应用
    扦插枝条
    果实
    落花落果
    茎秆
    种子
    播种
    贮存时间
    雌花形成率
    [归纳拓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例(1)用GA(赤霉素类)打破莴苣、马铃薯种子的休眠;促进芹菜等的营养生长,增加产量。(2)用NAA促进黄杨、葡萄的生根;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3)用乙烯利促进黄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子、番茄的果实成熟。(4)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5)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补救因花粉发育不良或暴风雨袭击影响受粉而导致的瓜果类作物产量下降。(注:此措施不可用于挽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各种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减产问题)。
    任务3 下面是五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曲线,据图总结相关问题(1)不同发育时期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体现了基因的____________。(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________激素控制的。(3)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的是相互________,有的是相互________。
    选择性表达
    单一
    促进
    拮抗
    [归纳拓展]植物生长发育与激素的关系(1)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任务4 辨析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相互促进方面的实例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乙烯、脱落酸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2)相互拮抗方面的实例
    生长素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生长素
    赤霉素
    [归纳拓展]植物生长与多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考查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海南卷,T8A](  )(2)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海南卷,T8D](  )(3)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海南卷,T7D](  )(4)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其中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山东卷,T1D](  )(5)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江苏卷,T7A](  )


    ×
    ×

    高考VS教材高考溯源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3 P54,准确记忆五类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各激素作用是解题关键。
    [即时对练] (人教必修3 P54图3-9改编)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部位产生,可促进细胞分裂B.乙烯属气体类激素,它只能产自成熟的果实,可促进果实发育成熟C.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赤霉素在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等方面与生长素具协同作用
    答案:B
    解析: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可产生,它可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发育”。
    2.[2022·中原名校联考]下图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高浓度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B.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C.赤霉素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表现为协同关系,因此它们的作用特点是相同的D.果实生长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的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
    答案:C
    解析:高浓度生长素可以促进器官脱落,促进落花落果,A正确;低浓度生长素可以抑制器官脱落,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B正确;高浓度赤霉素不会抑制生长,不表现两重性,C错误;果实生长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均可以促进生长,起协同作用,D正确。
    考向二 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的应用3.[经典高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答案:B
    解析:由于豆科植物有固氮菌与之共生,所以种植豆科植物能够肥田,与植物激素无关,B符合题意。
    4.[2022·安徽安庆市怀宁二中高三月考]在农业生产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落花落果B.用2,4-D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的番茄C.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D.番茄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D
    解析: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所以促进落花落果,A错误;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以得到无子番茄,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B错误;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C错误;番茄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考向三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相关的实验探究5.[2022·高三第一次江西名校联考]拟南芥种子中有一种隐花色素CRY1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了研究脱落酸(ABA)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中的脱落酸常常合成于根冠、萎蔫的叶片等部位B.由结果可知,脱落酸和CRY1都会抑制种子的萌发C.虽然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但本实验中拟南芥种子要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D.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答案:B
    解析:植物体中的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不添加ABA的MS培养基中种子的萌发率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ABA的MS培养基种子发芽率都有降低,说明ABA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率;在添加相同浓度的ABA的MS培养基中,野生型种子中含有CRY1,其发芽率比CRY1突变体的发芽率要高,说明CRY1能够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促进种子萌发,B错误、D正确;由于实验中CRY1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保持无关变量一致且适宜,要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培养,C正确。
    6.[2022·广东省揭阳市普宁二中月考]图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两种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梨树插条生根情况的影响,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为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B.激素类似物A表现为促进生根,激素类似物B表现为抑制生根,两者体现了激素作用的两重性C.预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开展实验时,只需要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激素处理的时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A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A正确;与对照组相比,各种浓度激素类似物A都促进了插条生根,不能体现两重性;与对照组相比,各种浓度激素类似物B都抑制了插条生根,也不能体现两重性,B错误;预实验可以为正式实验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但是不能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实验时,激素处理的时间长短会影响激素的浓度,进而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12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国考5年1考)(全国卷:2017全国卷Ⅲ)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 实验原理(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________情况有很大的影响。(2)用生长素类似物在__________条件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3)存在一个________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生根
    不同浓度
    最适
    任务2 实验步骤(1)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枝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2)分组处理:生长素类似物按________稀释成______份,第10份用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把10组枝条基部分别浸入浸泡液中,处理1天。处理方法:①浸泡法:把插条的________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________,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________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
    不同比例
    9
    蒸馏水
    基部
    较低
    浓度较高
    (3)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__________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4)结果记录:小组分工,观察记录。(5)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按照小组分工观察记录的结果,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浓度梯度
    任务3 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先做一个预实验的原因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任务4 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1)作为________。(2)用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3)处理过的插条下端需浸在蒸馏水中有利于生根。
    科学性和可行性
    空白对照
    任务5 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的原因凡是带芽或叶的插条,其扦插成活率都比不带芽或叶的插条生根成活率高,但二者并非越多越好。留叶过多,亦不利于生根,这是由于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任务6 控制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的方法选用相同的_______、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________、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
    花盆
    生理状况
    任务7 如果观察到插条不能生根,可能的原因分析有可能枝条所带叶片较多,________过强,失水太多;有可能枝条幼芽、幼叶保留较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有可能没有分清__________________。
    蒸腾作用
    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探究植物生长素及类似物对枝条生根的影响1.[2022·湖北襄阳四校联考]下列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条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答案:B
    解析:插条生根的数目属于该实验的因变量,实验的无关变量为实验材料的生长情况、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B错误。
    2.[2022·浙江台州中学模拟]某小组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迎春幼苗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11 mol·L-1的2,4-D溶液促进插条生根B.大于10-10 mol·L-1的2,4-D溶液抑制插条生根C.2,4-D溶液诱导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10-11 mol·L-1的2,4-D溶液处理组插条生根数量比清水组的多,说明10-11 mol·L-1的2,4-D溶液能促进插条生根,A正确;大于10-10 mol·L-1的2,4-D溶液不一定抑制插条生根,例如10-9 mol·L-1的2,4-D溶液能促进插条生根,B错误;图中低浓度的2,4-D溶液可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的2,4-D溶液(如10-8 mol·L-1的2,4-D溶液)可抑制插条生根,这体现了2,4-D溶液诱导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正确;2,4-D 溶液诱导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在最适浓度的左右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2,4-D浓度,D正确。
    3.[2022·四川绵阳中学高三模拟]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B.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C.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清水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为15,可能是用于扦插的枝条带有芽或幼叶,自身产生的生长素促进生根,A正确;实验中b浓度时,生根数目最多,但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B错误;表中数据反映该生长素类似物在浓度为a、b时能促进生根,在浓度为c时能抑制生根,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不同浓度,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正确。
    4.[海南卷]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
    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解析:(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故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2)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可以从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首次出根需要的时间等指标观测。(3)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能够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故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考向二 植物相关激素的实验探究5.[2022·湖南衡阳八中模拟]为探究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幼苗甲、乙分别用细线悬空吊在装置内,幼苗乙已切去根尖,幼苗丙处置如图。一段时间后,幼苗甲、乙、丙的胚根生长方向依次是向下弯曲生长、停止生长和向上弯曲生长。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苗甲的根茎同受重力影响,生长方向却不同,与不同器官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不同有关B.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重力和水分对胚根生长的影响力大小C.幼苗乙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D.幼苗丙的胚根生长情况说明胚根受水刺激的影响小于地心引力
    答案:D
    解析:若单分析重力影响,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侧,对于茎属于低浓度范围,近地侧生长快,远地侧生长慢,茎会背地生长,而对于根属于高浓度范围,远地侧生长速度大于近地侧,根向地生长,这与不同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有关,A正确;比较装置中幼苗甲、乙和丙所处的环境,实验的自变量是重力和水分的影响方向是否一致,通过实验可比较重力和水分对胚根生长的影响力大小,B正确;幼苗乙切去根尖端,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可证明胚根的生长情况与根尖端有关,C正确;根生长具有向水性和向地性,幼苗丙装置中,水在根的上方,根向上弯曲生长,表明胚根受水刺激的影响大于重力的影响,D错误。
    6.[2022·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模拟]科研人员将拟南芥种植在含有不同浓度6­BA(一种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测量植株主根、侧根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 ­ BA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B.这一浓度范围的6­BA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C.实验结果表明6­BA对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激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方法很多,如果类似物的浓度较低,可以采用浸泡法;若类似物浓度较高,可以采用沾蘸法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当6­BA浓度为0 μm时,侧根和主根长度分别约为4 mm和5.5 mm,但随着浓度增加,主根和侧根的长度越来越短,说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BA对根生长的作用是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A正确;据图分析,这一浓度范围的6­BA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B正确;实验结果表明6­BA对根的作用具有抑制作用,未体现促进作用,C错误;激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方法很多,如果类似物的浓度较低,可以浸泡几小时;若类似物浓度较高,可以沾蘸几秒,D正确。
    7.[2021·浙江省A9协作体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赤霉素及萌发密度对戟叶酸模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分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和有无赤霉素合并6组处理。将经过不同处理放有种子的培养皿置于温室中进行萌发。一段时间后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不同萌发密度和赤霉素处理下50%种子萌发皿数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月3日出现50%种子萌发的培养皿,随后培养皿数增加较快B.该实验每组处理至少需要使用30只培养皿,即设置多个重复C.赤霉素处理推迟了每个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数量超过50%的时间D.本实验中萌发密度和赤霉素对戟叶酸模种子的萌发都有显著影响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在4月3日出现50%种子萌发的培养皿,随后培养皿数逐天增加,A正确;在4月13日,50%种子萌发皿数最多,达到30只,因此实验中每组处理至少需要使用30只培养皿,B正确;从4月3日到4月9日,在相同时间内,赤霉素处理组比无赤霉素处理组50%种子萌发皿数少,说明赤霉素处理可以推迟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数量超过50%的时间,但是从4月9日开始,低萌发密度下,在相同时间内,赤霉素处理组比无赤霉素处理组50%种子萌发皿数多,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萌发密度下,赤霉素对戟叶酸模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在无赤霉素作用时,萌发密度对戟叶酸模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D正确。
    8.[2022·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七校月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顶端优势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速率受细胞呼吸的影响C.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2,4-D均是人工合成的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会抑制根的生长
    答案:D
    解析:顶端优势体现了顶芽处低浓度促进生长,侧芽处高浓度抑制生长,即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生长素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方式,运输速率与载体数量和能量的多少有关,所以其运输速率受细胞呼吸的影响,B正确;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2,4-D均是人工合成的,C正确;茎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但是存在对于茎和根都促进生长的浓度,D错误。
    课堂总结
    [网络建构提升]
    极性运输
    生长旺盛的部位
    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两重性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乙烯
    脱落酸
    [长句应答必备]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仅发生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生长素浓度、植物细胞成熟情况和器官种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5.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则可促进果实成熟。
    历届真题
    [翻阅教材品原味]1.[2021·全国甲卷]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答案:D
    解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去除顶芽,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可解除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即解除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A、B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C正确;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根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D错误。
    (高考VS教材)
    2.[全国卷Ⅰ,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比较迟钝,C错误;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正确。
    [人教必修3]P48(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3]P50(高考VS教材)
    [人教必修3]P54(高考VS教材)
    3.[全国卷Ⅱ]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解析:(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2)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的左侧,其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形成α角。(3)乙组中胚芽鞘尖端纵向插入云母片,阻碍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左、右两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均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所以放置甲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角度大于分别放置乙组中左、右两侧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人教必修3]P47~48(高考VS教材)
    [同类选做找共性]4.[2021·河北卷]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答案:A
    解析: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缩短,A错误;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产生α-淀粉酶,进而催化淀粉分解,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有利于赤霉素发挥作用,能产生更多的α-淀粉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B正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故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正确;NAA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插条生根,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对生长素不敏感,所以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低的株系更易生根,D正确。
    5.[2021·广东卷]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答案:C
    解析: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会受到乙烯影响,因为对照组香蕉会产生内源乙烯,A错误;实验材料应尽量选择未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这样内源乙烯对实验的影响较小,B错误;图示表明每两天取样一次,共6次,为了了解香蕉实验前本身的还原糖量、淀粉量、果皮色素量,应该从0天开始,故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C正确;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应该是还原糖量增加,淀粉量下降,果皮黄色色素增加,D错误。
    6.[2021·浙江1月]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B.缺水使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C.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D.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答案:C
    解析: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体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由题干可知,脱落酸与植物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物度过不良条件,B正确;脱落酸使种子保持休眠,故为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应降低种子中脱落酸含量,C错误;由题干信息“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可知: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D正确。
    7.[2021·浙江6月]BA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如图所示。对照组为“MS培养基+NAA”,实验组分别选取在“MS培养基+NAA”培养了0 h、24 h、48 h、72 h、96 h、120 h的丛状苗,用“MS培养基+NAA+BA”各处理24 h后,再转入“MS培养基+NAA”继续培养。各组都在丛状苗培养的第14 d和第28 d观察并统计生根率,NAA和BA的浓度均为1 μmol·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A前期处理抑制生根,后期处理促进生根B.BA对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不同C.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D.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生根
    答案:C
    解析:和对照组相比,各组(无论前期处理还是后期处理)生根率均未超过对照组,故实验未体现出后期处理促进生根,也未体现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生根,A、D错误;培养0 h和96 h的丛状苗,在14 d统计的结果相同,故BA对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有可能相同,B错误;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在28 d的检测结果均高于14 d的检测结果,即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C正确。
    8.[2020·山东卷]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答案:A
    解析: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芽,A错误;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番茄,B正确;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D正确。
    9.[2020·浙江7月]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答案:D
    解析: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比禾谷类植物强,因此一定浓度的2,4­D在促进禾谷类植物生长的同时可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A正确;乙烯能对抗生长素的作用,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B正确;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茎伸长和叶的生长,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等作用,因此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且可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C正确;细胞分裂素可用于农产品的储存保鲜,脱落酸不能,D错误。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体系构建,教材剖析扩展提升,答案D,答案B,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①第二单元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

    这是一份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①第二单元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素能目标★考向导航,失水皱缩,动态平衡,半透膜,浓度差,选择透过性,种类和数量,分离复原,2现象与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①第二单元2细胞器——系统的分工与合作:

    这是一份2023高考生物(统考版)复习课件 必修①第二单元2细胞器——系统的分工与合作,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素能目标★考向导航,高效课堂,②两种内质网的功能,2观察线粒体,课堂总结,网络建构提升,历届真题,参与信息传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