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课件PPT,共11页。
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2.通过比较波的反射和折射,知道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的变化关系。3.通过观察,理解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并能用该条件解释相关物理现象。1.定义:当波遇到① 障碍物 时,会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作波的反射。2.规律:用射线代表波的传播方向,反射线、法线、入射线在② 同一平面 内,反射线与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反射角③ 等于 入射角。说明 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如图中的α;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如图中的β。注意 (1)反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都不变;(2)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1.定义:当波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④ 传播方向 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作波的折射。2.规律:用射线代表波的传播方向,折射线、法线、入射线在⑤ 同一平面 内,折射线与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且折射角⑥ 不等于 入射角。说明 折射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如图中的θ2。 注意 (1)发生折射的原因是不同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同;(2)折射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都发生变化;(3)当波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1.定义:波可以绕过⑦ 障碍物 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作波的衍射。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⑧ 相差不多 ,或者比波长⑨ 更小 。3.生活中常见的波的衍射现象(1)声波:通常的声波,波长在1.7 cm~17 m范围内,与一般障碍物的尺寸相当,故声波的衍射现象极为明显。(2)水波:水波能够绕过水面上的芦苇、小石块等细小的障碍物,都是典型的水波的衍射现象。(3)无线电波:当电视机离电视发射塔较近时,用室内天线可以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信号,是电磁波的衍射现象。1.夏日的雷声有时轰鸣不绝,是声波在云层多次折射造成的。 ( ✕ )2.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但不一定都能发生衍射。 ( ✕ )3.波发生反射时,由于在同一种介质中运动,故频率、波速、波长均不变。 ( √ )4.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由波源和介质本身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 ✕ )提示: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速度是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波源无关。5.在大山深处,可以接收广播信号而不能接收电视信号,原因是电视信号的波长比广播信号的波长短。 ( √ )提示:由于大山的存在,波长短的电视信号没有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就被大山挡住了,而波长较长的广播信号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而得以传播。6.演讲者在室内演讲时,停止发声后,听者听到声音还能持续一段时间,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发生了反射和衍射的缘故。 ( ✕ )提示:演讲者发出的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碍物吸收一些声波的能量,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消失,听者就会感到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情境 案例一: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突出水面的小石子、芦苇等细小的障碍物时,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仿佛小石子、芦苇等并不存在。案例二: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描写王熙凤第一次登场,并未先写其人,而先写其声,可谓先声夺人。案例三: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三回道:“又谁料知己倾谈,忘了隔墙有耳,全灌进了杨子衢的耳中。”问题1.以上三个案例中,均体现了波的哪种特征?提示:波的衍射。2.案例二中,屋内的人可以听到屋外王熙凤的声音,但却看不到说话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提示:声波的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明显,而光波的波长非常短,衍射现象不明显。3.案例三中,假设倾谈者处在完全密闭的房间内,且屋外的杨子衢只能偷偷地将墙壁打出一个针孔般大小的洞,试分析杨子衢能否听清屋内人的谈话内容。提示:不能。由于针孔般大小的洞太小,衍射波的能量很弱,所以杨子衢无法听清屋内人的谈话内容。 波的衍射实质分析波传到小孔或障碍物时,小孔或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波源,由它发出的与原来波源同频率的波在小孔或障碍物后传播,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的衍射现象。波的直线传播是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情形。如图所示是波长一定的水波通过宽度不同的狭缝时的现象。 波的衍射的理解(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生衍射,凡是能发生衍射现象的都是波。(2)波的衍射总是存在,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3)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现象存在,但由于衍射波的能量很弱,也很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2.通过比较波的反射和折射,知道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的变化关系。3.通过观察,理解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并能用该条件解释相关物理现象。1.定义:当波遇到① 障碍物 时,会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作波的反射。2.规律:用射线代表波的传播方向,反射线、法线、入射线在② 同一平面 内,反射线与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反射角③ 等于 入射角。说明 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如图中的α;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如图中的β。注意 (1)反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都不变;(2)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1.定义:当波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④ 传播方向 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作波的折射。2.规律:用射线代表波的传播方向,折射线、法线、入射线在⑤ 同一平面 内,折射线与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且折射角⑥ 不等于 入射角。说明 折射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如图中的θ2。 注意 (1)发生折射的原因是不同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同;(2)折射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都发生变化;(3)当波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1.定义:波可以绕过⑦ 障碍物 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作波的衍射。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⑧ 相差不多 ,或者比波长⑨ 更小 。3.生活中常见的波的衍射现象(1)声波:通常的声波,波长在1.7 cm~17 m范围内,与一般障碍物的尺寸相当,故声波的衍射现象极为明显。(2)水波:水波能够绕过水面上的芦苇、小石块等细小的障碍物,都是典型的水波的衍射现象。(3)无线电波:当电视机离电视发射塔较近时,用室内天线可以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信号,是电磁波的衍射现象。1.夏日的雷声有时轰鸣不绝,是声波在云层多次折射造成的。 ( ✕ )2.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但不一定都能发生衍射。 ( ✕ )3.波发生反射时,由于在同一种介质中运动,故频率、波速、波长均不变。 ( √ )4.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由波源和介质本身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 ✕ )提示: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速度是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波源无关。5.在大山深处,可以接收广播信号而不能接收电视信号,原因是电视信号的波长比广播信号的波长短。 ( √ )提示:由于大山的存在,波长短的电视信号没有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就被大山挡住了,而波长较长的广播信号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而得以传播。6.演讲者在室内演讲时,停止发声后,听者听到声音还能持续一段时间,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发生了反射和衍射的缘故。 ( ✕ )提示:演讲者发出的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碍物吸收一些声波的能量,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消失,听者就会感到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情境 案例一: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突出水面的小石子、芦苇等细小的障碍物时,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仿佛小石子、芦苇等并不存在。案例二: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描写王熙凤第一次登场,并未先写其人,而先写其声,可谓先声夺人。案例三: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三回道:“又谁料知己倾谈,忘了隔墙有耳,全灌进了杨子衢的耳中。”问题1.以上三个案例中,均体现了波的哪种特征?提示:波的衍射。2.案例二中,屋内的人可以听到屋外王熙凤的声音,但却看不到说话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提示:声波的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明显,而光波的波长非常短,衍射现象不明显。3.案例三中,假设倾谈者处在完全密闭的房间内,且屋外的杨子衢只能偷偷地将墙壁打出一个针孔般大小的洞,试分析杨子衢能否听清屋内人的谈话内容。提示:不能。由于针孔般大小的洞太小,衍射波的能量很弱,所以杨子衢无法听清屋内人的谈话内容。 波的衍射实质分析波传到小孔或障碍物时,小孔或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波源,由它发出的与原来波源同频率的波在小孔或障碍物后传播,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的衍射现象。波的直线传播是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情形。如图所示是波长一定的水波通过宽度不同的狭缝时的现象。 波的衍射的理解(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生衍射,凡是能发生衍射现象的都是波。(2)波的衍射总是存在,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3)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现象存在,但由于衍射波的能量很弱,也很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