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 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 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复习课件】,共26页。
第一单元 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复 习 课 件政治认同科学精神1.经济制度决定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通过学习,理解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认同国家“两个毫不动摇”的正确性;2.认同市场经济取向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坚定“四个自信”,有序参与经济生活,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1. 正确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2. 正确认识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点;明确如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核心素养第一课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无形手”) 单元基本框架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形手”) 知识瞭望 慎思明辨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体系构建全面认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含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 位作用联系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二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受国家依法监管。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我们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二)核心知识再现(三)常见误区摸排1、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联系区别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主体是一个比重概念,是指事物的主要成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主导是一个权重概念,是领导事物发展方向的力量。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分布上的优势;都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注意: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表现侧重例题1:国有经济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在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保持“较强控制力”。这主要说明国有经济A.居于主体地位B.是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C.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解析】本题考查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材料国有经济控制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等七大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在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保持“较强控制力”,体现了其主导作用,因此本题选C。2、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解析:◆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同等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和依法监管。◆在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中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解析】漫画《非禁即入》反映的是民间资本已进入国家放开的领域,这表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C正确;公有制为主体,A说法错误;B中“进入各个领域”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D说法错误。故选C。C (四)热点透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深化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 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地位,它们不仅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上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 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一提法的最大突破必将大大增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发展信心与创业动力。4.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上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示:(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4)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现阶段,我国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能私有化,必须毫不动摇的改革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5)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结合起来的新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股份制改革为国企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形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形手”)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体系构建比较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有形的、看得见的手)市场调节(无形的、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调节资源配置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方式实现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含义优势手段机制区别联系局限性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二)核心知识再现(三)常见误区摸排1.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例题3: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A.科学的宏观调控B.完善的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D.市场决定资源配置C【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科学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A项与题意不符;完善的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B项与题意不符;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D项排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絀,故选C。2、社会主义经济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是从所有制性质角度界定的一个概念,即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国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即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 例题4:有数据显示,我国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比达55.78%;非公有制经济在产出、就业、税收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这表明在我国①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②公有资产增速高于非公有资产增速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比达55.78%”表明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①正确;②材料未体现;③表述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产出、就业、税收等领域的巨大贡献表明,我国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④正确。故选B。3、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原因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表现实例单纯市场调节危害(1)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2)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3)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4)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点睛:巧分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盲目性:信息不灵,多赔少赚,一哄而上,没有主见。滞后性:事后调节,浪费时间,耗费资源,农业多见。例题5:“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地位,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羊群效应”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竞争性B【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就会“一哄而上”跟到哪,这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B当选。4、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例题6: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牛,政府管熊”。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自己努力赚钱;市场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下列属于“政府管熊”的措施有①降低税率 ②降低利息 ③减少国债发行 ④提高贷款利率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C【解析】“政府管熊”是指在经济环境不好时,政府所进行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刺激经济的种种措施。①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②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符合题意,当选;③属于紧缩的财政政策,④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四)热点透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贡献1.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首次提出。2.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两个字”的变化,必将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市场借助价格信号传递的经济信息,促使生产要素不断优化配置;创造就业岗位;促进优胜劣汰和创新,提升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4.“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轮子,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只有“双轮驱动”才是完善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上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示:①市场调节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必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③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二者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