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恨什么,全国1卷,作者的观点态度,新高考1卷,全国2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解和政治倾向等。这一观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感情的评价;二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本考点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又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诗言志,词缘情 。“志”即情,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感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诗人情感的复杂性:1.情感的隐晦性
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诗人情感的复杂性:2.情感的丰富性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思路点拨】根据“诗人在此间”(原来诗人在此间),可以表现出诗人对窦员外的恭维之意;根据“在此间”,可以表现出诗人的向往之情;诗人和窦员外都喜欢诗歌,诗人和窦员外都喜欢闲适,可以表现出他们志趣相同。
诗人情感的复杂性:3.情感的变化性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请简要分析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叹慕的。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这首诗收录于皮日休和陆龟蒙互相酬唱的诗集《松陵集》卷六。 皮日休在《松陵集·序》中写道:“(咸通)十年,大司谏清河公出牧于吴,日休为部从事。居一月,有进士陆龟蒙字鲁望者,以其业见造,凡数编……”咸通是唐懿宗的年号,咸通十年,即公元869年,谏议大夫崔璞出任苏州刺史,皮日休担任州郡从事,认识了陆龟蒙进而交好,互有唱和。 《松陵集》收录的就是“皮陆”二人从咸通十年到十二年之间创作的六百多首诗。
1.“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虽然错失了上次说好去春城喝酒的约定;但你正好有时间修订以前写出的诗稿,放下帷幕静一静。首联对面落笔,表达出错失春游、不能一起饮酒的遗憾,以及对老友的宽慰之意。
2.“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我唱着《离骚》中“百亩蕙”的诗句,要像屈原大夫一样修身不止;我还想去商山那里采摘灵芝草,要像商山四皓一样隐居遁世。颔联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要不断修身养性和归隐山林的志向。
3.“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我就像一只自在的野鹤,只希望容纳我的笼子能编织得宽大一点;我就像一个云游的和尚,但希望布施给我的斋饭能烹煮得特别一点。”颈联这两句表达出了诗人对不受拘束、自由自主生活的向往还有一点屈身幕府的无奈。
4.“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不过我现在最希望的是赶快治好你的眼睛;那时候江边一定会繁花满枝,我们再一起赏花,饮酒,作诗。表达出诗人对友人肯定会治好眼睛的安慰,对将来美好生活的祝福。
赴举别所知李山甫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注】①东汉名士称衡曾作《鹦鹉赋》,因恃才傲物被太守黄祖所杀。②传说南朝梁徐陵四岁即聪颖异常,被高僧宝志赞为"麒麟儿"。
答案:①应考举子之多与录取名额之少对比鲜明,表达了对能否考中的担忧;②用志公偏 赏徐陵之典,表达了对获得赏识的渴望;③用鲍叔牙之典暗含友人对“我”的理解 与担忧,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思念。(共 6 分。每点2 分)
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答案】 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常常担心劳苦之人连茅屋都没有,欣喜遇到沈康能去常州上任。热情周到欢迎你上任,但内心又有离别的惆怅,常州荆溪的风景最值得回忆。
答案 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 本诗尾联,苏辙“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游西湖 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感遇四首(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来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请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简述三者内涵上的不同。(6分)
答案:1.《感遇四首》中,李白借菊花表达了对具有高沽的品格(或超拔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志士(或自己)的哀叹(或者说对菊花空有兰花一样的清雅但却无人赏识的同情)。2“三径”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混乱的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坚守。3“采菊”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的闲适和自在,是他和大自然彼此间的惬意和怡然。(每点2分,共6分。)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的难点之一。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提问方式(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2)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案】“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赠赵伯鱼(节选) 韩 驹①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李太白杂言(节选)【宋】 徐积乃知公是真英物,万叠秋山清耸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 戴乌纱,著宫锦①,不是高歌即酣饮②。饮时独对月明中,醉来还抱清风寝。【注】①《唐才子传》记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②高歌酣饮: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诗人以诗论诗,“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李白和杜甫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2分)②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明显不同,杜甫如志在千里的老骥,李白如横空高飞的霜鹘;(2分)③老骥难以追上霜鹘,可见李白诗才远胜杜甫。(2分)
有感五首(其三)①杜甫洛下舟车入,天中②贡赋均。曰闻红粟腐,寒待翠华③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注】①此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秋,内容和当时朝廷中迁都洛阳之议有关。安史之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②天中:指洛阳。③翠华:指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正是因地理位置优越,人们才提议迁都洛阳。B.颔联紧承首联,写洛阳百姓等待皇上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可见洛阳百姓正翘首企盼迁都洛阳。C.尾联中的“不过”一词,看似轻描淡写,实际更引人注目,突出了“行俭徳”的重要性。D.“盗贼”一句,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语言尖锐,感情沉痛。(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对迁都的观点态度。
B “可见洛阳百姓正翘首企盼迁都洛阳”错误,“寒待翠华春”是反话,实际上表达的是百姓的怨愤。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想内容,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古诗词题材分类,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怀古咏史诗,答案示例,咏物诗,羁旅诗,送别诗,爱情闺怨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以及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法指导,古代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中的观点与态度 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对话”策略,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