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 试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第1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回答,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等。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单质 (填“单质”或“化合物”), 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 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4.因为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所以具有 吸附 性,常用作防毒面具的 吸附 剂。
    5.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6.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1)碳完全燃烧 C + O2 点燃 CO2 (属 化合 反应)
    (2)碳不完全燃烧 2C + O2 点燃 2CO (属 化合 反应)
    (3)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高温 2Cu + CO2 ↑ (属 置换 反应)
    (4)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 高温 4 Fe + 3CO2 ↑ (属 置换 反应)
    (5)炽热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C + CO2 高温 2CO (属 化合 反应)
    (6)CO2使石灰水变浑浊 Ca(OH)2 + CO2 CaCO3 ↓+ H2O (不属 基本反应)
    7.观察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回答:
    (1)此实验的现象是:
    ①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实验结束后,为何要先撤走石灰水,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3)酒精灯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
    8.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 氧化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 还原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供给氧的物质叫 氧化剂 ,得氧的物质叫 还原剂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 氧化性 ,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 还原性 。
    9.判断题:
    (1)C60属于化合物 × 。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 。
    (3)活性炭吸附毒气是化学变化 × 。
    (4)小孩咬铅笔芯容易造成“铅中毒” × 。
    (5)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 。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1.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
    (1)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CO2的原因: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2)不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制CO2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3)不用纯的CaCO3或Na2CO3粉末制CO2的原因: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且成本较高。
    2.收集CO2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已满。
    3.检验CO2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4.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CO2,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高温 CaO+CO2↑。
    5.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状态 和 反应条件 ;选择收集装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气体的密度 和 气体的溶解性 。
    6.如右图所示,
    A装置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
    B装置的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实验过程中,关闭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液体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 A B C
    C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若水柱高度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CO2的物理性质:标况下,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能 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干冰 )。
    2.CO的物理性质:标况下,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如右图所示,
    实验①: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下层蜡烛先熄灭,
    上层蜡烛后熄灭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
    实验②:旋紧盖子,振荡瓶子,观察到的现象是矿泉水瓶变扁 , ① ②
    得到此现象的原因分析CO2溶于水,被水吸收,压强减小。
    4.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石蕊试液的颜色变成了红色,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 H2CO3,加热此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说明原来生成的碳酸又分解了,反应的方程式为H2CO3 = CO2↑+H2O。
    5.CO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点燃 2CO2,火焰呈 蓝 色。
    6.CO具有毒性的原因: 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
    7.如图是用CO气体还原氧化铜实验图,回答问题:
    (1)A中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红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CuO △ Cu+CO2 。
    (2)B中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
    (3)要先通一会CO,才加热CuO的目的: 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 。
    (4)C处尾气点燃的目的: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8.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 高温 2Fe+3CO2。实现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除去CO2中的CO,采用的方法是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CO中的CO2,采用的方法是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10.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
    11.CO2的用途
    (1)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3)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2.CO的用途:
    (1)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2)还原性:冶炼金属。

    相关试卷

    第十单元 酸和碱-【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

    这是一份第十单元 酸和碱-【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常见的碱,pH,复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分子理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绿色化学,药品的存放,药品取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