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1.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某种无机盐,该种无机盐也是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的成分之一,因此对下软壳蛋、薄壳蛋的鸡可在鸡饲料中添加适量的( )
A. 钙盐 B. 铁盐 C. 锌盐 D. 镁盐
2.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如图展示了抗菌肽的两种“抗菌”模型,其抗菌活性体现在( )
A. 抑制膜流动 B. 改变磷脂排列 C. 降解膜蛋白 D. 阻碍信息交流
3. 感冒患者在发热门诊治疗时,医生会根据主要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下面有关病毒和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的生活需要依赖活细胞 B. 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进行增殖
C. 都能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 都能独立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
4. 细胞的各种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关于膜流叙述正确的是( )
A. 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B. 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 只有具有分泌或胞吞功能的细胞,才有膜流现象
D. 高尔基体→细胞膜的膜流,会使细胞膜面积一直增加
5. 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体是由核孔蛋白构成的,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通常核孔数量较多
B. 核孔复合体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C. 心房颤动时细胞供能减少,可能与葡萄糖进入线粒体的速度有关
D. 心房颤动的成因可能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6. 某同学在完成“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实验时,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细胞,Ⅰ和Ⅱ表示部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Ⅰ处的液体称为细胞液 B. Ⅱ处液体浓度有所升高
C. 该细胞还未发生质壁分离 D. 该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7. 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
B. 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 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D. 题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是在高尔基体合成的
8. 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有关胞吞、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与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方式相同
B. “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时,不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C. 在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D. 通过胞吞、胞吐方式转运的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
9. 市面上有一种源自日本的口服减肥产品—酵素,其本质是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混合物。可利用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为原料,以其上附着的天然菌种进行发酵,然后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酵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水解,无法起到减肥的作用
B. 发酵前可以煮熟蔬果进行消毒,确保发酵过程无杂菌污染
C. 将酵素添加进洗衣粉中配合沸水冲洗,可以帮助分解衣服上的油渍
D. 可将酵素加入饲料中降解不易消化的成分,加入ATP可促进此过程
10. 如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不需要酶的催化 B. 过程②发生特殊化学键的断裂
C. 过程①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 过程②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11. 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 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 乳酸菌呼吸,产生 CO2和 C3H6O3 D. 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12. 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
B. 应保持培养液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
C. 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D. 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
13. 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 )
A. 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 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H2O
C. 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D.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14.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因为环境因素的突然变化所导致的细胞死亡
B. 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C. 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15. 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整个分裂过程中,①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B. 图示细胞所处时期按有丝分裂过程顺序为②→③→①→④
C. 细胞③所处时期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D. ③④所处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都是1:2
16. 肥胖、高血压、龋齿、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分子结构不相同,且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B. 淀粉、脂肪、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重要储能物质
C.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长期摄入糖过多,会大量转化为脂肪
D. 纤维素、果胶等被称为膳食纤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降脂、降糖、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17. 代维·朱利叶斯和阿德姆·帕塔普帝安因为应用辣椒中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找到了TRPV1,这是一种能被疼痛和热激活的离子通道。从中洞悉了温度和触碰如何在神经系统中转化为电脉冲,由此荣获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TRPV1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TRPV1具有识别并运输的作用
B. TRPV1通常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C. 由于TRPV1是热激活的离子通道所以在高温条件下一定不会变性
D. 形成TRPV1时直接参与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
18. 胃黏膜的壁细胞膜上分布有H+泵(H+-K+-ATP酶),能够催化ATP水解,并将壁细胞内的H+转运到胃腔,从而维持胃内酸性环境。同时进行1:1的K+-H+交换,即将胃腔内的K+转运入壁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泵运输H+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 H+泵能够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H+泵催化ATP水解的过程与细胞内放能反应相联系
D. 奥美拉唑等H+泵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疾病
19. 用于研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B. 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 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
D.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20. 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番茄苗均分为两组,一组正常培养,一组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然后移入相同的两个密闭玻璃容器中并置于室外(晴天),测定容器中一天CO2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据此可推断( )
A. Ⅰ组为缺镁培养组、Ⅱ组为正常组 B. 番茄苗在A1、A2点开始光合作用
C. B2点时番茄苗氧气净吸收量为0 D. 该条件下两组植物苗能持续正常生长
21.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1)图1中①的结构特点是 。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分别表示细胞器 ,物质X的结构简式是 。
(2)图1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
(3)下列物质不是由图2所示过程形成的是 ______。
A.抗体 B.唾液淀粉酶 C.呼吸氧化酶 D.胰岛素
(4)为了研究图2所示生理过程,一般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5)一同学将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图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 ______。
22. 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可能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 ;图④物质运输速率达到最大时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
(2)已知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上图中能够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曲线有 ______。
(3)能表示物质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无关的图是 ______。
(4)在研究物质X进出细胞方式时,发现与曲线②、④和⑥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______。
23. 如图是某细胞相关生命历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②含有 ______条染色体,含有 ______条染色单体。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的 ______(填时期)。
(2)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A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的显著特征是
。
(3)细胞③到细胞⑤的生理过程中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______________。
(4)细胞④经过D过程形成细胞⑥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列列出的材料供任意选用,实验用具充足。请回答有关问题(注:答案中溶液可不写浓度)。供选:(以下未说明的百分浓度均为质量分数浓度,各溶液均新配制)2%淀粉酶溶液、20%肝脏研磨液、3%FeCl3溶液、3%淀粉溶液、3%蔗糖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5%HCl、5%NaOH、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酸碱缓冲液。
(1)利用所供材料,______(能、否)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2)要证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为避免酸碱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 。
(3)研究淀粉酶的专一性,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 ,最好用“加入 (试剂)观察颜色变化”的方法来捕获实验结果。
(4)要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 ,捕获实验结果的方法是 ______观察颜色褪去的程度。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应选择淀粉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5. 仙人掌夜间气孔开放,通过一系列反应将CO2固定于苹果酸贮存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运出液泡后,释放出CO2用于叶绿体中的卡尔文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白天时,仙人掌的气孔关闭有利于减少 。
(2)夜间,仙人掌叶绿体中卡尔文循环 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这是因为
。
(3)白天,仙人掌叶绿体中卡尔文循环 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这是因为
。
(4)丙酮酸只有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彻底分解为CO2,原因是 ,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中的 ______。
(5)仙人掌叶肉细胞中能起到固定CO2作用的物质是 。
(6)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仙人掌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钙盐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也是钙盐,A正确;
B、铁盐主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不是骨骼、牙齿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B错误;
C、锌盐主要是某些酶类的组成成分,不是骨骼、牙齿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C错误;
D、镁盐主要是参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及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元素,不是骨骼、牙齿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D错误。
故选:A。
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钙是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了解无机盐的功能。
2.【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抗菌酶使由双分子层变成了地毯模型,因此磷脂的排列发生改变。
故选:B。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本题考查抗菌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
3.【答案】A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病毒的生活需要依赖活细胞,A正确;
B、病毒的增殖方式是复制增殖,细菌能通过二分裂的方式增殖,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细菌有细胞结构,有核糖体,能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错误;
D、病毒的生活需要依赖活细胞,不能独立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D错误。
故选:A。
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除支原体外都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本题考查病毒和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和原核生物的结构组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答案】A
【解析】A、膜流由于是各种细胞结构通过膜结构相互联系转化,可以将物质通过具膜小泡运输,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A正确;
B、胞吐膜流的方向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而胞吞膜流的方向则相反,还可以是与溶酶体联系,或者细胞膜到各种细胞器膜,B错误;
C、细胞内的生物膜有相同的结构,不具分泌或吞噬能力的细胞也可以实现生物膜之间的转化,产生膜流,C错误;
D、高尔基体→细胞膜的膜流,会使细胞膜面积增加,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同时和内质网直接相连,所以细胞膜面积不会一直增大,D错误。
故选:A。
1、根据题干信息“细胞的各种膜性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说明膜流体现膜的流动性。
2、膜流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结构和功能上的关系,生物膜系统的意义,对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结构和功能上的关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A、核孔数量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改变,细胞代谢越旺盛,核孔数量越多,A正确;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mRNA可通过核孔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RNA聚合酶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因此,核孔复合体对物质的运输具有双向性,B正确;
C、葡萄糖不会进入线粒体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变成丙酮酸而后可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C错误;
D、核孔是核质之间实现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而心房颤动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因而导致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进而发病,D正确。
故选:C。
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A、Ⅰ处的液体称为细胞质中的液体,细胞液是液泡中的液体,A错误;
B、Ⅱ处液体是外界溶液,若随着质壁分离进行,细胞失水,Ⅱ处液体浓度可能降低,B错误;
C、由图示可知,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C错误;
D、该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D正确。
故选:D。
题图分析:图示细胞中Ⅰ表示细胞质,Ⅱ表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部位。
本题考查了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考生要能够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7.【答案】C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在血糖浓度偏低时,该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出肝细胞,肝细胞内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故此时肝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大于血浆,该载体是顺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运出,不一定需要消耗ATP,A错误;
B、在血糖浓度偏低时,该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出肝细胞,转运速率会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降低,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而是血糖浓度决定的,C正确;
D、题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D错误。
故选:C。
分析题意可知: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降低血糖浓度;在血糖浓度偏低时,该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出肝细胞,升高血糖浓度,可见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而是血糖浓度决定的。
8.【答案】C
【解析】A、人体细胞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是主动运输,痢疾内变形虫“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胞吞,A错误;
B、“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时,需要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B错误;
C、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和胞吐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如神经递质,D错误。
故选:C。
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2、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胞吞或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A、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水解,失去活性,无法起到减肥的作用,A正确;
B、发酵过程中利用的是附着的天然菌种,若发酵前对蔬菜进行煮熟消毒,将不能发酵,B错误;
C、沸水可以将酵素和洗衣粉中的活性物质失活,会降低洗涤效果,C错误;
D、酵素添加到饲料中会被消化酶分解为无活性的单体,故不能添加到饲料中,D错误。
故选:A。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答案】B
【解析】A、过程①为ATP的合成过程,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A错误;
B、过程②为ATP的水解过程,会发生特殊化学键的断裂,B正确;
C、过程①为ATP的合成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错误;
D、过程②为ATP的水解过程,光合作用暗反应消耗ATP,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错误。
故选:B。
活细胞中ATP含量很少,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中所需要的酶不相同,ATP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合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阅读题图可知,该图是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过程①为ATP的合成过程,过程②为ATP的水解过程。
本题的知识点是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ATP与ADP的转化过程和场所,对于ATP与ADP相互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1.【答案】B
【解析】A、好氧型细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而罐头内是无氧环境,A错误;
B、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C2H5OH,B正确;
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生成CO2,C错误;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CO2和H2O,而罐头内是无氧环境,D错误。
故选:B。
“罐头食品”意味着密闭体系无氧环境,即进行无氧呼吸,“盖子鼓起”必然是因为生成气体导致罐头内压强增加所致,综合以上两点可知引起盖子鼓起的原因应该是某种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即CO2所致。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2.【答案】B
【解析】A、不同植物对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A正确;
B、为保证植物的根能够正常吸收水分,该系统应控制培养液的浓度小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错误;
C、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C正确;
D、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进而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D正确。
故选:B。
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有: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3.【答案】C
【解析】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
B、此实验无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H2O,只能证明产物有氧气,B错误;
C、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说明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C正确;
D、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
故选:C。
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说明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可推知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有氧气释放。整个说明了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氧气。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的识记和理解,同时需要提高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4.【答案】D
【解析】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因为环境因素的突然变化所导致的细胞死亡是细胞坏死,A错误;
B、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并非同步进行的,B错误;
C、细胞分化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C错误;
D、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D正确。
故选:D。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等同于个体衰老。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衰老。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识记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答案】D
【解析】A、①处于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在整个分裂过程中,①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A正确;
B、图示细胞所处时期按有丝分裂过程顺序为②前期→③中期→①后期→④末期,B正确;
C、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C正确;
D、④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核DNA=1:1,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②表示前期,③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④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6.【答案】B
【解析】A、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功能不同是由其空间结构不同决定的,三者都是由葡萄糖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彻底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分子,A正确;
B、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而淀粉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没有淀粉,B错误;
C、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当血糖上升时,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C正确;
D、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道水解吸收,但是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对人体有利,D正确。
故选:B。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本题考查学生对糖类和脂质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多糖的基本组成以及糖类和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特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
17.【答案】ABD
【解析】A、据题干信息可知,TRPV1是一种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能识别并运输特定的离子,A正确;
B、TRPV1是离子通道,离子通道通常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允许与其直径和大小相配的离子通过,B正确;
C、离子通道的本质为蛋白质,其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而变性,C错误;
D、TRPV1是膜上的蛋白质,其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类似,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等,D正确。
故选:ABD。
结合题意可知,TRPV1是一种能被疼痛和热激活的离子通道,则其本质应为蛋白质,可以协助离子的跨膜运输。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8.【答案】ABD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该质子泵运输H+和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该H+泵能催化ATP水解,促使ATP分子的富含能量的特殊化学键断裂,即H+泵能够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H+泵催化ATP水解的过程是放能过程,应该与细胞内吸能反应相联系,C错误;
D、奥美拉唑等H+泵抑制剂可抑制胃壁细胞内H+运出细胞,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疾病,D正确。
故选:ABD。
题意分析:胃粘膜壁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的H+-K+-ATP酶是一种质子泵,它能催化ATP水解,在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的同时,也将细胞内的H+泵出,说明K+泵入细胞和H+泵出细胞都是主动运输。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ATP功能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ACD
【解析】A、甲装置中含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A正确;
B、乙装置中NaOH可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消耗的氧气,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是否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C正确;
D、微生物也会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正确。
故选:ACD。
分析甲图:该图中有温度计,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分析乙图:该装置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消耗的氧气。
分析丙图: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及产物,掌握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产生情况,能分析实验装置中器材或溶液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答案】C
【解析】A、缺镁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相对低于完全培养液中的植物,由图可知,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Ⅱ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小于Ⅰ组的光合速率,故判断Ⅱ组是缺镁条件下的,A错误;
B、CO2浓度在A1、A2点开始下降,但是其变化率为0,说明此时即不吸收也不释放CO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同,不是此时才开始光合作用,B错误;
C、B2点和A1、A2点一样,变化率为0,说明此时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O2,则氧气净吸收量为0,C正确;
D、Ⅱ组B2点的CO2浓度高于初始值,说明无法完成有机物的积累,植物无法正常生长,D错误。
故选:C。
Ⅰ、Ⅱ两组的转折点A1、B1、A2、B2均表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为光补偿点。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形的能力和识记能力。
21.【答案】(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C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5)B
【解析】(1)结构①为细胞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图2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物质X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
(2)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图2是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抗体、唾液淀粉酶、胰岛素都属于分泌蛋白;呼吸氧化酶属于胞内蛋白。
故选C。
(4)为研究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一般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5)据图分析,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去掉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因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故长期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与甲伞藻相似,即与B选项图形最相似。
故选B。
故答案为:
(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C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5)B
分析图1: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线粒体;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中心体;结构⑤为染色质;结构⑥为高尔基体;结构⑦为核膜;结构⑧为内质网。
分析图2:图2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其中物质X为氨基酸,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
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图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22.【答案】(1)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2)②③⑥
(3)①⑤
(4)主动运输
【解析】(1)②表示影响因素为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④物质运输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2)能够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协助扩散)的有②③⑥。
(3)能表示物质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无关的图是①⑤。
(4)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④和⑥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据图分析:
①图表示影响因素为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②表示影响因素为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③说明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④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者胞吞胞吐;
⑤表示载体蛋白不影响该物质运输,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胞吞胞吐;
⑥说明该物质运输需要载体,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可以用①、③、⑤表示,协助扩散用②、③、⑥表示,主动运输用②、④、⑥。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例和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1)80 中期
(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3)降低
(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解析】(1)据图可知,着丝粒的数目就是染色体的数目,细胞②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由于此时着丝粒已分裂,不存在染色单体。细胞①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处于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2)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在后期(A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3)细胞③到细胞⑤,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4)D为细胞分化过程,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其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④为子细胞,AB表示细胞有丝分裂,C表示细胞生长,D表示细胞分化。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4.【答案】(1)能
(2)过氧化氢溶液
(3)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斐林试剂
(4)淀粉溶液 加入碘液
(5)酸碱缓冲液
【解析】(1)分析实验材料,实验能利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实验的底物,20%肝脏研磨液、3%Fecl3溶液作为催化剂,来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2)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因此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因此要证明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过氧化氢溶液。
(3)研究淀粉酶的专一性,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由于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而不能水解蔗糖,最好用加入斐林试剂观察砖红色是否出现来捕获实验结果。
(4)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要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淀粉溶液,通过加入碘液观察蓝色褪去的程度判断淀粉的分解量。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应选择淀粉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反应液中应加入酸碱缓冲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1、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因此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
3、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不能选用碘液。
本题考查酶活性相关的探究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5.【答案】(1)水分的蒸发
(2)不能 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缺少暗反应所需的NADPH和ATP
(3)能 呼吸作用和苹果酸分解可以为暗反应提供CO2
(4)彻底分解丙酮酸的酶位于线粒体中 基质
(5)PEP、C5
(6)基本不变
【解析】(1)气孔是植物地上部分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白天时,仙人掌的气孔关闭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这是对干旱的适应。
(2)夜间气孔开放,可以固定二氧化碳,但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缺少暗反应所需的NADPH和ATP,所以仙人掌叶绿体中卡尔文循环不能进行。
(3)白天光反应可以进行,虽然气孔关闭,但苹果酸运出液泡后,释放出CO2可用于叶绿体中的卡尔文循环,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可以用于卡尔文循环。
(4)生化反应需要特定的酶来催化,彻底分解丙酮酸的酶位于线粒体中,所以丙酮酸只有进入线粒体基质才能被彻底分解为CO2。
(5)仙人掌叶肉细胞中PEP能起到固定CO2的作用,卡尔文循环中的C5也能起到固定CO2的作用。
(6)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外界的CO2浓度,对于该叶肉细胞来说,其暗反应不受影响,即C3的含量不受影响。
分析图形:外界的二氧化碳在仙人掌叶肉细胞中经历两次固定,第一次是将CO2固定于苹果酸贮存于液泡中,第二次是卡尔文循环中C5与CO2的结合。
熟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的各种物质和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根据题干信息解决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