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诗歌鉴赏冲刺特训(试题+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诗歌鉴赏冲刺特训(试题+答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诗歌鉴赏冲刺特训(试题+答案)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诗歌鉴赏冲刺特训(试题+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诗歌鉴赏冲刺特训(试题+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诗歌鉴赏冲刺特训(试题+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诗歌鉴赏
    补全古诗,回答问题。

    [唐]虞世南
    垂缕饮清露,__________。
    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1.补充古诗。
    2.“ , ”两句表明了诗人高洁的志向。
    3.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垂缕”写了蝉的外形,“饮清露”写出蝉的习性。
    B.第二句中的“出”字形象地写出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使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和力度。
    C.第三、四句的意思是蝉声远传是因为蝉住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D.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诗歌鉴赏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4.根据诗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歌的前两句描写黄河和华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入”“上”两个动词,表现了黄河、华山气势雄伟,富有生气。
    B.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两处景物,代表着北方的壮丽河山。
    C.诗歌后两句的大意是: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
    D.诗歌后两句表达了遗民们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5.诗歌的题目,让你想象出怎样的场景?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第一句诗中一个“不”字,表现出了岩竹 的性格。“咬定”比喻 ,像咬着不松口一样。“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长环境 ,显示出劲竹 。
    7.“千磨万击还坚劲”一句,作者在赞美竹石 精神的同时,也是在说自己 。
    8. 这句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时坚决不动摇的高尚品格。
    9.长在岩缝中的竹子要不屈服于什么呢?
    阅读课外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②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③满乾坤④
    [注]①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②痕:痕迹。③清气:清香的气味。④乾坤:天地间。
    10.写出后两句诗的大致意思。
    11.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 ,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
    12.关于《石灰吟》《墨梅》说法有误的是( )
    A.两首诗均为咏物诗,七言绝句。
    B.两首诗中的“留”,“人间”和“乾坤”意思完全相同。
    C.两首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抒情言志。
    D.两首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都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鄙视流俗的高尚情操。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诗人 ,“吟”的意思是 。
    14.《石灰吟》一诗紧扣石灰的特点。请选择一句诗具体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15.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课外古诗阅读。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6.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 的特点,从文中的“ ”可以看出来。为了突出这一特点,诗人描写了 , , , ,写出了山村自然和谐优美的景致。
    17.用自己话说说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18.全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读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0.结合古诗,解释下列字词。
    迢迢:
    素:
    盈盈:
    脉脉:
    21.本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 又可称为 节。
    22.诗中描写织女饱受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23.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大量叠词,既能增强节奏,又能使人物形象生动。
    B.诗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眼前所见,又有作者的想象。
    C.诗歌着眼于织女,表现她美丽勤劳又饱含离愁的形象特点。
    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宋代萧统所编的《文选》
    24.诗中说织女“终日”织布,为何却“不成章”?
    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25.将古诗补充完整。
    26.本诗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我们可以从 等处看出来。
    27.诗的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是我们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
    28.你认为哪句诗与“不知秋思落谁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课外古诗欣赏。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①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②,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③影,行乐须及春④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⑤,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⑥邈云汉⑦
    [注释]①相亲:相互亲近的人,指一起喝酒的朋友。②不解饮:不会喝酒。③将:和。④及春:趁着美好春光。⑤同交欢:一起欢乐。⑥相期:相互约定时间。⑦云汉:遥远的天河。
    29.如果要配乐朗读这首诗,你会选择怎样的背景音乐( )
    A.慷慨激昂B.恬静温暖C.孤独寂寞
    30.全诗描写的是 季 的情景。
    31.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B.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32.填空。
    ①“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指的是 。
    ②联系上下文和注释,写一写诗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的意思: 。
    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 的情感。
    33.赏析古诗,完成练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____)乌啼霜满天,(____)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____),夜半钟声到(____)。
    (1)补充括号里的词语是: 、 、 、 。
    (2)诗句让你看到的画面是: 。
    (3)全诗围绕“ ”字,表达出诗人 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D
    【答案】4.D
    5.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
    【答案】6.坚定和顽强;根扎得结实;没有太高要求;极强的生命力。
    7.坚贞不屈;不怕任何打击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不屈服于生存环境的恶劣,立根破岩;不屈服于东西南北风的打击,然挺立。
    【答案】10.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11.朵朵花开淡墨痕;只留清气满乾坤
    12.B
    【答案】13.于谦;吟诵
    14.“烈火焚烧若等闲”说明石灰石要经过大火焚烧才能变成石灰。“若等闲”指出石灰石面临被焚烧的处境都从容不迫的特点。
    15.这位同学对于本诗的主旨和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理解不足。“清白”不仅是指石灰颜色白,更是以此代指诗人清白、高尚的品质和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答案】16.宁静幽美;鸡鸣一两家;雨中的竹林;溪水;村路;板桥
    17.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茧,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无人欣赏。
    18.全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19.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答案】20.形容遥远;白皙;清澈的样子;相视无言的样子
    21.七夕;乞巧
    2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3.D
    24.织女虽“终日”织布,但内心饱受相思之苦,无心织布之事,因此“不成章”。
    【答案】25.中庭地白树栖鸡,今夜月明人尽望,
    26.秋天;杜花;秋思
    27.地白;清冷寂静
    28.B
    【答案】29.C
    30.春;诗人月夜花间独酌
    31.B
    32.诗人自己、月亮和诗人的影子。;清醒时我们一起欢乐,酒醉后便各奔东西;孤独寂寞
    33.【答案】(1)月落;江枫;寒山寺;客船
    (2)秋天的景色
    (3)愁;旅途中孤独忧愁

    相关试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修改病句冲刺特训(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修改病句冲刺特训(试题+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修辞手法冲刺特训卷(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修辞手法冲刺特训卷(试题+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写作题冲刺特训(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升初写作题冲刺特训(试题+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