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含解析) (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含解析) (1)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含解析) (1)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含解析) (1)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真题(含解析) (1),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考查内容,考察记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考查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北京人遗址的相关的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4个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可以直立行走B.10万件石器北京人制作磨制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C.灰烬、烧石和烧骨北京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D.动物化石北京人生活的地区有动物出没2. 下图类型的房屋最有可能居住的是(     A.河姆渡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3. 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是(        A .选举制        B . 禅让制        C .世袭制        D . 投票制 4. 下图反映的政治制度(      A. 是西周时期开创的                 B. 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创的C. 是尧舜禹时期开创的               D. 是汉朝时期开创的5. “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bèi)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材料体现了(    A. 铁农具的制作过程                  B.蔡侯纸的制作过程     C. 甲骨文的制作过程                  D.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6. 《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周平王去世,筹措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求赙(钱财)”,以安葬周平王。这一事件反映了(    A.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B.王室衰微,诸侯崛起C.人口流动,民族交融                 D.诸侯争霸,战乱不断7.下图文物描述了战国时代巴蜀大地上狩猎耕作、宴乐生活及战争场面。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战国(      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及纹饰图 A.尊王攘夷的称霸策略                   B.铁器牛耕的技术进步    C.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D.平民生活的富足安逸8. 1975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大量了木牍(右图)。经研究发现,其中几片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写给长兄衷的家书。在家书里还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 该书信印证了商鞅变法(     A.奖励军功                            B.严明法度C. 鼓励耕织                            D.允许土地买卖9. 下面是一份某学校七年级同学对一处历史上著名的工程进行的研学考查记录,通过这份记录可以断定这处工程是(     一、研学景点:成都宝瓶口二、考查内容:名称的由来和意义三、考察记录:由人工开凿而成,玉垒山被切开的部分被称为离堆,是控制下游灌区进水的咽喉,水流平稳清澈。 A.长城             B.秦始皇陵         C.都江堰          D.郑国渠10. 下列与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的划线部分思想一致的春秋时期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裹万余里。”材料中反映的是秦朝修建的(     A.灵渠          B.驰道          C.长城            D.骊山墓12.在某次战役中,身为次将的项羽杀死了观望拖延的主将,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这次战役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之争         C.涿鹿之战          D.巨鹿之战13.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下面这件文物见证了西汉(     “汉并天下”瓦当
    A.统一全国         B.休养生息         C.文景之治           D.大一统 为了解决下图反映的问题,汉武帝(        实行郡县制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推恩令                          D.北击匈奴15.下图为汉代铜质盐官印,该官职的职能是(     “右主盐官”铜印A. 管理盐务         B.监察百官           C. 负责军权       D.统一度量衡16. 202112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的陵墓——霸(灞)陵,汉文帝生活在(      A.西汉初年          B. 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17.下列最能体现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8.2 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先人”肩负友好和平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这里的“先人”指的是(     A.张骞            B.汉武帝          C.班超            D.汉明帝19.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就是占据中国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班超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西域都护的设立20.“五体投地”、“皆大欢喜”、“大千世界”等成语源自(     A.儒家思想         B.佛教教义           C.道教教义         D.道家思想2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为西南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为吴国海外贸易打下基础              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22.从公元200年到500年,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材料主要强调了(     A.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南向北             B.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南向北C.秦朝末年人口开始向南迁移             D.七国之乱加速了中原人南迁23.《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的辛勤劳动                       B.社会比较安定C.自然条件优越                         D.统治者重视农业24.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石拓片 A.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B.小篆在秦朝的推行  C.王羲之的书法造诣                      D.鲜卑族学习汉文化25. 中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是为了纪念祖冲之(     A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B.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C发明计算工具——算筹                  D. 编写《九章算术》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夏朝至隋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1) 请分别写出上图中的ABC空缺处的政权名称。(6分) (2) 请你在上图中找出结束多个政权并立,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权。(4分) (3) 除此以外你还了解哪些总结历史知识的方法?(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图一北京人遗址的石器         图二新石器时代的铜刀      图三春秋战国的铁农具      材料二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发展的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2分) (3)根据材料三,总结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4)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国家经济发展进言献策。(2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人教版《历史》教材材料二    秦统一六国以后,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                                             ——人教版《历史》教材材料三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三则材料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2分) (2)       根据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分别概括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请你谈一谈如何处理民族关系?(2  29.新奇中学七年级同学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计划举办“璀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展览,请你协助同学们完成本次展览的布置工作。(16分) 一、科技板块                二、文化板块                (1)       请你对科技板块的三幅图片所涉及的领域分别进行补充。(6分) (2)       请你在文化板块中再补充一个新的领域并写出代表作品。参考两个板块的简介,请你为补充的作品写一个简介(8分) 3)通过这次布置展览,你有哪些感悟?(2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ADBCACBCDACACCADB题号2122232425               答案DABDB                二、非选择题。26(12)1A秦朝   B西晋    C南朝  6分)2)秦朝、西晋、隋朝(任意两个即可得4分)(4分)3)数轴法、表格法、年代尺等(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即可给2分)27、(12分)1)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4分)2)休养生息(2分)3)北方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4分)4)为经济发展营造和平的环境;鼓励发明创造等(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即可给2分)28、(10分)1)民族融合(2分)2)战争、设置机构、改革(6分)3)尊重其他民族的信仰;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等(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即可给2分)29、(16分)1)造纸术    农学      医学(6分)2)如:领域-雕塑(2)   选择图片-云冈石窟第20窟的主佛 2分)    介绍:该石窟是统治者为了宣扬佛教在山西大同的山崖上雕刻而成,这尊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精品。(介绍一个要点给2分,最多给4分)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即可给2分) 
     

    相关试卷

    2022年吉林省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吉林省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吉林省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吉林省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