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新沂二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新沂二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二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图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物理规律,有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发声的音叉使脸颊发麻 B.烛焰随音乐摆动
C.发声的音叉弹开小球 D.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
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 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如图为教材中的一幅插图:小姑娘在演唱歌曲《青藏高原》时,为什么唱到“高原”的“高”就唱不上去了呢?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她的声带不振动了
B.她的声带振动幅度不够大
C.她的声带振动频率不够高
D.她的声带振动音色不够好
4.夏天,小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会出现小水珠,使得杯壁变得模糊。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
B.甲杯中水珠是液化现象,乙杯中水珠是汽化现象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5.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南通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
D.考场外工作人员低声细语
6.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完成“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是( )
A.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D.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发声的音叉,小球被不断弹开
7.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8.下列事实中,应用次声波的是( )
A.蝙蝠用来判断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
B.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
C.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
D.预报海啸和台风
9.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10.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示数为38.5℃,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等于乙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C.甲的体温一定高于乙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11.若室内温度为20℃,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2.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④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露珠消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3.城市山林——镇江,随处可闻鸟鸣声。鸟的发声器官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对于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来说,鸟鸣声是 (选填“噪声”或“乐音”)。
14.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广大师生“停课不停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居家利用电脑在网上学习。电脑的音箱是通过锥形纸盆的 发出声音的;同学只听到声音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位老师,这是利用声音 的不同;为了避免干扰,同学将门窗关上,这是在 减弱噪声。
15.2021年9月18日在“9•18”纪念日举行防空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如图所示的是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读作35 (填单位)。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某款声波牙刷说明书上写着“每分钟振动42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这种声音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超声波,依靠声波能够清洁牙齿,这说明声音具有 。
17.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一般来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保持在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选填“水”或“冰”)的冷却效果较好。这是因为 。
18.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且油在上面醋在下面,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只有当油下面的醋全部 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19.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真空中的声速为 。
20.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时的情景,大量“白气”的形成是一种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发生这种现象的过程中要 (填写“吸热”或“放热”).细心的小张发现离壶嘴较远处“白气”较浓,而靠近壶嘴处却几乎看不到“白气”,其原因是 。
21.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
2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 ,使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显著:
(1)可以在金属盘内放入 ;
(2)也可以将金属盘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烧瓶口。
三、实验题(每题11分,共44分)
23.(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伟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24.学习物理要学会从书籍中获取新的信息,并进行反思:
(1)如图所示的示波器上给出了相同时间内四个发声体A、B和C、D振动所显示的波形。其中 的音调高(选填“A”或“B”), 是噪声(选填“C”或“D”)。
(2)处于深海中的“奋斗号”潜水器可利用先进的水声通讯系统与母船通信,“奋斗号”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之间 (选填“能”或“不能”)只利用该通讯系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3)在一个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则看到小球弹起变高,实验表明: 。通过观察小球得到结论的这种方法叫
做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5.小红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石蜡、冰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如图甲所示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选填“A”或“B”)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受热 。
(2)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
(3)该实验应选用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图 (选填“A”或“B”)是石蜡的图象,图丙A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状态
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6.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的特点是 。
(4)本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二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图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物理规律,有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发声的音叉使脸颊发麻 B.烛焰随音乐摆动
C.发声的音叉弹开小球 D.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解:A、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面颊,感到发麻,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在扬声器旁放一点燃的蜡烛,发现烛焰随音乐摆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CD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而B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选项的规律与其它三个不同。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特征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 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每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解答】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声体的振幅不一样,响度不同,故C错误;
D.编钟的结构和材料与其它乐器不同,所以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编钟”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区别,注重对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
3.如图为教材中的一幅插图:小姑娘在演唱歌曲《青藏高原》时,为什么唱到“高原”的“高”就唱不上去了呢?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她的声带不振动了
B.她的声带振动幅度不够大
C.她的声带振动频率不够高
D.她的声带振动音色不够好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姑娘在发出声音,说明声带在振动,故A错误;
BCD.小姑娘在演唱歌曲《青藏高原》时,唱到“高原”的“高”就唱不上去,说明是音调不够高。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所以是她的振动频率不够快。而声带振动幅度大小影响的是响度。故C正确,B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音调的定义,及影响声音的音调因素问题,要结合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4.夏天,小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会出现小水珠,使得杯壁变得模糊。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
B.甲杯中水珠是液化现象,乙杯中水珠是汽化现象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汽化吸热。
【解答】解: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液化,分析时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气液化。
5.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南通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
D.考场外工作人员低声细语
【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考场外工作人员低声细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6.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完成“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是( )
A.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D.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发声的音叉,小球被不断弹开
【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解答】解:A、用力吹一根吸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的长度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声音变高,所以研究的是声音高低的因素,故A符合题意;
B、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说明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所以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发声的音叉,小球被不断弹开,说明发声时物体振动,是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7.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分析】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50000Hz。
【解答】解: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Hz~50000Hz,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驱狗器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而在狗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的听觉范围,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
8.下列事实中,应用次声波的是( )
A.蝙蝠用来判断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
B.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
C.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
D.预报海啸和台风
【分析】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
超声的特点包括定向性强、穿透能力强等,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方便生活;
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
【解答】解:
A、蝙蝠发出超声来定位,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所以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所以B不符合题意;
C、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利用超声穿透能力强的特点,所以C不符合题意;
D、海啸和台风可以发出次声,用仪器监测次声,可以预防海啸带来的灾害,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同时需要了解两种声音的不同特点及其具体应用。属于识记性题目。
9.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分析】根据我们对于凝固和熔化的理解来作答。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解答】解:新鲜的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水分会凝固成很多小冰晶;第二天取出在常温下,小冰晶又会熔化为水。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10.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示数为38.5℃,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体温一定等于乙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C.甲的体温一定高于乙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分析】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在测体温时,液泡内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水银可由缩口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在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
【解答】解:甲的体温是38.5℃,用完后没有甩,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乙的体温等于或低于38.5℃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是38.5℃;如果乙的体温高于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8.5℃,即乙的实际体温。显然,四个选项中只有B判断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使得水银柱只能往上升,不能自己往下降。二是要学会正确使用体温计﹣﹣在进行测体温前,一定要把水银温度计甩上几下,再去使用。
11.若室内温度为20℃,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B图象与事实相符合。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从而选错答案,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
12.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④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露珠消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要放热。
【解答】解:①春天,冰雪融化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故①正确;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②错误;
③雾是水蒸气的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③错误;
④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露珠消失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汽化吸热,故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物态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即可正确解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3.城市山林——镇江,随处可闻鸟鸣声。鸟的发声器官由于 振动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对于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来说,鸟鸣声是 噪声 (选填“噪声”或“乐音”)。
【分析】(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可以传声。
(3)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解答】解:(1)鸟鸣声是由于鸟的发声器官振动而产生的。
(2)鸟鸣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3)鸟鸣声影响了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故对同学来说是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或气体或介质);噪声。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有关知识,比较简单。
14.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广大师生“停课不停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居家利用电脑在网上学习。电脑的音箱是通过锥形纸盆的 振动 发出声音的;同学只听到声音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位老师,这是利用声音 音色 的不同;为了避免干扰,同学将门窗关上,这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电脑的音箱是通过锥形纸盆振动发声的,我们能分辨哪位老师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为了避免干扰,同学将门窗关上,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传播过程中。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特征的辨别,以及噪声的防治,难度不大。
15.2021年9月18日在“9•18”纪念日举行防空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信息 (选填“信息”或“能量”);如图所示的是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读作35 分贝 (填单位)。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2)噪声监测装置可以监测噪声的响度等级,但不能减弱噪声;
(3)人们用分贝来表示声音的强弱,90分贝以上的声音对人耳有损伤。
【解答】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2)城区步行街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等级;
(3)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其符号是dB,即该装置显示35,读作35分贝(dB),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变大。
故答案为:信息;响度;分贝;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噪声监测装置的认识以及声音的利用等,属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
16.某款声波牙刷说明书上写着“每分钟振动42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700 Hz,这种声音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超声波,依靠声波能够清洁牙齿,这说明声音具有 能量 。
【分析】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为超声波;
每分钟振动42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f==700Hz,7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不属于超声波;
依靠声波能够清洁牙齿,属于声音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700;不属于;能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
17.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一般来说,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保持在 0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冰 (选填“水”或“冰”)的冷却效果较好。这是因为 冰熔化时吸热 。
【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3)相同情况下,0℃冰熔化成0℃水还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1)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才熔化完,说明固体物质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点,此物质是非晶体。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3)相同情况下,0℃冰变成0℃水还要吸收热量,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冰的冷却效果较好。
故答案为:非晶体;0;冰;冰熔化时吸热。
【点评】(1)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
(2)冰是晶体,冰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所以相同情况下用冰冷却效果好。
18.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且油在上面醋在下面,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60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60 ℃,只有当油下面的醋全部 汽化 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分析】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再继续加热,油温度才会升高。
故答案为:60;不会;60;汽化。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沸腾及沸腾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液体沸腾的特点。
19.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4500 m,真空中的声速为 0m/s 。
【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
(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所用的时间:
t=t总=×6s=3s,
由v=得,此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3s=4500m;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故答案为:4500;0m/s。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20.如图是用水壶烧开水时的情景,大量“白气”的形成是一种 液化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发生这种现象的过程中要 放热 (填写“吸热”或“放热”).细心的小张发现离壶嘴较远处“白气”较浓,而靠近壶嘴处却几乎看不到“白气”,其原因是 壶嘴处温度较高 。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1)烧水时,从壶嘴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液化是个放热的过程;
(2)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壶嘴处温度较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掌握物态变化的本质以及液化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1.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低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蒸发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大 。
【分析】知道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解答】解: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湿度越大。
故答案为:低;蒸发;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 低 ,使水蒸气发生 液化 而形成的。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显著:
(1)可以在金属盘内放入 冰块 ;
(2)也可以将金属盘适当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烧瓶口。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解答】解:当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时,瓶中的水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瓶内的水减少;
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
这里使水蒸气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为了使金属盘底部更容易出现水滴,可以使金属盘底保持低温,则可在金属盘中放入冰块,也可将金属盘适当远离烧瓶口。
故答案为:汽化;低;液化;冰块;远离。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化、汽化的概念,以及液化的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三、实验题(每题11分,共44分)
23.(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伟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D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决定的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一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高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振动的频率 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
【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解答】解:
(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A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笔帽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不能完成探究目的;
故选:D;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第一次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高;第二次钢尺伸出桌面长,振动慢,音调低;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故答案为:(1)D;频率;(2)一;高;振动的频率;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点评】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要素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4.学习物理要学会从书籍中获取新的信息,并进行反思:
(1)如图所示的示波器上给出了相同时间内四个发声体A、B和C、D振动所显示的波形。其中 A 的音调高(选填“A”或“B”), D 是噪声(选填“C”或“D”)。
(2)处于深海中的“奋斗号”潜水器可利用先进的水声通讯系统与母船通信,“奋斗号”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之间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只利用该通讯系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3)在一个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则看到小球弹起变高,实验表明: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通过观察小球得到结论的这种方法叫做 转换法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分析】(1)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噪声的振动无规律;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生活中说的音量就是指物理学中的响度;发声喇叭的振幅是通过泡沫小球跳起的高度来体现的。
【解答】解:(1)由图知,发声体A的波形图比B的密集,说明发声体A的频率高,音调高;由图知,发声体C的波形是有规律的,是乐音;发声体D的波形是无规律的,是噪声;
(2)深海中的“奋斗号”潜水器可利用先进的水声通讯系统与母船通信,但“奋斗号”与太空中的“天宫二号”之间不能只利用该通讯系统直接对话,其原因是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3)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响度变大,则看到小球弹起变高,实验表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通过观察小球得到结论的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故答案为:(1)A;D;(2)不能;真空不能传声;(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转换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根据波形图判断音调高低、区分噪声和乐音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强。
25.小红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石蜡、冰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如图甲所示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B (选填“A”或“B”)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受热 均匀 。
(2)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4 ℃。
(3)该实验应选用 碎冰块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图 B (选填“A”或“B”)是石蜡的图象,图丙A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分析】(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10℃~0℃之间,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数值可得温度值;
(3)使用碎冰块可以使冰块受热更加均匀;
(4)石蜡属于非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图丙A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
【解答】解:(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所以应该先固定B部件。“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减缓升温速度,便于记录实验数据;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10℃~0℃之间,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数值可知温度值为﹣4℃;
(3)使用碎冰块可以使冰块受热更加均匀;
(4)石蜡属于非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由图可知,图B是石蜡的图像。图丙A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1)B;均匀;(2)﹣4;(3)碎冰块;(4)B;固液共存态。
【点评】此题考查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受热均匀的措施、温度计的读数、物质的状态等知识,属于综合题目。
26.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B ;图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左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99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的特点是 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
(4)本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方法是 减少水的质量 (写出一种即可)。
【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俯视会使结果偏大、仰视会使结果偏小。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降低,气泡里面的水蒸气液化进入水中,使气泡逐渐变小。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2)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丙可知水的温度到达99℃后不再变化。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且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实验中的沸点低于100℃,据此分析;
(3)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4)减少水的质量,加热到沸腾所需要的热量减少,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缩短。
【解答】解:(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俯视会使结果偏大、仰视会使结果偏小。所以正确的读数方式是B。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降低,气泡里面的水蒸气液化进入水中,使气泡逐渐变小。水沸腾时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所以左图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
(2)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丙可知水的温度到达99℃后不再变化,故水的沸点为99℃。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且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实验中的沸点低于100℃,所以气压小于一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
(4)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加热到沸腾所需要的热量减少,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缩短。
故答案为:(1)B;左;(2)99;小于;(3)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4)减少水的质量。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水沸腾时气泡的特点、沸点、气压与沸点的关系、缩短加热时间的措施等知识,属于综合题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四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作图题,实验题,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钟吾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奇偶性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奇偶性》教案docx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7奇偶性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十中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