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1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1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1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1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1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习题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共6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件合集共7套
第1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
2
3
4
5
见习题
见习题
D
A
见习题
6
7
A
见习题
8
9
10
见习题
见习题
A
答案显示
11
12
见习题
见习题
13
B
1. 氯化钠(NaCl)是日常生活中________的主要成分,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工业原料、消除积雪等。常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的方法得到粗盐。
食盐
作调味品
腌渍食品
配制生理盐水
2. (1)碳酸钠(Na2CO3)______溶于水,水溶液显______性,俗称________、________,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洗涤剂的生产。(2)碳酸氢钠(NaHCO3)________溶于水,其水溶液呈________性,俗称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原料,是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药剂。
易
碱
纯碱
苏打
玻璃
造纸
纺织
能
弱碱
小苏打
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
胃酸过多症
(3)碳酸钙(CaCO3)________溶于水,是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____________,可以作____________。
难
大理石
石灰石
建筑材料
补钙剂
3. 【2022·郴州】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烧碱——NaOH B. 纯碱——Na2CO3C. 小苏打——NaHCO3 D. 熟石灰——CaO
D
4. 【2021·大连】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氯化钠制生理盐水B. 用碳酸氢钠作食品干燥剂C. 用亚硝酸钠烹饪食物D.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A
5.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3)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HCO3+HCl===NaCl+H2O+CO2↑
6. 【2021·新疆】梳理和归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关于NaHCO3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俗称:苏打B. 用途:可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C.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D. 化学性质:可与稀HCl、稀H2SO4反应
【答案】A
【点拨】NaHCO3俗称小苏打,A错误;NaHCO3可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B正确;NaHCO3是白色固体,C正确;NaHCO3可与稀HCl、稀H2SO4反应,D正确。
7. 【中考·济宁】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信息并回答:(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NaHCO3
(2)碳酸氢钠是一种________(填“可溶”或“不溶”)性的化合物。(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可溶
8. 【原创题】工业上常以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烧碱,请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熟石灰 ②小苏打 ③碳酸钠 ④浓硫酸 ⑤碳酸钙 ⑥氢氧化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
①
⑤
(3)可用作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___。(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5)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是________。
⑥
②
③
10. 现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①稀盐酸 ②食盐水 ③氢氧化钙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为了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应选用的试剂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点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将该物质少许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故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应选用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11.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E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H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一种碱,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A中含有三种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若A中含有四种元素,则A的俗称为____________。(2)F为一种酸,F的化学式为________。(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4)反应④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小苏打
H2CO3
化合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Ca(OH)2===CaCO3↓+2NaOH
12. 【2022·荆州】“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泡腾片中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化学小组对它们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实验一: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实验探究1】用pH试纸测得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9,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
【实验结论1】两者均显碱性,且溶液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实验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②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碳酸钠溶液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入试管中加热,如图所示。【交流反思】试管A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B中出现_________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结论2】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
防止生成的水冷凝倒流炸裂试管
浑浊
【拓展应用】溶洞内钟乳石的形成原理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相似。溶有碳酸氢钙[Ca(HCO3)2]的地下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碳酸氢钙会分解成碳酸钙沉积下来,日久天长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请写出碳酸氢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13. 下列有关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食盐不是盐B. 纯碱不是碱C. 某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CO32-D. 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第1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
2
3
4
5
见习题
见习题
A
A
见习题
6
7
见习题
B
8
9
10
见习题
A
B
答案显示
11
12
见习题
见习题
13
C
1. 两种________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________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一般形式为AB+CD―→AD+CB。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中和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化合物
化合物
属于
不一定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___或者________或者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沉淀
气体
水
A
4. 【2021·株洲】下列选项中各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aCl、BaCl2、KNO3 B. CuSO4、NaOH、KClC. BaCl2、Na2SO4、HCl D. CaCl2、Na2CO3、KNO3
A
5. 现有铁、氧化铁、氯化钠溶液、稀盐酸、硫酸锌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反应,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HCl===FeCl2+H2↑
(2)复分解反应①有气体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反应后溶液变成黄色,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有难溶的碱生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2HCl===2NaCl+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ZnSO4+2KOH===Zn(OH)2↓+K2SO4
④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盐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OH+HCl===KCl+H2O
ZnSO4+Na2CO3===ZnCO3↓+Na2SO4
6. 根据教材第114页附录Ⅰ,填写下列空白:(1)酸的溶解性情况是________;碱中只溶铵、K、Na、Ba、Ca的碱。
全部溶
(2)盐的溶解性:①________盐、________盐、________盐、________盐均可溶;②盐酸盐除了________不溶外,其余都可溶;③硫酸盐除了________和硫酸铅不溶,________微溶,其余都可溶;④碳酸盐除了_______________可溶,________微溶,其余都不溶。
钾
钠
铵
硝酸
AgCl
BaSO4
CaSO4
钾、钠、铵盐
碳酸镁
7. 下列每组中的盐均不易溶于水的是( )A. Na2CO3、KCl、AgNO3B. CaCO3、AgCl、BaSO4C. NH4NO3、BaCl2、K2CO3D. FeCl3、CaCl2、MgSO4
B
8. 【教材P75实验11-3拓展】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20 ℃的溶解性,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查CaCO3的溶解性为________。(2)①写出一个有难溶性盐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一个有难溶性碱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溶
Na2CO3+CaCl2===2NaCl+Ca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NaOH+CuSO4===Na2SO4+Cu(OH)2↓(合理即可)
(3)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9. 有关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均为化合物B. 伴随沉淀的产生C.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 又称为中和反应
【答案】A
【点拨】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物均为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有沉淀生成,也可能有水或气体生成,故B说法错误;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C说法错误;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D说法错误。
10. 【2022·宜昌模拟】下列组内物质在溶液中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氯化钙 碳酸钠 氢氧化钾B. 硫酸 碳酸钾 氢氧化钡C. 硫酸铜 氯化钙 硝酸钠D. 盐酸 硝酸钾 氢氧化钙
B
11. 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写“不能反应”。(1)氧化镁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硝酸锌溶液与氯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3)碳酸氢钙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O+H2SO4===MgSO4+H2O
不能反应
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H2SO4+Ba(NO3)2=== BaSO4↓+2HNO3
1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展开了探究性学习。(1)【提出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
(2)【活动探究】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四组实验,发现均能反应,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 ②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③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④硝酸钡溶液与碳酸钾
Ba(NO3)2+K2CO3===BaCO3↓+2KNO3
(3)【理论分析】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的溶液中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两两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如:①中有Ba2++SO42-===BaSO4↓;②中有2H++CO32-===H2O+CO2↑;③中有H++OH-===H2O;④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离子,所以才发生化学反应。
Ba2+、CO32-
(4)【得出结论】经过分析,该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生成物中是否有______、______或______生成,是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主要条件。
气体
沉淀
水
HCO3-
Ca2+
13. 有Ba(OH)2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四种物质,两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C
【点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有:Ba(OH)2和Na2CO3、Ba(OH)2和H2SO4、BaCl2和Na2CO3、BaCl2和H2SO4、Na2CO3和H2SO4。
第3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
2
3
4
5
见习题
B
见习题
A
见习题
6
7
见习题
B
8
9
10
C
见习题
B
答案显示
11
12
见习题
B
1. 【教材P78T2改编】根据如图所示纯净物的分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空白方框内应填________。(2)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氢氧化钙、金刚石、汞、硝酸、三氧化硫、碳酸钾。①属于酸的是________;②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③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 ;④属于盐的是________。
化合物
HNO3
SO3
Hg
K2CO3
2. 【2022·天门】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 生石灰 B. 高锰酸钾C. 干冰 D. 烧碱
B
3. 归纳盐的化学性质,并完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前金属+后溶盐→________+__________。如:湿法炼铜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盐+酸→________+________。如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金属
前溶盐
Fe+CuSO4===FeSO4+Cu
新酸
新盐
HCl+AgNO3===AgCl↓+HNO3
(3)溶碱+溶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工业用纯碱制烧碱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溶盐1+溶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盐与酸、碱、盐的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新碱
新盐
Na2CO3+Ca(OH)2===CaCO3↓+2NaOH
新盐1
新盐2
Na2SO4+BaCl2===BaSO4↓+2NaCl
4. 下列试剂分别滴入Ba(OH)2溶液、盐酸、Na2SO4溶液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 Na2CO3溶液 B. CuCl2溶液C. Ca(OH)2溶液 D. 酚酞溶液
A
5. 【2021•宁夏】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性质③中,X代表________类物质。
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酸
(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写一个)。
NaCl(合理即可)
6. 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不正确的说明理由:(1)Fe+3AgNO3===Fe(NO3)3+3A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Zn+MgSO4===ZnSO4+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正确,铁与盐反应生成亚铁盐
不正确,Zn的活动性比Mg弱
(3)CaCl2+2AgNO3===2AgCl↓+Ca(NO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Mg(OH)2+CuCl2===Cu(OH)2↓+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
不正确,Mg(OH)2难溶于水,反应不能发生
7. 【2022·河池】下列溶液混合后,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A. HCl KOH Na2CO3 CaCl2B. AgNO3 HCl HNO3 NaClC. CuSO4 HNO3 NaOH KClD. FeCl3 NaOH NH4Cl HCl
【答案】B
【点拨】A中若盐酸过量,则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A选项错误;硝酸银与HCl、NaCl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最终一定有沉淀生成,故B选项正确;CuSO4、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但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能溶于硝酸,若硝酸过量,则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C选项错误;FeCl3、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但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能溶于盐酸,若盐酸过量,则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D选项错误。
8. 【中考·湘西】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 铜丝 B. 硝酸钠溶液C. 稀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C
9. 【中考·临沂】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含有相同的铜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
CuSO4+2NaOH===Cu(OH)2↓+Na2SO4[或Cu(NO3)2+2NaOH===Cu(OH)2↓+2NaNO3]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物质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CuSO4
Ba(OH)2
10. 小华在学习了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后,发现很多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能生成盐,于是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 ①——Zn(OH)2B. ②——ZnCl2C. ③——H2SO4D. ④——Zn
【答案】B
【点拨】氢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氯化锌和碱反应不能制取ZnSO4,故B选项符合题意;硫酸和氧化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锌和硫酸铜可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ZnSO4,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11. 【2021·营口】如图为初中化学中关于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框架图,X、Y是除酸、碱、盐之外的不同类别的物质,据图回答问题:
(1)X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2)若“盐1”为AgNO3,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3)若反应④能发生,则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物
Fe+2AgNO3===Fe(NO3)2+2Ag(合理即可)
盐1和盐2都能溶于水,且盐1和盐2相互交换成分后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4)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
①
12. 【2021·聊城】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
B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1
2
3
4
5
见习题
A
A
C
见习题
6
7
D
见习题
8
9
10
C
C
B
答案显示
11
12
见习题
B
13
14
见习题
B
1.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很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同时含有____________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做复合肥。
氮
磷
钾
氮肥
磷肥
钾肥
两种或三种
(2)________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________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__________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氮肥
磷肥
钾肥
2. 【2022·昆明】下列不属于氮肥的是( )A. K2SO4 B. (NH4)2SO4C. NH4HCO3 D. CO(NH2)2
A
3. 【2022·云南】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NO3 B. K2SO4C. CO(NH2)2 D. Ca(H2PO4)2
A
4. 【2021·贵港】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需施加的化肥是( )A. KCl B. CO(NH2)2C. KNO3 D. NH4H2PO4
C
5. (1)NH4Cl、NH4NO3等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固体研磨)。①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硫酸铵与氢氧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NO3+NaOH===NaNO3+NH3↑+H2O
(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③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铵盐的检验:取样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则含有NH4+。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熟石灰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
6. 【2022·苏州】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A. Cl- B. CO32- C. Ca2+ D. NH4+
D
7. 【原创题】鉴别化肥的常见方法有:(1)物理方法。如氮肥多为______色______体,______溶于水;磷肥多为______色________状固体,大多______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钾肥为______色______体,________溶于水。因此可以根据化肥的颜色或在水中的溶解性把______肥区分出来。
白
晶
易
灰白
粉末
不
白
晶
易
磷
(2)化学方法。加入合适的试剂,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如向(NH4)2SO4、NH4Cl、K2SO4、KCl四种化肥中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能嗅到有刺激性氨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气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通过加熟石灰研磨,根据__________,可以区分铵态氮肥和钾肥。
(NH4)2SO4、NH4Cl
K2SO4、KCl
是否有氨味
8. 【2022·邵阳】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 氯化铵 B. 硫酸钾 C. 磷矿粉 D. 硝酸钾
C
9. 【教材P85T2(2)改编】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A.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B. 加入稀盐酸中C. 加入BaCl2溶液中D. 加入Ba(OH)2溶液中
【答案】C
【点拨】C中碳酸铵和硫酸钾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符合题意。
10. 【2021·十堰】下列关于化肥与农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铵可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提高肥效B. 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和尿素分别属于复合肥料、钾肥、氮肥C. 农药本身有毒性,应该禁止使用D. 硝酸铵受潮结块后,要用锤子砸碎后使用
【答案】B
【点拨】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否则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A错;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和尿素分别属于复合肥料、钾肥、氮肥,故B正确;要合理使用农药,目前不能禁止使用,故C错;硝酸铵受潮结块后,不能用锤子砸碎,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故D错。
11. 【2021·济宁】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面是农业生产中广泛施用的几种化学肥料。请回答:①NH4NO3 ②KNO3 ③NH4Cl ④(NH4)2HPO4。(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④
(2)属于铵态氮肥的是________,它们成分中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符号)。(3)过度施用化肥造成的后果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水体富营养化。
①③④
NH4+
土壤污染
12. 【2022·毕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碳酸铵、氯化铵、硫酸钾和磷矿粉鉴别的方案及结论,错误的是( )A. 通过观察固体颜色就能鉴别出磷矿粉B. 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能鉴别出硫酸钾C.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两种化肥能闻到氨味D. 只用氢氧化钡溶液可将前三种化肥鉴别出来
【答案】B
【点拨】取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溶液不能鉴别出硫酸钾,因碳酸铵也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B选项错误。
13. 【2021·株洲】尿素[CO(NH2)2]、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都是常见的氮肥。各种氮肥的简易鉴别方法如图所示:
(1)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判断,上述四种氮肥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2)已知铵盐易与碱反应放出氨气(NH3),上述四种氮肥中不属于铵盐的是________。(3)第③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
尿素
NH4Cl+AgNO3===AgCl↓+NH4NO3
(4)碳酸氢铵(NH4HCO3)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安全的氮肥,但易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和一种液体,有较浓的氨味,试写出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中考·潍坊】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B.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C.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D. 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会酸化
B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1
2
3
4
5
B
C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6
7
A
见习题
8
9
10
见习题
C
见习题
答案显示
1. 【2022·苏州】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B
2. 【2022·怀化】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B. 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 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D. 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
3. 【2022·岳阳】小文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并计算精盐产率,如图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操作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①②③
(4)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偏低
4. 【2022·重庆】某小组用只含难溶性杂质的粗盐配制NaCl溶液,设计了两步实验。第一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得到NaCl固体。第二步:利用该固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2)两步实验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填序号)。(3)第一步实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酒精灯
D
引流
(4)第二步实验量取水时应选择______(填“10”“50”或“100”)mL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0
偏大
5. 【2022·黑龙江】粗盐提纯和溶液配制都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
(1)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合理即可)
较多固体
(2)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g;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若向烧杯中倒水时部分水洒出,最终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6%。
94
A、E、B
>
6. 【中考·宁夏】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B. 玻璃棒用了 4 次,但作用各不相同C. 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D.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答案】A
【点拨】溶解粗盐,应加适量的水,加太多的水,会导致蒸发时间较长,A不正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共用了4次。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转移时,转移固体,B正确;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可得到初步提纯,C正确;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D正确。
7. 【中考·广东】实验室对含有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称量5. 0 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
托盘天平
【点拨】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固体药品,步骤①中,称量5. 0 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托盘天平。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点拨】步骤②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MgCl2===Mg(OH)2↓+2NaCl
【点拨】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aOH,应滴加的“试剂a”是________(填字母)。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稀硝酸
A
【点拨】步骤⑤中,中和过量的NaOH,不能生成新的杂质,故应滴加的“试剂a”是稀盐酸。
(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蒸发
【点拨】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蒸发,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8. 【2021·凉山】通过海水晒盐可得到粗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
(1)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2)下列情况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溶解时加入的水过少,导致粗盐未完全溶解B. 过滤时漏斗内液面超过滤纸边缘C. 蒸发时有液体飞溅D. 所得精盐中含有少量水分
②⑤①④③
A、C
9. 【2022·绥化】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多种可溶性杂质。要提纯粗盐得到精盐,提纯的过程需要以下操作步骤: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②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③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④加入过量稀盐酸;⑤过滤;⑥蒸发结晶。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①②④⑥⑤ B. ②①③⑤④⑥C. ①③②⑤④⑥ D. ①②④③⑥⑤
【答案】C
【点拨】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但加入碳酸钠溶液要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进行蒸发结晶,所以正确的顺序可以为①③②⑤④⑥或③②①⑤④⑥或③①②⑤④⑥。
10. 【2021·衡阳】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工业上常利用海水提取粗盐(含CaCl2、MgCl2等杂质)。然后进一步得到精制食盐,并广泛用于氯碱工业和侯氏制碱工业等。过程如图所示:
(1)母液为NaCl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试剂X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A. NaOH B. KOH C. NaNO3(3)操作Y为________。(4)加适量盐酸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
A
过滤
碳酸钠、氢氧化钠(或Na2CO3、NaOH)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热门考点整合专训
1
2
3
4
5
C
A
见习题
见习题
C
6
7
见习题
B
8
9
10
B
D
D
答案显示
11
12
见习题
D
13
见习题
1. 【2022·扬州】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CO3属于碳酸盐B. 贝壳和珍珠中含有CaCO3C. CaCO3易溶于水D. CaCO3可用作补钙剂
C
2.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亚硝酸钠可用于烹饪食物B. 氯化钠可用于腌制蔬菜、鱼等C. 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D. 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A
3. 【2021·临沂】如图是“盐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反应①中金属为铝,则选用的盐是________(填化学式)。(2)若反应②、③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Cl2
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产生
(3)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CO2↑+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4. 【2022·西安模拟】为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设计了A、B、C、D四个实验,实验后将废液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中(不含试管中的沉淀),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无色。
(1)通过A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试管中滴入的盐酸是否完全反应?________(填“是”或“否”)。(4)烧杯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aCl2+Na2CO3===BaCO3↓+2NaCl
否
NaCl(或氯化钠)
5. 【2021·龙东】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 )A. NH4NO3 B. Ca(H2PO4)2C. KNO3 D. CO(NH2)2
C
【点拨】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说明土壤缺乏氮、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和钾元素的化肥,C正确。
6. 【2022·赤峰】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脱落的化肥,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来确定它的成分。【提出猜想】猜想一:该化肥是NH4Cl猜想二:该化肥是________猜想三: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四:该化肥是尿素
(NH4)2SO4
【查阅资料】BaCl2溶液与碳酸氢铵不发生反应。【进行实验】
四
二
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猜想一正确,写出第一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反思交流】问题1:如图是某市售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标签。依据标签上的信息,推测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碳酸氢铵化学式 NH4HCO3净重 50 kg含氮量 ≥16%注意事项 低温、密封、防潮、防晒
热稳定性差(或易溶于水)
问题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作用重大,效果明显。下列有关化肥及其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硝酸钾是一种复合肥料B. 为提高作物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C. 为增强肥效,将铵态氮肥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D. 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空气和水源等环境污染
A、D
7. 【2022·仙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3的溶液中:NH4+、Mg2+、SO42-、CO32-B. pH=11的溶液中:Na+、K+、Cl-、CO32-C. 无色溶液中:Cu2+、Al3+、Cl-、NO3-D. 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中:Ba2+、H+、Cl-、HCO3-
【答案】B
【点拨】pH=3的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B项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正确;含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C错误;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氢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8. 下列有关物质除杂、检验、鉴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检验某固体是否含CO32-:可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可用酚酞溶液并进行相互反应
C. 除去粗盐中的所有杂质,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D. 除去硫酸钠中的碳酸钠,可滴加适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答案】B
【点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除了碳酸盐还有活泼金属,故A错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可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但还存在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故C错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钠,故D错误。
9.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 NaCl、H2SO4、CuSO4、MgCl2B. CaCl2、AgNO3、MgCl2、CuCl2C. Na2SO4、Na2CO3、NaCl、稀HClD. Na2CO3、BaCl2、Na2SO4、稀HCl
D
10. 【2022·孝感】向盛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其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钠B. b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7C. 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5. 4 gD.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 ===CuSO4+2H2O
【点拨】由图像可知,加入硫酸后刚开始沉淀质量增加,说明加硫酸之前溶液中氢氧化钡有剩余,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故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没有硫酸钠,故A错误;由图像bc段沉淀质量不变,说明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点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故B错误;cd段沉淀溶解,最终沉淀质量为23. 3 g,硫酸钡不溶于稀硫酸,该沉淀为硫酸
【答案】D
1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图1是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某化学小组对这部分内容归纳总结的关系图。
(1)图1中①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沉淀,若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为CuSO4,则另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2)图1中④发生反应,利用此原理可以用来除铁锈,若选用的酸是稀硫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
Ba(OH)2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复分解
(3)图1中⑤发生反应,若选择的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图2是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12. 【2022·连云港】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B. 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C. 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D. 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点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的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A选项不正确;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选项不正确;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C选项不正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向滤
【答案】D
【点拨】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D选项正确。
13. 【2022·泰安】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图所示:
(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A. Na2CO3、NaOH、BaCl2B. BaCl2、Na2CO3、NaOHC. NaOH、BaCl2、Na2CO3
B、C
(2)按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流程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Na2CO3、NaCl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吸收
(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B(含有NH4Cl)中加入过量Ca(OH)2,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NH3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的易错易混点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素养集训
1
2
3
4
5
B
C
见习题
C
B
6
7
A
B
8
9
10
B
见习题
C
答案显示
11
12
C
D
13
14
15
D
D
见习题
16
见习题
1. 【中考·贵港】如图是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O3-和Na+C. 该反应的实质是Ag+和Cl-结合生成AgClD.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与该反应相同
B
2. 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
A. MCl2+NaOH B. MSO4+Ba(NO3)2C. M(NO3)2+NaCl D. MO+H2SO4
【答案】C
【点拨】MCl2与Na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M(OH)2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MSO4与Ba(NO3)2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M(NO3)2,能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M(NO3)2与NaCl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MO与H2SO4相互交换成分生成MSO4和水,能发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3. 【原创题】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简要说明理由。(1)Cu(OH)2与H2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与Cu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OH)2+H2SO4===CuSO4+2H2O
不能反应,Fe(OH)3难溶于水
(3)AgNO3溶液与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aOH溶液与Fe2(SO4)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H2SO4溶液与KCl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gNO3+BaCl2===2AgCl↓+Ba(NO3)2
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
不能反应,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4. 如图是①、②、③、④、⑤五种类别的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⑤为无色酚酞溶液,则遇③、④溶液一定均不变色B. ①与④能反应,但一定观察不到明显现象C. 若①与③能反应,则①、③必须均可溶于水D. 若②为CO,则可以与①发生反应
【点拨】若⑤为无色酚酞溶液,则遇④溶液不变色,但遇到③溶液可能会变色,如遇到碳酸钠溶液变红色,故A选项说法错误;①与④能反应,但不一定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如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故B选项说法错误;若①与③能反应,反应物是碱和盐,由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①、③必须均可溶于水,故C选项说法正确;若②为CO,
【答案】C
【点拨】,一氧化碳不能与碱反应,不能与①发生反应,故D选项说法错误。
5. 【中考·海南】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答案】B
【点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A正确;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没有气泡产生,B错误;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有白色沉淀生成,C正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D正确。
6. 【2022·怀化】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l-、H+ B. Ca2+、Cl-、CO32-C. Ba2+、H+、SO42- D. NH4+、Cu2+、OH-
【答案】A
【点拨】A中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A选项符合题意;B中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中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7. 【2022·牡丹江】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K+、MnO4-、Na+、H+B. CO32-、K+、Cl-、NO3-C. Na+、Ca2+、Fe3+、NO3-D. Na+、Mg2+、Al3+、Cl-
【点拨】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中H+、OH-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含MnO4-的溶液为紫红色,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中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B选项符合题意;C中Fe3+和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答案】B
【点拨】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Mg2+、Al3+和溶液中的OH-不能大量共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8. 【中考·泰安】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H+、Na+、Ba2+、Cl-、SO42-、CO32-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A. H+、Na+、Ba2+ B. H+、Ba2+、Cl-C. Na+、SO42-、CO32- D. H+、SO42-、CO32-
【答案】B
【点拨】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的废水中含有H+,H+能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则乙厂废水中含有CO32-,CO32-能与Ba2+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Ba2+在甲厂废水中,Ba2+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则乙厂废水中含有SO42-,则甲厂废水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故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H+、Ba2+、Cl-。故选B。
9. 【2021·绥化】某溶液可能含有K+、Na+、Fe3+、OH-、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经测定该溶液的pH=11。(1)该溶液显________性。(2)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均填离子符号)
碱
OH-
Fe3+
10. 【2022·赤峰】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A. CaO(CaCO3)——高温煅烧B. H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C. 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D. NaCl(泥沙)——溶解于水,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C
【点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碳酸钠的同时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钠,C选项不正确。
11. 【2021·攀枝花】将含有MgCl2的粗盐配制成溶液后提纯,最终得到食盐晶体,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B. 步骤②中得到的滤渣是Mg(OH)2C. 步骤③中滴加的“试剂a”可以是稀硫酸D. 步骤④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答案】C
【点拨】步骤③中滴加的“试剂a”应是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用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会引入新杂质,故C错误。
12. 【中考·贵港】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a(OH)2→NaOH→Mg(OH)2B. Fe2O3→Fe→AgC. H2SO4→HCl→HNO3D. Na2CO3→NaCl→MgCl2
【点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A选项物质间转化能够一步实现;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还原剂反应生成铁等物质,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B选项物质间转化能够一步实现;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C选项物质间
【答案】D
【点拨】转化能够一步实现;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不能和其他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镁,D选项物质间转化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13. 如图表示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M若为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B. 反应②属于中和反应C. 变化③只能通过加入稀盐酸才能实现D. 反应④为Na2CO3+CaCl2===2NaCl+CaCO3↓
【点拨】反应①中M若为石蕊溶液,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可观察到溶液变蓝,故A选项说法错误;反应②是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酸和盐,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选项说法错误;变化③是氢氧化钙转化为氯化钙,也可以通过与氯化铜溶液、MgCl2溶液等反应实现,故C选项说法错误;反应④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答案】D
【点拨】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故D选项说法正确。
14. 【2022·枣庄】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K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Ⅰ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显碱性B. 步骤Ⅱ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K2SO4C. 步骤Ⅱ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D. 步骤Ⅱ中沉淀若不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一定有Ba(OH)2,可能有Na2CO3、K2SO4
【点拨】反应生成沉淀,故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Ba(OH)2,故步骤Ⅰ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故A正确;步骤Ⅱ中沉淀若全部溶解,则沉淀一定只含有碳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钡,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OH)2、Na2CO3,一定没有K2SO4,故B正确;步骤Ⅱ中沉淀若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故C正确;
【答案】D
【点拨】步骤Ⅱ中若沉淀不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氢氧化钡和硫酸钾,一定不含碳酸钠,故D错误。
15. 【2022·葫芦岛】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含相同的金属元素,B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D、E均为氧化物。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或H2SO4或HNO3)
2NaOH+CO2===Na2CO3+H2O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4)E→D的反应类型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灭火(合理即可)
不一定
16. 【2022·营口】同学们为进一步认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观察到甲试管中溶液由________恰好变为无色时,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3)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NaOH===NaCl+H2O
红色
氯化钠与氯化钡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乙、丙两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小烧杯中,静置片刻,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大家对得到的上层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又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小烧杯中上层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NaOH、Na2CO3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______________
NaCl、BaCl2、NaOH
【设计实验】
无明显现象
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合理即可)
生成白色沉淀
【反思拓展】(5)小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CaCO3、BaCO3
【答案】B
【点拨】盐是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食盐是盐的一种,是一种可以食用的盐;盐中一般含有金属元素,但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因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是一种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活泼金属和碳酸盐,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