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酸的化学性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酸的化学性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酸的化学性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酸的化学性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3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酸的化学性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3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酸的化学性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3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酸的化学性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3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0-1-2酸的化学性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76073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习题课件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评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显示,见习题,位于氢前,稀硫酸,节约试剂合理即可,澄清石灰水,固体逐渐溶解,得到黄色溶液,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酸与金属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这类反应的条件是:①所用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__________的金属;②所用的酸必须是无强氧化性的酸,常用______________。另外还要注意铁与该类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铁元素一定显______价。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AgCl B.FeCl2 C.MgCl2 D.AlCl3
【点拨】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不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制得氯化银。
3.【中考•淄博】手机的某些部件里含有Mg、Al、Cu、Ag等金属,将废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Mg2+、Al3+ B.Cu2+、Ag+C.Al3+、Cu2+ D.Mg2+、Ag+
4.实验时,李华把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过一会儿,他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一段时间,他又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他又将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奇怪的是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后才看到有气泡冒出,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l2O3+6HCl===2AlCl3+3H2O
2Al+6HCl===2AlCl3+3H2↑
5.用稀盐酸浸泡生锈的铁钉,较短时间内,铁钉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溶液呈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将盐酸换成稀硫酸,能观察到几乎相同的现象B.溶液中除氢离子、氯离子外,还会增加亚铁离子、铁离子C.因为盐酸易挥发,故液面上方只有氯化氢气体D.除锈时不宜将铁钉长时间浸泡,一段时间后应取出并冲洗
6.【2022•泰州】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稀硫酸能与锌反应制取氢气C.稀释浓硫酸时温度降低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7.【2021·甘南】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2)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3H2SO4===Fe2(SO4)3+3H2O
8.【2022•湘潭】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A.银 B.氧化铜 C.碳酸钠 D.氢氧化钾
9.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石灰水后残留的白色固体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固体C.探究铁生锈条件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点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固体是铜,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B选项符合题意。
10.【2021·贵港】现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Al、Mg、Zn、Fe、A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 g,向其中加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 g H2,溶液呈无色,无固体剩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样品的组成仅有两种可能B.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Mg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12 g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不一定含有Mg,C选项说法不正确;反应生成0.2 g氢气,说明参加反应的硫酸根的质量是9.6 g,则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9.6 g+2.4 g=12 g,D选项说法正确。
11.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E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与D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转化为B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CO2↑+H2O
CuO+2HCl===CuCl2+H2O(合理即可)
③C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④C与E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与E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上述反应中的分解反应有________个。
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CaO+2HCl===CaCl2+H2O
12.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硫酸,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B.若d是Cu(OH)2固体,则X一定是稀硫酸C.若X是稀硫酸,则c可能是单质D.若b是Fe2O3,则黄色溶液可能是硫酸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001.3 酸的化学性质(PPT课件) .,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变色,方便对照,浅绿色,与某些盐反应,酸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见习题,答案显示,答案A,节约试剂,澄清石灰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固体逐渐溶解,答案B,紫色石蕊溶液,Fe2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优秀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酸的性质,实验现象及结论,感悟新知,探究碱的性质,产生红褐色沉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