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
展开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第一章 第2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
年级 | 高一 | 教材:新教材中图版地理 必修2 | ||||||||||||||||||||||
教材内容分析 | ||||||||||||||||||||||||
本节内容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分类主要从迁移范围角度分成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特点,通过图文材料介绍世界上和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3.通过案例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自然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4.通过探究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加强对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初步培养人地和谐观。 | ||||||||||||||||||||||||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资料,探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新课 导入 | 【视频+材料】元朝末年战乱、中原地带十室九空、满目疮痍。明朝政府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近50年中,共18次从山西向全国各地移民、移民数量达百万、规模沿大。当时规定、凡移民者必须到洪洞县广济寺办理手续、然后从这里出发、迁往按政府指派的目的地。 思考: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
思考 回答 |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人口迁移的主题 | |||||||||||||||||||||
人口迁移 | 【提问】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可以怎么分类? 【小结】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我国人口普查时,将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人口,称为流动人口。 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空间位移:迁出地到迁入地 (2)居住地变更:必须跨越行政区界线 (3)时间限度:较长,通常一年以上 【思考】举例说明旅游、度假、出差、暂时搬迁等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 学生阅读人口迁移的概念,了解衡量人口迁移的分类。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相互启发补充。 |
帮助学生辨别概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 |||||||||||||||||||||
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 【展示】读图,概括新大陆被发现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并分析原因。
【小结】方向:从旧大陆(欧洲、非洲)向新大陆(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迁移。 原因:1.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2.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探究】结合图表资料,分组合作,探究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世界现代人口迁移
表1 2015年全球接纳移民数量前五位的国家
资料一:2017年移民到美国数量居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墨西哥、中国、古巴、印度、多米尼加共和国。近年来,美国为了吸引优秀专业人才,推出“杰出人才” 移民政策。 资料二:沙特阿拉伯位于沙特阿拉伯半岛,石油已探明储量居全球之首,占世界总储量的1/5。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较快,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据统计,沙特阿拉伯人口数为3170万(2016年),其中外籍人口约1000万,占总人口30%以上。 资料三:资料:截至2018年底,全球因政治冲突、战争或迫害等原因导致的难民人数约为2590万。叙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来源国,有670万难民,有400多万人逃离该国。 【小结】1.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即劳务输出。2.国际难民数量增加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输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中东地区。 |
学生分组 讨论回答
|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运用地理图表、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 |||||||||||||||||||||
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 【展示】读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分布图结合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回答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方向,并探讨其原因? 【讲解】方向: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②唐代至清代:江西迁往湖广,湖广迁往四川。 ③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 特点:频繁、规模大; 原因:战乱、自然灾害等。 【展示】读图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总结人口迁移的特点?
【讲解】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实行严格限制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制度,人口自由迁移比较少,主要表现为国家内地有组织的移民支援边疆,(如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工业建设。原因: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较大。 【展示】读图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总结人口迁移的特点? 【总结】方向:乡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向工矿地区 原因: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乡差距大 特点:自发的,流动人口剧增 【启发提问】人口的迁移会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呢? 【教师总结】对迁入地的影响:1.为城市提供廉价劳动力。2.参与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但是会带来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人口拥挤,住房压力等城市问题。 对迁出地的影响: 产生留守儿童、老人等问题。但是人口密度减小,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减小
|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
了解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
帮助学生认识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 |||||||||||||||||||||
影响 人口迁移的因素 | 【思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讲解】举例说明人口分布受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矿产资源等。 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总结】自然环境曾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自然环境仍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是目前全球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在不同情况下,任一因素都会成为主导因素。 | |||||||||||||||||||||||
总结 |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相应的练习。 | |||||||||||||||||||||||
板书设计 | ||||||||||||||||||||||||
| ||||||||||||||||||||||||
高中地理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启发提问,全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