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黑龙江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共30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正如苏轼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在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掷”字、“待”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这些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如果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
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纯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非那些“便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语出《文心雕龙》)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
(摘编自袁行需《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诗的自然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自娱、示志,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
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却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C.陶渊明即使描写寻常景物,也带有盎然生趣,这与其诗和生活完全相融有关。
D.陶渊明所处时代,作品讲求对偶辞采,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推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旨在阐述陶诗的自然美,并从取材、语言、说理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B.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
C.清人潘德舆认为,陶渊明能从万物之中体悟出哲理,并能把它写成诗句。
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展开,先总说风格,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升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
B.我们在陶诗中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既因为陶渊明写诗力图朴素,也因为其技巧圆融,作品浑然天成。
C.元好问对陶渊明“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的评价,可看做陶诗自然、朴素、纯真风格的一个注脚。
D.陶诗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境界,取得了极高艺术成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换言之,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需要深入领会中华礼乐文明,把握其核心精神。站在情、礼关系的视角上看,通情达礼即体现了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而通情达礼作为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意义。
中华礼乐文明本乎性情。中西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突出差异在于对人的性情问题的理解与价值评断不同。与西方传统文化凸显自然与文明的断裂与对立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乐文明强调自然与文明的连续、质与文的统合,这背后隐含着对人之自然性情的价值肯定。在中华礼乐文明中,人的自然性情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与理想的归所,《礼记·中庸》中的“诚之者,人之道”表达的正是这种存在“是其所是”的文明诉求。而当孔子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来点化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主张时,“好”“乐”之情亦已成为理想人格的现实情态。由此出发,人的生存成为一个内外、始终的一贯。然而,伴随中国现代性发展中理性至上原则的凸显,作为“文”的人道原则与制度规范可能会逐渐与人之自然性情相疏离,呈对立之势。由此将引发人的生存的抽象化、概念化、工具化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思考中华礼乐文明中本乎性情的文化立场殊为必要,正所谓“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中华礼乐文明在本乎性情的基础上,强调立乎情理。所谓人道原则、礼法规范皆是情理的体现,正所谓“在己与人皆谓之情,无过情无不及情谓之理”。换言之,本乎人情并不意味着纵情肆欲,而是要发乎情,止乎理。这个“理”,一则来自于人情之通,它在共情的基础上演化为同感共振的一体通情之义。所谓“共情”指人在生生不已的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古人甚至将此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正所谓“天人同道,好恶不殊”;所谓“通情”指对共情的体贴以致达到同感共振的境界,《礼记·檀弓》讲到的“邻有丧,春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的做法即充分体现了通情之义。由共情而通情是中华礼乐文明言情的总趋向,故而古人以为“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二则源于良知的发用流行,当孟子言“理义之悦我心”时即已点明人的情感世界中内含着明确的超越性的道德情感指向。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阐发务实求真、崇尚自由的理想诉求时,往往极力凸显自然性情的合法性、合理性,却忽视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与良知发明等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思想寓意,由此很容易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己等不良现象,故有必要结合传统情理思想进行适当调整。
概言之,中华礼乐文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通情达礼则彰显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它对当代国人精神世界与社会生活的启示可谓是深远和多元的。
(摘编自华军《“通情达礼”: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西方传统文化割裂自然与文明的关系,强调二者对立。
B.中华礼乐文明中,人的自然性情既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也是文明的理想归所。
C.中华礼乐文明本乎性情,但本乎性情不意味着纵情肆欲,而要发乎情,止乎理。
D.认识到中华礼乐文明通情达礼的特质,便可处理好当代中国发展的诸多问题。
5.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钱穆的观点,表明作者对此的认同,并以此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从启发现实的角度,重点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中华礼乐文化进行了分析。
C.文章详细地阐述了中华礼乐文明的优点,兼及不足,体现了作者辩证的态度。
D.文章通过梳理“理”的两个源头,证明理虽然排斥情,却是情的最终归宿。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的这种“好”是其理想人格现实情态的反映。
B.“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段话体现了“发乎情,止乎理”的原则。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古人将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
D.“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是战国时楚国奸佞小人共情的集中体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古代社会,人们将神话历史化,把代代相传的神话当做历史,而现代我们则用历史的眼光来解读神话。神话反映了人类早期的宇宙观,同时在破解宇宙的秘密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女娲神话、希伯来神话、古希腊神话都对宇宙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表达出早期人类文明的宇宙观。
早期人类长期彷徨于梦想状态与大自然的威胁之下,而当他们领悟了宇宙的讯息与呼唤时,立刻以怒涛般澎湃的热情,一气呵成,创造了神农神话。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文明产生了。这些形形色色、似乎荒诞不经的答案经过古人不断地进行阐释和发挥,一代传一代,并坚信这是宇宙、人类、自然万物的起源,坚信这是自己与世界的精神交流。
神话是中华文明的灿烂起点,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留下了最脍炙人口、最富于生命力的神话。神话是人类对最完美的自我的一种期待,它以浪漫史诗的形式再现了人类最初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对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神农神话是一首“生命的颂歌”,洋溢着瑰丽奇幻的生命热情,把宇宙生命化、把生命人格化,最后,也把人类超人化。于是全能的、至上的神以及大英雄,就出现在原始精神世界中,成为神话的核心,但其本质,则是早期人类生命力的外溢。
神话具有启示与规范的力量,它是文化的源头之一,原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古代神话世界观孕育的孪生儿。古代所有的学问,都与神话有着难分难解的亲缘关系,有的从神话中派生出来,有的又会反馈到神话中,推动神话本身的形成,影响神话的流传、演变,形成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精神世界的源头。
中国的创世神话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文学形式,是世界神话中最美丽、最伟大的神话之一。它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世界的起源、人神爱恋、人与神的合作与斗争。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以及与自然进行的斗争。中国神话创造出一系列神的故事传说,最早阐述了中国人的人文理念,为中国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人类文明创造了神话,而它的流传又因为社会发展而变形或消亡。神话的保存特别依赖于古文献的记录。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咸阳,乃至西汉、汉魏、两晋之交的动乱,三武一宗灭佛和明清的文字狱,都造成书籍的大量流失。目前古籍中记述神话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等,在《国语》《左传》及《论衡》等书中也保存有片段材料。
神农神话有人类早期特定的现实和思想的反映,决定了它的兴旺时期只能是在人类的婴儿期或童年。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认识也得到提高,人类走向成熟,大自然逐步被支配,对自然的神化不再成为人类意识的特征,而作为社会生活和思想的一面镜子,神话从内容到表现方法上都必然产生较大的改变。
(摘编自杨槐《众妙之门—一文本中的神话与神农》,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反映了人类早期的宇宙观,是人类对最完美的自我的一种期待,是人类文化的源头之一。
B.神农神话将人类超人化,全能至上的神与大英雄是其核心,是早期人类对强大生命力的颂歌。
C.我国创世神话有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前者奠定了我国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结构基础。
D.我国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国语》等古代典籍中,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可能性极小。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通过对我国古代和现代对待神话的不同态度的比较,来引出下文的论述。
B.文章运用历史的眼光论述了神话的产生、神话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及其流传等问题。
C.文章将世界神话与中国神话交替论述,在比较中凸显了中国神话的魅力和历史地位。
D.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观点,论证灵活多样,增强说服力。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具有启示与规范的力量,所以古代所有学问都与神话有着难分难解的亲缘关系。
B.神话中英雄传说的产生和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及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密切相关。
C.盘古、伏羲、女娲等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故事来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祖先的崇拜。
D.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的逐步成熟,神话不再是人类意识的特征,它将退出历史舞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人”是先秦文献中习见的一个词,而且出现得很早。如“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后来的文献中,“小人”之说可谓比比皆是。先秦史料中的“小人”一词,其所指与含义是多变而复杂的,不过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层意思。
其一是指“劳力者”。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明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截然对立。《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的“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国语·鲁语上》所说的“若布德于民而均平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器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共祀”,都将“小人”与“尽力、务力”相勾连,共同地突出了“小人”劳动阶级的属性。在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所谓“劳力者”,主要指从事种田力耕一类的体力劳动者,故先秦时期的“小人”也常用来指称农民。如“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左传·襄公十三年》)。文中的“农力”,就明白不过地点明了“小人”的职业特性。
其二是指位于社会底层的卑贱者。“小人”专指“劳力者”,实也透现了其在下者的卑微属性。先秦时期社会等级森严,尊卑贵贱界限分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载:“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文意显然强调“君子”与“小人”是社会地位迥异的两个阶层,前者指“尊”者,而后者(“小人”)则归属为“贱”者。
其三是谦称。“小人”所包含的卑下之意,在社会交往中又常借用来作为一种谦称使用。据《左传·昭公三年》载:晏子的房子靠近集贸市场,环境污浊不堪,又喧嚣嘈杂,齐景公想为他换个房子。但晏子听说后一再推辞,称房子虽老,却是父辈所留,说“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文中的“小人 ”,显然是晏子对语齐景公时的自称,当然也是谦称。
其四是指品格低下者。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天命有德”观念的流行,人的价值上升,人格意义日益凸显,品格落差也日渐突出,“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告子上》)。此时,人格杰出者常被誉为“君子”,而反道败德的卑劣者则被蔑称“小人”。先秦时期,在道德品格意义上使用“小人”一词最为突出的当数孔子。考《论语》一书,“小人”一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大多是在道德审视和品评的意义上使用的。大体说来,孔子眼中的“小人”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如墙头草一样,没有立场、没有主见。“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二是胸无大志、见识短浅,“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所谓“怀土”,从《论语》来看,就是缺乏“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奉献情怀,缺乏“远游”的豪情与冒险精神,而甘于现状的守成与自封。三是嗜于物欲、耽于享乐,囿于眼前的好处。《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四是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五是没有敬畏之心,缺乏对神圣事物的崇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六是心里阴暗、怨天尤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摘编自胡发贵 杨明辉《先秦“小人”摭谈”》《文史知识》2022年第9期)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是先秦文献中习见的一个词,很早出现在《尚书·无逸》中。
B.因为我国是古代农耕社会,故先秦时期的“小人”也常用来指称农民。
C.“小人”借用为谦词,是因为它专指“劳力者”,透现其在下者的卑微属性。
D.用“君子”“小人”作为在道德品格意义上对人的评价,孔子把小人分为六种情况。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小人”四层意思的论述,可见其演变与社会制度、观念和具体语境有关。
B.第二段论述“小人”的“劳力者”含义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阶级对立造成的。
C.第三段加点字既呼应上文论述内容,又限定了“小人”最初的意思,体现了论述语言严密的特点。
D.文章末段引用《孟子·告子上》中的话印证了人格杰出者被誉为“君子”,卑劣者被蔑称“小人”。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的四个意思,除了反映词语意义的演变,也反映出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B.作为谦词,“小人”表示自谦,表示自谦的还有“愚”“鄙”“臣”“仆”“拙”等。
C.“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表现了阶级对立。
D.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这句话表现了小人党同伐异的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的诗一向被称为诗史,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棨的《本事诗》。其在叙述李白的一段中,附带着提到杜甫,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从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称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棨以前。
普遍地用诗史标志杜诗的特点,始于宋代。五代时写成的《旧唐书·杜甫本传》没有提到诗史;北宋写成的《新唐书》则说杜诗“世号诗史”。宋代诗文以及诗话中,凡是有关杜甫的,诗史二字常常可以遇到。像“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像“读之可以知其世”、像“纪当时事,皆有据依”,的确是杜诗的特点,也是杜甫成为我国一个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杜甫在这方面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明代的唐诗研究者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他认为以时事入诗,杜甫发挥了极大的独创性,道前人所未道,这是杜甫对于中国诗歌的丰功伟绩。但回顾诗歌的历史,追溯《诗经》的传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
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观察的范围广、认识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大大超过了在他以前的任何一个诗人。所以我们说,杜甫是中国诗歌优良传统伟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就是这个缘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公认的诗史的称号。
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同样需要作者能够认识时代的症结和重大问题的核心,同样可以写得很生动。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浦起龙说得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
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冯至《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孟棨《本事诗》记载,杜甫遭逢“安史之乱”,作品充分反映社会现实,有可能当时就称之为“诗史”。
B.与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的诗歌相比,陶潜、鲍照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都在大量地歌咏时事。
C.乱世中的杜甫对社会生活有广泛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并凭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是前无古人的。
D.作为“诗史”的杜诗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字里行间包涵着“悲欢忧乐”“好贤恶恶”,活跃着诗人的性情。
14.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出论题,接着论述杜诗被称“诗史”的历史、原因及“诗史”与历史的区别。
B.文章引用胡震亨的论述,阐明杜甫以时事入诗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的观点。
C.第四段在论述杜诗的特点时,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D.文章在赞扬杜甫对我国诗歌贡献的同时,也对言过其实的说法有所辩驳,具有思辨性。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同时代大多数诗人不同,杜甫以满腔热诚、大量歌咏时事著称,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
B.“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故而“诗史”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
C.杜甫的“史诗”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凸显作者本人的形象,其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体现这样的特色。
D.在认识清楚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的同时,把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学术史研究看,《匠心致远》的研究实现了从传统器物史到技术史、从区域史到全球史、从技术史到文明史的“三大范式”转型,这无疑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学术史研究视野。
在物质层面,器物本身有其天然的可视性、美术性和美学性的优点,能直接从物质存在本身考察其材料、色彩、机理、造型与风格等要素,这为书写工艺史提供便利或可“上手”的分析对象。这种书写便利也为工艺史书写养成了偏向于器物史的“俗套”,即放弃器物背后的工匠及其技术史的书写。就技术本身而言,它不会脱离器物本身而独立存在,物的技术性书写必然建立在工匠在造物过程中的结构、功能与秩序等关键要素之上,而这些要素在介入造物中绝非来自物本身。在传统工匠领域,探究技术史的本质全在于工匠本身的历史。实际上,于技术史的内容属性及其书写要素为工匠史的书写带来选择性障碍,以致掩盖了技术史书写的更多维度。因为,技术史不全是工程技术史或科学技术史,还包括人文技术史或美学技术史等分支学科。就后者而言,《匠心致远》呈现的是中华工匠的人文技术史。很显然,《匠心致远》的学术视野已然创造性地从传统的器物史转向技术史的书写,而且是从静态的器物史书写转向动态的技术史书写。
从空间层面看,物本身在空间上的贸易、交换与使用从来就不是静止的。因此,工匠所造之物在空间上是流动的,并在流动中形成物的交往及其伦理。物的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在特定空间区域、路段上展示出了人际交往的魅力。但伴随全球交往工具或交通工具的发展,地方性的物质交往逐渐挣脱了区域空间的限制,进而扩张到全球空间范围内展开。譬如,“丝绸之路”就是全球物的交往之路。在这条路上的全球物的交往,展示出区域史书写已然失去固有的魅力。因此,技术的物或物的技术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动、传播、交往与互鉴已然成为一种史学景观。换言之,技术全球史的书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引起学者注意的。《匠心致远》或在这个领域为人们展示出一个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这显然是放弃了区域史书写工匠史的传统,迈向了工匠全球史的书写领域。《匠心致远》所呈现给读者的并非工匠技术的区域流动史,而是工匠技术的全球史。尽管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中华工匠的磨子技术、轮子技术、耕犁技术、扇子技术、漆器技术等十大技术仅仅是中华工匠技术史上的冰山一角,但从学术视野及其方法论上很显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学术范例。
在物性层面,工匠技术物能在使用、艺术、审美、技术等诸多层面形成特定的工匠文化,并迈进工匠文明的高级阶段,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生存、交往、伦理的状态及其质量。在《匠心致远》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工匠文明。在作者看来,工匠文明或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样态,它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这就是说,《匠心致远》对中华工匠技术的书写已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物及其技术性的描述,分明是已将技术物在使用、交往、消费与传承中发挥的工匠文明作为写作旨归。
(摘编自《小技术见出大文明——读<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光明日报》,2022年7月16日)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工艺史书写领域,技术史远远少于器物史,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器物史之上。
B.探究传统工艺技术史的本质,必然要研究传统工匠本身的历史,二者密不可分。
C.由于物的交往可以展示人际交往的魅力,因而物能够在流动中形成其交往伦理。
D.《匠心致远》一书列举十大中华工匠技术,展示了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先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揭示《匠心致远》的价值,再从三个层面具体论述。
B.本文开宗明义,指出《匠心致远》的研究实现了“三大范式”转型,肯定了作者的学术史研究视野。
C.本文以“丝绸之路”为例论证了物质交往的全球性扩张,进而阐明了技术全球史书写的必要性。
D.本文论述了《匠心致远》一书的文明史转型,认为工匠文明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是在造物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工匠的工程或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扇子、轮子、耕犁等技术物的成败优劣。
B.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胡琴琵琶与羌笛”等乐器的相关描述,据此可知,物本身在空间上的贸易、交换与使用从来就不是静止的。
C.《匠心致远》一书中尽管仅列举了极其有限的中华工匠技术,但是仍然能够从学术视野及其方法论上为读者提供一种学术范例。
D.《匠心致远》一书不以特定的工匠文化作为写作旨归,而将对中华工匠技术的书写提升到工匠文明的层面,从小技术见出大文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这是无法证实的。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并且其结果很难确定,但人们却可以将驯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物种中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差异外,所有的博物学家还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值得在分类学著作中记上一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也难以区分特征明显的变种和亚种,以及亚种和物种。在分离的大陆上,或在同一大陆被某种障碍所隔离的不同区域内,以及孤立的岛屿上,存在着如此多样的生物类型,它们被一些有经验的博物学家归为变种,或被另一些博物学家列为地理种或亚种,而另一些却将其列为亲缘很近、特征明显的物种。
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如果人们能够耐心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那么在复杂而多变的生活条件下,那些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变异为什么不会经常产生,并得到保存或选择呢?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吗?据我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这种缓慢的,并巧妙地使每一种生物类型都能适应最为错综复杂的生活条件的力量。
1859年11月,达尔文出版了旷世之作《物种起源》。与达尔文同时发表相似观点的华莱士把这个理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当时生物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今天我们熟知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等概念当时都没有出现,因此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性动摇。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在1885年提出了“种质连续学说”,否定了达尔文学说中关于遗传规律的一些非正确观点。但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方面,魏斯曼完全接受并继承了,认为除了自然选择外,进化不再需要其他机制。这种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进化学说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站在今天的视角,“种质连续学说”还不是真正的遗传规律。奥地利的孟德尔在1866年发现了真正的遗传规律,即经典遗传学上的两个重要定律——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900年,孟德尔的工作及其遗传学说被三位植物学家各自通过研究植物杂交而“重新发现”,遗传学从此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
遗传学蓬勃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不连续突变引起进化的突变论思想占了上风,对达尔文的渐变论提出了非常尖锐的挑战。但随后不久,一系列新的遗传学发现,尤其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当然,也对达尔文原来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例如提出了“适应度”的概念取代传统的“最适者生存”的说法。到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基于渐进化、自然选择和种群思想,同时又符合已知的遗传学机制,此外还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进化理论形成,标志着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
现代达尔文主义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以消除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阂,也把现代生物学中各个领域的进展尽量融入其理论框架之中。
如今,在这个分子生物学时代,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密码的破解,进化论仍在不断地发展,“基因选择学说”“社会生物学”“间断平衡”“中性理论”“进化发育生物学”等理论或学科的发展,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推进着进化论。
(摘编自《进化论错了吗》)
1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在驯养情况下还是自然状况下,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生物变异就会发生。
B.自然选择能将所有生物发展的微小变异保存和积聚,虽过程缓慢,但不会受到限制。
C.作者认为,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小范围内,但微小变异的累积会产生巨大效果。
D.后人“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工作及其遗传学说,遗传学从而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20.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按时间顺序简介了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这有助于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章第一段驳斥了“自然选择不曾发挥”的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进化论的肯定。
C.文章末段通过“基因选择学说”等理论或学科的发展体现出进化论的不断发展。
D.文章主要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对文本的论点进行了清晰有力的论证。
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后,发表相似观点的华莱士将进化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可见其不如达尔文的观点准确深入。
B.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进化学说——“新达尔文主义”——认同“除了自然选择外,进化不再需要其他机制”的观点。
C.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新发现”,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促进了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
D.现代达尔文主义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消除了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有自身发展道路与特点,红山文化是典型代表。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基础。所以,红山文化研究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紧密相连。
“文化自觉”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提出背景是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要保持文化的多元化,必须对自己历史文化有“自知之明”,即费先生此前提出的中华民族和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费孝通先生曾发表《北大百年与文化自觉》一文,他认为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是几代北大人的成果,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自觉。”
此后,由费先生倡议,召开多次以“中国古代玉器与文化传统”为题的学术会议。第一次会议以红山文化玉器及以玉为礼到以玉比德为主要内容。苏秉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也以红山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为主要内容。
苏秉琦先生的六大区域划分理论中六大区系分成两大块:一块面向大陆,一块面向太平洋。这六大区系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影响是相互的,一般以为是中原向四周扩散。苏秉琦先生提出,山西陶寺与其周围文化是一个综合体,不是一支蜡烛向周围放射,而是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方向。这个观点,现在被大家广泛接受。同时,苏秉琦先生深入思考的是“对中国文化传统(长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如何从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从涓涓细流汇成长江大河这个千古之谜,从考古学寻找‘破密’的钥匙。”回答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连绵不断的根本原因。红山文化在说明这两大课题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料。
红山文化考古百年(1921-2021),以牛河梁遗址发现为界分为前六十年和后四十年两大阶段。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对红山文化的认识提高了一大步。牛河梁祭祀型遗址归纳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祭祀遗存的规范化,如坛庙冢和玉器的形制结构组合等:二是祭祀礼仪的制度化,如葬玉组合制度,这背后是信仰的体系化。牛河梁祭台三层,明确是祭天用的。祭天和祭祖是中国古代最高的礼仪。祭坛又同女神庙一南一北,既成组合,又有南北中轴线的布局。这种祭祖与祭天的礼仪,祭祀建筑的类型、组合、结构、布局,特别是祭天遗迹方位(南郊)结构(三环式圈丘坛体),从五千年前文明起源经秦汉、北魏、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南北交汇在红山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突出表现为玉器与彩陶的对话。彩陶与玉器,是史前时期艺术含量较高的两种文化因素,它们在距今约六至五千年前后遍布中华大地,却各有主次,且一西一东各有主要分布地域。只有红山文化为彩陶与玉器并重又互有影响。而且红山文化的积石冢上有彩陶筒形器,女神庙出土了彩陶祭器,红山文化特有的龙鳞纹是吸收仰韶文化彩陶技法形成的文化特色。红山人将外来因素神圣化,以此来理解苏秉琦先生所说的“华山玫瑰燕山龙”。
红山文化是南北交汇的结晶。红山文化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可以看作是以龙和华(花)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结合到一起,迸出的文明“火花”。
文明能够传下去就是文明,文明起源是以传递为标准的,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汇集到一起,中国有了五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
(摘编自李富《郭大顺:红山百年与文化自觉》)
2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时期保持文化的多元化,必须努力达成对自己的文化自觉。
B.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文明六大区系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该理论被广泛接受。
C.牛河梁时期的祭祀遗存规范化、礼仪制度化、建筑特色化等,影响延续到明清。
D.南北文化交融构成了红山文化的显著特色,显示了红山文化强大文化吸收能力。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立足于“文化自觉”,深入地论述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表现及其意义。
B.文章引用费孝通的观点和苏秉琦的理论,充分证明了苏秉琦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成果的价值。
C.阐述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对红山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意义时,采用了举例论证、归纳论证等方法。
D.文章以玉器与彩陶两种文化因素作为例证,论证了红山文化时期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自身发展道路与特点,既可以作为象征也堪称实证。
B.费孝通倡议召开的学术会议主题内容与苏秉琦著作主题内容一致,这是费孝通推崇苏秉琦并与之合作的基础。
C.研究红山文化,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中长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理解中华文明绵亘不断的缘由。
D.五六千年前遍布中华大地的玉器和彩陶分属西东两个地域,在红山文化中交融,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中的要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是“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重要命题,而形成系统性保护,城市是重要载体。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既是城市的生命、城市的根和魂,在互联网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语境中,又是提炼中国故事、自塑文化形象的抓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现实载体,承载着城市特有的历史情感和记忆,积淀和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城市精神生活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文化传承的城市,一定是有灵魂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城市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没有文化遗产的妥善保护、合理利用和世代传承,城市生命根脉将无以延续。修复和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就在于守住历史文化传承,守护城市的生命之源。
近些年,一些城市盲目开发建设,割断了历史文脉,一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遭到人为损毁,之后却又通过“制造假古董”来亡羊补牢。一些城市出现众多由传统街道改造而成的仿古商业街,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逐渐失去应有的历史信息和真实价值。此外,由于时间的冲刷,部分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逐渐消失,一些传统文化、民俗、技艺出现了后继乏人的情况。
曾经,城市历史文化空间被破坏、文脉被割裂,数百年乃至千年以来,那些渗入城市肌理、沉淀出的独特记忆和标识日渐式微,这实际是城市文化之殇。城市文化之殇导致“千城一面”“无地方性”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精神价值被异化和隐没,产生的将是繁华散尽的失落。如果不控制和改变这种状况,任其泛滥,城市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必将一步步被销蚀。毋庸讳言,城市文化要发展和创新,但若脱离其根脉,必然只能是外部机械模仿、臆造,毫无生命力可言,甚至导致市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近些年,在文化自信得到深度阐扬的背景下,很多城市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着手保护和治理,并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南京从集庆门到定淮门段的外秦淮风光带、幕府山风景区、玄武湖等区域的文化环境整治,重现了六朝都会的繁华景象。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历时2000多年不易其址、不更其名,蜀文化正在成为一张享誉海内外的城市名片。福州著名历史街区“三坊七巷”的全面修缮,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历史、社会和思想变迁,也成为福州城市性格、风俗和文化的代表符号。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文化治理水平。城市发展需要文化的引领、精神的支撑,切实把历史文化根脉的保护和传承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纳入城市更新的整体发展规划。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要有敬畏之心”,保存好城市历史记忆,增强“地方性"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市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守住城市的生命根脉。这本身也是对城市的文化尊重、文明敬仰和家园厚爱。
(摘编自尹才祥《城市开发不能割断历史文脉》)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开发须抓住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城市失去这些就失去了生命。
B.很多城市破坏了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环境,割断了历史文脉,丧失了发展优势。
C.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导致“千城一面”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
D.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需要一种绣花功夫:对城市每寸土地都要进行细致的美化。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引述“十四五”规划,为论证城市开发“不能割断历史文脉”提供了理论依据。
B.文章指出一些城市盲目开发导致其历史文化遭严重破坏,使论点有了很强的针对性。
C.文章列举南京、成都等事例,论证了有文化自信的城市才能够塑造优秀的城市形象。
D.文章以“近些年”两次引出关于城市开发的内容,前述缺点,后论成就,对比鲜明。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能修复和保护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往往是有灵魂有活力的城市。
B.如果一个城市热衷于制造假古董和建设仿古商业街,则其历史文脉就会被割断。
C.城市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破坏历史上渗入城市肌理、沉淀出的独特记忆和标识。
D.培养市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应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姜。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这首诗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须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至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28.下列关于“艺术和实际人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与实际人生要有距离,没有距离,就会让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并从生活牵绊中逃离出来。
B.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当人们用作为实际人生规范的道德来谈艺术时,等于把艺术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了。
C.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容,艺术并不追求妙肖人生和自然,而这却是写实主义的理想。
D.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了独特风格,也因此艺术上的许多做法看似不近情理,但这正是艺术的目的。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开篇简洁明了,通过艺术的功用引入“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一话题。
B.本文的思路非常清晰,引入话题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C.本文的论证手法多样,举例、引用、假设、比较论证的妙用使道理阐释深入浅出。
D.本文的立论有的放矢,针对“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这一问题展开。
30.下列关于艺术的名言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戴望舒
B.我们的艺术应当比现实站更高,应当使人不脱离现实又高于现实。——高尔基
C.艺术的第一条规律就是:如果你没什么可说,就请住嘴。如果你有话可说,就请说出来,幸勿胡说八道。——罗曼·罗兰
D.伟大的艺术品不像生活那样令人失望,它们并不像生活那样总是在一开始就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马塞尔·普鲁斯特
参考答案
1.C
2.B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为“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可见朱熹阐述的是陶诗的风格特点,而不是创作态度。
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说法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说“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可见“全都明白如话”指称的是所举例证而非其所有的诗,选项以偏概全。
D.“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于文无据。文章没有相关意思的表示,文中最后一段只表述了“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说法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五段说“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可见文中举出《杂诗》十二首是为证明陶渊明技巧高超,不露痕迹,诗歌纯熟自然。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分析错误,第一段说“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选项中“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与陶渊明“不存祈誉之心”“无心于非誉”的心境不符。
故选A。
4.D
5.A
6.D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便可处理好当代中国发展的诸多问题”说法于文无据。文章第一段只说道“在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意义”,并没有说便可处理好当代中国发展的诸多问题。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特点的分析能力。
B.“文章从启发现实的角度”说法错误。文章在论证时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历史文化的分析,也有对当下问题的思考。
C.“兼及不足”说法错误。从文中第三段“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阐发务实求真、崇尚自由的理想诉求时,往往极力凸显自然性情的合法性、合理性,却忽视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与良知发明等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思想寓意,由此很容易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已等不良现象,故有必要结合传统情理思想进行适当调整”可知,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已等不良现象是当今社会人们没有完全理解中华礼乐文明作造成的结果,并非中华礼乐文明自身的弊端。
D.“证明理虽然排斥情”说法错误,从第二段“人的自然性情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与理想的归所”可知,理与情二者并不互相排斥。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引句的意思是,“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好学罢了。”孔子的这种“好”是其理想人格现实情态的反映。
B.《论语》这一章的要旨,就是孔子虽然在情感上非常的悲痛,因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得到了孔子的心传,他这一死,道脉就没有传人了,所以孔子非常悲痛。可是谈到葬礼,孔子却坚持以颜回的身分来办相应的丧礼。颜回并不是士大夫,他只是一位庶人,就是平民老百姓,按照礼不应该厚葬,只能按照庶人的葬礼来进行,再加上颜回家里比较穷困,厚葬不合他的家境。虽然孔子不许可,但是也不能阻止,结果门人还是厚葬之。所以孔子就感叹,因为孔子是守礼的。这里正体现了“发乎情,止乎理”的原则。
C.此句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是古人将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
D.“是战国时楚国奸佞小人共情的集中体现”说法错误。“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是说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这可理解为共谋坏事,而原文“所谓‘共情’指人在生生不已的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选项曲解“共情”的含义。
故选D。
7.D
8.C
9.A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我国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国语》等古代典籍中”错,原文是“目前古籍中记述神话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等,在《国语》《左传》及《论衡》等书中也保存有片段材料”。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文章将世界神话与中国神话交替论述,在比较中凸显了中国神话的魅力和历史地位”错,没有“交替论述”,只是在第一段涉及“世界神话”,故也没有“在比较中凸显了中国神话的魅力和历史地位”。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的产生和……密切相关”错,原文是“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以及与自然进行的斗争”。选项曲解文意。
C.“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故事来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祖先的崇拜”错,原文是“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选项扩大了范围。
D.“它将退出历史舞台”错,原文是“神话从内容到表现方法上都必然产生较大的改变”。
故选A。
10.C
11.A
12.D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是因为它专指‘劳力者’”错误,首先,“小人”并非专指“劳力者”;此外原文的表述是“‘小人’所包含的卑下之意,在社会交往中又常借用来作为一种谦称使用”,可见“小人”借用为谦词,是因为它包含“卑下”之意。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阶级对立造成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明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截然对立。《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的……《国语·鲁语上》所说的……都将‘小人’与‘尽力、务力’相勾连,共同地突出了‘小人’劳动阶级的属性”。并不能体现“小人”的“劳力者”含义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阶级对立”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同样在阶级对立的时期,“小人”有不同的含义。
C.“最初的意思”错误,文中只是说“其一是指‘劳力者’”,并未说“劳力者”是“小人”最初的意思。
D.“印证了人格杰出者被誉为‘君子’,卑劣者被蔑称‘小人’”错误,应是论证了“随着‘天命有德’观念的流行,人的价值上升,人格意义日益凸显”,人们注重价值的取舍。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文章内容的能力。
D.“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的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体现的是君子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小人对他人的恶意伤害,而其中的“人”泛指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并不一定是“同党”。“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故选D。
13.B
14.C
15.C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B.“陶潜、鲍照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都在大量地歌咏时事”错误。结合原文第2段看“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是杜甫大量地歌咏时事,可见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错误。引用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将二者进行对比。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错误。原文第4段信息是“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可见文中意思只是说从某方面或某个角度而言,选项因果逻辑表述绝对。
B.“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错误。原文第4段信息是“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可见选项表述错误。
D.“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错误。结尾段说“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化。
故选C。
16.B
17.D
18.A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A.“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器物史之上”无中生有,文中只说“这种书写便利也为工艺史书写养成了偏向于器物史的‘俗套’,即放弃器物背后的工匠及其技术史的书写”,即在工艺史书写领域,技术史远远少于器物史,但文中并未提到“其(技术史)价值和意义却在器物史之上”;
C.“由于物的交往可以展示人际交往的魅力,因而……”强加因果,“工匠所造之物……在流动中形成物的交往及其伦理”一句,与“物的交往……展示出了人际交往的魅力”一句,二者是被解释与解释的关系。
D.“展示了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以必然代替或然,原文“《匠心致远》或在这个领域为人们展示出一个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可见前面有一个“或”字。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张冠李戴。“……认为工匠文明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错误,原文强调:“在作者看来,工匠文明或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样态,它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即“工匠文明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的观点是《匠心致远》的作者提出来的,而不是本文的作者。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工匠是在造物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关键要素”指的是“在造物过程中的结构、功能与秩序等”而非“工匠”。同时,“决定了”表述绝对化。原文为“在物性层面,工匠技术物能在使用、艺术、审美、技术等诸多层面形成特定的工匠文化,并迈进工匠文明的高级阶段,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生存、交往、伦理的状态及其质量”,是“影响”而不是“决定”。
故选A。
19.D
20.C
21.B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生物变异就会发生”错,从“一旦”一词可知,环境条件变迁为变异发生提供可能性,并非充分条件。
B.“自然选择能将所有生物发展的微小变异保存和积聚”说法有误。原文是说“即择优弃劣的力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这种缓慢的……力量”,不是所有的力量。
C.“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小范围内”错,据“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见是别人的主张而不是作者观点,且据“这是无法证实的”可见,作者对此并不赞同。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理论或学科的发展体现出进化论的不断发展”说法有误。原文是说“‘基因选择学说’等理论或学科的发展,都从不同的角度推进着进化论”,这里各种学说本身不能体现出进化论的不断发展。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不如达尔文的观点准确深入”错误,原文说“当时生物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今天我们熟知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等概念当时都没有出现,因此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性动摇”,想表现的是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动摇。
C. “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新发现’,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有误。根据原文“但随后不久,一系列新的遗传学发现,尤其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可知,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的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说法也不成立。
D.“消除了”错误,原文说的是“以消除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阂”,可知应是目的而非结果。
故选B。
22.B
23.A
24.B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文明六大区系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错误,原文“一般以为是中原向四周扩散。苏秉琦先生提出,山西陶寺与其周围文化是一个综合体,不是一支蜡烛向周围放射,而是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方向”,可见,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是一般的观点,不是苏秉琦先生的观点。
故选B。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充分证明了苏秉琦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成果的价值”错误,引用费孝通的观点和苏秉琦的理论,是为了证明红山文化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C.“归纳论证”错误,阐述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运用了举例论证,没有运用归纳论证。
D.“论证了红山文化时期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无中生有,原文“南北交汇在红山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突出表现为玉器与彩陶的对话”以玉器与彩陶为例,是为了论证“南北交汇在红山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故选A。
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这是费孝通推崇苏秉琦并与之合作的基础”错误,原文“他认为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是几代北大人的成果,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苏秉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也以红山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为主要内容”有费孝通对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的肯定,但没有与之合作的说法。
故选B。
25.A
26.C
27.B
【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很多城市破坏了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文无据。原文第3段是说“部分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逐渐消失”。
C.“导致”,因果关系颠倒。原文第4段“如果不控制和改变这种状况,任其泛滥……甚至导致市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D.曲解文意,文中“绣花功夫”只是说要专心用心、倾力倾情、抓好细节,把工作做细,并非是选项所说“对城市每寸土地都要进行细致的美化”之意。
故选A。
2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论证了有文化自信的城市才能够塑造优秀的城市形象”错误,论证的是“很多城市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着手保护和治理,并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故选C。
2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热衷于制造假古董和建设仿古商业街,则其历史文脉就会被割断”因果推理不准确。“制造假古董和建设仿古商业街”不是历史文脉被割断的根本原因。
故选B。
28.B
29.D
30.C
【解析】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并从生活牵绊中逃离出来”错误。由原文“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可知,原文说的是“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而不是“使人欣赏并从生活牵绊中逃离出来”。
C.“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容”错误,范围扩大。由原文“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可知,原文说的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
D.“从而形成了独特风格”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可知,原文没有说“从而形成了独特风格”。
故选B。
2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本文的立论有的放矢”错误。针对“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这一问题作者用的是“驳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观点。
故选D。
3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文的观点是“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A.“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体现了“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
B.“不脱离现实又高于现实”,体现了“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
C.“如果你没什么可说,就请住嘴。如果你有话可说,就请说出来,幸勿胡说八道”,讲的是有话就说,没话就不要胡说八道,没有体现“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
D.“不像生活那样令人失望,它们并不像生活那样总是在一开始就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体现了“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
故选C。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正如苏轼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在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掷”字、“待”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这些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如果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
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纯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非那些“便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语出《文心雕龙》)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
(摘编自袁行需《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诗的自然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自娱、示志,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
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却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C.陶渊明即使描写寻常景物,也带有盎然生趣,这与其诗和生活完全相融有关。
D.陶渊明所处时代,作品讲求对偶辞采,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推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旨在阐述陶诗的自然美,并从取材、语言、说理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B.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
C.清人潘德舆认为,陶渊明能从万物之中体悟出哲理,并能把它写成诗句。
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展开,先总说风格,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升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
B.我们在陶诗中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既因为陶渊明写诗力图朴素,也因为其技巧圆融,作品浑然天成。
C.元好问对陶渊明“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的评价,可看做陶诗自然、朴素、纯真风格的一个注脚。
D.陶诗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境界,取得了极高艺术成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换言之,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需要深入领会中华礼乐文明,把握其核心精神。站在情、礼关系的视角上看,通情达礼即体现了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而通情达礼作为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意义。
中华礼乐文明本乎性情。中西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突出差异在于对人的性情问题的理解与价值评断不同。与西方传统文化凸显自然与文明的断裂与对立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乐文明强调自然与文明的连续、质与文的统合,这背后隐含着对人之自然性情的价值肯定。在中华礼乐文明中,人的自然性情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与理想的归所,《礼记·中庸》中的“诚之者,人之道”表达的正是这种存在“是其所是”的文明诉求。而当孔子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来点化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主张时,“好”“乐”之情亦已成为理想人格的现实情态。由此出发,人的生存成为一个内外、始终的一贯。然而,伴随中国现代性发展中理性至上原则的凸显,作为“文”的人道原则与制度规范可能会逐渐与人之自然性情相疏离,呈对立之势。由此将引发人的生存的抽象化、概念化、工具化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思考中华礼乐文明中本乎性情的文化立场殊为必要,正所谓“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
中华礼乐文明在本乎性情的基础上,强调立乎情理。所谓人道原则、礼法规范皆是情理的体现,正所谓“在己与人皆谓之情,无过情无不及情谓之理”。换言之,本乎人情并不意味着纵情肆欲,而是要发乎情,止乎理。这个“理”,一则来自于人情之通,它在共情的基础上演化为同感共振的一体通情之义。所谓“共情”指人在生生不已的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古人甚至将此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正所谓“天人同道,好恶不殊”;所谓“通情”指对共情的体贴以致达到同感共振的境界,《礼记·檀弓》讲到的“邻有丧,春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的做法即充分体现了通情之义。由共情而通情是中华礼乐文明言情的总趋向,故而古人以为“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二则源于良知的发用流行,当孟子言“理义之悦我心”时即已点明人的情感世界中内含着明确的超越性的道德情感指向。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阐发务实求真、崇尚自由的理想诉求时,往往极力凸显自然性情的合法性、合理性,却忽视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与良知发明等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思想寓意,由此很容易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己等不良现象,故有必要结合传统情理思想进行适当调整。
概言之,中华礼乐文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通情达礼则彰显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它对当代国人精神世界与社会生活的启示可谓是深远和多元的。
(摘编自华军《“通情达礼”: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西方传统文化割裂自然与文明的关系,强调二者对立。
B.中华礼乐文明中,人的自然性情既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也是文明的理想归所。
C.中华礼乐文明本乎性情,但本乎性情不意味着纵情肆欲,而要发乎情,止乎理。
D.认识到中华礼乐文明通情达礼的特质,便可处理好当代中国发展的诸多问题。
5.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钱穆的观点,表明作者对此的认同,并以此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从启发现实的角度,重点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中华礼乐文化进行了分析。
C.文章详细地阐述了中华礼乐文明的优点,兼及不足,体现了作者辩证的态度。
D.文章通过梳理“理”的两个源头,证明理虽然排斥情,却是情的最终归宿。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的这种“好”是其理想人格现实情态的反映。
B.“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段话体现了“发乎情,止乎理”的原则。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古人将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
D.“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是战国时楚国奸佞小人共情的集中体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古代社会,人们将神话历史化,把代代相传的神话当做历史,而现代我们则用历史的眼光来解读神话。神话反映了人类早期的宇宙观,同时在破解宇宙的秘密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女娲神话、希伯来神话、古希腊神话都对宇宙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表达出早期人类文明的宇宙观。
早期人类长期彷徨于梦想状态与大自然的威胁之下,而当他们领悟了宇宙的讯息与呼唤时,立刻以怒涛般澎湃的热情,一气呵成,创造了神农神话。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文明产生了。这些形形色色、似乎荒诞不经的答案经过古人不断地进行阐释和发挥,一代传一代,并坚信这是宇宙、人类、自然万物的起源,坚信这是自己与世界的精神交流。
神话是中华文明的灿烂起点,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留下了最脍炙人口、最富于生命力的神话。神话是人类对最完美的自我的一种期待,它以浪漫史诗的形式再现了人类最初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对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神农神话是一首“生命的颂歌”,洋溢着瑰丽奇幻的生命热情,把宇宙生命化、把生命人格化,最后,也把人类超人化。于是全能的、至上的神以及大英雄,就出现在原始精神世界中,成为神话的核心,但其本质,则是早期人类生命力的外溢。
神话具有启示与规范的力量,它是文化的源头之一,原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古代神话世界观孕育的孪生儿。古代所有的学问,都与神话有着难分难解的亲缘关系,有的从神话中派生出来,有的又会反馈到神话中,推动神话本身的形成,影响神话的流传、演变,形成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精神世界的源头。
中国的创世神话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文学形式,是世界神话中最美丽、最伟大的神话之一。它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世界的起源、人神爱恋、人与神的合作与斗争。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以及与自然进行的斗争。中国神话创造出一系列神的故事传说,最早阐述了中国人的人文理念,为中国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人类文明创造了神话,而它的流传又因为社会发展而变形或消亡。神话的保存特别依赖于古文献的记录。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咸阳,乃至西汉、汉魏、两晋之交的动乱,三武一宗灭佛和明清的文字狱,都造成书籍的大量流失。目前古籍中记述神话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等,在《国语》《左传》及《论衡》等书中也保存有片段材料。
神农神话有人类早期特定的现实和思想的反映,决定了它的兴旺时期只能是在人类的婴儿期或童年。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认识也得到提高,人类走向成熟,大自然逐步被支配,对自然的神化不再成为人类意识的特征,而作为社会生活和思想的一面镜子,神话从内容到表现方法上都必然产生较大的改变。
(摘编自杨槐《众妙之门—一文本中的神话与神农》,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反映了人类早期的宇宙观,是人类对最完美的自我的一种期待,是人类文化的源头之一。
B.神农神话将人类超人化,全能至上的神与大英雄是其核心,是早期人类对强大生命力的颂歌。
C.我国创世神话有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前者奠定了我国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结构基础。
D.我国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国语》等古代典籍中,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可能性极小。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通过对我国古代和现代对待神话的不同态度的比较,来引出下文的论述。
B.文章运用历史的眼光论述了神话的产生、神话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及其流传等问题。
C.文章将世界神话与中国神话交替论述,在比较中凸显了中国神话的魅力和历史地位。
D.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观点,论证灵活多样,增强说服力。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具有启示与规范的力量,所以古代所有学问都与神话有着难分难解的亲缘关系。
B.神话中英雄传说的产生和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及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密切相关。
C.盘古、伏羲、女娲等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故事来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祖先的崇拜。
D.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的逐步成熟,神话不再是人类意识的特征,它将退出历史舞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人”是先秦文献中习见的一个词,而且出现得很早。如“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后来的文献中,“小人”之说可谓比比皆是。先秦史料中的“小人”一词,其所指与含义是多变而复杂的,不过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层意思。
其一是指“劳力者”。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明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截然对立。《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的“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国语·鲁语上》所说的“若布德于民而均平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器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共祀”,都将“小人”与“尽力、务力”相勾连,共同地突出了“小人”劳动阶级的属性。在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所谓“劳力者”,主要指从事种田力耕一类的体力劳动者,故先秦时期的“小人”也常用来指称农民。如“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左传·襄公十三年》)。文中的“农力”,就明白不过地点明了“小人”的职业特性。
其二是指位于社会底层的卑贱者。“小人”专指“劳力者”,实也透现了其在下者的卑微属性。先秦时期社会等级森严,尊卑贵贱界限分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载:“举不失德,赏不失劳。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文意显然强调“君子”与“小人”是社会地位迥异的两个阶层,前者指“尊”者,而后者(“小人”)则归属为“贱”者。
其三是谦称。“小人”所包含的卑下之意,在社会交往中又常借用来作为一种谦称使用。据《左传·昭公三年》载:晏子的房子靠近集贸市场,环境污浊不堪,又喧嚣嘈杂,齐景公想为他换个房子。但晏子听说后一再推辞,称房子虽老,却是父辈所留,说“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文中的“小人 ”,显然是晏子对语齐景公时的自称,当然也是谦称。
其四是指品格低下者。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天命有德”观念的流行,人的价值上升,人格意义日益凸显,品格落差也日渐突出,“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告子上》)。此时,人格杰出者常被誉为“君子”,而反道败德的卑劣者则被蔑称“小人”。先秦时期,在道德品格意义上使用“小人”一词最为突出的当数孔子。考《论语》一书,“小人”一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大多是在道德审视和品评的意义上使用的。大体说来,孔子眼中的“小人”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如墙头草一样,没有立场、没有主见。“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二是胸无大志、见识短浅,“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所谓“怀土”,从《论语》来看,就是缺乏“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奉献情怀,缺乏“远游”的豪情与冒险精神,而甘于现状的守成与自封。三是嗜于物欲、耽于享乐,囿于眼前的好处。《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四是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五是没有敬畏之心,缺乏对神圣事物的崇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六是心里阴暗、怨天尤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摘编自胡发贵 杨明辉《先秦“小人”摭谈”》《文史知识》2022年第9期)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是先秦文献中习见的一个词,很早出现在《尚书·无逸》中。
B.因为我国是古代农耕社会,故先秦时期的“小人”也常用来指称农民。
C.“小人”借用为谦词,是因为它专指“劳力者”,透现其在下者的卑微属性。
D.用“君子”“小人”作为在道德品格意义上对人的评价,孔子把小人分为六种情况。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小人”四层意思的论述,可见其演变与社会制度、观念和具体语境有关。
B.第二段论述“小人”的“劳力者”含义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阶级对立造成的。
C.第三段加点字既呼应上文论述内容,又限定了“小人”最初的意思,体现了论述语言严密的特点。
D.文章末段引用《孟子·告子上》中的话印证了人格杰出者被誉为“君子”,卑劣者被蔑称“小人”。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的四个意思,除了反映词语意义的演变,也反映出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B.作为谦词,“小人”表示自谦,表示自谦的还有“愚”“鄙”“臣”“仆”“拙”等。
C.“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表现了阶级对立。
D.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这句话表现了小人党同伐异的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的诗一向被称为诗史,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棨的《本事诗》。其在叙述李白的一段中,附带着提到杜甫,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从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称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棨以前。
普遍地用诗史标志杜诗的特点,始于宋代。五代时写成的《旧唐书·杜甫本传》没有提到诗史;北宋写成的《新唐书》则说杜诗“世号诗史”。宋代诗文以及诗话中,凡是有关杜甫的,诗史二字常常可以遇到。像“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像“读之可以知其世”、像“纪当时事,皆有据依”,的确是杜诗的特点,也是杜甫成为我国一个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杜甫在这方面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明代的唐诗研究者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他认为以时事入诗,杜甫发挥了极大的独创性,道前人所未道,这是杜甫对于中国诗歌的丰功伟绩。但回顾诗歌的历史,追溯《诗经》的传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
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观察的范围广、认识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大大超过了在他以前的任何一个诗人。所以我们说,杜甫是中国诗歌优良传统伟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就是这个缘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公认的诗史的称号。
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同样需要作者能够认识时代的症结和重大问题的核心,同样可以写得很生动。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浦起龙说得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
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冯至《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孟棨《本事诗》记载,杜甫遭逢“安史之乱”,作品充分反映社会现实,有可能当时就称之为“诗史”。
B.与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的诗歌相比,陶潜、鲍照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都在大量地歌咏时事。
C.乱世中的杜甫对社会生活有广泛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并凭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是前无古人的。
D.作为“诗史”的杜诗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字里行间包涵着“悲欢忧乐”“好贤恶恶”,活跃着诗人的性情。
14.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出论题,接着论述杜诗被称“诗史”的历史、原因及“诗史”与历史的区别。
B.文章引用胡震亨的论述,阐明杜甫以时事入诗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的观点。
C.第四段在论述杜诗的特点时,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D.文章在赞扬杜甫对我国诗歌贡献的同时,也对言过其实的说法有所辩驳,具有思辨性。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同时代大多数诗人不同,杜甫以满腔热诚、大量歌咏时事著称,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
B.“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故而“诗史”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
C.杜甫的“史诗”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凸显作者本人的形象,其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体现这样的特色。
D.在认识清楚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的同时,把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学术史研究看,《匠心致远》的研究实现了从传统器物史到技术史、从区域史到全球史、从技术史到文明史的“三大范式”转型,这无疑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学术史研究视野。
在物质层面,器物本身有其天然的可视性、美术性和美学性的优点,能直接从物质存在本身考察其材料、色彩、机理、造型与风格等要素,这为书写工艺史提供便利或可“上手”的分析对象。这种书写便利也为工艺史书写养成了偏向于器物史的“俗套”,即放弃器物背后的工匠及其技术史的书写。就技术本身而言,它不会脱离器物本身而独立存在,物的技术性书写必然建立在工匠在造物过程中的结构、功能与秩序等关键要素之上,而这些要素在介入造物中绝非来自物本身。在传统工匠领域,探究技术史的本质全在于工匠本身的历史。实际上,于技术史的内容属性及其书写要素为工匠史的书写带来选择性障碍,以致掩盖了技术史书写的更多维度。因为,技术史不全是工程技术史或科学技术史,还包括人文技术史或美学技术史等分支学科。就后者而言,《匠心致远》呈现的是中华工匠的人文技术史。很显然,《匠心致远》的学术视野已然创造性地从传统的器物史转向技术史的书写,而且是从静态的器物史书写转向动态的技术史书写。
从空间层面看,物本身在空间上的贸易、交换与使用从来就不是静止的。因此,工匠所造之物在空间上是流动的,并在流动中形成物的交往及其伦理。物的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在特定空间区域、路段上展示出了人际交往的魅力。但伴随全球交往工具或交通工具的发展,地方性的物质交往逐渐挣脱了区域空间的限制,进而扩张到全球空间范围内展开。譬如,“丝绸之路”就是全球物的交往之路。在这条路上的全球物的交往,展示出区域史书写已然失去固有的魅力。因此,技术的物或物的技术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动、传播、交往与互鉴已然成为一种史学景观。换言之,技术全球史的书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引起学者注意的。《匠心致远》或在这个领域为人们展示出一个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这显然是放弃了区域史书写工匠史的传统,迈向了工匠全球史的书写领域。《匠心致远》所呈现给读者的并非工匠技术的区域流动史,而是工匠技术的全球史。尽管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中华工匠的磨子技术、轮子技术、耕犁技术、扇子技术、漆器技术等十大技术仅仅是中华工匠技术史上的冰山一角,但从学术视野及其方法论上很显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学术范例。
在物性层面,工匠技术物能在使用、艺术、审美、技术等诸多层面形成特定的工匠文化,并迈进工匠文明的高级阶段,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生存、交往、伦理的状态及其质量。在《匠心致远》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工匠文明。在作者看来,工匠文明或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样态,它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这就是说,《匠心致远》对中华工匠技术的书写已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物及其技术性的描述,分明是已将技术物在使用、交往、消费与传承中发挥的工匠文明作为写作旨归。
(摘编自《小技术见出大文明——读<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光明日报》,2022年7月16日)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工艺史书写领域,技术史远远少于器物史,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器物史之上。
B.探究传统工艺技术史的本质,必然要研究传统工匠本身的历史,二者密不可分。
C.由于物的交往可以展示人际交往的魅力,因而物能够在流动中形成其交往伦理。
D.《匠心致远》一书列举十大中华工匠技术,展示了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先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揭示《匠心致远》的价值,再从三个层面具体论述。
B.本文开宗明义,指出《匠心致远》的研究实现了“三大范式”转型,肯定了作者的学术史研究视野。
C.本文以“丝绸之路”为例论证了物质交往的全球性扩张,进而阐明了技术全球史书写的必要性。
D.本文论述了《匠心致远》一书的文明史转型,认为工匠文明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匠是在造物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工匠的工程或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扇子、轮子、耕犁等技术物的成败优劣。
B.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胡琴琵琶与羌笛”等乐器的相关描述,据此可知,物本身在空间上的贸易、交换与使用从来就不是静止的。
C.《匠心致远》一书中尽管仅列举了极其有限的中华工匠技术,但是仍然能够从学术视野及其方法论上为读者提供一种学术范例。
D.《匠心致远》一书不以特定的工匠文化作为写作旨归,而将对中华工匠技术的书写提升到工匠文明的层面,从小技术见出大文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这是无法证实的。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并且其结果很难确定,但人们却可以将驯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物种中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差异外,所有的博物学家还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值得在分类学著作中记上一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也难以区分特征明显的变种和亚种,以及亚种和物种。在分离的大陆上,或在同一大陆被某种障碍所隔离的不同区域内,以及孤立的岛屿上,存在着如此多样的生物类型,它们被一些有经验的博物学家归为变种,或被另一些博物学家列为地理种或亚种,而另一些却将其列为亲缘很近、特征明显的物种。
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如果人们能够耐心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那么在复杂而多变的生活条件下,那些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变异为什么不会经常产生,并得到保存或选择呢?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吗?据我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这种缓慢的,并巧妙地使每一种生物类型都能适应最为错综复杂的生活条件的力量。
1859年11月,达尔文出版了旷世之作《物种起源》。与达尔文同时发表相似观点的华莱士把这个理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当时生物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今天我们熟知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等概念当时都没有出现,因此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性动摇。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在1885年提出了“种质连续学说”,否定了达尔文学说中关于遗传规律的一些非正确观点。但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方面,魏斯曼完全接受并继承了,认为除了自然选择外,进化不再需要其他机制。这种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进化学说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站在今天的视角,“种质连续学说”还不是真正的遗传规律。奥地利的孟德尔在1866年发现了真正的遗传规律,即经典遗传学上的两个重要定律——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900年,孟德尔的工作及其遗传学说被三位植物学家各自通过研究植物杂交而“重新发现”,遗传学从此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
遗传学蓬勃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不连续突变引起进化的突变论思想占了上风,对达尔文的渐变论提出了非常尖锐的挑战。但随后不久,一系列新的遗传学发现,尤其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当然,也对达尔文原来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例如提出了“适应度”的概念取代传统的“最适者生存”的说法。到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基于渐进化、自然选择和种群思想,同时又符合已知的遗传学机制,此外还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进化理论形成,标志着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
现代达尔文主义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以消除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阂,也把现代生物学中各个领域的进展尽量融入其理论框架之中。
如今,在这个分子生物学时代,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密码的破解,进化论仍在不断地发展,“基因选择学说”“社会生物学”“间断平衡”“中性理论”“进化发育生物学”等理论或学科的发展,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推进着进化论。
(摘编自《进化论错了吗》)
1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在驯养情况下还是自然状况下,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生物变异就会发生。
B.自然选择能将所有生物发展的微小变异保存和积聚,虽过程缓慢,但不会受到限制。
C.作者认为,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小范围内,但微小变异的累积会产生巨大效果。
D.后人“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工作及其遗传学说,遗传学从而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20.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按时间顺序简介了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这有助于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章第一段驳斥了“自然选择不曾发挥”的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进化论的肯定。
C.文章末段通过“基因选择学说”等理论或学科的发展体现出进化论的不断发展。
D.文章主要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对文本的论点进行了清晰有力的论证。
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后,发表相似观点的华莱士将进化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可见其不如达尔文的观点准确深入。
B.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进化学说——“新达尔文主义”——认同“除了自然选择外,进化不再需要其他机制”的观点。
C.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新发现”,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促进了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
D.现代达尔文主义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消除了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有自身发展道路与特点,红山文化是典型代表。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基础。所以,红山文化研究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紧密相连。
“文化自觉”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提出背景是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要保持文化的多元化,必须对自己历史文化有“自知之明”,即费先生此前提出的中华民族和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费孝通先生曾发表《北大百年与文化自觉》一文,他认为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是几代北大人的成果,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自觉。”
此后,由费先生倡议,召开多次以“中国古代玉器与文化传统”为题的学术会议。第一次会议以红山文化玉器及以玉为礼到以玉比德为主要内容。苏秉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也以红山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为主要内容。
苏秉琦先生的六大区域划分理论中六大区系分成两大块:一块面向大陆,一块面向太平洋。这六大区系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影响是相互的,一般以为是中原向四周扩散。苏秉琦先生提出,山西陶寺与其周围文化是一个综合体,不是一支蜡烛向周围放射,而是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方向。这个观点,现在被大家广泛接受。同时,苏秉琦先生深入思考的是“对中国文化传统(长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如何从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从涓涓细流汇成长江大河这个千古之谜,从考古学寻找‘破密’的钥匙。”回答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连绵不断的根本原因。红山文化在说明这两大课题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料。
红山文化考古百年(1921-2021),以牛河梁遗址发现为界分为前六十年和后四十年两大阶段。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对红山文化的认识提高了一大步。牛河梁祭祀型遗址归纳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祭祀遗存的规范化,如坛庙冢和玉器的形制结构组合等:二是祭祀礼仪的制度化,如葬玉组合制度,这背后是信仰的体系化。牛河梁祭台三层,明确是祭天用的。祭天和祭祖是中国古代最高的礼仪。祭坛又同女神庙一南一北,既成组合,又有南北中轴线的布局。这种祭祖与祭天的礼仪,祭祀建筑的类型、组合、结构、布局,特别是祭天遗迹方位(南郊)结构(三环式圈丘坛体),从五千年前文明起源经秦汉、北魏、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南北交汇在红山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突出表现为玉器与彩陶的对话。彩陶与玉器,是史前时期艺术含量较高的两种文化因素,它们在距今约六至五千年前后遍布中华大地,却各有主次,且一西一东各有主要分布地域。只有红山文化为彩陶与玉器并重又互有影响。而且红山文化的积石冢上有彩陶筒形器,女神庙出土了彩陶祭器,红山文化特有的龙鳞纹是吸收仰韶文化彩陶技法形成的文化特色。红山人将外来因素神圣化,以此来理解苏秉琦先生所说的“华山玫瑰燕山龙”。
红山文化是南北交汇的结晶。红山文化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可以看作是以龙和华(花)为象征的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结合到一起,迸出的文明“火花”。
文明能够传下去就是文明,文明起源是以传递为标准的,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汇集到一起,中国有了五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
(摘编自李富《郭大顺:红山百年与文化自觉》)
2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时期保持文化的多元化,必须努力达成对自己的文化自觉。
B.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文明六大区系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该理论被广泛接受。
C.牛河梁时期的祭祀遗存规范化、礼仪制度化、建筑特色化等,影响延续到明清。
D.南北文化交融构成了红山文化的显著特色,显示了红山文化强大文化吸收能力。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立足于“文化自觉”,深入地论述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表现及其意义。
B.文章引用费孝通的观点和苏秉琦的理论,充分证明了苏秉琦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成果的价值。
C.阐述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对红山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意义时,采用了举例论证、归纳论证等方法。
D.文章以玉器与彩陶两种文化因素作为例证,论证了红山文化时期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自身发展道路与特点,既可以作为象征也堪称实证。
B.费孝通倡议召开的学术会议主题内容与苏秉琦著作主题内容一致,这是费孝通推崇苏秉琦并与之合作的基础。
C.研究红山文化,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中长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理解中华文明绵亘不断的缘由。
D.五六千年前遍布中华大地的玉器和彩陶分属西东两个地域,在红山文化中交融,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中的要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是“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重要命题,而形成系统性保护,城市是重要载体。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既是城市的生命、城市的根和魂,在互联网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语境中,又是提炼中国故事、自塑文化形象的抓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现实载体,承载着城市特有的历史情感和记忆,积淀和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城市精神生活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文化传承的城市,一定是有灵魂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城市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没有文化遗产的妥善保护、合理利用和世代传承,城市生命根脉将无以延续。修复和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就在于守住历史文化传承,守护城市的生命之源。
近些年,一些城市盲目开发建设,割断了历史文脉,一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遭到人为损毁,之后却又通过“制造假古董”来亡羊补牢。一些城市出现众多由传统街道改造而成的仿古商业街,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逐渐失去应有的历史信息和真实价值。此外,由于时间的冲刷,部分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逐渐消失,一些传统文化、民俗、技艺出现了后继乏人的情况。
曾经,城市历史文化空间被破坏、文脉被割裂,数百年乃至千年以来,那些渗入城市肌理、沉淀出的独特记忆和标识日渐式微,这实际是城市文化之殇。城市文化之殇导致“千城一面”“无地方性”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精神价值被异化和隐没,产生的将是繁华散尽的失落。如果不控制和改变这种状况,任其泛滥,城市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必将一步步被销蚀。毋庸讳言,城市文化要发展和创新,但若脱离其根脉,必然只能是外部机械模仿、臆造,毫无生命力可言,甚至导致市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近些年,在文化自信得到深度阐扬的背景下,很多城市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着手保护和治理,并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南京从集庆门到定淮门段的外秦淮风光带、幕府山风景区、玄武湖等区域的文化环境整治,重现了六朝都会的繁华景象。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历时2000多年不易其址、不更其名,蜀文化正在成为一张享誉海内外的城市名片。福州著名历史街区“三坊七巷”的全面修缮,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历史、社会和思想变迁,也成为福州城市性格、风俗和文化的代表符号。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文化治理水平。城市发展需要文化的引领、精神的支撑,切实把历史文化根脉的保护和传承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纳入城市更新的整体发展规划。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要有敬畏之心”,保存好城市历史记忆,增强“地方性"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市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守住城市的生命根脉。这本身也是对城市的文化尊重、文明敬仰和家园厚爱。
(摘编自尹才祥《城市开发不能割断历史文脉》)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开发须抓住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城市失去这些就失去了生命。
B.很多城市破坏了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环境,割断了历史文脉,丧失了发展优势。
C.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导致“千城一面”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
D.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需要一种绣花功夫:对城市每寸土地都要进行细致的美化。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引述“十四五”规划,为论证城市开发“不能割断历史文脉”提供了理论依据。
B.文章指出一些城市盲目开发导致其历史文化遭严重破坏,使论点有了很强的针对性。
C.文章列举南京、成都等事例,论证了有文化自信的城市才能够塑造优秀的城市形象。
D.文章以“近些年”两次引出关于城市开发的内容,前述缺点,后论成就,对比鲜明。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能修复和保护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往往是有灵魂有活力的城市。
B.如果一个城市热衷于制造假古董和建设仿古商业街,则其历史文脉就会被割断。
C.城市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破坏历史上渗入城市肌理、沉淀出的独特记忆和标识。
D.培养市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应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姜。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这首诗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须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至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28.下列关于“艺术和实际人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与实际人生要有距离,没有距离,就会让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并从生活牵绊中逃离出来。
B.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当人们用作为实际人生规范的道德来谈艺术时,等于把艺术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了。
C.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容,艺术并不追求妙肖人生和自然,而这却是写实主义的理想。
D.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了独特风格,也因此艺术上的许多做法看似不近情理,但这正是艺术的目的。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开篇简洁明了,通过艺术的功用引入“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一话题。
B.本文的思路非常清晰,引入话题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C.本文的论证手法多样,举例、引用、假设、比较论证的妙用使道理阐释深入浅出。
D.本文的立论有的放矢,针对“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这一问题展开。
30.下列关于艺术的名言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戴望舒
B.我们的艺术应当比现实站更高,应当使人不脱离现实又高于现实。——高尔基
C.艺术的第一条规律就是:如果你没什么可说,就请住嘴。如果你有话可说,就请说出来,幸勿胡说八道。——罗曼·罗兰
D.伟大的艺术品不像生活那样令人失望,它们并不像生活那样总是在一开始就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马塞尔·普鲁斯特
参考答案
1.C
2.B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为“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可见朱熹阐述的是陶诗的风格特点,而不是创作态度。
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说法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说“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可见“全都明白如话”指称的是所举例证而非其所有的诗,选项以偏概全。
D.“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于文无据。文章没有相关意思的表示,文中最后一段只表述了“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说法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五段说“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可见文中举出《杂诗》十二首是为证明陶渊明技巧高超,不露痕迹,诗歌纯熟自然。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分析错误,第一段说“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选项中“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与陶渊明“不存祈誉之心”“无心于非誉”的心境不符。
故选A。
4.D
5.A
6.D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便可处理好当代中国发展的诸多问题”说法于文无据。文章第一段只说道“在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意义”,并没有说便可处理好当代中国发展的诸多问题。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特点的分析能力。
B.“文章从启发现实的角度”说法错误。文章在论证时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历史文化的分析,也有对当下问题的思考。
C.“兼及不足”说法错误。从文中第三段“今日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阐发务实求真、崇尚自由的理想诉求时,往往极力凸显自然性情的合法性、合理性,却忽视了情理所包含的自我规范与良知发明等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思想寓意,由此很容易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已等不良现象,故有必要结合传统情理思想进行适当调整”可知,引发纵情肆欲、精于为已等不良现象是当今社会人们没有完全理解中华礼乐文明作造成的结果,并非中华礼乐文明自身的弊端。
D.“证明理虽然排斥情”说法错误,从第二段“人的自然性情代表着生存的真实性,是文明创生的摇篮与理想的归所”可知,理与情二者并不互相排斥。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引句的意思是,“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好学罢了。”孔子的这种“好”是其理想人格现实情态的反映。
B.《论语》这一章的要旨,就是孔子虽然在情感上非常的悲痛,因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得到了孔子的心传,他这一死,道脉就没有传人了,所以孔子非常悲痛。可是谈到葬礼,孔子却坚持以颜回的身分来办相应的丧礼。颜回并不是士大夫,他只是一位庶人,就是平民老百姓,按照礼不应该厚葬,只能按照庶人的葬礼来进行,再加上颜回家里比较穷困,厚葬不合他的家境。虽然孔子不许可,但是也不能阻止,结果门人还是厚葬之。所以孔子就感叹,因为孔子是守礼的。这里正体现了“发乎情,止乎理”的原则。
C.此句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是古人将共有之意上升到天人一体的高度。
D.“是战国时楚国奸佞小人共情的集中体现”说法错误。“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是说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这可理解为共谋坏事,而原文“所谓‘共情’指人在生生不已的基础上共有的好恶之情”,选项曲解“共情”的含义。
故选D。
7.D
8.C
9.A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我国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国语》等古代典籍中”错,原文是“目前古籍中记述神话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等,在《国语》《左传》及《论衡》等书中也保存有片段材料”。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文章将世界神话与中国神话交替论述,在比较中凸显了中国神话的魅力和历史地位”错,没有“交替论述”,只是在第一段涉及“世界神话”,故也没有“在比较中凸显了中国神话的魅力和历史地位”。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的产生和……密切相关”错,原文是“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以及与自然进行的斗争”。选项曲解文意。
C.“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故事来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祖先的崇拜”错,原文是“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选项扩大了范围。
D.“它将退出历史舞台”错,原文是“神话从内容到表现方法上都必然产生较大的改变”。
故选A。
10.C
11.A
12.D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是因为它专指‘劳力者’”错误,首先,“小人”并非专指“劳力者”;此外原文的表述是“‘小人’所包含的卑下之意,在社会交往中又常借用来作为一种谦称使用”,可见“小人”借用为谦词,是因为它包含“卑下”之意。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阶级对立造成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明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截然对立。《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的……《国语·鲁语上》所说的……都将‘小人’与‘尽力、务力’相勾连,共同地突出了‘小人’劳动阶级的属性”。并不能体现“小人”的“劳力者”含义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化,阶级对立”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同样在阶级对立的时期,“小人”有不同的含义。
C.“最初的意思”错误,文中只是说“其一是指‘劳力者’”,并未说“劳力者”是“小人”最初的意思。
D.“印证了人格杰出者被誉为‘君子’,卑劣者被蔑称‘小人’”错误,应是论证了“随着‘天命有德’观念的流行,人的价值上升,人格意义日益凸显”,人们注重价值的取舍。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文章内容的能力。
D.“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的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体现的是君子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小人对他人的恶意伤害,而其中的“人”泛指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并不一定是“同党”。“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故选D。
13.B
14.C
15.C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B.“陶潜、鲍照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都在大量地歌咏时事”错误。结合原文第2段看“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是杜甫大量地歌咏时事,可见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错误。引用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将二者进行对比。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错误。原文第4段信息是“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可见文中意思只是说从某方面或某个角度而言,选项因果逻辑表述绝对。
B.“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错误。原文第4段信息是“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可见选项表述错误。
D.“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错误。结尾段说“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化。
故选C。
16.B
17.D
18.A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A.“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器物史之上”无中生有,文中只说“这种书写便利也为工艺史书写养成了偏向于器物史的‘俗套’,即放弃器物背后的工匠及其技术史的书写”,即在工艺史书写领域,技术史远远少于器物史,但文中并未提到“其(技术史)价值和意义却在器物史之上”;
C.“由于物的交往可以展示人际交往的魅力,因而……”强加因果,“工匠所造之物……在流动中形成物的交往及其伦理”一句,与“物的交往……展示出了人际交往的魅力”一句,二者是被解释与解释的关系。
D.“展示了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以必然代替或然,原文“《匠心致远》或在这个领域为人们展示出一个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可见前面有一个“或”字。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张冠李戴。“……认为工匠文明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错误,原文强调:“在作者看来,工匠文明或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样态,它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即“工匠文明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的观点是《匠心致远》的作者提出来的,而不是本文的作者。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工匠是在造物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关键要素”指的是“在造物过程中的结构、功能与秩序等”而非“工匠”。同时,“决定了”表述绝对化。原文为“在物性层面,工匠技术物能在使用、艺术、审美、技术等诸多层面形成特定的工匠文化,并迈进工匠文明的高级阶段,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生存、交往、伦理的状态及其质量”,是“影响”而不是“决定”。
故选A。
19.D
20.C
21.B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生物变异就会发生”错,从“一旦”一词可知,环境条件变迁为变异发生提供可能性,并非充分条件。
B.“自然选择能将所有生物发展的微小变异保存和积聚”说法有误。原文是说“即择优弃劣的力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这种缓慢的……力量”,不是所有的力量。
C.“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小范围内”错,据“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见是别人的主张而不是作者观点,且据“这是无法证实的”可见,作者对此并不赞同。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理论或学科的发展体现出进化论的不断发展”说法有误。原文是说“‘基因选择学说’等理论或学科的发展,都从不同的角度推进着进化论”,这里各种学说本身不能体现出进化论的不断发展。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不如达尔文的观点准确深入”错误,原文说“当时生物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今天我们熟知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等概念当时都没有出现,因此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性动摇”,想表现的是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动摇。
C. “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新发现’,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有误。根据原文“但随后不久,一系列新的遗传学发现,尤其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可知,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的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说法也不成立。
D.“消除了”错误,原文说的是“以消除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阂”,可知应是目的而非结果。
故选B。
22.B
23.A
24.B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文明六大区系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错误,原文“一般以为是中原向四周扩散。苏秉琦先生提出,山西陶寺与其周围文化是一个综合体,不是一支蜡烛向周围放射,而是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方向”,可见,以中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是一般的观点,不是苏秉琦先生的观点。
故选B。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充分证明了苏秉琦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成果的价值”错误,引用费孝通的观点和苏秉琦的理论,是为了证明红山文化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C.“归纳论证”错误,阐述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运用了举例论证,没有运用归纳论证。
D.“论证了红山文化时期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无中生有,原文“南北交汇在红山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突出表现为玉器与彩陶的对话”以玉器与彩陶为例,是为了论证“南北交汇在红山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故选A。
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这是费孝通推崇苏秉琦并与之合作的基础”错误,原文“他认为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是几代北大人的成果,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苏秉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也以红山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为主要内容”有费孝通对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的肯定,但没有与之合作的说法。
故选B。
25.A
26.C
27.B
【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很多城市破坏了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文无据。原文第3段是说“部分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逐渐消失”。
C.“导致”,因果关系颠倒。原文第4段“如果不控制和改变这种状况,任其泛滥……甚至导致市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D.曲解文意,文中“绣花功夫”只是说要专心用心、倾力倾情、抓好细节,把工作做细,并非是选项所说“对城市每寸土地都要进行细致的美化”之意。
故选A。
2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论证了有文化自信的城市才能够塑造优秀的城市形象”错误,论证的是“很多城市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着手保护和治理,并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故选C。
2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热衷于制造假古董和建设仿古商业街,则其历史文脉就会被割断”因果推理不准确。“制造假古董和建设仿古商业街”不是历史文脉被割断的根本原因。
故选B。
28.B
29.D
30.C
【解析】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并从生活牵绊中逃离出来”错误。由原文“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可知,原文说的是“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而不是“使人欣赏并从生活牵绊中逃离出来”。
C.“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容”错误,范围扩大。由原文“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可知,原文说的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
D.“从而形成了独特风格”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可知,原文没有说“从而形成了独特风格”。
故选B。
2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本文的立论有的放矢”错误。针对“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这一问题作者用的是“驳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观点。
故选D。
3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文的观点是“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A.“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体现了“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
B.“不脱离现实又高于现实”,体现了“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
C.“如果你没什么可说,就请住嘴。如果你有话可说,就请说出来,幸勿胡说八道”,讲的是有话就说,没话就不要胡说八道,没有体现“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
D.“不像生活那样令人失望,它们并不像生活那样总是在一开始就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体现了“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本文观点。
故选C。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共31页。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原文观点一致的一项是,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共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