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一轮复习,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理学,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中国古代家训的特点,时空坐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统治者可以随意残害奴隶。(2)西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1)夏商周时期:《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2)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晋国叔向曾写信反对:“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谓也。……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子产:“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自损,吾以救世也。——摘编自徐喜良《中国通史》
依据材料分析叔向为何反对子产“铸刑书”?
子产“铸刑书”限制贵族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叔向不愿丧失贵族阶级生杀予夺的特权,所以反对子产“铸刑书”,认为公布刑法违反“礼治”。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早期)
(2)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与法家
孔子:①为政以德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主张德治,通过道德教化民众,仁和礼的手段
韩非: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必守法令。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和刑的手段
商鞅: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影响: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影响: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集权的愿望。
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临终前对他的继任者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子产主张德政,宣扬儒家思想 B.子产的治国理念违背时代潮流C.子产主张严刑峻法 D.子产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
(海南高考·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出现律令
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思考秦汉时期法律制定有何特点
①形成以律为本、律令结合的法律体系②法律内容不仅涉及刑事,还包括了行政、土地、财经等方面内容③具有鲜明的捍卫君主专制、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色彩
2.魏晋——律令儒家化
(1)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2)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3)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变化: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
特点:以经注律 礼法合流 德主刑辅
《永徽律疏·唐律疏议》
(1)唐初法律删繁就简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五刑之中,干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谋”、“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宋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名例》
特点:①法律体系完备,包含律、令、格、式四大类法律形式 ②礼法结合的典范,注重忠孝等儒家道德伦理观念
影响: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
①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集大成。②推广家训:在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思考:法律与儒学结合愈发紧密的原因
①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长效维系统治;②宗法观念与礼制思想在社会中有深远影响,民间重视亲疏尊卑;③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渗透入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④儒家思想讲求中庸、和谐,对调和矛盾具有一定积极作用;⑤历代统治者与儒家官僚对法律的修订与调整。
(北京高考·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3)明朝: ①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 ②司法实践中重视"例",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
特点:①宋代及其后的法制建设多以唐律为蓝本,援引或修订 ②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背景: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表现方式:社会层面: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乡里层面:乡约、族规、家训成为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家庭层面:朱熹《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
①北宋《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②明朝后期,乡约宣讲明太祖的“六谕” ,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③清朝乡约基本延续明朝的模式,宣讲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用《大清律例》。
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趋势: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我国古代为何形成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礼”“法”结合的法律体系?
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的等级结构是礼法融合的基础;
中国古代由自然经济孕育“天人合一”观,是人们作为社会规范礼和国家规范法结合的思想条件;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基,构建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体系,亲亲尊尊为核心的礼适合社会的需要;
1.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2. 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诸法合一,行政司法不分,司法从属于行政。3. 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人情、国法”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中。4. 形成中华法系,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1)创作主体:作者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来源广泛,身份多样。(2)呈现形式:形式丰富多样,(3)主要内容: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与时代政治经济关系密切 (4)主要功能:重视教化功能,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5)传承发展:历史悠久,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吸取同时期人的经验,形成特色表达;
史料: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由于德礼为先,属主导,将法的作用限制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即罚以内,人们对于法的认识仅在于是镇压、惩罚,这样一来,人们避犹不及,更谈不上运用和掌握。 ——郑永流 萧伯符《再议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摘自《法学季刊》1987年第二期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和“国家统治”过程中具有什么特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你觉得这一特点有哪些局限性和积极性?
特点:“礼法结合,儒法并用”。局限性:(1)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2)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意识淡薄。积极性:(1)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2)以礼入法,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图文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儒家社会引领者,法家社会督促者,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文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