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理念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3、以培养和提高学的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4、教学设计要符合普通高中课方案,考虑与初中历史学习衔接,依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理论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1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本课内容在初中七年级(上)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中用4个课时讲授(16-19课)。2本课立意:本课内容涵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叙述这段时期政权更迭、经济发展、民族交融的情况。(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3、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本课分为三个部分阐述:政权更迭、经济发展(重点介绍南方经济开发)和民族交融。三个部分政权更迭频繁是因,南方经济开发和民族交融是果,并据此构建教学体系。 学情分析高一历史刚刚经历过中考, 本课内容中政权更迭、南方经济开发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有详细学过。课本内容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学生拥有较好的历史基础。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下,福建高考实行“3+1+2”高考方案,历史作为新高考中的“1”,高一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因历史的学科特点,学生较感兴趣。高中历史教学强调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高一同学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了解不多,特别是对史料的分类、解读及运用史料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不足,但是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促进学科学习。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概况,知道这一时期区域开发的概况和民族融合的具体史识。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理解运用史料分析历史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频繁,因此各个时期疆域范围也多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热爱并维护和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探究学习历史应该具有人文追求,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以及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教学难点:民族交融、士族制度教学设计思路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涵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经济发展、民族交融的情况。三个部分政权更迭频繁是因,南方经济开发和民族交融是果,并据此构建教学体系。本课以晋江的历史导入课堂教学,从北民南迁带来的影响:运用史料讲授南方经济开发和民族融合的相关历史,最后回到造成北民南迁带来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最后回归单元主题: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并完成情感升华。教学方法讲授法、师生互动的课堂讨论、历史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环节预设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构想及设计意图 导 入 导 入 2—3分钟 PPT展示福建晋江举行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相关图片及晋江的相关历史信息。 关注身边事,与课堂同步思考。教学构想:以身边时政信息导入本课教学,知道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设计意图:课堂激趣,导入新课。 新 课 讲 授 课堂小结与升华 一江南经济的开发 10分钟魏晋南北朝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江南经济的开发。PPT展示相关材料并提问:1、西汉前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2、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3、联系初中历史知识,思考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哪些?4、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开发带来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史料进行解读并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进行解答。 依据PPT展示的相关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围绕问题依据材料进行思考。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由学生统一回答。根据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教学构想:江南经济开发这一块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详细讲授,但初高中侧重点不一,高中教学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的第五部分学业质量中要求学生知道史料的分类(1—3)及运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2—3) 设计意图:预设问题,培养学生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问题、解释问题及从不同角度提炼概括观点的能力。 二 民族交融 15分钟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说“对南方开发的过程也是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过程。”南方经济发展,吸引北人进一步南迁,促进民族融合。PPT展示相关材料并提问:1、请根据材料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4、史学争鸣:同学们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改革?5、根据材料概括民族交融的特点。 依据PPT展示的相关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列举相关的史实。 根据预习及所学知识说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根据材料进行说明。 学生探讨各抒己见教学构想:民族交融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并简要概况民族交融的途径。重点讲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设置史学争鸣,加深学生对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认识:1、借用马克思名言: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明征服。2、这一时期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3、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的第五部分学业质量中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设计意图:根据材料及所学 预设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对史料进行分析运用及从不同角度提炼概括观点的能力。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政权更迭 12分钟大量北民南迁带一方面促进南方经济开发,另一方面促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那么,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北民南迁呢?教师要求:阅读课本并尝试画出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教师选取几幅优秀作品展示)PPT展示各个历史阶段建立政权的地图,请同学们进行排序。难点突破:士族及士族制度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政局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学生阅读课文并尝试画出政权更迭示意图。 学生根据所学看图排序。 根据课件材料及课本28页“历史纵横”突破难点教学构想: 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在初中有详细学过,所以对政权更迭采取阅读课文,标注时间的方式,构建时空。运用地图排序巩固理解,强化时空。对难点“士族制度”采取史料进行讲解突破。 设计意图: 强化学生历史时空观。利用相关史料增强对历史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课 堂 小 结 与 升 华 5分钟 1、展示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并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的特点。 2、学习完请学生谈谈感想认识。教师点评。 观看PPT加强对历史脉络的理解。 学生积极发言畅谈感言教学构想: 利用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进行概括,强化历史发展脉络,落实时空观。 通过学生积极发言、畅谈感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和世界观,进行情感深华。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历史时空观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塑造。达到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的第五部分学业质量中要求(4—5)。 板书设计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经济:江南经济开发1、表现2、原因3、影响二、民族:民族交融1、相关事实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内容: ②意义2、特点三、政治:政权更迭频繁过程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学案(必做合格性水平训练、等级性水平训练选择题:1、3、4、5,材料题6第二、三问。选做:等级性水平训练:2、第6题的第一问。) 教学反思1、本课时间跨度长,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分裂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同学们对政权的发展演变有一定难度,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部分教学突出主线,构建历史发展脉络。2、课堂教学内容多,因为江南经济开发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初中历史有学习过,为避免知识的重述,考虑高中历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体现历史教学中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的质量要求。对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依托史料进行简单叙述,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核心能力的培养。3、不足:由于时间的关系,在内容上不够充实。需要学生通过课后弥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2,合作探究3,布置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