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常考易错练习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常考易错练习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常考易错练习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一、选择题1.下面的算式中,乘积大于3000的算式是( )。A.293×9 B.5×595 C.6×5082.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不能用表示( )。A. B. C.3.小林和小华同时做纸飞机,小林用小时完成,小华用小时完成,他们两人( )。A.小林做得快 B.小华做得快 C.一样块4.幼儿园分36个南瓜,每个班级分3个,一共可以分给多少个班?小军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的是( )。A.已经分了3个南瓜 B.已经分了30个南瓜 C.还剩30个南瓜5.一盒牛奶连盒共重1060克,标签上印有,小明喝了一半牛奶,剩下的牛奶连盒重( )克。A.60 B.530 C.5606.下图中的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A.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7.黄金大道路边种着一排银杏树,每相邻两棵之间的距离是6米.小刚从第1棵跑到第30棵,一共跑了( )米.A.180 B.174 C.1868.如图,要从这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A.10厘米 B.12厘米 C.20厘米二、填空题9.口算200×4可以看作2个( )乘4;口算400÷8可以看作( )个十除以8。10.□40×3,要使它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02÷4,要使它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本语文书大约重200( )。2袋面粉大约重50( )。5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30( )。12.根据图中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平移”或“旋转”填空。 ( ) ( )13.在括号中填“>”“<”或者“=”。498×5( )2000 ( )301克( )3千克 123×8( )123×4×21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米,宽4米。菜地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 )米,如果菜地一面靠墙,篱笆长至少( )米。15.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100个,■最少有( )个,最多有( )个。16.小华、小丽和小阳参加50米短跑比赛,小丽比小阳多用1秒,小华比小阳少用2秒,这轮比赛中,( )跑得最快。17.用6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 )厘米,也可能是( )厘米。18.小新家离学校450米。一天早晨,他从家去学校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于是他又回家拿书,再去学校。这天早晨,小新上学大约一共走了( )米。三、作图题19.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20.给下面的图形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四、计算题21.直接写出得数。500×6= 62÷2= 2×37= 41-14= 440-40=84÷7= 15×6= 400÷5= 51÷3= 45+26=5×18= 0÷1= 560÷7= += -=2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637×3= 350×4= 5×605= 86÷3= 820÷4= ★401÷2= 五、解答题23.一个书架有三层,每层放40本书,学校图书室有8个这样的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24.(1)母鸡只数是公鸡的几倍?(2)如果把小鸡卖给3个客户,那么平均每个客户可以买到多少只小鸡? 25.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实验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观看了直播。请你根据下面线段图中的信息,先写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条件:问题:解答: 26.一个蛋糕平均切成8份,冬冬吃了其中的3份,莉莉吃了其中的1份,明明吃了其中的2份。冬冬和明明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27.扬江小学每个教室里安装了8组日光灯和4台吊扇,日光灯一共安装了288组。扬江小学一共安装了多少台吊扇? 28.在一张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中,小明和小红用不同的方法剪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谁剪完后剩余部分图形的周长长?算一算,写一写,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乘积,再看哪个乘积大于3000。【详解】A. 293×9=2637B. 5×595=2975C. 6×508=3048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A【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判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3份是。【详解】A.分成4份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取3份,不能用表示;B.平均分成4份,取3份,能用表示;C.平均分成4份,取3份,能用表示。故答案为:A【点睛】解决本题主要依据分数的意义,要注意三点:1、必须是平均分;2、要平均分成4份;3、要取3份。3.B【分析】要比较他们两人谁做得快,那么所用的时间越少,则做得越快;据此比较和的大小,哪个分数较小,则做得较快。【详解】>,则小华做得快。故答案为:B【点睛】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较小的分数反而大。4.B【分析】竖式中的3在十位上,一个班分10个南瓜,那么3个班共分了30个,这里的3表示已经分了30个。【详解】这个3表示已经分了30个南瓜。故答案为:B【点睛】考查学生对竖式中每一步计算中数字所表示意义的理解。5.C【分析】这盒牛奶净含重1千克,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则这盒牛奶净含重1000克。喝了一半牛奶,用这盒牛奶的净含重除以2,求出喝掉牛奶重量。再用这盒牛奶连盒重量减去喝掉牛奶重量,求出剩下的牛奶连盒重量。【详解】1千克=1000克1060-1000÷2=1060-500=560(克)则剩下的牛奶连盒重560克。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喝掉牛奶就是这盒牛奶净含量的一半,同时还要注意,先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再进行解答。6.C【详解】略7.B【详解】由题意可知,从第一棵树到第30棵树之间有30﹣1=29个间隔,所以小刚共跑了29个6米,列式解答即可.6×(30﹣1)=6×29=174(米)答:一共跑了174米.故选:B.【点晴】此题属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在解答时,运用了下列关系式:路长=每段长×(棵数﹣1).8.B【分析】从长方形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宽已知,于是得解。【详解】由分析得:这个长方形的宽是12厘米,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9. 百 40【分析】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时,可将整百数看作几个百再计算;计算400÷8时可以将400看作几个十再计算,依此填空。【详解】200里面有2个百,即200×4可以看作2个百乘4;400里面有40个十,即400÷8可以看作40个十除以8。【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百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口算,应熟练掌握。10. 3 3【分析】依次计算出140×3、240×3、340×3……的积,直到积是四位数为止,据此解答;□02÷4,要使它的商是两位数,0<□<4,据此解答。【详解】140×3=420,240×3=720,340×3=1020,则□里最小填3;□02÷4,要使它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1、2、3,□里最大填3。【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 克##g 千克##kg 克##g【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详解】1本语文书大约重200克。2袋面粉大约重50千克。5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30克。【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12. 旋转 平移【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运动。【详解】(旋转)(平移)【点睛】熟练掌握旋转和平移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 > < < =【分析】(1)(4)有算式的先根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求出各算式的值后再进行比较;(2)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分数就小;分母小,分数就大;(3)单位不同的先把单位换算成相同的后再进行比较,1千克=1000克。据此解答。【详解】(1)498×5=2490,2490>2000,所以:498×5>2000(2)<(3)3千克=3000克,301克<3000克,所以:301克<3千克(4)123×8=984123×4×2=492×2=984所以:123×8=123×4×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的掌握。14. 22 1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菜地的四周围上篱笆,计算篱笆的长度,也就是求长方形菜地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如果菜地一面靠墙,要使篱笆的长度最短,那么应将长方形菜地长的一面靠墙,因此直接将长方形的菜地的两条宽再加1条长的长度即可。【详解】(7+4)×2=11×2=22(米)4+4+7=8+7=15(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 99 101【分析】如果排列如:■●■●……■,■在两头,■比●多1,●有100个,■有100+1=101(个);如果排列如:■●■●……●,一头一尾,■和●同样多,●有100个,■有100个;如果排列如:●■●……●,●在两头,●比■多1,●有100个,■有100-1=99(个),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得:如果把■与●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100个,■最少有99个,最多有101个。【点睛】本题是简单的间隔、周期问题题目,先找出排列规律,再作进一步解答。16.小华【分析】以小阳用的时间作标准,小丽比小阳多用1秒,小华比小阳少用2秒,由此可知,小丽用的时间最多,小华用的时间最少;再根据路程相同,花的时间越少,则跑的速度越快;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轮比赛中,小华跑得最快。【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路程相同,花的时间越少,则跑的速度越快。17. 28 20【分析】第一种情况:将六个正方形排成一行,此时的长方形的长为:12厘米,宽为2厘米;第二种情况:排成两行,每行3个,此时的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长+宽)×2,即可求出两种情况的长方形的周长。【详解】由分析可知,第一种情况的长方形的周长:(12+2)×2=14×2=28(厘米)第二种情况时的长方形的周长:(6+4)×2=10×2=20(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切拼,关键是要掌握所能拼长方形的情况有几种,每种情况的周长分别是多少。18.90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新比平时多走了2个总路程的一半,也就是多走了1个总路程,则小新这天早晨一共走了2个总路程。用小新家到学校的距离乘2,即可求出这天早晨小新上学一共走了多少米。【详解】450×2=900(米)即这天早晨,小新上学大约一共走了900米。【点睛】本题关键是对“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的理解,因还要返回,全程即为两个总路程。19.见详解【分析】先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周长除以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解答即可。【详解】(5+3)×2=8×2=1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6÷4=4(厘米)作图如下:【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作图即可。20.见详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来添加小正方形即可解答问题。【详解】(答案不唯一)【点睛】解答此题需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1.3000;31;74;27;40012;90;80;17;7190;0;80;;【详解】略22.1911;1400;3025 28……2;205;200……1【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详解】637×3=1911 350×4=1400 5×605=3025 86÷3=28……2 820÷4=205 ★401÷2=200……1 验算:23.960本【分析】用40乘3,求出一个书架能放的本数;用一个书架能放的本数乘8,求出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详解】40×3×8=120×8=960(本)答:一共可以放960本书。【点睛】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1)52(2)234只【分析】(1)用母鸡的只数除以公鸡的只数,得出母鸡只数是公鸡的几倍。(2)用小鸡的只数除以3,得出卖给3个客户,平均每个客户可以买到多少只小鸡。【详解】(1)312÷6=52答:母鸡只数是公鸡的52倍。(2)702÷3=234(只)答:那么平均每个客户可以买到234只小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25.条件:男生比女生多26人,男生和女生共208人。问题: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解答:女生有91人,男生有117人。【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男生比女生多26人,用总人数减去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求出2个女生的人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女生人数。用女生人数加上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求出男生人数。【详解】条件:男生比女生多26人,男生和女生共208人。问题: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解答:(208-26)÷2=182÷2=91(人)91+26=117(人)答:女生有91人,男生有117人。【点睛】本题考查和差问题,即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差,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解答方法:小数=(和-差)÷2,大数=和-小数=小数+差。26.【分析】一个蛋糕平均切成8份,冬冬吃了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莉莉吃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明明吃了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加上,求出冬冬和明明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详解】一个蛋糕平均切成8份,冬冬吃了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明明吃了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答:冬冬和明明共吃了这个蛋糕的。【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144台【分析】根据题意,每个教室安装8组日光灯,一共安装了288组日光灯,算出日光灯安装了几个教室,每个教室安装4台吊扇,由此可得出答案。【详解】288÷8=36(个)36×4=144(台)答:扬江小学一共安装了144台吊扇。【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的除法和乘法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8.小红,理由见详解【分析】如图所示,分别将剩余部分图形的一条边平移后可知,小明得到的图形的周长为原正方形的周长加上2条长2厘米的边长和,小红得到的图形的周长为原正方形的周长加上2条长4厘米的边长和,据此分别求出两个图形的周长,再比较大小。【详解】8×4+2×2=32+4=36(厘米)8×4+2×4=32+8=40(厘米)36厘米<40厘米答:小红剪完后剩余部分图形的周长长,因为两人得到剩余图形的周长中,除了相同部分即原正方形的周长外,小红获得图形多2条4厘米长的边长和,而小明获得图形多2条2厘米长的边长和。【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求图形周长,巧用平移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化成规则图形的周长,再根据周长公式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下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