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和散文的区别 课件
展开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一般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场景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 语言细节描写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也有重要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
一、渲染故事气氛 二、烘托人物形象 三、推动情节发展 四、暗示社会环境 五、深化作品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的关系
二、散 文
散文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记叙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或体会。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散”主要表现在材料的选用、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散文的“神”是指蕴涵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
写景、人、物、事只是手段、是依凭,抒情、说理才是目的、是归宿。
二、熟悉文体、梳理思路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
第二类:状物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1.先读题再看文,确定文体、咬文嚼字审读题干,圈出关键词,明确题干要求。2.答题要树立要点意识,看赋分定要点,用序数标明要点。3.优先考虑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组织答案。4.答案要有关键词意识,写出切中问题的关键词或短语。
它们的区别在于作者和作品的关系。
如果说小说家与小说的关系就像一个建筑师和他的建筑物的关系,散文家与散文的关系就像一个人和他的家的关系。
建筑师把建筑物建筑完毕,建筑师就离开这个建筑物了。在这时,尽管这个建筑物还是这个建筑师的劳动成果,还是带着他的建筑风格的,但所有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这个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可以离开作者而独立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而一个人和他的家的关系则不同。尽管一个人已经把自己的家布置好了,但这个家仍然是他的家。别人可以来看,来做客,但你却不能认为这就是你的。它的主人住在这个家里处处合适,你住在里面就不合适了。
在你转述小说《XX》的时候,完全可以舍弃掉它的作者,你可以代替作者转述这篇小说里的人物和事件(第一人称小说里“我”也是小说里的一个人物,不完全等同于作者本人)。
但你转述散文《XX》的时候却不行。作者已经完成了这篇散文的创作,但她还住在这篇散文里,你必须把作者同他记叙的人物一同转述,你无法代替作者,因为你与作者奶奶没有那样的交往。你的感受也不能代替作者的感受。
散文与小说的8个不同点:
散文重在抒情;辅之以议论、叙事等。 小说主要是叙事;辅之以抒情、议论等。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 小说多种人称均有
4.小说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要给出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 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5.小说中至少会有1-2个人物甚至 更多; 散文可以始终不出现具 体的姓名和形象。
6.小说接近戏剧,故事中的人物直接演给读者看,情节安排巧妙(伏笔、背景烘托、倒叙、插叙灵活运用);散文里的景物,人物,对话描写,大都比较简单,有时甚至谈不上情节,更不会细致地去构思故事情节和细节。
7.小说-作者并不在故事中现身,背后隐藏着叙事者;散文中的“我”一般就是作者。
8.小说中的对话往往自成一段,推动情节发展,语言较明白,流畅;散文语言优美,胜过推敲,达到一定的美学境界。
辨析概念:主旨 、主题、 情感……散文的主旨:情、理小说的主旨(一般称“主题” ):反映某种社会现实,也包括某种情、理。诗歌的主旨:情、理(一般是情)
散文阅读讲评 ——《万里长城一红柳》
2.参考答案:①照应标题,由面及点,引出下文对红柳的描写。②写出了长城的气势浩大、雄壮苍凉,为犁辕山上这株红柳提供了一个宏阔的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1)运用想象、拟人、对比的手法,表现了长城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残破,表达了老刘的无奈与失落。
3.(2)从声音和色彩上着笔(视听结合),以动衬静,描写了人去鸟归后寺庙的宁静祥和,烘托出人们淡然、安宁的内心世界 。
在写作上的共同点和区别1.两者都同属于文学范畴,但是小说主要倚靠虚构,散文主要记叙描写真人真事。 两者都是文学作品四大家中的一员,一般都要写人叙事。 但是,小说完全可以“闭门造车”,作者可以根据人生经验和现实世界“弄假成真”,创造出一个故事来。即使是写真人故事或历史小说,也可以运用文学手段对故事的叙述语言进行加工。例如2018年的全国高考语文卷中的小说《赵一曼女士》就是一篇真实人物小说。 而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散文。后两者与小说区别很大,不必赘述。前者(叙事散文)与小说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的叙事性。但是散文一般是讲述真人真事,抒发亲身感悟。如2018年的贵阳市中考语文卷中的散文《严教授和他的葱油饼》就是一篇叙事散文。
2.两者都要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但小说的故事性要强,散文的叙事情节则相对简约。 小说和叙事散文都必须有“故事”,而且都力求具体生动。但是,小说的情节追求曲折变化,出人意料。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四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还会在“开端”前面加上一个“序幕”,在“结局”后面补充一个“尾声”。 而叙事散文没有这么复杂,情节相对简单,有时情节可以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是由数个事件浓缩组合成的一篇文章;当然,散文虽然取材广泛,但是其主题是集中的,正所谓“形散神聚”。例如,于宝月的《忙年》就是这样的散文。
3.两者都可以写“我”,但是“我”的含义不同。 小说和散文都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这样可以拉近读者与故事的距离,增强真实感,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但是,小说中的“我”不管有没有作者的影子,这个“我”都不能当作作者本人。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我”就不是鲁迅,而是叙述主人公,是小说的人物形象之一,是故事的见证者。 而散文中的“我”必须完全是作者本人,通过“我”的经历见闻,客观叙事,主观抒情。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复习之哲理散文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复习之哲理散文 课件,共47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技巧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技巧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达技巧,伏笔和照应,《爸爸的花儿落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规范答题格式,铺垫的答题格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复习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散文考点,典例分析,山的呼唤琼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