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知理解形象,物的形象鉴赏窍门,物的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解说】鉴赏作品的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所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须要把握的。
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
人物形象(作者刻画的)
鉴赏诗歌的形象
“形象”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 (3)事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 ----人物形象
一、如何准确把握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
方法点拨:(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展开联想和 想象,把握形象。(2)抓抒情主人公的行为、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把握人物性格。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 想象,感知形象。
把握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台:即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1)“幽州台”(2)人物语言:“念”、“悠悠”,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结论:这是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将形象定格为:除夕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杜甫 《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要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这个典故。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常见的设问角度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时可省去)(3)指出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
示例
◆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中渔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3)指出形象的意义: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总括)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诗人却犹如孤云一样,独自飘荡,壮志不酬,有才无法施展,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分析)
(3)指出形象的意义: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结)
误例分析: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⑵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参考答案] 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 (身份)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性格—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盼君赏识的内心苦闷之情.(意义)
玉阶怨·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1)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1)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答案1] 清冷的房间里,萤虫飞来又飞回去休息了,有人几乎一整夜都在缝制衣服.“思君此何极”道出了心里的感受。
分析:整个文段都没有说怎样的形象。
[答案2] 我放下珠帘,凝神四顾,萤火虫飞来却又飞回去休息了,而我却没有丝毫睡意,我只能借着缝制衣服来消磨我的时光.在这样月色明朗的夜晚,我思念我心中的爱人已经到了极点
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
[答案3] 诗人谢眺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或人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他的诗情耐人咀嚼,遣词自然、音调和谐.
分析:这是对谢眺的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不合要求.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牛刀小试:鉴赏以下几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1)“沧州”的注释。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参考答案】1.概括形象特点: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3.指出形象的意义: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孩童形象?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总说)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具体说明)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 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作业: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3)指出形象的意义: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即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图景。
高考对古代诗歌景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概括景物特征。 ②赏析景物形象。 ③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等。 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是主观题。
一般设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高考链接(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 。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6分)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闲适恬淡、繁华热闹、生机勃勃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请你给以下几个答案打分,并说说你的评分理由:答案一:上阙通过写桑树芽、蚕、细草、黄犊、夕阳、暮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答案二:词的上阙描写了农村生活的景象:田间桑树已长出新芽,邻居家的蚕卵孵出幼蚕,黄犊在山坡上吃草、鸣叫,夕阳斜照,林中乌鸦归巢。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请你给以下几个答案打分,并说说你的评分理由:答案三:①词的上阕通过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黄色的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 ②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③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 )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答题范式】 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景——境——情)
三、课堂巩固练习
1..(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 氛围?
参考答案: ①开头两句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细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时间、地点、季节) 。 ②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③表达了作者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幽静。(2分)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2分)
1.答题时要认真审题,如果只是单一考意境,就按照“景 、境 、情”的三步走模式答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问题,就怎么问怎么答。 2.近几年该考点往往和表达技巧放一起,答题时就主要根据手法题答题步骤来回答。 3.要积累诗歌中常见、常考的景物,熟悉它们常用来营造什么意境、抒发什么情感,还要熟背意境氛围常用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
——事物形象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以此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画 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南宋故臣,宋亡后不仕。 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自况,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 表达了自己不屈从于元朝统治者,对宋朝耿耿忠心、铮铮铁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极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这首词的主题是写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形象生动,委婉含蓄。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也不知道回家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表达诗人……情感(追求、理想)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合诗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样的精神)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图示如下: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 内在特征: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志趣追求(拟人)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解题思路 (1)抓住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特征(精神、品格); (3)抓物与人的“契合点”,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先看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身特点:“刺头”即“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
内在特点:寓旺盛的生命力。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内在特点:顽强、有凌云之志。
再看小松与诗人有哪些“契合点”:
诗人出身微寒,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不为环境所困,挺拔生长的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
刻画了一个生长于深草,长满松针,不为环境所困,挺拔生长,有旺盛的生命力,顽强不屈的“小松”形象。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
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开放,无人欣赏,备受风雨摧残
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不渝。
寓意: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诗人笔下的“梅”生长在僻静荒远处,“寂寞开无主”,孤独寂寞愁苦,还时常遭受风雨摧残,但它“无意苦争春”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至死不渝。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虽然备受排挤打击,但仍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如何规范答题
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象。(概括)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结合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点出形象的意义)
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马 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指出形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点出形象的意义)
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暗示)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1、反映社会、批判现实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
高洁的品性、 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关注点 1、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2、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一个民族,由于历史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这种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的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3、鉴赏一般物象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象考查,意境氛围,情景关系,写景作用,景物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试牛刀,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三,景物形象,情景关系,情景距离,写景作用,思考问题,实战演练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课件,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阐释,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学习目标,实战演练,总结回顾,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物的形象鉴赏窍门,物的特征,如何规范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