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第1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第2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7m
    B. 90dB是理想的睡眠环境
    C. 健康人的心脏1分钟心跳20次
    D.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9m/s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加油机在给歼击机加油时的情景,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 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歼击机速度可能不同
    C.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歼击机都是静止的
    D. 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吉他能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
    B. 图乙中,插入水中的管子能听到船航行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C. 图丙中,看到烛焰在晃动,主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图丁中,计时员先看到烟后听到声音,说明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4.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减少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 响度变大 B. 音色改变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共鸣的条件是两个音叉响度相同
    B. 乙图,声音可以像光一样反射
    C. 丙图,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丁图,拨动橡皮筋发声,最细的橡皮筋音调最低
    6. 下列生活中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桥在水中的“倒影” B. 水中筷子“变弯”
    C. 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像 D. 手影的形成
    7. 下列原理图与光学仪器不相符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电影机
    D.          望远镜
    8.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 远离透镜 B. 靠近透镜
    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9.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水射向空气时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 下列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
    B. 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
    C. 幻灯片必须放在2倍焦距以外
    D. 用放大镜看书,书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11.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B. 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C. 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12.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B. 为了便于观察,两根蜡烛都应该点燃
    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光屏上没有烛焰的像
    D. 此实验应该在较亮的环境下进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3. 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14. 如图是小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s-t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前2s内运动的路程是______m;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m/s。

    15. 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______进行判断的;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______产生。
    16. 某同学用图甲实验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烛焰在半透明纸上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
    17. 如图甲所示,自行车的尾灯由许多小平面镜组成。夜晚,当后面汽车的车灯照射在小平面镜上时,经过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平行于原入射光线反方向射回去,给后车司机警示作用。图乙中的______(填“A”或“B”)是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图,它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图乙中另一个图是______的原理图。

    18. 小聪同学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她身高为1.75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__m;当她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19. 在较暗的教室里,把一个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然后将白纸挂在黑板上。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在手电筒的方向观察发现,白纸是亮的,平面镜是暗的,因为白纸发生了______(“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白纸反射比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______(“多”或“少”)。
    20. 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然后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烧杯中,从烟雾中观察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烧杯中充的烟雾作用:______,根据图中的现象,对比三图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21. 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______(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22.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将______。(选填“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保持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3.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


    24. 根据入射光线a、折射光线b,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
    25.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白纸板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______放置,然后使一束光贴着白纸板射向O点,白纸板要选择______(光滑或粗糙)的。观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接着他把右侧纸板以ON为轴向前或向后转动(如图乙),以上操作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2)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量出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大小,将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在反射时,_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度
    反射角/度
    1
    30
    30
    2
    50
    50
    3
    70
    70
    (3)如图甲所示,小明让光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

    26.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_____。
    (2)如图甲所示,小明说“哇,摸到烛火了”,小聪说“我手上什么都没有!没有烛火,也没有烛火的像”:该情境表明①小聪手的位置即是______的位置;②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3)①如图乙所示,小明摆放好器材后,点燃蜡烛A,另拿一个与A相同没点燃蜡烛B,用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到A像的位置,发现______,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②小明在白纸上标记处物和像的位置,改变物距重复上述操作,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对应的像距并填入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的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成像时,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20
    5.12
    8.2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23
    5.11
    8.21
    (4)回家后,小聪照镜子(如图丙),她认为当她离镜子越远时,自己的像越小,想要证明她的观点是否正确,于是收集同一物体在不同物距时对应的像的大小,那么她探究的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27.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如图所示:

    (1)小明利用手电筒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用发出平行光的手电筒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了______的光斑,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2)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实验中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实像,凸透镜成这种像的条件是______。请你列举一例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
    (3)当小明把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25cm”刻线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原因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8. 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6S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光速为:3.0×108米/秒)
    (1)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
    (2)小明想用超声波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请问他能否到达目的?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中学生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与身高相近,大约1.7m,故A符合实际;
    B、90dB的非常大的声音,小于30dB是理想的睡眠环境,故B不合实际;
    C、健康人的心脏1分钟心跳70次左右,故C不合实际;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1m/s,故D不合实际。
    故选:A。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排除与生活实际差别较大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选项。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D 
    【解析】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歼击机以对方为参照物,必须保持位置不变,因此它们的速度一定是相同的,故B错误;
    C、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战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歼击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被研究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3.【答案】C 
    【解析】解:A、物体振动发声,吉他能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插入水中的管子能听到船航行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故B正确;
    C、图丙中,看到烛焰在晃动,主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
    D、烟和声音同时发生,计时员先看到烟后听到声音,说明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故D正确。
    故选:C。
    A、物体振动发声;
    B、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C、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
    D、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光速约为3×108m/s。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的利用、声速,属基础题目。

    4.【答案】C 
    【解析】解: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减少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则钢尺振动得越快,因此听得声音的音调变高。
    故选:C。
    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低;
    拨动伸出桌边的钢尺,伸出桌边的钢尺振动发声,伸出桌边的钢尺长度改变,振动频率会改变。
    本题考查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中音调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

    5.【答案】B 
    【解析】解:A、两个音叉只有音调相同时才能形成共鸣,故A错误;
    B、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故B正确;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用相同的力度去拨动,最细的橡皮筋振动最快,频率最高,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故D错误。
    故选:B。
    (1)共鸣的条件是两个音叉频率相同;
    (2)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此题考查了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调的区分等知识,要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A、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水中筷子“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
    C、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利用了光的折射,故C错误;
    D、手影的形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逐项分析利用的光学知识进行作答。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属于基础知识。

    7.【答案】D 
    【解析】解:A、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影机实际上和幻灯片的原理相同,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是用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如图是一个潜望镜,潜望镜的上下端都是平面镜,利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原理工作的。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