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650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 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7650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精品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精品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
课 题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第 1 单元第 3课时新课标要求1.地球在宇宙中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2.太空探索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学习目标1.了解经纬网的概念;2.利用经纬网定位,判别所在的经纬度位置,以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3.了解经纬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学习重难点判别所在的经纬度位置,以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较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纬线的特征及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联系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用好用活教材、地球仪和相关图像,使学生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辅助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学习任务一导入运用一系列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如何精准定位? 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二 认知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地理坐标书写方法①先写纬度,再写经度②先写数值(加°),后写符号 练习 让学生了解经纬网的概念,坐标系的组成。 地理坐标书写方法。 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总结方法。 学习任务三经纬网变式 纬线的不同表示方式 经线的不同表示方式 3.经纬网的不同表示方法 4.小练习 经纬网变式的学习为之后的综合练习做铺垫。 通过练习进行加强。 学习任务四经纬网的应用了解中国的北斗系统播放视频《北斗的应用只限制于想象力》了解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学习任务五 进行课堂归纳课堂练习 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通过练习进行课堂巩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优秀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精品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